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调研公司 培训会议 行业情报 付费报告 免费报告 调研文库 求职招聘 执行峰会 邮  箱 论  坛 搜  索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热点话题 | 行业动态 | 项目招标 | 咨询黄页 | 涉外调查
注册成会员
定性研究 | 服务评估 | SPSS专题 | 消费者研究 | 产品开发 | 品牌传播
汽车 | 通信 | 经济 | 房地产 | 互联网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 2008报告预订(|)
我的帐户 | 购买帮助 | 购物车 | 忘记密码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求职招聘区 | 委托代理区 | 行业讨论区 | 调研学习区 | 系统服务区

鞍山市私营个体经济发展情况与环境评价

报告出处:鞍山市统计局企业调查队 于亚光  发布日期:2003年06月25日 15:54

  内容提要 :根据我市私营个体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结合本局、市工商局统计报表资料以及对全市二十余户私营企业、个体户投资环境问卷调查的汇总资料写出本文。本文反映了2002年私营个体经济的发展,注册户数、注册资本、税收情况、GDP等增长幅度,说明私营个体经济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新的增长点。同时,我们对私营企业投资环境的调查结果表明,接近一半以上的私营企业和个体户对总体经营环境评价一般,他们期盼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市场的准入领域,取消一切不利于私企发展的不合理限制,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002年是改革、发展、创新的一年,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工作,为私营个体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准入、企业融资等方面创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2002年,鞍山市私营个体经济呈全面增长势头,税收不断增加,工业、交通运输发展加快,商品销售旺盛,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对部分私企投资环境调查结果显示:有半数以上私企对经营环境评价一般,他们期盼拥有更利于发展的环境。

一、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截至2002年底,全市私营企业累计登记注册6660户,注册资本51.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3%和10.9%。户均注册资本77.18万元,从业人数14.51万人。个体户累计登记注册12.66万户,比上年增长11%;从业人员24.94万人,增长15.7%;注册资本21.77亿元,增长9%;户均注册资本1.72万元。
  2002年税收继续增加,全年私营个体经济累计纳税74671万元,同比增长52.3%,大大高于全市增长(9.5%)的水平,占全市税收收入的11.8%,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企业纳税13188万元,比上年增长34%;个体户纳税61483万元,比上年增长56.9%。

二、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1、私营个体经济快速增长,名牌产品数量明显增加
  2002年,鞍山市私营个体经济快速增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38.7亿元,比上年增长17.2%,比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高出6个百分点,所占比重由上年的45.6%提高到47.8%。也就是说,全市GDP中,接近一半是私营个体经济创造的。2002年,私营企业户数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当年净增932户,已连续三年增速在10%以上。以自然人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仍是私营企业登记注册的首选。个体经济在受到近两年清理整顿以及城市改造、整治环境、退路进厅等因素影响后,进入稳步增长阶段。2002年个体户净增1.15万户,总量达12.66万户,比上年增长11%,增速逐渐加快。为扶助下岗职工再就业,省政府出台有关优惠政策,下岗职工可凭有关证件办理执照等手续,享受减免费、税等政策,促进了个体经济的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
  私营个体经济的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的私营企业(集团)正在不断发展壮大,西洋集团、辽河英鹏公司、鞍山聚龙公司、海城三鱼泵业公司、华冶动力集团公司、后英集团等一批私营企业迅速发展,产品的知名度逐渐提高,名牌产品数量增加,竞争力增强,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这些企业生产的“西洋复合肥”、“辽河饲料”、“聚龙全自动捆钞机”、“三鱼水泵”、“华冶电控柜”、“华日家具”、“晶鹰镁质耐火材料”等产品已成为鞍山的名牌。私营企业的名牌产品数量明显上升,在2002年度市政府公布的29个名牌产品中,私企名牌占31%。海城铅锌冶炼厂生产的“1号电铅”,台安县福利支重轮制造厂的“履带式推土机支重轮”等,荣登市政府名牌产品光荣榜。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占半壁江山
  近年来,市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引导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批发零售贸易、社会服务等行业,充分发挥私营、个体经济在国有经济退出后的积极作用。目前,我市私营个体经济各产业所占比例依次为:第三产业57.8%,第二产业27.3%,第一产业14.9%,第三产业占据半壁江山。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2002年,我市私营个体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15.9亿元,同比增长14%,占全市比重达74.3%,成为全市居民和社会集团购买消费品的主渠道。四隆广场、新一佳、天兴百盛、时尚时装城等私营企业、个体户为消费者提供了购物、餐饮、休闲等多功能的服务场所。全市实现集市贸易成交额257.3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城市集市贸易成交额33亿元,增长38.3%。
  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私营企业经营领域不断拓宽,注册资本投入不断增加,2002年比上年增长10.9%。从事第一产业的注册资本达5479万元,比上年增长19.7%;第二产业中的注册资本达1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5.8%;第三产业注册资本达35.32亿元,比上年增长8.8%。分行业看,采掘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的户数和注册资本均保持在上年水平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和社会服务业分别比上年增长8%和25.4%。
  2002年,个体户总户数比上年增长10%,注册资本比上年增长9%,从业人数增长15.7%。第一产业发展迅猛,全市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个体户快速增长,总量达1209户,注册资本比上年增长83.4%。;第二产业注册资本增长20.2%。第三产业注册资本增长7.1%,其中: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注册资本比上年增长8.1%,社会服务业注册资本比上年增长8.4%,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与上年持平,三个产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是第一产业。

3、税收大幅增加,个体户纳税额高于私营企业
  在私营和个体经济中,个体户纳税额高于私营企业。虽然私营、个体注册资本的比例是70.2:29.8,但是从税收看,私营企业向地税纳税3413万元,而个体户纳税29614万元,两者的比例是10.3:89.7;在国税收入中,个体户纳税31869万元,私营企业为9774万元,私营企业与个体户的比例为23.5:76.5;在全部纳税中,私营企业与个体户的比例为17.7:82.3。私营企业与个体户税收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实行发票改革,通过实行定额发票,以“票”控税、监控税源,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应收尽收,维护了我市良好的经济秩序。二是主体税种入库税款增加,全年私营企业缴纳营业税1120万元,同比增长1倍;个体户缴纳营业税9958万元,同比增长77.5%。

三、私营企业个体户对经营环境的评价
  为进一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活跃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营造良好的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环境。三月份,市企业调查队调查了我市部分私营企业和个体户,就投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

1、对投资经营环境的总体评价
  在对总体投资环境的看法中,有20%的企业认为比较理想,60%的企业认为一般,认为很理想和不太理想的各占10%。可见,认为很理想和比较理想的仅占30%,而70%则认为一般和不太理想,说明私营企业和个体户对投资环境还不够满意。在回答选择我市投资环境的诸因素中,最具吸引力的是优惠的政策、独特的自然资源、稳定增长的经济水平、丰富的人力资源,这些因素成为投资者的首选;而社会安定环境、区位优势、市场潜力大等因素为次之。回答在鞍山投资前景看法中,认为很乐观和乐观的占10%和20%;认为比较乐观和一般的各占30%和40%。回答继续在我市投资并取得预期回报中,有40%的企业充满信心,60%的企业有一定信心。

2、对经济投资环境的评价
  在对市场经济环境要素的看法中,共有12个答案,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不满意可供选择。有80%—100%的企业对市场化程度、经济增长率、社会信用程度、工业化水平、经济开放程度、融资环境、税收制度、外汇结算汇兑、市场规模方面感到满意和基本满意。而对价格管制、从事产业政策、进口限制的看法中,不太满意的占22%—89%。对经济开放程度、税收制度不太满意的占20%。
  在回答市场经济环境问题中,对消费者总量和结构、购买力增长率、商品(劳务)价格水平、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市场需求、市场秩序、竞争公平性问题,满意度为80%—100%。在回答居民收入水平和市场体系完备程度问题中,有50%和30%表示不满意和不太满意。对市场秩序和竞争公平性问题的回答中,有20%不满意和不太满意。调查中,认为投资面临的市场压力,主要来源于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提高为首位,消费者有更多替代品选择为次之,国内企业迅速发展和有效需求不足为第三。
  在回答资源供给条件满意程度问题时,对土地使用、非农产品原料供给、农产品原料供给、社会资金供给、劳动力供给问题,满意和基本满意程度达到75%—100%。但仍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其中:对非农产品原料供给的品质良好程度问题,有28.5%的企业不太满意;对农产品原料供给的品质良好程度问题上,有50%的企业不太满意;还有33.3%的企业对价格不太满意;在资金供给程度和融资渠道畅通程度问题14.2%和16.7%的企业不太满意;对劳动力素质程度问题有42.7%的企业不太满意和不满意。
  在经济基础条件的满意程度问题上,对公共设施满意和基本满意的达到100%;对公路运输、通讯设施、能源供给方面的快捷、方便程度问题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100% ;对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港口装卸问题满意和基本满意率71%—75%;对商业设施、金融机构服务质量问题,满意和基本满意率100%;对中介服务质量问题基本满意率88.8%,不太满意的占11.2%。

3、对社会和政治环境的评价
  在回答对政府招商引资所持态度问题时,对工作水平的总体评价满意率为40%,基本满意率为60%。对政府政策稳定性评价满意率为30%,基本满意率为70%。对政府管理机构工作评价满意的为20%,基本满意的为60%,不太满意的为20%。其中:对公务效率的满意率为22.2%,基本满意的为55.5%,不太满意的为22.3%;对服务质量满意的占25%,基本满意的占50%,不太满意的占25%;对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评价中,满意的为11.2%,基本满意的为66.6%,不太满意的为22.2%;对机构和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评价,满意的为11.1%,基本满意的为55.6%,不太满意的为33.3%。
  对投资政策和有关法规问题的看法中,对投融资的地方性法规满意率为12.5%,基本满意率为87.5%;对有关劳资关系的法规的基本满意率为100%;对工业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法规的满意率为11.2%,基本满意率为88.8%;对市场进入政策的满意率为12.5%,基本满意率为50%,不太满意率为37.5%;对税收政策的满意率为12.5%,基本满意率为75%,不太满意率为12.5%;对投资产业和区域导向政策的满意率为12.5%,基本满意率为62.5%,不太满意率为25%;对保护政策的满意率为12.5%,基本满意率为50%,不太满意率为37.5%;对限制政策的满意率为14.2%,基本满意率为71.4%,不太满意率为14.4%。
  在回答对社会生活、文化环境的满意程度问题时,对个人生活服务、文化消费服务100%基本满意;对居住条件、旅游服务、娱乐消费服务的满意率为10%,基本满意率为90%;对城市环境满意率为30%,基本满意率为70%;对城市交通条件的满意率为30%,基本满意率为60%,不太满意率为10%;对健身保健服务满意率为10%,基本满意率为80%,不太满意率为10%;对人身安全保障问题基本满意率为70%,不太满意的30%。
  在对科技条件因素满意程度问题上,对教育水平、劳动力素质、工业配套程度及技术水平满意率为10%,基本满意率为70%,不太满意率为20%。
  在投资经营问题上,对公共关系满意程度评价中,与政府部门和顾客的关系问题满意率为40%,基本满意率为60%;与合作伙伴的关系问题满意率为20%,基本满意率为80%;与供销商的关系问题满意率为30%,基本满意率为60%,不太满意率为10%。
  从对信息条件问题的满意程度看,对信息资源满意率为30%,基本满意率为70%;对信息渠道满意率为30%,基本满意率为60%,不太满意率为10%;信息服务满意率为40%,基本满意率为60%。
  对我市科技和信息市场的供求关系问题评价中,认为技术市场供大于求的占20%,供求平衡的占30%,供不应求的占50%;认为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占60%,供求平衡占的10%,供不应求的占30%;认为信息市场供大于求的占20%,供求平衡的占50%,供不应求的占30%。总之,对政治、社会总体环境的调查显现出满意和基本满意。同时,对机构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和有关投资保护政策不太满意的比重偏高些。

4、如何改善经营环境
  这一问题问卷中共拟了22个答案,每个调查单位任选5项。调查显示,认为简化投资手续、扩大投资领域、加强完善地方法规、提高政府管理机构工作效率、明确政府产业和区域投资导向为首选;认为扩大投资领域、加强完善地方法规、提高政府管理机构工作效率、规范市场秩序、降低准入门槛为次之;认为提高WTO的规则方法制度意识、加强完善地方法规、提高政府管理机构工作效率、明确政府产业和区域投资导向、规范市场秩序、完善金融服务体系、调整税收优惠政策为第三选择;认为加强完善地方法规、提高政府管理机构工作效率、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完善中介服务体系、调整税收优惠政策、提高当地教育水平为第四选择;认为提高WTO的规则、方法、制度意识、加强完善地方法规、提高政府管理机构工作效率、调整税收优惠政策、提高当地教育水平、保证合同履约为第五选择。由此可见,私营企业和个体户呼唤和期待改善投资环境,放宽民间资本市场的准入领域,简化工商等部门登记手续,提高政府机构工作效率和人员综合素质,取消一切不利于私企发展的不合理限制,立足本土市场加快良性发展。
  在询问是否发生过不合理负担问题中,有一半企业回答了这个问题,认为对企业乱收费的占66.6%;认为对企业有乱滩派现象的占16.7%;认为对企业实行乱集资的占16.7%。如:市内一私营商业企业,需交门前卫生费8000元,否则不予办理卫生许可证。这样高的收费不知是否有利企业发展?还有的企业经常接到交纳各种名目繁多的赞助费,这些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

行业分类

免费报告搜索
关键字:
广告服务 - 法律条款 - 注册指南 - 关于我们 - 企业客户
Copyright © 1999-2008 3s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信通四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069号
TEL:86-10-85863259  客服:service@3see.com 
投稿:contribute@3s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