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银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金融
调查地点:北京、上海、广州
调查时间:2003年9月
样本数量:700名
样本情况:常住居民
调查机构: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
报告来源: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
报告内容:
都知道加入WTO使中资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五年保护期显得短而又短,在这紧迫却蕴涵广阔机会的时间里,中资银行们既相互竞争,又互为伙伴,加紧借鉴外资银行的管理经验努力地追赶。时间一天天过去,中资银行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是否得到了更多用户的认可?对此,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对北京、上海、广州等700余位常住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
目前银行服务水平一般
调查呈现出以下结果。居民对中资银行服务质量的总体评价:只有10.1%的居民表示满意,69.6%表示一般,20.3%甚至表示不满意。现阶段绝大多数居民对我们自己银行提供的服务质量持保守态度,反映出银行服务方面还需要很大提高与改进。具体见下表:
评价项目 |
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总体评价 |
10.1% |
69.6% |
20.3% |
银行环境 |
41.9% |
44.0% |
14.1% |
业务水平 |
17.6% |
60.1% |
22.3% |
等候时间 |
5.7% |
36.4% |
57.9% |
在诸多银行服务项目中,对银行环境的满意比率最高。这些年来银行环境改变有目共睹,为客户提供了舒适、良好的空间,仅有14.1%的居民还希望银行继续加强环境建设。对银行员工业务水平的认可比率也比较高,仅有22.3%的居民希望继续提高水平。而对于客户等候时间的认可比率相当低,多达57.9%的居民反映排队时间长,业务员动作慢。可见,中资银行除了在硬件服务上破费改造,在软性服务上也要进行技术培训,强化能动意识。
多数居民支持分区服务
最近一些银行开始实行分区服务,即分出大额现金、小额现金、非现金、理财业务、自助服务等多个服务区。对于这样的服务方式,银行方面的解释是符合大客户安全、贴身的服务需求,符合小客户快捷、高效的服务需求,因而适应了客户市场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客户方面的意见则是48.7%的居民表示支持,理由一是市场细分有利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二是针对不同客户服务更加周到减少不满,三是此种方式是国际做法因而是发展趋势;29.7%的居民表示反对,理由主要是感觉不好,象歧视性行为;另有21%的居民对此持观望态度;0.5%的居民未发表意见(表2)。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和出现个性化理财的需求,银行提高服务质量、推行差异服务成为必然选择。但在实行过程中需要不断尝试,适合我们的国情与人们的心理,如此方能为中资银行奠定坚实的客户基础。
达到国际水平需较长时间
对于在5年内中资银行能否与国际水平接轨?36.2%的居民对此有信心,35.7%表示不看好,另外27.6%承认目前还说不清(表3)。综合人们的意见,中资银行现有服务水平可以说落后,同时改变的力度不够,这阻碍了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在服务上的接轨速度。对此,中资银行有必要结合中国居民的实际情况,认认真真借鉴先进经验、扎扎实实提高业务水平,充分利用5年保护期限,实现在服务水平上的真正飞跃。
表2:对银行实行分区服务的态度
支持 |
48.7% |
不支持 |
29.7% |
观望确 |
21% |
未回答 |
0.5% |
表3:5年内可实现与国际接轨吗
可以 |
36.2% |
不可以 |
35.7% |
说不清 |
27.6% |
未回答 |
0.5% |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