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卫星城人口发展状况研究
报告类别:分析报告
行业分类:房产
调研时间:2003年07月
报告撰写:北京市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处
报告来源:北京统计信息网
报告内容:
内容提要:发展卫星城是北京城市建设的需要,卫星城作为北京郊区城市化的龙头,既要分担市区的相应功能,吸引市区人口向卫星城转移,缓解市区人口压力;又要承担本地区综合功能,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本报告重点分析了北京市五个卫星城的人口发展状况,认为卫星城的发展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卫星城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不能有效吸引市区人口,缓解市区人口压力;二是各个卫星城发展不平衡。因此要充分发挥卫星城的功能,提高卫星城的吸引能力,就要加强对卫星城的规划和管理,解决交通问题,不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十五”时期,市委、市政府把推进郊区城市化作为推进北京城市化的核心,而推进郊区城市化的重点是大力发展卫星城和小城镇。卫星城与小城镇相比,具有更多优势,能够为北京郊区城市化进程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是北京郊区城市化的龙头。那么,北京市卫星城的发展状况如何,卫星城的功能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卫星城的建设还存在哪些问题,本文拟利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从人口角度对北京市五个重点卫星城(良乡、通州、顺义、昌平、黄村)进行比较与分析。
一、北京市卫星城的确立与发展
卫星城是大城市体系中的一个层次,是依附于大城市、与大城市联系紧密、处在大城市周边而又与大城市相对独立的中小城市。卫星城是在“花园城市”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的是要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解决城市人口膨胀问题。它的特点是建筑密度低,环境质量高,一般有绿地与中心城区分隔。多数卫星城是借助于特大城市中心城区的辐射力由旧有的小城镇发展形成,少数是在新规划的郊区和乡村空地上建设而成。
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卫星城的思想就被引用到北京的城市规划中,而北京市明确提出要建设卫星城则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时,随着北京市区人口规模的膨胀以及远郊区县经济的发展,建设卫星城成为北京城市发展的需要。1982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要重点建设燕化、通县、黄村、昌平四个卫星城;1984年,《北京市加快卫星城建设的几项暂行规定》出台;1993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中明确提出北京市要建设十四个卫星城,即通州、亦庄、黄村、良乡、房山(含燕山)、长辛店、门城、沙河、昌平(含南口、捻头)、延庆、怀柔(含桥梓、庙城)、密云、平谷和顺义(含牛栏山、马坡);2001年《北京市“十五”时期城市化发展规划》对北京市十四个卫星城的功能定位及发展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卫星城的发展要为分担市区功能和带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并选择了区位条件相对优越、经济发展基础较好的通州、昌平、亦庄、黄村、良乡、顺义六个卫星城进行重点开发建设。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卫星城有所不同,我市的卫星城在功能定位上,不仅有分解中心城市发展压力的功能,还承担着带动卫星城周边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
二、五个卫星城的人口现状及变动特点
(一)人口规模
1、人口总量不断增长,增长幅度差异明显
2000年五个卫星城中,通州常住人口规模最大,为25.7万人;其次是昌平和顺义,分别为20.7万人和19.6万人;黄村位于第三位,为16.5万人;良乡最少,只有10.1万人。与1990年相比,各个卫星城的人口规模都有所增长,但增长幅度各不相同。其中,黄村人口增幅最大,人口增长了1倍以上,增幅达105.5%;良乡次之,为73.2%;而昌平、顺义和通州人口增长较少,增长幅度在50%—60%之间。
与2010年人口规划相比,五个卫星城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到2010年还需要吸纳55万人才能达到规划的人口规模。其中:黄村需要吸纳20万人,通州、顺义和良乡需要吸纳10万人,昌平只需要吸纳5万人。
2、本市人口占绝大多数,非农业人口比重高
卫星城中的常住人口以本市人口为主,除昌平外来人口较多外(外来人口占23.9%),其他四个卫星城中本市人口比重都在80%--85%之间。卫星城中本市人口的人户分离现象较为明显,其中:通州人户分离程度最高,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本市人口达到34.3%;其次是顺义,这一比例为26.7%;黄村、昌平、良乡人户分离程度较低,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本市人口都在20%以下。
从户口性质看,多数卫星城中非农业人口比重较高。其中:通州、昌平、黄村三个地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到70%以上;良乡略低,为56%;而顺义则与其他卫星城不同,非农业人口要少于农业人口,只占46%。与1990年相比,各个卫星城中非农业人口比重并没有大幅提高,只是持平或略有下降,这与外来人口的进入有关。卫星城中外来人口的户口性质多为农业户口,除昌平(58%)外,其他四个卫星城中的外来人口70%以上都是农业户口,因而影响了卫星城非农业人口比重的提高。如果不计算外来人口,五个卫星城中非农业人口的比重都将提高近10个百分点。
(二)人口迁移
1、三分之一人口为1995年以后迁入,主要来自卫星城所在区县和外省市
卫星城的人口主要为迁移人口。出生后一直在本地区居住的仅占全部人口的三分之一,而其余三分之二都是从其他地区迁入的。从迁入时间来看,一半是1995年以前迁入的,一半是1995年以后迁入的,即1995年以前和1995年以后迁入的人口各占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1995年以后迁入的人口数量在逐年增加,其中50%是1999年和2000年迁入的。
卫星城中的迁入人口主要来自卫星城所在区县和外省市,只有很少一部分来自本市的其他区县。由于各个卫星城的发展方向、发展状况不同,迁入人口的来源地有所差异。根据1995年以后迁入人口的来源地状况,可将卫星城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良乡和顺义,迁入人口以本区人口为主,60%以上是由本区迁入的;其次是由外省市迁入的,占35%;而由本市其他区县迁入的很少,不到5%。第二类是昌平和黄村,迁入人口以外省市人口为主,由外省市迁入的占60%以上,由本区迁入的不到30%,由本市其他区县迁入的只占10%。第三类是通州,迁入人口中近90%来自本区和外省市,并且来自本区和外省市的人口比例基本一致,而由本市其他区县迁入的只占12%。
2、迁入人口中非农业人口比重高,存在地区差异
1995年以后迁入的人口中,非农业人口比重较高。分地区看,通州、昌平、黄村迁入人口中的非农业人口达到65%;良乡次之,非农业人口占迁入人口的54%;顺义最低,迁入人口中非农业人口只占44%。
迁入人口的户口性质与来源地密切相关。良乡和顺义的迁入人口中,由本区、本市城近郊区迁入的多为非农业人口,由本市远郊区县和外省市迁入的多为农业人口。通州迁入人口中,由本市迁入的人口多为非农业人口,由外省市迁入的人口多为农业人口。昌平和黄村的迁入人口中,无论是从本市迁入的,还是从外省市迁入的都以非农业人口为主。
3、迁入人口的迁移原因各不相同
总体来看,五个卫星城中迁入人口的迁移原因主要集中在务工经商、学习培训、拆迁搬家、随迁家属几个方面,但是由于每个卫星城的功能定位、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同,对不同人群具有不同的吸引力,因此各个卫星城中迁入人口的迁移原因存在一定差异。
良乡卫星城迁入人口的迁移原因主要是务工经商、拆迁搬家和随迁家属,因上述原因迁入良乡的占76%。其中:务工经商人员主要来自外省市,拆迁搬家和随迁家属主要来自本区。
通州卫星城中,因务工经商、拆迁搬家迁入的人口最多,将近50%;其次是学习培训人口,占14%。务工经商人口主要来自外省市,拆迁搬家人口主要来自本区、本市城区和近郊区;学习培训人口主要来自外省市、本区和本市远郊区县。
顺义卫星城中,务工经商是迁入人口最主要的迁移原因,因务工经商迁入的占41%;其次是拆迁搬家人口和随迁家属,占37%。务工经商人口主要来自外省市和本区;拆迁搬家人口和随迁家属主要来自本区。
昌平卫星城的迁入人口中,因学习培训迁入的最多,占44%,其次是务工经商人口,占25%,而因其他原因迁入的人口较少,比重都在10%以下。在昌平学习培训的人口主要来自外省市、本区和本市远郊区县;务工经商人口主要来自外省市。
黄村卫星城的迁入人口中,迁移原因以务工经商、学习培训、随迁家属为主,其中:务工经商人口占14,学习培训人口占15,随迁家属占17。务工经商人口多来自外省市;学习培训人口主要来自外省市和本区;随迁家属以外省市和本区人口为主。
(三)人口就业
1、就业人口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慢于总人口
2000年五个卫星城的就业人口分别为:良乡5.1万人,通州12.7万人,顺义11.2万人,昌平9.8万人,黄村7.9万人。与1990年相比,五个卫星城的就业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良乡、顺义、黄村三个卫星城就业人口增长幅度最大,分别为54%、53%和65%,通州和昌平两个卫星城就业人口增长幅度较低,只有25%。虽然就业人口有所增长,但是就业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慢于总人口。
从上图可以看出,除顺义就业人口与总人口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一致外,其余四个卫星城就业人口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都低于总人口。其中,差距最大的是通州和昌平。
2、就业人口产业分布日趋合理
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状况反映了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是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1990年以来,各区县都把加快卫星城建设放在推进城市化进程的突出地位,各个卫星城根据自身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调整经济结构,使得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也发生了变化。从1990年到2000年,五个卫星城中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人口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就业人口的产业分布由1990年“二、三、一”型转变为2000年的“三、二、一”型,就业人口的产业分布日趋合理,其变化趋势与经济结构调整趋势是一致的(详见表1)。
表1就业人口产业分布状况
单位:%
地区 |
1990年 |
2000年 |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
良乡 |
18.6 |
48.3 |
33.1 |
5.0 |
37.4 |
57.6 |
通州 |
6.6 |
56.9 |
36.5 |
3.0 |
40.1 |
56.9 |
顺义 |
15.4 |
46.1 |
38.5 |
5.6 |
44.3 |
50.1 |
昌平 |
8.0 |
51.9 |
40.1 |
2.6 |
37.4 |
60.0 |
黄村 |
10.2 |
45.2 |
44.6 |
5.6 |
33.9 |
60.5 |
3、就业人口最多的行业是制造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
从就业人口的行业分布看,五个卫星城中就业人口排在前两位的行业是一致的,其中:制造业人口最多,排在十六大行业之首;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次之,位于第二。虽然排序相同,但是五个卫星城中制造业人口的比重存在差异。其中:通州、顺义、昌平就业人口中制造业人口占三分之一,而良乡和黄村制造业人口只占五分之一。从排在第三位的行业看,五个卫星城又有所不同。其中:通州和昌平排在第三位的是社会服务业,而良乡、顺义、黄村则是建筑业。
与1990年相比,就业人口增长幅度较大的行业主要有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另外,良乡卫星城中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人员增长也较快,这与良乡于1998年成为房山区政府所在地有很大关系。
(四)人口住房状况
1、住宅较为宽敞,约一半建于1990年以后
卫星城的住宅较为宽敞,住房间数和面积明显高于城近郊区。五个卫星城平均每户住房间数都在2.4间以上,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22.5--25平方米之间。而城区户均住房间数只有1.9间,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只有15.4平方米。近郊区虽然户均住房间数(2.3间)与卫星城相差不多,但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只有20.7平方米。可见,卫星城住房的总体水平要优于城近郊区。
从住宅建成年代看,卫星城中30%的住宅建于1980年—1989年,50%的住宅建于1990年—2000年,这表明卫星城的住宅建设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尤其是1990年以后得到了较快发展。分地区看,良乡、顺义、黄村的住宅建设在1980年—1989年期间要慢于通州和昌平,而在1990年—2000年期间则快于通州和昌平。1980年—1989年期间,良乡、顺义、黄村新建住宅占30%,通州和昌平占35%;1990年—2000年期间,良乡、顺义、黄村新建住宅达到55%,而通州和顺义只有45%。
2、多为6层以下楼房,宅内设施状况良好
从住宅类型看,卫星城的住宅分为平房、6层以下楼房和7层以上楼房三种类型。其中:6层以下楼房比例最高,其次是平房,而7层以上楼房很少,不到全部住宅的1%。五个卫星城中6层以下楼房比重最高的是黄村,占72%;其次是通州,这一比例为67%;良乡和昌平略低,6层以下楼房占61%;顺义最少,只有53%的住宅是6层以下的楼房。
卫星城宅内设施状况良好,地区差异较小。这表明各个卫星城在大力开发住宅小区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宅内设施的配套与安装。五个卫星城中82%--90%的住户都拥有独立使用的厨房;70%以上的住户都使用燃气,其中:通州使用燃气的比例最高,达到89%,其次是黄村、良乡和昌平,顺义最少,为71%;卫星城中97%以上的住户都能饮用自来水;60%以上的住户有洗澡设施,洗澡设施大多为家庭自装,统一供热的很少,除良乡统一供热的洗澡设施比例较高(为10%)外,其他卫星城这一比例都在3%以下;除通州(72%)外,其他四个卫星城中80%左右的住户都拥有独立使用的卫生间。与近郊区比较,卫星城在饮用自来水、洗澡设施、卫生间的使用等方面与近郊区基本相同;在拥有独立厨房方面要优于近郊区;在炊事燃料方面要略差一些。近郊区的炊事燃料以燃气为主,近90%的住户使用燃气,而卫星城使用燃气的住户比例要低于近郊区,还有一部分住户使用煤炭。
三、卫星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及制约因素
(一)卫星城的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
《北京市“十五”时期城市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卫星城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即要不断拓展和完善卫星城功能,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发展各具特色的卫星城经济,使卫星城发展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
卫星城的发展要为分担市区功能和带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良乡、通州、顺义、昌平、黄村卫星城,要进一步增强作为本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功能,注重开发独具特色的功能,并承担市区延伸的部分功能,同时成为市区人口和产业转移的主要接纳地。其中:良乡卫星城要发展成为仓储物流基地和高教及科研基地。通州卫星城,要着重开发物流集散功能,发展成为京东地区商品交易及物资交流集散地。顺义卫星城要发展成为现代加工业基地。昌平卫星城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点开发科技创新功能,发展成为北京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黄村卫星城要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教育科研基地。
(二)卫星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
从对卫星城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北京市五个重点卫星城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与1990年相比,各个卫星城的人口总量及在全区人口中的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这表明卫星城对人口的集聚作用在不断增强。就业人口产业分布日趋合理反映出卫星城的经济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表明卫星城住宅建设发展较快。但是,与卫星城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相比,卫星城的人口发展还存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卫星城不能有效分担市区功能,吸引市区人口
北京市的卫星城有两大功能,一是要分担市区的相应功能,吸引市区人口向卫星城转移,缓解市区人口压力;二是要承担本地区的综合功能,发挥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从五个卫星城的人口发展状况来看,卫星城的第一个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远未达到预期目的,对市区人口的吸引能力较弱,并不能有效缓解市区的人口压力。虽然迁入五个卫星城的人口在不断增加,但是迁入的人口主要来自卫星城所在区县和外省市,这一比例高达90%,而来自本市其他区县的人口则在10%左右甚至更低,其中:来自城近郊区的人口则在10%以下。卫星城不能有效吸引市区人口,必将增加近郊区的人口压力。目前,近郊区既是城区人口的疏散地,又是外来人口的居住地,人口规模不断扩大,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2000年近郊区人口已达638.8万人,将近全市人口的一半。与1990年相比,近郊区人口增加了240万人,占全市增加人口的87.3%。如果卫星城仍然按照目前的模式发展,以吸引本区和外省市人口为主,不能有效吸引城近郊区人口,那么市区的人口压力将不会得到缓解,市区人口会继续出现“摊饼式”的扩张,使北京城市的总体布局受到影响。
2、卫星城发展不平衡
虽然五个卫星城的建设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其发展状况是不平衡的。从总体来看,通州、昌平、黄村三个卫星城的发展要快一些,良乡次之,顺义相对慢一些。卫星城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部分卫星城非农业人口比重仍然较低。非农业人口比重是反映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非农业人口比重高,表明这一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五个卫星城中,只有顺义的非农业人口比农业人口少,非农业人口比重只有46%。而通州、昌平、黄村非农业人口比重都在70%以上。这表明顺义的城市化水平要低于其他卫星城。二是对市区人口吸引能力存在差异。从分担市区人口的功能看,良乡和顺义对市区人口的吸纳能力最弱。1995年以后迁入良乡和顺义的人口中,分别只有1.2%和1.8%来自本市的城近郊区,而通州和黄村这一比例则在9%--10%之间。三是住宅条件存在差异。与其他卫星城相比,顺义的住宅条件略显不足。五个卫星城中,顺义6层以下楼房的比例、使用燃气的比例和饮用自来水的比例都是最低的。
卫星城发展不平衡与卫星城的建设时间长短有很大关系,通州、昌平、黄村是1982年就确定的卫星城,而良乡和顺义则晚了11年,是1993年确定的卫星城。由于通州、昌平、黄村卫星城的建设起步较早,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较为完善,在城市规划、投资环境、城市管理水平、卫星城的承载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优势,因此这三个卫星城的发展要快于良乡和顺义。
(三)影响卫星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卫星城对市区人口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不能充分发挥分担市区人口的功能,其制约因素主要有两点:
1、交通问题
近几年,北京市的城市交通有了迅猛发展,五个卫星城与市区之间都有高速公路连接。京石高速路通往良乡,京通快速路通往通州,首都机场高速路通往顺义,京昌高速路通往昌平,京开高速路通往大兴,使人们在卫星城与市区之间往返更加方便快捷。但是,卫星城与市区之间的交通问题仍然影响着市区人口的迁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公共交通网络不够发达影响卫星城对市区人口的吸引力。目前,卫星城与市区之间还没有形成快速、大容量的公共交通网络,卫星城与市区之间的公共交通仍然存在着线路较少、车次较少、运行时间较长、路况不太好等问题,影响卫星城居民的方便出行,不能满足卫星城居民在卫星城与市区之间往返的交通需要,从而降低了卫星城对市区人口的吸引力。
二是高速公路收费影响卫星城对市区人口的吸引力。设想一下,如果某人从市区迁至卫星城,因为某种原因与市区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在卫星城与市区之间频繁往来。如果每次都走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收费将会成为他一笔不小的费用支出。如果不走高速公路而走其他道路,那么他将会因为道路拥堵而付出更多的交通时间。权衡利弊,也许他会因为交通问题放弃从市区迁入卫星城。
2、各类设施问题
虽然卫星城加大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力度,居民的居住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得到重视和发展,城市面貌有了新的气象,但是与市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卫星城的商业不如市区繁华、生活不如市区便利、各种服务设施不如市区齐全,一流的教育资源和卫生资源也比市区少,因而对市区人口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卫星城只有加强基础设施和各种服务设施建设,缩小与市区的差距,才能吸引更多的市区人口。
四、主要对策及建议
1、加强规划和管理,加快卫星城的建设步伐
目前,大部分区县都已经完成卫星城规划的编制工作,但是对卫星城的发展并没有具体的政策和措施,部分卫星城的建设处于无序状态。因此,各个区县应该根据卫星城的规划,结合当地的特点制定出更加详细的发展计划,对卫星城的建设实行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筹安排,避免出现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不仅要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还要加强对卫星城的研究工作,及时解决卫星城在发展过程种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高速公路实行优惠收费
为了提高卫星城对市区人口的吸引能力,就要有效解决卫星城的交通问题,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建立安全、快速、大运量的公共交通网络,满足卫星城与市区之间的交通需要。一方面要加强卫星城与市区之间的交通设施建设,在主要卫星城与市区之间建立快速轨道交通体系;另一方面要提高运营能力,增加公交车辆,缩短发车间隔,增设公交线路,减少运行时间,方便卫星城居民的出行。
在发展公共交通的同时,还应对高速公路实行优惠收费。应该规定居住在卫星城的人口,可以免费或者只付很少的费用通过卫星城与市区之间的高速公路,而居住在其他地区的人口则不能享受这一待遇。如果这样,将会减轻部分人口因迁入卫星城而增加的交通费用,增强卫星城的吸引能力。
3、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缩小与市区的差距
由于卫星城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与市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影响市区人口的迁入。因此,要加大卫星城的投资力度,加快卫星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不仅要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优化居住环境,满足居民多层次的需要,增强卫星城的吸引力。还要加大教育和医疗卫生的投入,要创建一流的中小学及幼儿园,提高教学质量,为卫星城的居民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改善卫星城的医疗条件,既要建立一流的医疗机构,又要加强社区医疗服务设施的建设,为卫星城的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只要卫星城各种服务设施的水平与方便程度接近或优于市区,就能够吸引市区人口迁入,缓解市区人口的压力。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