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1月北京市工业经济运行简况
报告类别:分析报告
行业分类:经济
调查时间:2003年12月
调查机构:北京市统计局工业交通处
报告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报告内容:
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7%,1-11月,全市累计完成增加值875.5亿元,比上年增长13%,增幅同比提高5.2个百分点。产销衔接良好,产销率达到97.9%,比上年同期略有上升,提高0.4个百分点。
一、工业运行的几个特点
各种经济类型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股份制企业增势强劲。
1-11月份,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338.4亿元,增长19.2%,增速高于全市工业6.2个百分点;三资企业完成增加值351.9亿元,增长12.6%,两种经济类型企业实现的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8.8%,比上年同期提高6.3 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514.3亿元,增长11.7%。
重工业增长较快,结构重型化特征明显。
1-11月份,重工业完成增加值686.5亿元,增长14.3%;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89亿元,增长8.1%,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6.2个百分点;重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8.4%,比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恢复增长。
1-11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8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8.6%(去年同期为下降1.2%),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9%。
重点行业增长势头普遍良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尤为突出。
1-11月份,我市重点监测的13个制造行业全面增长。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1倍,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3%,石油加工炼焦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均在20%以上。
综合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在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市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大幅提高。1-10月,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48.75%,比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8.64 %,提高1.37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113.84%, 提高7.59个百分点。1-10月,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935.9亿元,增长17.9%,实现利润158.7亿元,增长53.8%,其中,盈利企业盈利额增长35%;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7.2%。从利润增长的行业构成看,在全市36个大类工业行业中,除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纺织业等行业亏损外,其他行业盈利情况良好,其中增长最快的行业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燃气生产和供应业,这3个行业新增利润占整个工业新增利润的65.4%。
二、值得关注的问题
工业出口增速减缓。5月份以后我市工业出口累计增速出现逐月下滑。1-11月份,全市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3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6%,增幅比1-10月减慢2.8个百分点;当月仅增长2.5%,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从主要出口行业看,1-11月,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215.9亿元,增幅比1-10月下降3.3个百分点;纺织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分别下降5.8和13.1个百分点。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