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受访者反对中资银行服务收费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金融
调查地点:北京、上海、广州
调查时间:2003年9月
样本数量:700名
样本情况:常住居民
调查机构: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
报告来源: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
报告内容:
花旗、汇丰等外资银行在国内打出服务要收费的旗号,引起中资银行是否也应该收取服务费的讨论。对此,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700余位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
银行业务范围不断拓宽
调查结果显示,(复选情况下)居民在过去三个月到银行办理的主要业务分别是:73.4%的居民进行过ATM存取款或查询;54.3%的居民进行过银行柜台存取款;41.7%的居民在银行柜台交纳过电话费或网费;与此同时,还有38.7%、33.7%、35.2%和31.2%的居民到银行开账户办银行卡、交纳水电等费用、银行汇款转账、交纳学费保险费等;办理其它业务的居民占0.5%(表1)。以上可见,目前居民到银行办理的业务主要集中在ATM业务、柜台存取款业务、交纳电话费或网费等业务上,同时各种新业务也吸引了不少居民。
从银行角度看,在业务范围拓宽的同时,各家商业银行吸引的客户数量增加了,相关赢利机会也得以增加。因此,银行业务拓宽不论是对银行还是对客户都为有利。
向中小储户收费被指不该
近期,国内的一些中资银行在向中小客户提供服务的同时开始对服务收费,例如在不同银行的ATM机上提款时需要扣除手续费等等。对于银行是否该向中小客户收取服务费?高达63.3%的居民认为不应该,理由一是这种不平等的对待是歧视行为、会降低中小储户的积极性,二是提高国际竞争力也要适合中国国情、目前中国的消费水平还未达到交纳手续费的程度,三是有人认为存贷款的利息差已经是银行调整盈亏的杠杆、银行不需要再收取手续费,反对的意见集中于:银行此举不一定违反有关规定,但却违背了各类储户安全平等的公平原则;21.6%的居民认为应该收取手续费,理由一是这样可以提高银行效率、平抑银行成本,二是符合市场法则、作到金融规范化,三是走向国际化、便于银行更好地发展主要资产负债业务;14.6%的居民认为无所谓收否手续费(表2)。
面向自己的客户群加紧建设
我国加入WTO后,一些外资银行已经或准备在中国开设分支机构。在外资银行渐欲立足于中国本土的情况下,10.1%的受访居民宣称已经尝试过在外资机构办理银行业务,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60.3%的受访居民承认有尝试洋业务的想法;29.1%的受访居民还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表3)。七成以上的居民已经或准备在外资银行办理业务,主要是因为外资银行经过长期发展和市场化建设,已经具有了较高的信用、完备的设施和人性化服务,调查中部分较高收入的居民表示,为了更高级的享受可以支付一定程度的服务费用。中资银行在以上方面显然还存在差距,因此也有居民表示,在服务水平落后的情况下,盲目地在收取费用方面与外资银行看齐,不是明智之举。
表1:在过去三个月中,您去银行办理的业务主要是哪些?
ATM存取款或查询 |
73.4% |
柜台存取款业务 |
54.3% |
交纳电话费或网费 |
41.7% |
开账户、办银行卡 |
38.7% |
交纳水电等生活费 |
35.2% |
银行汇款、转账 |
33.7% |
交纳学费保险费 |
31.2% |
其它 |
0.5% |
近三个月我没去过银行 |
2.0% |
表2:您对银行向小储户收取服务费持什么态度?
支持 |
21.6% |
不支持 |
63.3% |
无所谓 |
14.6% |
未回答 |
0.5% |
表3:外国银行开到中国了,您有试着在外国银行办理业务的想法吗?
我已经这样做了 |
10.1% |
我有这样做的想法 |
60.3% |
目前还说不好 |
29.1% |
未回答 |
0.5% |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