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03年外来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公报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调查
调查地点:北京市范围内
调查时间:2003年11月1日
调查机构:数据时空
报告来源:数据时空
报告内容:
为了全面掌握我市外来人口的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的变化,北京市于2003年11月1日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外来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现将监测调查结果公布如下:
一、外来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方法
此次外来人口动态监测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全市共抽取188个居、村委会,调查对象是在京居住一天以上的外来人口,调查时点为11月1日零时。以实际调查数为依据,分别对各区县进行外来人口总量推算,以推算结果反映全市及各区县外来人口情况。
二、外来人口主要数据
1、人口总量
全市在京居住一天以上的外来人口为409.5万人,比2002年的386.6万人增加22.9万人。其中:居住半年以上人员为307.6万人,比2002年增加20.7万人;务工经商人员为318.5万人,增加22.0万人。
2、地区分布
在409.5万外来人口中,城区(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为37.4万人,占9.1%,比2002年减少9.1万人;近郊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为229.0万人,占55.9%,增加5.1万人;远郊区县(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怀柔区、平谷区、密云县、延庆县)为143.1万人,占35.0%,增加26.9万人。
3、年龄构成
0-14岁人口占7.2%,比2002年下降0.8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占91.4%,上升0.6个百分点,其中15-39岁人口占78.1%,下降1.7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4%,上升0.2个百分点。
4、在京状况
务工经商人员占77.8%,比2002年上升1.1个百分点;随亲家属占13.6%,下降0.1个百分点;学习培训占4.7%,下降1.4个百分点;暂无工作的占2.0%,上升0.6个百分点;探亲访友、因公出差、旅游购物、治病疗养、旅途中转占1.9%,与2002年持平。
5、来京时间
来京三个月以下的人口占15.8%,比2002年下降1.2个百分点;来京三个月至半年的占9.1%,上升0.3个百分点;来京半年以上的占75.1%,上升0.9个百分点,其中来京一年以上的占55.8%,上升3.6个百分点。
6、居住场所
在409.5万外来人口中,租住各类房屋的占51.3%,比2002年上升2.1个百分点,其中租住平房的占38.8%,租住楼房的占9.8%,租住地下室的占2.7%;住单位提供房屋的占20.6%,比2002年下降2.0个百分点;住工棚的占8.7%,上升3.3个百分点;住工作场所的占5.6%,下降4.3个百分点;住雇主和亲友房屋占7.3%,上升1.2个百分点;住自购和自建房屋的占4.4%,上升0.4个百分点;住旅馆饭店、医院等处所的占2.1%,下降0.6个百分点。
7、受教育程度
在6岁及以上外来人口中,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占10.7%,比2002年上升1.4个百分点;受过高中教育的占16.4%,上升0.6个百分点;受过初中教育的占57.8%,下降0.5个百分点;受过小学教育的占13.2%,下降1.1个百分点;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1.9%,下降0.4个百分点。
8、来源地构成
外来人口来自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但相对集中在河北、河南、安徽、山东、四川、江苏、湖北、黑龙江八个省,占73.7%,比2002年下降1.2个百分点,其中排在前三位的仍然是河北、河南、安徽三省,分别占19.5%、16.0%和7.9%。
9、就业者从事职业
在务工经商人员中,单位负责人占0.4%,比2002年上升0.2个百分点;专业技术人员占4.2%,上升1.0个百分点;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占3.9%,上升0.9个百分点;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占51.0%,下降1.2个百分点,其中餐饮服务人员比重最高,占15.1%,其次是摊位经营人员和铺面经营人员,分别占8.8%和5.6%;工业生产人员占12.9%,下降2.1个百分点;建筑施工人员占22.5%;上升2.7个百分点;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占2.3%,下降0.4个百分点;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占2.0%,下降0.1个百分点;其他人员占0.8%,下降0.9个百分点。
10. 就业者产业构成与行业分布
在务工经商人员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2.4%,从事第二产业的占37.6%,从事第三产业的占60.0%。从国民经济的行业分布看,建筑业占22.8%,住宿和餐饮业占17.7%,批发与零售业占16.2%,制造业占13.6%,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11.6%。务工经商人员主要集中在以上五个行业,所占比重达到81.9%。
就业者的行业分布
行业门类比重(%)
合计100.0
农、林、牧、渔业2.4
采矿业0.7
制造业13.6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0.5
建筑业22.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1
信息传播、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5
批发和零售业16.2
住宿和餐饮业17.7
金融业0.5
房地产业1.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6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0.4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0.5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1.6
教育1.3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0.8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4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0.3
国际组织…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