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疫情透明度受网民肯定,卫生检疫力度仍需加强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调查
调查时间:2004年2月
样本数量:3254名
样本情况:18岁-35岁大专以上学历
调查机构:零点指标数据
报告来源:零点指标数据
报告内容:
如果说非典给政府的公共危机处理能力敲了警钟,那么禽流感就是此后政府主动出击化解危机的一次最好的演习。零点指标数据网与新浪网最新合作的一项针对全国互联网用户的调查结果表明,网民对疫情期间政府采取的各项应对措施普遍持高评价,尤其对政府的疫情通报透明度比较满意。但与此同时,网民对于市场上禽类产品的卫生检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项调查于2004年2月进行,共有3254名网民参与此次调查,参与者主要集中在地级市以上城市(79.8%),18岁-35岁(74.8%),大专以上学历(84.7%)。
政府应对措施有力,卫生检疫仍需加强
借助日趋多元化的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禽流感疫情受到社会各界的更多关注。作为信息高敏感度群体,网民获得禽流感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网络(92.6%),其次是电视(72.4%)和报刊杂志(46.9%)。互联网凭借它的报道速度优势,成为公众关注最新重大疫情发展的第一渠道。非典之后,人们对网络这种“非接触环境”更加青睐。其次,在重大疫情发生期间,为了从有关流行疫病的繁杂信息中获得自己最需要的信息,网络的双向(或多向)的交互式传播特质更显现出来,它使得受众可以脱离被动的接受终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主动搜索。
目前网民最希望了解的有关禽流感的信息主要涉及五个方面:我国各地区禽流感疫情的发展情况(67.2%)、有效预防人们感染禽流感的知识(66.1%)、我国市场上禽类产品的卫生检疫情况(58.3%)、禽流感疫苗的研发情况(46.5%)和各国禽流感疫情的发展情况(38.6%)。
禽流感期发生后,政府对于公共突发疫情的管理和控制能力又一次经历了考验。在对政府疫情管理能力的5个分项指标的评价中,网民对政府与国际社会的联系和合作的满意度分值最高(2.83分),其次是政府的疫情通报透明度(2.75分),防疫知识的普及宣传(2.69分)和疫区安置工作(2.61分),但禽类产品的卫生检疫的得分较低(2.41分),相当于“不太满意”水平。从人数比例上看,对于政府在国际协作、疫情通报透明度和防疫知识普及上的表现高度满意的群体均占五成以上。但在对禽类产品卫生检疫的评价上,高满意度人群的比例不到四成,且低于低满意度人群。可见,网民对于市场上的禽类产品的卫生检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疫情通报透明化增强网民抗疫信心
非典期间,零点研究集团曾就权威信息的发布如何减轻公众的恐慌心理进行过调查研究。疫情相关信息的披露程度不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威信,而且信息的透明化能减少流言的散播,减轻公众的恐慌心理。因此,疫情发生时,最明智之举是让信息公开,给每个公民以知情权。此次调查中,近九成网民(87.3%)对疫情得到控制有较强信心;此外,政府对疫情通报的透明度与网民的抗疫信心度有较强的相关性,对政府的疫情通报透明度持高评价的网民,他们对疫情控制的信心度也相对较高。
禽流感疫情发生之后,许多媒体把此次疫情与非典做对比。非典和禽流感之间的共同之处在于,两次疫情首先是医学难题,然而它们引发的连锁反应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对于一个国家的应急机制存在的漏洞也是警告。非典警醒政府,在关系公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应实现信息公开的及时性,隐瞒信息只会付出更大的社会成本。此次政府对禽流感疫情的迅速反应和通报透明度均得到公众的认同,这都大大提升了公众的抗疫信心度。然而,政府对处于防疫后线的市场卫生检疫力度仍待加强,这是目前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而又亟需解决的问题。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