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非典时期公共卫生习惯调查
报告类别:分析报告
行业分类:调查
调查时间:2003年7月
样本情况:市民
样本数量:257
调查机构:武汉晚报报与中南社会调查研究所
报告来源:武汉晚报
报告内容:
|
家庭消毒急骤降温
非典时期,武汉市普遍采用消毒液和醋薰法,对居住场所的地面和空气进行消毒。可自6月以来,随着非典疫情的被击退,依然坚持进行家庭定期消毒的仅占受访总量的1.2%,偶尔进行居所消毒的也仅有7.4%、91.4%的受访家庭已不再进行居所消毒。
记者直击
地点:唐家墩早点摊
非典流行的时候,记者在这里采访时,发现这里的大多食客都爱使用消毒餐具,老板为了招揽生意专门买来一个新的消毒柜。但是,昨晨7时30分,记者在这里看到,消毒柜内空空如也,而且插头已经被拔下扔在了一边。几个服务员还是如从前一样在大脚盆里洗餐具,之后再用清水冲一下。而食客们对此都视而不见,照样有滋有味地吃着。
洗手频次明显减少
调查显示,受访者中每天洗手3次以下的有23.7%,4-6次的有49.4%,7-10次的有18.7%,10次以上的有8.2%。
同非典时期调查所得的洗手频次相比,后非典时期市民们的洗手频次明显在减少。当时,受访者中没有每天洗手3次以下的,3-10次的达84%,11-20次的有11%,20次以上的也有5%。
洗手是预防病从口入的重要一环,也是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的一种时尚。非典时期提倡“健康生活从勤洗手开始”,非典之后起码要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正常情况下,每天洗手7-10次才是比较科学的。
记者直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