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买家—政府采购
报告类别:分析报告
行业分类:经济
调查地点:中国
调查时间:2003年02月
调查机构:新华信市场研究咨询公司
报告来源:新华信市场研究咨询公司
报告内容:
一、政府采购规模回顾与展望
政府采购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财政管理制度。1996年,我国开始出现政府采购的萌芽。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政府采购制度框架初步形成,它在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抑制腐败现象的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国政府采购市场的容量与潜力巨大。政府采购规模由试点初期的10亿多元,发展到2001年的653亿元,2002年预计达到1000亿元。1999-2001年政府采购每年绝对值增加额度都在百亿以上,巨大的增长额度表明政府采购目前处在迅速发展阶段,将呈现持续增长趋势,预测2005年中国政府采购将达到2431亿元。
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采购额通常占GDP的10-15%相比,我国政府采购在2002年仅占GDP的0.97%,市场增长空间很大。同时,我国经济连续多年稳定的增长将使政府采购的需求不断增加。
图1 中国政府采购规模及潜力
数据来源: 财政部国库司有关统计及新华信研究分析
二、2003年是政府采购规范化发展的新纪元
政府采购的范围涵盖国家机关及其附属的事业单位,简言之,所有吃财政饭的单位都要实行政府采购。
目前,中央政府采购滞后于地方政府采购。到1999年,只有卫生部、国管局、民政部、海关等部门作了个案尝试,直到2001年中央政府采购才开始全面启动。2002年,《政府采购法》正式出台,至此政府采购的规章、立法和组织建设初步完备,政府采购进入规范发展的新阶段。
数据来源: 财政部国库司有关统计及新华信研究分析
三、政府采购,区域市场冷热不均
目前中国政府采购市场的区域分布极不平衡,沿海地区远远高于内陆边远地区。华东地区2001年政府采购规模达到213.4亿元,是西北地区的7倍。从各省看,采购量居前十名的省份采购总规模达到285.4亿元,占全国政府采购资金总额的57%。具体到城市,不难发现,政府采购目前还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几个经济中心城市。
-
采购重点区域由大到小依次是:华东、中南、华北、东北、西南和西北
-
10大政府采购大省依次是:江苏、广东、浙江、山东、辽宁、河南、福建、河北、湖南、甘肃
-
9大重点政府采购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天津、大连、重庆、宁波、厦门、青岛
图2:10大重点采购省份(万元)
图3:9大重点政府采购城市(万元)
图2及图3的数据来源: 新华信研究分析自财政部《关于2001年全国政府采购情况的报告及分析》
四、政府采购大单:了解它才能分享它
同常规的采购方式相比,政府采购在信息披露、组织方式、招标流程和供应商资格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有意参与的企业需要进行研究以寻求应对。
-
政府采购的大单由国内企业独享
国际上,政府采购一般都集中采购本土产品,部分国家会特别设立对于中小企业产品的采购份额以鼓励其发展。我国《政府采购法》规定:“除特殊情况外,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
全国人大财经委经济法案室主任朱少平在《政府采购法》通过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至少在今后两三年内,国内企业还可以独享政府采购这杯羹”。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国内企业并非仅指内资企业,在华的三资企业在我国境内所生产的产品一样有国民资格。
-
政府采购的法规与信息有固定的发布渠道
《政府采购法》:明确界定了政府采购的采购单位、采购流程、采购方式采购对象和有关的法律事项
-
三位一体的政府采购信息披露渠道:一报:《中国财经报》;一刊:《中国政府采购》;一网:《中国政府采购网》
200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预计政府采购量会突破1400亿元,政府采购规模之大不容忽视,在此给有意参与的企业几点建议:
现阶段,政府采购产品和采购量的地区分布差异还很大,进行市场研究,选择目标市场,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地方与中央的政府采购都已经形成了确定的工作流程和主管机构。财政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是中央政府集中采购的管理机构。地方政府的采购管理办公室、采购中心及其委托的中介机构是地方政府采购的决策部门。建议同各级政府采购管理机构和信息披露机构保持合作,以确立适当的市场推广关系
企业内部以何种组织方式面对政府采购这一超级买家也是很重要的问题。主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针对具体的政府采购项目,采用跨部门和地区的项目团队的方式。例如由公关部、销售部、法务部、销售大区及其它部门联合组成项目组,各自负担一部分职能,采购任务完成后项目组即告解散。另一方式是成立专门的政府采购部,统领企业的政府采购事务,包括政府关系、信息收集、应标等。采用何种方式,视企业的性质、政府采购目标、内部组织管理方式等要素而定。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