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调研公司 培训会议 行业情报 付费报告 免费报告 调研文库 求职招聘 执行峰会 邮  箱 论  坛 搜  索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热点话题 | 行业动态 | 项目招标 | 咨询黄页 | 涉外调查
注册成会员
定性研究 | 服务评估 | SPSS专题 | 消费者研究 | 产品开发 | 品牌传播
汽车 | 通信 | 经济 | 房地产 | 互联网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 2008报告预订(|)
我的帐户 | 购买帮助 | 购物车 | 忘记密码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求职招聘区 | 委托代理区 | 行业讨论区 | 调研学习区 | 系统服务区

2004中国家电十大风向(下)

报告出处:hc360慧聪网家电行业频道  发布日期:2004年03月25日 09:01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家电
调查时间:2004年3月17
调查机构:hc360慧聪网家电行业频道
报告来源:hc360慧聪网家电行业频道

报告内容:

风向之六 壁垒之痛,当出口成为必须

  无须争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家电业的制造基地。世界制造基地的产品就必然供给全球,以出口为生存发展的一种国际化方式正在成为中国家电产业的一种必须。

  2003年,国内家电产品出口突破100亿美元,增速15%-20%。毫无疑问,这种速度还会继续下去。中国家电产品以极具竞争力的性价比获得了包括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内的全球话语权。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家电的制造基地同时云集了世界所有家电巨头的生产车间,出口到全世界也是这些世界家电巨头的必须。实际上,在中国的外资企业自从2002年出口量就占全国出口的60%以上,进口量从2001年起占全国的份额已经突破50%。竞争不可避免。出口壁垒不可避免。

  2003年的彩电反倾销之痛正是这种壁垒的体现。来自于欧盟的绿色壁垒、DVD行业的技术壁垒都是其高级表现形式。绝不仅仅是家电行业,从1996年起,由于对美、欧、日、韩等国家的严重外贸依赖(占总数的80、2%),也由于这些国家同时也是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中国遭遇的反倾销数量已经连续七年高居世界第一位,其中80%以上来自于这些国家和地区。

  对企业而言,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呼吁抵制哪个国家的产品更是一种幼稚的行为。在世界范围而言,世界家电巨头是属于全世界的,一个中国的抵制根本代替不了全世界,而且经过十几年的落地生根,大部分世界家电企业越来越象一个中国本土化的企业了。中国家电企业如果真想挣得世界话语权,技术的避开各种壁垒,恐怕需要在2004年想想法子。比如海尔的美国建厂模式、TCL的收购汤姆逊生产线模式、浙江万向通过资本运作收购美国上市公司模式等等,应该都是企业根据自身尽快作出的几种选择。

  至于商务部等世界反倾销的前沿指挥部门应该尽快拿出行之有效的反倾销应对措施,因为反倾销等贸易规则的制订是只有政府才能作出的政府行为。政府在国际间行政水平的提高也是企业发展的莫大福音。

风向之七 数字电视饕餮大餐,谁将成为第二个长虹

  关于数字电视的大市场,有几个统计版本。总数最大的是仅按中国内地算,从2010年中国全面开通数字电视信号算起,到时全国有4亿台电视需要更新换代,按每台一万元算,总数将达到4万亿元。如果再加上机顶盒、节目内容提供商和内容传输商等相关上下游产业,各方面总费用将达到20万亿元。

  市场这么巨大,谁不动心真是傻瓜了。传统的电视制造商自不必言,许多放弃过电视制造的IT巨头又扬言重返数字电视制造领域。因为在中国的传统家电业务一直没有很好表现的GE,现在又宣布在中国不会放弃数字电视,微软、摩托罗拉、朗讯、比利时巴可网络等等聚集了一大批来自世界的家电业陌生面孔。

  在中国,由于远在2010年才会全面普及,所以三年之内市场并不会有太大的表现。而美国要在2006年就全面开通,所以现在世界家电巨头又纷纷把目光瞄向美国,试图以美国的市场作为将来发展的试金石。中国彩电企业的信心不一而足:创维集团的黄宏生说,创维活下来,就是为了数字电视。创维计划拿出所有精力,打造出规模1000万台的全球最大的数字产品显示基地;TCL、海信也表示了相似的信心;而作为中国电视老大的长虹,实际已经成为现实与梦想的双重收获者,作为数字系列的背投经长虹首推已经为长虹赚了个盆满钵满,其他诸如液晶系列、等离子系列长虹的储备也已经满足了几年后的市场。

  究竟谁能在数字电视领域升起第二个红太阳,2004年的家电企业表现会逐步显示出来。

风向之八 中国冰箱,第三极之争

  2003年,说话动不动就会很兴奋的顾雏军出尽了风头。在资本领域和制造领域都能够长袖善舞应该是他最爱听的一句话。名不见经传的格林柯尔以一连串的举动购并美菱、上菱、华凌等冰箱生产线,眨眼间科龙以1000万台的生产规模成为了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制冷帝国。中国冰箱领域多年来相安无事的四大天王格局轰然倒塌。

  海尔、科龙这么短的时间成为中国冰箱领域的双子塔实在有点出人意料。新飞虽然还在占据第三名的宝座,但这个第三名,市场并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反而我们会经常听到新飞要被收购的消息。在中国内陆、一个典型的国有企业、除了冰箱之外无可圈点产品的三大因素实在成了新飞飞速发展的不堪承受之重。

  在冰箱领域,海尔、科龙两超之外,谁将成为第三名的注意点在2004年一下子闪现。是成功控股雪花的海信冰箱,还是跟ST长岭达成协议的TCL冰箱,还是现在还在OEM的小天鹅。在冰箱领域,我们还看到了康佳、春兰、澳柯玛等等。国外冰箱在中国也早已经安营扎寨,西门子、松下、LG、伊莱克斯等毫无疑问也是第三名的强力种子选手。

  数字华夏作出大胆预测。2004年或者今后不远几年,中国冰箱业的第三极极有可能是收购新飞的控股股东,因为新飞已经越来越适合作为一个第三名品牌的加工场了。

风向之九 中国空调,拿什么来救市

  2003年,一场夏后高温让许多中小空调企业从斩立决变成死缓。今年的几个格局已经成为了定局。其一,供大于求已经成为定局;其二,库存决定价格仍然一路降声;其三,能源相对短缺、原材料涨价几年之内难有大的改观(到2003年10月,国内空调压缩机已经三次涨价,总涨价幅度超过70%);其四,大渠道比如国美、大中等继续靠其渠道利器向厂商汲取利润。

  从2004制冷年度一开始,我们就看出来空调企业今年频频打出的第一张牌就是各种各样的健康。一时间,自曝黑幕、互揭丑底、标榜自我充斥于空调界,甚至连全健康空调这样的称呼也开始自封了。从数字华夏掌握的资料来看,今年健康空调的封号十几种之多,宣传的效果有的能治感冒、有的能治呼吸道感染、有的能制造氧气。如果仅从字面来看,我们真不敢相信这只是一台空调。

  应该说,打出健康牌是空调企业急于挽救自己的一个信号。人人都说产品健康,不说就可能意味着不健康。所以宁肯胡说,不能不说。但是一张健康牌是否就能救得了一个企业、一个产业,在2004年值得深思。

  乐华空调的经验其实也告诉了消费者。对于一个空调新军或者产能不大的空调企业,我们应该用审慎的眼光来看待产品和宣传。毕竟空调在中国仍然是一个耐用消费品,如果买了空调而厂家却已经人去楼空实在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我们相信,真正健康的空调应该来自于那些本身就很健康的空调企业。在2004年,投机派空调企业极有可能在市场的排斥下走向灭亡。

风向之十 合肥?绵阳?中国家电的第四个制造圈构想

  2003年,因为安徽合肥、滁州地域聚集了海尔、美菱、西门子、荣事达、三洋、美的、康佳等多个国内外著名家电企业,有些人士开始呼吁在合肥开一个中国家电制造国际论坛。有些人甚至开始刻意作大安徽制造的品牌。

  对家电业而言,这是一个好的动向。众所周知,中国家电现在有三个大的制造圈,分别是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有第四个制造圈的影子显现,可以极大的提升中国家电制造的结构能力,同时也为未来中国家电核心能力的提高埋下重要伏笔。

  世界家电制造中心转移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世界家电制造中心的形成,第一,必须有一批本土的世界级品牌;第二,本土品牌必须具备世界级的核心竞争能力。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一步深化和中国市场化进程的提速,中国的东部尤其是上海、广州一带,将越来越适合成为一个技术中心和营销中心。生产基地由东而中而西转移几乎成为必然。

  国家统计局统计信息,目前东部人均GDP是中部的2、08倍,西部的2、63倍,东、中、西部科技比例分别为2:1:1、23。

  差距意味着将来的进步空间。西部的绵阳、贵阳、咸阳等地都有家电企业制造的基础,尤其是绵阳,在长虹强有力的辐射下,几乎有了独木成林的感觉,而重庆、成都两地的高校科技支持和成熟技术人才的支持,我们有理由看好绵阳的发展空间。

  2004年,中国家电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也会更加精彩。我们有理由相信,2004年是强者的年代。

(全文结束)

行业分类

免费报告搜索
关键字:
广告服务 - 法律条款 - 注册指南 - 关于我们 - 企业客户
Copyright © 1999-2008 3s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信通四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069号
TEL:86-10-85863259  客服:service@3see.com 
投稿:contribute@3s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