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喜生活改善,乐观展望来年
心喜生活改善,乐观展望来年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调查/民意调查
调查地点:31个省会、自治区首府和直辖市
调查时间:2002年岁末
调查方法:街头配额拦访和电话随机调查
样本数量:12229名
样本情况:18-69岁的常住居民
调查机构: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
报告来源: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
报告内容:
2002年岁末,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在31个省会、自治区首府和直辖市,采用街头配额拦访和电话随机调查,对五年来城市居民生活状况及来年生活信心进行了调查。访问对象为市区18-69岁的常住居民,设计样本12500个,获得有效样本12229个。调查结果显示,五年来,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多数人提高,少数人下降;对来年预期乐观。
一、多数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调查资料反映,31个城市的居民中,有63.7%的居民表示五年间自己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多”和“提高一些”,其中“提高很多”的占13.6%。呈现出以下特点:
|
图1.1 城市居民对五年来生活水平变化的总体感受
1、西部多数调查城市超过全国水平。成都、贵阳、昆明、拉萨、西宁、银川和乌鲁木齐等西部地区城市居民,认为自己生活水平有提高的人数比例均超过70%,比全国水平高6个百分点以上,这无疑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的初步成果。
2、青年人提高比例最大。本次调查资料显示,城市居民中有71.7%的青年居民认为自己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多”和“提高一些”,高于其他年龄居民提高的比例,比全国水平高8个百分点。
|
图1.2 各年龄组居民五年来生活水平提高比例的比较
3、高等文化程度居民提高比例最大。调查资料显示,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与文化程度高度相关,文化程度越高,生活水平提高的人数比例越大。2002年,31个城市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居民中,74.8%的人认为五年来自己生活水平“提高很多”和“提高一些”,比全国水平高11.1个百分点,比中等和初等文化程度居民高15.2和24.7个百分点。这说明知识和能力成为居民改善生活状况的重要因素。
图1.3 不同文化程度居民五年来生活水平提高比例的比较
4、中低级管理人员等提高比例最大。总的看,各级各类管理人员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反映生活水平提高的人数比例都明显超过全国水平。其中,各种高级技术人员、大学教师、主治医生、政府和企业的中、低级管理人员、私营企业主等的提高比例最大,达80.2%,比全国水平高16.5个百分点,比下岗失业、政府救济人员的比例高1.2倍。
图1.4 不同职业居民五年来生活水平提高比例的比较
5、高收入居民提高的比例最大。调查资料显示,收入越高,生活水平提高的人数比例越大。2002年最低收入家庭的比例最低,为39.0%。之后,随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的比例越大,最高收入提高比例最大,为84.2%,比最低收入高1.2倍。
图1.5 不同收入居民对五年来生活水平提高比例的比较
二、13.6%的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在本次调查中,有13.6%的城市居民反映自己的生活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下降许多”的占2.7%,“下降一些”的占10.9%。具体的看,中年居民、初等文化居民、下岗失业和待业及国家救济的贫困人员、最低收入居民的下降比例最大,分别为19.4%、21.1%、34.1%、33.3%。
三、城市居民对未来预期较高
美兰德信息公司的调查显示,60.0%的城市居民对未来生活改善状况持比较乐观态度,认为来年自己的事业或生活“会大有上升”、“会上升不少”和“会上升一些”;认为生活“没有变化”的占18.9%;表示悲观的占8.3%;此外还有12.9%的居民对自己的生活前景表示“不知道”。如果对总体情况用七级量表衡量,城市居民对未来生活的预期值为5,处在“会上升一些”的较乐观水平。
美兰德信息公司历年的调查数据反映,居民对未来预期总是持谨慎态度,如1999年、2000年、2001年31个城市居民生活乐观预期的比例分别为42.3%、40.7%和53.5%,而实际结果分别为:43.5%、41.0%和63.7%。美兰德信息公司预计2003年城市居民的乐观预期比例将达到66%,根据有二:一是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结构调整见到成效的上升期,明年形势将更好,居民生活水平总体趋势将随之上升;二是从美兰德信息公司的数据分析发现,居民对来年的乐观预期与生活水平实际提高存在高度的正相关关系。
图2.1 城市居民对未来事业或者生活的预期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