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青少年动画调查(三)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文体
调查地点:北京、上海
调查时间:2003年8月
样本数量:1060名
样本情况:10-38岁以内当地居民
调查机构:复旦大学国家社科、上海社科动画课题组
报告来源:复旦大学国家社科、上海社科动画课题组
报告内容:
第二部分 青少年深度访谈
这一部分由动漫展实地访谈和主题群组访谈2部分组成,所得信息主要反映了比较热中动漫的青少年群体的看法。
一.实地访谈的时间、地点
实地访谈主要是在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地举办的动漫展厅内,对前来参观的青少年进行的。访谈对象年龄主要在11-25岁之间,时间、地点分别为:
1.2001年8月8日,北京“第三届北京国际动画博览会”现场;
2.2002年5月26日,上海儿童博物馆;
3.2002年8月12日,上海金茂大厦“卡通嘉年华动漫新概念”大型动漫展;
4.2002年8月22日,上海展览中心2002“五丰”上海动画漫画展。
二.实地访谈的发现
(一)人口统计情况:
各地参展者年龄、性别情况大致相似,9-22岁约占85%,23-28占7%,29-34占4%,35以上占2%(后三组包括卡通爱好者、家长、从业人员、研究人员等),最年长者是68岁的美术爱好者,约2%是9岁以下的孩子。女性约占63%,男性约37%,再次证明动漫迷涉及众多年龄层,而且女性更加热情。
(二)与动画片欣赏兴趣有关的问题:
1.最喜欢的片动画片是哪些?受访者最喜欢的几乎都是日本片,如《千与千寻》,《EVA》、《浪客剑心》,《美少女战士》,《名侦探柯男》,《风之谷》,《灌蓝高手》,《樱桃小丸子》等;美国片较少,主要是《玩具总动员》,《花木兰》等。
2.为什么喜欢?主要原因首先是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有悬念,有紧张感;其次是有神奇感,可以达到现实生活中无法达到的目的;其三是人物有斗志,有性格,健康青春;其四是画面很漂亮,场面精彩;其五是听觉愉悦。
3.最喜欢的人物?答案依次是柯男,剑心,Maggie,美少女,机器猫小叮当,三井寿等。
4.为什么喜欢?1)坚强自立不示弱,非常有个性;2)有神奇魔力,让人惊喜,生活中梦想的事情他们能做到;3)主意多,点子足,对我们有启发;4)与人为善,对朋友诚恳,以自己的真情打动别人;5)可爱,开朗;6)美丽,英俊,酷。
5.你印象较深的国产动画片是哪些?受访者提到的主要有《哪咤闹海》、《三个和尚》、《封神榜》、《小蝌蚪找妈妈》、《牧童》、《西岳奇童》、《美猴王》、《大闹天宫》、《葫芦娃》、《我为歌狂》、《宝莲灯》等。
6.国产片最主要的不足:
-
普遍过于幼稚,制作人思路低龄化,生编硬造很多漏洞,“有时候这个角色好像挺聪慧,到下一个情节却很呆,而且没有什么过渡”。
-
故事里面的人物经常脸谱化——要么好得不得了,要么坏得一塌糊涂。不少是给小孩子看的“虚假完美”的故事,“没有真实性,也就没有教育性可言”。
-
创意思路打不开,“模仿痕迹太明显,又模仿得不像”。
-
各种基本问题还不少:“画面一段一段之间不连贯,背景不美,人物动作设计很粗糙,片中的口型也对不上”。
-
音乐不动人。“日本动画音乐真正当作事业在做,哪怕小孩子的故事也不会简单对付。”
-
对白不幽默。《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对白“僵硬无趣”。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