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稳定”上升为择业第一条件
“工作稳定”上升为择业第一条件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调查
调查地点:全国31个省会、自治区首府、直辖市市区
调查时间:2002年岁末
调查方法:街访为主,电话访问为辅
样本数量:12229名
样本情况:18-69岁的常住居民
调查机构: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
报告来源: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
报告内容:
为了了解城市居民目前选择职业时的条件,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于2002年岁末在全国31个省会、自治区首府、直辖市市区进行了城市居民择业观念的调查。访问对象为18-69岁的常住居民,方法以街访为主,电话访问为辅。设计样本量12500个,获得有效样本12229个。调查结果表明:城市居民2002年择业观发生了较大变化。
一、“高收入”条件退居第二位。
美兰德信息公司2001年生活观调查时,城市居民反映“高收入”是自己择业的第一条件。人数比例为50.8%,而择业时要求“工作稳定”的人数比例是41.9%,“高收入”条件的人群比例比求“稳定”的高了8.8个百分点。2002年这个比例出现了逆向变化,择业时考虑“工作稳定”的人数比例达到53%,上升为择业的第一条件;“高收入”条件则退居次位,比例下降到38.5%,比求“稳定”的人数低了14.5个百分点。逆向变动的幅度达到23.3个百分点。
|
2001年 |
2002年 |
工作稳定 |
41.9 |
53.0 |
高收入 |
50.8 |
38.5 |
二、各条件内部比例发生变化。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带动劳动力市场的活跃,市场法则调解着人力资源的布局,在我国劳动力资源总量过剩的形势下,岗位竞争激烈,居民就业紧张。择业条件不仅发生了工作保稳定与争取高收入的换位,而且每个条件的人数比例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调查资料显示城市居民择业要求“工作稳定”的人数比例2002年比2001年增加了11.1个百分点;“高收入”比例2002年比2001年下降了12.3个百分点;“能够带来发展机会”是城市居民择业的第三个条件,位次没有变化,但人数比例2002年比上一年上升了9.5个百分点。择业时选择“能提供各种保障”的人数比例也由去年的15.8%提高到16.9%,提高1个多百分点;“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条件除青年外已不被个人看重和强调。以上情况反映当前城市居民择业思想上发生了两点深刻变化。一是市场因素已经成为居民择业的主导因素,发挥着支配作用,择业更讲实际和可能。二是城市居民竞争意识明显增强,在就业竞争明显加剧的今天,人们不仅具备了进取精神,而且讲求竞争取胜的强烈愿望。
|
2001年 |
2002年 |
差值 |
工作稳定 |
41.9 |
53.0 |
11.1 |
高收入 |
50.8 |
38.5 |
-12.3 |
能带来发展机会 |
22.4 |
31.9 |
9.5 |
能提供各种保障 |
15.8 |
16.9 |
1.1 |
三、不同条件的居民择业条件不同
本次调查资料显示,城市居民由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社会分工、收入的不同,择业标准有显著差别。
一 是男女差别大。由于受世俗观念限制女性在择业中更重视“工作稳定”和提供“保障”的多少,比例比男性分别高5.5和3.1个百分点;而男性则更重视“高收入”和“发展机会”,比女性比例分别高4.5和8.1个百分点。
二 是青年人与众不同。青年人择业最看重“发展机会”,比例达46.9%,是其第一位标准。而“稳定”是青年的第三标准。中年、中老年、老年则重视“工作稳定”,为他们择业的第一条件,比例依次为,62.3%、62%、51.7%。
三 是文化程度差别大。调查资料显示两个趋势。文化程度越高对“发展机会”越重视,初、中、高等文化程度的比例分别为,15.1%、26.9%和45.7%;二是文化程度越低对“稳定”的重视程度越高,初、中、高等文化程度的比例分别为,62.8%、58.3%和42.4%。
四 是职业差别不很明显。调查资料显示,从事各种工作的居民除中下级管理人员外,在择业条件上与全国情况大体一致。“稳定”、“高收入”是第一、二条件,“能带来发展机会”、“能提供各种保障”是第三、四位的条件,各条件内部的比例差别不太明显。
不同收入的居民,择业条件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调查资料显示,前四位择业条件次序都相同。具体看,收入由低向高上升,择业求稳定的人数比例由61.8%逐步下降到39.6%,择业求高收入的人数比例则由34%上升到44.3%,“能带来发展机会”的择业人数比例由21.7%上升到44.9%,“能提供各种社会保障”的人数比例由20.1%下降到13.4%。
附表
1、不同性别居民在择业时考虑因素的比例
|
男 |
女 |
男女差值 |
工作稳定 |
50.2 |
55.7 |
-5.5 |
高收入 |
40.8 |
36.3 |
4.5 |
能为自己带来发展机会 |
36.0 |
27.9 |
8.1 |
能给大家提供各种保障 |
15.4 |
18.5 |
-3.5 |
个人兴趣爱好 |
15.1 |
13.7 |
1.4 |
融洽的同事关系 |
8.5 |
12.2 |
-3.7 |
职业地位 |
5.3 |
4.3 |
1 |
2、不同年龄居民在择业时考虑因素的比例
|
青年 |
中年 |
中老年 |
老年 |
工作稳定 |
43.2 |
62.3 |
62.0 |
51.7 |
高收入 |
43.9 |
39.6 |
31.2 |
22.9 |
能为自己带来发展机会 |
46.9 |
24.7 |
16.5 |
14.0 |
能给大家提供各种保障 |
11.3 |
20.2 |
21.2 |
24.0 |
3、不同文化层次居民择业时考虑因素的比例
|
初等文化 |
中等文化 |
高等文化 |
工作稳定 |
62.8 |
58.3 |
42.4 |
能为自己带来发展机会 |
15.1 |
26.9 |
45.7 |
个人兴趣爱好 |
8.8 |
13.3 |
18.5 |
4、不同职业居民择业时考虑因素的比例
|
工作稳定 |
高收入 |
能够带来发展机会 |
能够提供各种保障 |
高级管理及高级职称 |
44.7 |
42.0 |
35.6 |
19.3 |
一般管理者 |
42.7 |
38.0 |
45.8 |
14.5 |
普通劳动者 |
52.0 |
41.1 |
37.8 |
15.6 |
个体劳动者 |
56.4 |
44.3 |
29.6 |
18.0 |
半体力半技术劳动者 |
59.9 |
42.7 |
29.3 |
17.1 |
体力劳动者 |
64.2 |
38.3 |
22.0 |
22.1 |
下岗待业人员 |
63.5 |
38.0 |
22.2 |
17.6 |
退休人员 |
54.0 |
23.4 |
12.8 |
22.8 |
5、不同收入居民择业时考虑因素的比例
|
工作稳定 |
高收入 |
能够带来发展机会 |
能够提供各种保障 |
最低收入 |
61.8 |
43.8 |
21.7 |
17.5 |
低收入 |
61.6 |
34.4 |
20.8 |
20.1 |
中低收入 |
59.8 |
34.0 |
23.8 |
19.3 |
中等收入 |
54.9 |
36.0 |
30.0 |
18.8 |
中高收入 |
54.0 |
38.6 |
33.0 |
17.4 |
高收入 |
50.2 |
41.1 |
35.2 |
16.3 |
最高收入 |
39.6 |
44.3 |
44.9 |
13.4 |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