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调研公司 培训会议 行业情报 付费报告 免费报告 调研文库 求职招聘 执行峰会 邮  箱 论  坛 搜  索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热点话题 | 行业动态 | 项目招标 | 咨询黄页 | 涉外调查
注册成会员
定性研究 | 服务评估 | SPSS专题 | 消费者研究 | 产品开发 | 品牌传播
汽车 | 通信 | 经济 | 房地产 | 互联网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 2008报告预订(|)
我的帐户 | 购买帮助 | 购物车 | 忘记密码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求职招聘区 | 委托代理区 | 行业讨论区 | 调研学习区 | 系统服务区

“工作稳定”上升为择业第一条件

报告出处: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  发布日期:2003年04月21日 13:44

“工作稳定”上升为择业第一条件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调查
调查地点:全国31个省会、自治区首府、直辖市市区
调查时间:2002年岁末
调查方法:街访为主,电话访问为辅
样本数量:12229名
样本情况:18-69岁的常住居民
调查机构: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
报告来源: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

报告内容:
 

  为了了解城市居民目前选择职业时的条件,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于2002年岁末在全国31个省会、自治区首府、直辖市市区进行了城市居民择业观念的调查。访问对象为18-69岁的常住居民,方法以街访为主,电话访问为辅。设计样本量12500个,获得有效样本12229个。调查结果表明:城市居民2002年择业观发生了较大变化。

  一、“高收入”条件退居第二位。

  美兰德信息公司2001年生活观调查时,城市居民反映“高收入”是自己择业的第一条件。人数比例为50.8%,而择业时要求“工作稳定”的人数比例是41.9%,“高收入”条件的人群比例比求“稳定”的高了8.8个百分点。2002年这个比例出现了逆向变化,择业时考虑“工作稳定”的人数比例达到53%,上升为择业的第一条件;“高收入”条件则退居次位,比例下降到38.5%,比求“稳定”的人数低了14.5个百分点。逆向变动的幅度达到23.3个百分点。

 

2001年

2002年

工作稳定

41.9

53.0

高收入

50.8

38.5

  二、各条件内部比例发生变化。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带动劳动力市场的活跃,市场法则调解着人力资源的布局,在我国劳动力资源总量过剩的形势下,岗位竞争激烈,居民就业紧张。择业条件不仅发生了工作保稳定与争取高收入的换位,而且每个条件的人数比例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调查资料显示城市居民择业要求“工作稳定”的人数比例2002年比2001年增加了11.1个百分点;“高收入”比例2002年比2001年下降了12.3个百分点;“能够带来发展机会”是城市居民择业的第三个条件,位次没有变化,但人数比例2002年比上一年上升了9.5个百分点。择业时选择“能提供各种保障”的人数比例也由去年的15.8%提高到16.9%,提高1个多百分点;“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条件除青年外已不被个人看重和强调。以上情况反映当前城市居民择业思想上发生了两点深刻变化。一是市场因素已经成为居民择业的主导因素,发挥着支配作用,择业更讲实际和可能。二是城市居民竞争意识明显增强,在就业竞争明显加剧的今天,人们不仅具备了进取精神,而且讲求竞争取胜的强烈愿望。

 

2001年

2002年

差值

工作稳定

41.9

53.0

11.1

高收入

50.8

38.5

-12.3

能带来发展机会

22.4

31.9

9.5

能提供各种保障

15.8

16.9

1.1

 
  三、不同条件的居民择业条件不同

  本次调查资料显示,城市居民由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社会分工、收入的不同,择业标准有显著差别。

  一 是男女差别大。由于受世俗观念限制女性在择业中更重视“工作稳定”和提供“保障”的多少,比例比男性分别高5.5和3.1个百分点;而男性则更重视“高收入”和“发展机会”,比女性比例分别高4.5和8.1个百分点。

  二 是青年人与众不同。青年人择业最看重“发展机会”,比例达46.9%,是其第一位标准。而“稳定”是青年的第三标准。中年、中老年、老年则重视“工作稳定”,为他们择业的第一条件,比例依次为,62.3%、62%、51.7%。

  三 是文化程度差别大。调查资料显示两个趋势。文化程度越高对“发展机会”越重视,初、中、高等文化程度的比例分别为,15.1%、26.9%和45.7%;二是文化程度越低对“稳定”的重视程度越高,初、中、高等文化程度的比例分别为,62.8%、58.3%和42.4%。

  四 是职业差别不很明显。调查资料显示,从事各种工作的居民除中下级管理人员外,在择业条件上与全国情况大体一致。“稳定”、“高收入”是第一、二条件,“能带来发展机会”、“能提供各种保障”是第三、四位的条件,各条件内部的比例差别不太明显。

  不同收入的居民,择业条件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调查资料显示,前四位择业条件次序都相同。具体看,收入由低向高上升,择业求稳定的人数比例由61.8%逐步下降到39.6%,择业求高收入的人数比例则由34%上升到44.3%,“能带来发展机会”的择业人数比例由21.7%上升到44.9%,“能提供各种社会保障”的人数比例由20.1%下降到13.4%。

  附表

1、不同性别居民在择业时考虑因素的比例

 

男女差值

工作稳定

50.2

55.7

-5.5

高收入

40.8

36.3

4.5

能为自己带来发展机会

36.0

27.9

8.1

能给大家提供各种保障

15.4

18.5

-3.5

个人兴趣爱好

15.1

13.7

1.4

融洽的同事关系

8.5

12.2

-3.7

职业地位

5.3

4.3

1

2、不同年龄居民在择业时考虑因素的比例

 

青年

中年

中老年

老年

工作稳定

43.2

62.3

62.0

51.7

高收入

43.9

39.6

31.2

22.9

能为自己带来发展机会

46.9

24.7

16.5

14.0

能给大家提供各种保障

11.3

20.2

21.2

24.0

3、不同文化层次居民择业时考虑因素的比例

 

初等文化

中等文化

高等文化

工作稳定

62.8

58.3

42.4

能为自己带来发展机会

15.1

26.9

45.7

个人兴趣爱好

8.8

13.3

18.5

4、不同职业居民择业时考虑因素的比例

 

工作稳定

高收入

能够带来发展机会

能够提供各种保障

高级管理及高级职称

44.7

42.0

35.6

19.3

一般管理者

42.7

38.0

45.8

14.5

普通劳动者

52.0

41.1

37.8

15.6

个体劳动者

56.4

44.3

29.6

18.0

半体力半技术劳动者

59.9

42.7

29.3

17.1

体力劳动者

64.2

38.3

22.0

22.1

下岗待业人员

63.5

38.0

22.2

17.6

退休人员

54.0

23.4

12.8

22.8

5、不同收入居民择业时考虑因素的比例

 

工作稳定

高收入

能够带来发展机会

能够提供各种保障

最低收入

61.8

43.8

21.7

17.5

低收入

61.6

34.4

20.8

20.1

中低收入

59.8

34.0

23.8

19.3

中等收入

54.9

36.0

30.0

18.8

中高收入

54.0

38.6

33.0

17.4

高收入

50.2

41.1

35.2

16.3

最高收入

39.6

44.3

44.9

13.4

 

(全文结束)

行业分类

免费报告搜索
关键字:
广告服务 - 法律条款 - 注册指南 - 关于我们 - 企业客户
Copyright © 1999-2008 3s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信通四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069号
TEL:86-10-85863259  客服:service@3see.com 
投稿:contribute@3s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