信仰问题:在中国社会发展的背后
信仰问题:在中国社会发展的背后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调查/民意调查
调查地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等10个大中城市;浙江绍兴诸暨、福建、福州长乐、辽宁锦州北宁等9个小城镇及其下辖的农村地区
调查时间:2002年底
样本数量:5786名
样本情况:14岁以上居民
调查机构:指标网与零点调查
报告来源:零点指标网
报告内容:
跨越7年,中国在经历快速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面貌变迁的同时,我们多增加了另一项收获:相信运气、什么也不信和相信外星人的不确定性人群显著地增加了。这是一项亦喜亦忧的消息:一方面它表明国人正在有力地打破旧的规则,在面对富具弹性的挑战面前,机会期待可演变为强烈的进取心;另一方面它也表明,在约束与规范人们的行动边际方面,今天的难度骤然增大了,这对我们目前显得有些刻板与滞涩的公共管理体制而言确是巨大的压力。
附图 1995年和2002年中国城市居民的精神信仰变化
资料来源:本文数据,1995年数据来自零点调查对于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南通、保定6市1324名14岁以上居民调查。2002年底数据来自指标网与零点调查合作完成的中国居民零点生活指数调查,此次调查区域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等10个大中城市;浙江绍兴诸暨、福建、福州长乐、辽宁锦州北宁等9个小城镇及其下辖的农村地区,最终共获得5786个成功样本。
一般而言,宣扬具有确定力量的系统宗教以及具有确定性的命运观的信奉者群体比例变动较小,且部分地有所增加。这表明,对于确定力量的信仰者比较具有稳定特性。不奇怪的是,在欧美政治研究中,高度具备宗教信仰意识者会被归入保守群体,即更加主张社会应该实行谨慎变革的人群。
在神学研究中,那些执信独一超然力量者被称为皈依者,而那些信仰繁杂者则被称为游宗者,而不信超然力量者为无神论者。由着政治社会学的考察而言,无神论与游宗者较易成为革命、革新的支持者,但同时他们也极具不受拘束的自由精神;而皈依者则成为规范与规则的明确主张者与积极履行者。今天我们所需回答的是中国当前社会的变革路向是朝向需要稳定规范的社会,还是变革创新的社会。我们可能得到的回答是要两者兼有,这样我们就可以认可现有的已然的信仰格局——兼有皈依者、游宗者和无神论者,兼有确定信仰群体和不确定信仰群体,具有某种合理性,但也具有不平衡性,因为今天更多的社会抱怨是对于社会程序的失范而起,因此,我们对于系统信仰这一侧似乎应给予更多宽松的空间,从而加强规范化的社会力量和社会支持,以达成必要的社会平衡。
附表 中国不同地区居民的精神信仰(多选题,应答比率大于百分之百)
选项 |
城市 |
小城镇 |
农村 |
|||
频数 |
百分比% |
频数 |
百分比% |
频数 |
百分比% |
|
运气 |
1480 |
45.2 |
674 |
45.3 |
416 |
40.7 |
一个也不信 |
1212 |
37.0 |
578 |
38.9 |
407 |
39.8 |
命运 |
974 |
29.7 |
468 |
31.5 |
323 |
31.6 |
外星人 |
670 |
20.5 |
267 |
18.0 |
118 |
11.5 |
如来佛或者其他佛 |
182 |
5.6 |
56 |
3.8 |
74 |
7.2 |
人死了以后的灵魂 |
179 |
5.5 |
68 |
4.6 |
45 |
4.4 |
上帝/耶稣 |
122 |
3.7 |
36 |
2.4 |
40 |
3.9 |
神仙 |
85 |
2.6 |
31 |
2.1 |
74 |
7.2 |
鬼 |
74 |
2.3 |
35 |
2.4 |
52 |
5.1 |
真主 |
63 |
1.9 |
14 |
.9 |
19 |
1.9 |
玉皇大帝 |
37 |
1.1 |
11 |
0.7 |
30 |
2.9 |
动物变的精灵(如狐狸精) |
28 |
0.9 |
14 |
0.9 |
11 |
1.1 |
阎王 |
29 |
0.9 |
15 |
1.0 |
8 |
0.8 |
说不清或者不知道 |
10 |
0.3 |
1 |
0.1 |
1 |
0.1 |
总计 |
3276 |
157.1 |
1487 |
152.7 |
1023 |
158.2 |
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就着物质层面的变化而言,今天中国的社会在城乡间拉开了更大的距离。但就精神层面而言,中国城乡居民间并未显示巨大的差异。这可以支持我们在对于公众政治价值观研究时发现的左中右群体分野并不显著的深层原因,同时也进一步揭示今天即使中国具备了某种社会分层的表面标志,但至少就着地域界标而言,这种分层在价值观层面上并未彻底实现。也就是说,今天我们所讨论的市民、白领、中产阶级、Bobo族、新贵族等等,在很大程度是一种表皮的时尚、外观的装备、财富支撑的架式,而并无真正的内在信仰与价值观作为分割线。
附表 1995年到2002年不同性别市民信仰变化情况
选项 |
1995年 |
2002年 |
||||||
男 |
女 |
男 |
女 |
|||||
频数 |
百分比% |
频数 |
百分比% |
频数 |
百分比% |
频数 |
百分比% |
|
命运 |
118 |
23.89 |
176 |
34.65 |
363 |
23.78 |
624 |
35.65 |
运气 |
179 |
36.23 |
182 |
35.83 |
699 |
45.79 |
853 |
48.74 |
如来佛或者其他佛 |
24 |
4.86 |
50 |
9.84 |
53 |
3.45 |
140 |
8.00 |
上帝/耶稣 |
8 |
1.62 |
10 |
1.97 |
41 |
2.67 |
74 |
4.22 |
神仙 |
3 |
0.61 |
8 |
1.57 |
21 |
1.36 |
66 |
3.79 |
鬼 |
3 |
0.61 |
17 |
3.35 |
23 |
1.51 |
58 |
3.32 |
真主 |
4 |
0.81 |
9 |
1.77 |
22 |
1.47 |
26 |
1.47 |
外星人 |
20 |
4.05 |
23 |
4.53 |
354 |
23.20 |
344 |
19.65 |
一个也不信 |
3 |
0.61 |
15 |
2.95 |
571 |
37.39 |
582 |
33.27 |
总计 |
494 |
900.00 |
508 |
900.00 |
1526 |
146.53 |
1750 |
169.67 |
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社会群体在对于各种事物的信仰方面存在着差异,这一点在年龄与性别间更为明显。与我们一般印象一致的是,女性较男性更信仰超然事物;而与一般印象不一致的是,年轻人较年长的人更相信超然事物。女性与年轻人对超然事物尤其是不确定的超然事物的信奉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他们中普遍存在的对新品牌、时尚、外观、明星的崇尚¾¾那是一种转移了的拜物教心态。在系统的宗教信仰并未得到正式社会鼓励的条件下,那是一种必然的代偿。这一点并未表现出特别的时间影响,也就是说,社会群体的信仰差异方面,这种结构在过去的若干年中是相对稳定的
附表 2002年不同年龄市民信仰变化情况(城市对比)
选项 |
18-25岁 |
26-35岁 |
36-45岁 |
46岁及以上 |
||||
频数 |
百分比% |
频数 |
百分比% |
频数 |
百分比% |
频数 |
百分比% |
|
外星人 |
251 |
40.8 |
176 |
26.2 |
132 |
14.5 |
138 |
12.9 |
命运 |
162 |
26.4 |
222 |
33.0 |
285 |
31.2 |
318 |
29.5 |
运气 |
325 |
52.8 |
324 |
48.2 |
436 |
47.7 |
467 |
43.4 |
如来佛或者其他佛 |
28 |
4.6 |
26 |
3.9 |
59 |
6.5 |
79 |
7.4 |
上帝/耶稣 |
27 |
4.5 |
25 |
3.7 |
39 |
4.2 |
23 |
2.2 |
阎王 |
5 |
0.9 |
2 |
0.2 |
5 |
0.6 |
17 |
1.5 |
玉皇大帝 |
5 |
0.8 |
2 |
0.2 |
11 |
1.2 |
20 |
1.9 |
神仙 |
13 |
2.1 |
11 |
1.6 |
25 |
2.8 |
38 |
3.6 |
鬼 |
29 |
4.7 |
18 |
2.7 |
17 |
1.8 |
17 |
1.6 |
人死了以后的灵魂 |
55 |
8.9 |
37 |
5.5 |
45 |
4.9 |
54 |
5.1 |
真主 |
14 |
2.2 |
8 |
1.3 |
15 |
1.6 |
11 |
1.1 |
动物变的精灵(如狐狸精) |
9 |
1.5 |
4 |
0.7 |
4 |
0.4 |
11 |
1.0 |
一个也不信 |
162 |
26.3 |
203 |
30.2 |
343 |
37.6 |
444 |
41.3 |
说不清或者不知道 |
|
|
3 |
0.4 |
2 |
0.2 |
2 |
0.2 |
总计 |
615 |
176.4 |
673 |
158.0 |
914 |
155.1 |
1075 |
152.7 |
我们的行为受到动机的驱使,我们的动机源自我们的价值观,而价值观的特性由我们信仰确定之。一种深层的信仰,不仅使我们作为行动主体拥有一种路向,同时也便于人们辨识我们的特点,判定与我们的交往规则与合作模式。过去的二十年来,人们终于能够越来越自由地表现自己的需要,并获得更大的行动空间;二十年后的今天,人们也许发现有必要拷问自己的内心:什么赋予我们行动以意义、体制规则及系统完整的逻辑?无论我们如何富有、如何成功、如何杰出、如何自得,我们仍需省思:我们富有、成功、杰出与自得的目的为何以及归宿为何。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