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看美国:实用主义+本土化情结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调查
调查范围:京沪穗
调查时间:2003年7月
样本情况:18至60岁市民
样本数量:444
调查机构:零点调查与指标数据网
报告来源:指标数据网
报告内容:
200多年前,中国人给美国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美国”,意思是“美丽的国家”,中国人准备用宽厚良善的心友好地与大洋彼岸那个年轻的国家交往。200多年来,中国人对美国的认识和态度一直在随着中美两国关系的起起落落而不断发展变化。零点调查与指标数据网最近的一次合作研究结果揭示出了当前中国人看美国的三大特点:首先,中国人理性看美国:一个富裕强大的、因为“战争”而倍受瞩目的政治经济大国;其次,中国人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美国文化:只要是现代的、是有用的,就通通吸纳;再次,美国依然是中国人最想去的国家,美国人民依然被中国人欣赏,但是,中国社会的日益开放、基于祖国日益强大基础上的本土化情结已经在削弱美国的吸引力。
这些结论来自零点调查6月28日利用SuperCATI快速电话调查系统针对京沪穗三市444名18至60岁市民的随机抽样电话访问,数据结果已根据三市的人口规模做加权处理,在95%的置信度下本次调查的抽样误差为4.7%。
• 中国人理性看美国:一个富裕强大的、因为“战争”而倍受瞩目的政治经济大国
当被问及“世界上哪个国家或地区给您留下深刻印象”时,美国的中选率为26.5%,仅次于中国(37.4%)。为什么对美国印象深刻?首先是美国的富裕强大。在调查中,有41.6%的受访者回答说对美国印象深刻的原因是美国的“富裕发达”;24.5%的人说是因为美国是“世界政治大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富足强大得到了中国人越来越一致的认同,在零点调查1995年所作的一项类似调查中,谈及“富裕”“强大”这两个词时,首先联想到美国者的比例分别为41.6%和67.0%,而在本次调查中,这两个比例分别上升到了76.2%和82.6%。
中国人对美国印象深刻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战争事件”,在本次调查中,有高达37.4%的受访者将“战争事件”作为对美国印象深刻的主要原因。美国于“9.11”事件后发起的全球性“反恐战争”、于2003年春天发起的“美伊战争”都倍受中国人的瞩目。
如果说“富裕发达”留给中国人的是单纯的正面印象,是羡慕以及羡慕后“比学赶超”的激励,那么,美国发起或参与的一系列战争事件带给中国人的则是比较复杂的反应,来自零点调查5月份的另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最近刚刚结束的美伊战争使得中国市民对美国的欣赏程度比2002年有大幅度下降。从而也让中国人开始理性地思考战争,“我们实在是不如美国强大”、“落后就会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等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多中国人的认同。
附图 市民对美国印象深刻的原因
注:此题为多选题,应答比率之和大于百分之百。
资料来源:数据来自零点指标数据网与零点调查于2003年6月28日合作完成的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市444名18至60岁的市民的随机抽样电话访问.
• 中国人实用主义地对待美国文化:只要是现代的、是实用的,就通通吸纳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许多人担心强势文明会蚕食甚至吞并弱势文明。在中国,这种担心似乎不无道理,因为美国文化的各个层面已经程度不一地渗透到中国人的生活:通俗文化层面上的好莱坞大片、麦当劳、耐克、NBA┄┄教育文化意义上的托福、GRE、哈佛大学┄┄政治文化意义上的“自由民主的国家”(当然,对于美式的“自由民主”,中国人自有中国人的认识和理解)。
在本次调查中,当被问及对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品牌时,受访者所列出的排名前10位的品牌分别为:可口可乐(18.4%)、麦当劳(18.4%)、微软(12.1%)、肯德基(10.3%)、耐克(10.2%)、通用(10.2%)、IBM(7.0%)、福特(6.4%)、林肯(3.1%)、别克(3.0%)。美国品牌已经渗透进了中国人日常生活四大领域“衣食住行”中的三大领域:衣(耐克),食(可口可乐、麦当劳
、肯德基),行(通用、福特、林肯、别克),而在代表高新技术的软件和信息工业领域,微软和IBM对中国的影响更是无处不在。
在全球化过程中,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必定要有磨合、交融的过程,中国人开放的态度以及中国文化巨大的包容性使得中国人在面对外来文化时是实用主义者:只要是先进的、实用的,就通通“英雄不问出处”地吸纳进来,而这种有选择的吸纳对于中国的发展无疑利大于弊。
•
美国依然是中国人最想去的国家,美国人民依然被中国人欣赏,但是,中国社会的日益开放、基于祖国越来越强大而不断增强的本土化情结已经削弱了美国的吸引力
随着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中国社会的日益开放和中国人视野的逐渐扩大,吸引中国人眼球的东西越来越多,美国对中国人的吸引力有所下降。在本次调查中,当被问及最想去的国家时,美国以15.5%的中选率名列第一位,这一比例较零点调查1995年调查中的35.7%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世界格局以及中国社会开放程度的变化是导致美国吸引力下降的外在原因,而中国人日益增强的民族自豪感和本土化情结则是美国吸引力下降的内在原因。在本次调查中,中国以53.6%的中选率高居“最喜欢的国家和地区”排行榜之榜首,远高于排名第二、第三的法国(6.3%)和美国(6.1%)。在回答“印象最深刻的国家”时,中国的中选率为37.4%,位居第一,比位居第二的美国(26.5%)高出了将近11个百分点,而在1995年的调查中,美国的中选率为35.3%,中国的中选率仅为13.1%。当向被访者询问“对中国印象深刻的原因”时,有50.8%的人回答“是自己的国家,居住地”,表现出了强烈的本土化情结;有28.9%者回答说“具有民族精神、爱国主义”,8.5%者回答说是因为“人民素质高、社会进步迅速”,有6.6%者回答说是因为“社会安定、福利良好”。另外,在谈到最欣赏哪个国家的男人和女人时,中国男人和中国女人分别以28.0%和33.0%的中选率位居榜首。美国男人以13.0%的中选率位居第二,美国女人以6.5%的中选率排名第四,位于中国、日本和法国女人之后。由此可见,中国人表现出了身为中国人的强烈自豪感和对自己国家、对自己人民的高度认同。
附图 2003年市民最喜欢的前10位国家或地区
资料来源:数据来自零点指标数据网与零点调查于2003年6月28日合作完成的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市444名18至60岁的市民的随机抽样电话访问。
附图 2003年市民印象最深刻的前10位国家或地区
资料来源:数据来自零点指标数据网与零点调查于2003年6月28日合作完成的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市444名18至60岁的市民的随机抽样电话访问。
走过了冷战时代的对立,走过了冷战结束后的盲目崇拜,改革开放中的中国人开始以客观理性的眼光看美国、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美国文化,中国的日益强大、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举足轻重的地位使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本土化情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发。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以基于本土化情结的理性的美国观在认识美国、评价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大局及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真诚地希望两国关系就像前美国总统克林顿预言的那样,"21世纪将成为美中两国最美好的时期"。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