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爱心还未实现?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调查
调查地点:北京、上海、广州
调查时间:2003年8月
调查机构:友邦顾问市场调研机构
报告来源:北京青年报
报告内容:
■调查背景
8月28日,备受社会关注的“三腿女婴”小红红,在北京东直门医院接受长达6个多小时的手术后,1岁零两个月的她被成功切掉异肢。
今年3月,红红被发现她的民警送到北京市儿童福利院,随后在寄养家庭生活。8月6日,红红被养母王妈妈送进东直门医院。据介绍,红红的畸形属于寄生性不完全性连体畸形。该病例在国内外尚属首例。专家认为,如不切除“第三条腿”,红红下肢功能障碍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如果长到三四岁,红红发现自己和别人“不同”,对她的心理将造成很大影响。
红红的命运牵动了无数市民的心,东直门医院不仅免费为红红进行了手术,还专门为她开通了捐助热线,无数市民加入到帮助红红的行列中。8月28日,即红红被送到医院后的22天,红红的命运得以改变。而改变她命运的正是社会各界的慈善之心。
■核心提示
|
百分比 |
认为自己有爱心 |
87.3% |
认为自己周围存在富有爱心的人 |
50.4% |
有捐助他人的经历 |
52.7% |
帮助过乞丐 |
79.6% |
非常了解公益组织的工作性质 |
4.3% |
倾向于不通过公益组织“一对一”的帮助形式 |
34.4% |
■三地比较
最愿意帮助什么样的乞丐?33.2%的北京受访者表示最愿帮助老年乞丐
45.4%的上海受访者和37.9%的广州受访者则表示最愿意帮助残疾乞丐
经常参加公益活动
地区 |
百分比 |
北京 |
12.7% |
上海 |
12.7% |
广州 |
7.6% |
通过公益组织捐款
地区 |
百分比 |
北京 |
54.2% |
上海 |
15.3% |
广州 |
8.3% |
你认为自己有慈善心吗?
87.3%自我评价有爱心
在调查过程中,87.3%的被访者认为自己有爱心,10.5%的被访者表示无法自我评价,仅有2.3%的被访者评价自己还够不上“有爱心”。
认为自己有爱心的上海被访者占90.6%,稍高于北京和广州的被访者(分别是85.4%,85.7%);同时,有3.6%的上海被访者认为自己还够不上有爱心,该比例略高于北京和广州的被访者(分别是1.5%,1.6%)。但是不同城市之间的这种差异没有达到统计的显著性。
50.4%认为周围的人富有爱心
在被访问者中,50.4%的人认为自己周围存在不少富有爱心的人,37.3%的被访者表示有爱心的人并不多,5.0%的被访者认为自己周围根本就不存在有爱心的人,另有7.3%的被访者表示无法评价。
55.8%的上海被访者认为身边的人富有爱心,高于北京和广州的被访者(分别是51.5%,34.9%);同时,有9.4%的上海被访者认为周围根本就不存在有爱心的人,该比例明显高于北京和广州的被访者(分别是1.5%,6.3%)。
42.9%失学儿童最博同情
在失学儿童、病人、遭受意外伤害的人、乞丐四类弱势群体中,人们对失学儿童的关注最多,有42.9%的被访者最愿意帮助失学儿童;有31.7%的被访者表示,他们最愿意帮助遭受意外伤害的人;有12.2%的被访者优先帮助病人;仅有3.2%的被访者会首先考虑帮助病乞丐。调查结果显示,面对乞丐与失学儿童,人们的慈善心有显著差异。
最愿意帮助失学儿童的被访者当中,北京人为50.3%,显著高于广州和上海人(分别是30.0%和38.2%);最愿意帮助遭受意外伤害的人的被访者当中,上海人为41.2%,高于北京和广州人(分别是25.7%和30.0%);三地被访者对病人和乞丐的态度比较接近。
52.7%有捐助他人的经历
京沪穗三地被访者参与公益活动的情况有一定差异,广州和上海均有12.7%的被访者表示经常参加公益活动,北京被访者中仅有7.6%的人经常参加公益活动。在所有的被访者当中,8.5%的人经常参加公益活动,59.0%的人偶尔参加,另有32.4%的人从未参加过任何公益活动。
目前正在进行某项诸如“希望工程”、“失学儿童”之类的捐助活动的被访者占8.1%,有44.6%的被访者尽管现在没有,但以前参加过类似捐助活动,有18.7%表示打算参加这样的捐助活动。
63.9%认为慈善事业不等于有钱人的事情
调查数据表明,63.9%的被访者认为慈善事业不仅仅是有钱人的事情,普通公民也应参与其中,14.8%的被访者不认同这个观点,21.2%的被访者未置可否。
三个城市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存在明显差异:北京的被访者赞同该观点的明显高于上海、广州,分别为71.3%,57.9%,54.0%;而持否定态度的广州被访者为19.0%,略高于上海被访者的17.3%和北京被访者的11.8%。
你帮助过乞丐吗?
79.6%帮助过乞丐
在所有的被访者中,有79.6%的人表示曾经帮助过乞丐。京沪穗三地的差别不大,比例分别是82.1%,76.4%和80.3%。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帮助过乞丐的人当中,有20.8%已经形成一种习惯。
这些帮助过乞丐的被访者,有39.3%的人认为乞丐生活困难,值得同情与帮助,20.7%认为这是自己有爱心的体现,有14.2%的被访者帮助乞丐是因为“不堪乞丐纠缠,无奈之举”。因为同情而帮助乞丐的人在京沪穗三地的比例分别是45.0%,29.6和42.7%;为免于乞丐纠缠而给钱的人在京沪穗三地的比例分别是10.5%,17.0%和19.7%。
50.0%认为乞丐里骗子太多
有20.4%的被访者从没有帮助过乞丐。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的原因,50.0%的人认为乞丐里骗子太多,不值得帮助,25.8%的被访者觉得乞丐人数众多,帮也帮不过来,还有9.5%的人认为这是国家的事情。
持“乞丐中骗子太多”观点者,在京沪穗三地有比较明显的差异,比例分别是60.4%,36.8%和48.0%;持“乞丐太多了,帮也帮不过来”观点者,在京沪穗三地的比例分别是22.0%,30.1%和28.0%。持“这是国家而非我个人关心的事情”观点的上海被访者有17.6%,明显高于北京和广州(分别是4.4%和6.0%)。
33.3%最愿意帮助残疾乞丐
我们把乞丐们细分几类常见的群体,老人,孩童,残疾人,学生模样的人,以及卖艺人。那么人们最愿意帮助哪一类乞丐呢?调查发现,33.3%的被访者最愿意帮助残疾乞丐,25.1%的人最愿意帮助老年乞丐,21.1%的被访者最愿意帮助年龄较小的乞丐,另外,分别有7.5%,9.1%的人最愿意帮助卖艺者和学生模样的乞丐。
京沪穗三地的被访者最愿意帮助什么样的乞丐呢?调查结果显示,北京人最愿意帮助老年乞丐(33.2%),上海人和广州人则持相同的观点,最愿意帮助残疾人,比例分别是45.4%和37.9%。
你了解公益组织吗?
66.6%了解一些公益组织
在被访者中,只有4.3%的人表示非常了解公益组织的工作性质,有66.6%和29.1%的被访者表示了解一些和不了解。对公益组织非常了解的北京人最多,上海人最少,京穗沪三地的比例为6.7%,4.8%和0.7%。
在访问中,只有31.0%的被访者能说出一两个公益组织,其中希望工程、中华慈善基金总会、红十字会的提及率相对高一些。
68.7%曾经通过公益组织捐款
68.7%的被访者曾经通过公益组织捐过钱、物。这些通过公益组织捐钱、物的人,有39.5%是参加了所在单位发起的集体活动,33.3%是由于公益组织和媒体的社会宣传,得知有一些地区和人需要得到帮助,仅有2.1%的人属于一种长期行为。
北京公益组织与媒体的宣传力度显著高于上海、广州,吸引了较多的人来捐款,京沪穗三地被访者因为公益组织和媒体的宣传而捐钱、物的比例分别为54.2%,15.3%,8.3%。广州和上海的被访者中,分别有53.3%和51.1%是因为单位组织了集体捐款活动,而在北京被访者中因为单位组织而捐款的仅为26.8%。
31.3%没有通过公益组织捐款的经历
31.3%的被访者没有通过公益组织捐过钱、物,究其原因,调查数据表明,54.0%的被访者表示想献爱心,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14.0%的被访者是因为“不了解公益组织的工作性质”,还有30.7%的人不知道去哪里捐款。
34.4%倾向一对一献爱心
在选择献爱心的方式中,有29.5%的被访者选择通过公益组织,34.4%的被访者更倾向“一对一”,另有36.%表示形式并不重要。北京与广州被访者更加倾向于通过公益组织来献爱心,比例分别是35.8%和33.9%,上海被访者为18.8%。京沪穗三地被访者选择一对一献爱心的比例分别是30.0%,39.9%和35.5%,差别并不明显。
不选择公益组织献爱心的人中,有27.2%的被访者表示对公益组织不了解,37.2%认为一对一帮助的方法更加直接,还有18.5%的被访者认为一些公益组织公信度不够。
38.0%认为名人捐得太少
公益机构组织的募捐大部分是向知名企业和知名人士,那么普通百姓是怎么评价企业和知名人士的捐款呢?38.0%的被访者认为他们捐得太少,有57.7%的被访者认为还可以,还有4.1%的被访者认为他们捐得很多。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