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青少年动画调查(一)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文体
调查地点:北京、上海
调查时间:2003年8月
样本数量:1060名
样本情况:10-38岁以内当地居民
调查机构:复旦大学国家社科、上海社科动画课题组
报告来源:复旦大学国家社科、上海社科动画课题组
报告内容:
日本和美国动画商凭借其成熟的市场运作、巧妙的故事和眼花缭乱的技术演绎,竟长期在全球最大的动画市场——中国如鱼得水,这无疑是我国动画产业长期疲弱的印证。
我国动画产业疲软的问题非同小可。国家领导人一直把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提并论,把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看作我国综合国力一个重要指标,产业现状长期以来也一直牵动着国家、社会、家庭、学校、业界和受众的心。国家社科和上海社科研究基金专门拨款立项,委托本课题组进行青少年动画受众调研,本文即对调查结果的简要汇报和讨论,目的在于改善我国动画制作业传者与受众之间的沟通互动,为产业创意把脉,为提高质量提供市场坐标。
第一部分 青少年问卷调查
一.研究的设计和实施
受众偏爱日本动画,应当分析其原因,根据其需要、兴趣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民族动画精品,所以我们有义务关心青少年观赏动画的兴趣、需求和消费行为。我们在2002年秋、2003年初分别对上海、北京(广州因疫情受阻)两地的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大学4个年龄组在校学生就人口统计、心理倾向、行为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抽样探查,以反映相衔接的不同年龄层情况(n=1060),样本年龄区间是10-38岁(包括研究生,对9岁以下儿童的调查将采用面访形式另外进行),但98.3%在10-22岁之间。
二.观看行为模式说明了什么
1.观赏动画已经成为各个年龄层广泛涉及的行为:
上海经常看、有时看动画片的青少年计86.3%,北京80.8%,且各年龄组在分布上没有很大差异。另外,两地与孩子一道参与观看的家长比例也都过半,这说明动画不再是儿童的专属,加上学龄前儿童、小学低年级和老年人,动画观众之庞大、其市场需求之旺盛可想而知。鉴于此,把动画业做好无异于得到一块肥美的大蛋糕,但若在这个市场失去主动,则意味着经济、文化上巨大的损失。故推动民族动画业的发展、解放国产动画生产力是当务之急,中国动画业发展在已到了急起直追的关口。
2.日本动画片是青少年观片首选:
受众观看最多的动画片产自哪个国家
如图所示,青少年对日本动画片情有独钟,这表明一个事实上的日本动漫娱乐社区已经在我国形成,情况的确令人担忧、焦急。
3.消费模式令人警醒:
-
调查发现电视仍然是青少年观片主要来源,这就要求我们切实抓好这个市场的规范化和国产化,确保民族产业的生存空间。
-
自购正版动画碟片的主力是小学生,年龄越大越喜欢租借动画片看,这表明我国动画音像市场的购买主力以低龄少儿为主,高年级消费者正从这个市场散失。
-
青少年对国产片的兴趣随着年龄增长呈现降低的趋势,这再次表明国产片市场狭小。此外,对国产片冷淡的人,同时也是日本动漫消费主力。这个负相关表明青少年随着日本片观看量的增加,对国产片的兴趣就愈低。
-
高中、大学生是购买进口盗版的主体,大学生更是网络下载观看的主力军。这表明青少年在动画片消费上的自主选择性很强,在国产片质量、数量严重滞后的情况下,结果就是日本片消费的加大,盗版行市的高涨。高校现在总有人搞来片源放到FTP上,几乎跟日本国内发行同步,甚至日本还未发行,中国就有盗版了。大学生坦言自己“一开始是遵守操守的,可遵守的结果是看不到想看的,就变成没操守了”。
因而国产片面临的市场形势极其严峻,如果不推动改革,不规范市场,行业继续“无米之炊”,则眼下“大孩子们的机智”就有一百条理由继续下去,短期内“哈日”就不会消退,正常的市场秩序和国内企业的利益也没有保障。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