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4六大行业信息化调查(上)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调查
调查时间:2004年03月29日
调查机构:新浪科技
报告来源:新浪科技
报告内容:
计世资讯2003~2004年中国信息化建设及IT应用研究主要结论:2003年,政府IT投资市场规模为345亿,相比2002年增长了15.0%;2003年教育行业信息化总投资达到2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0%,其中硬件投资比例达到70%;软件投资比例达到22.4%;服务投资比例达到7.6%;2003年制造全行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投资规模约为243亿元,其中大型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投资规模约为112.5亿元,约占制造业行业整体投入的46.3%。(彻底调查)
《2003~2004年中国政府机构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研究》主要结论
一、2003年政府机构IT投资规模增长15.0%
2003年,政府IT投资市场规模为345亿,相比2002年增长了15.0%。
硬件市场规模为254.5亿元,所占比例最大,为73.8%;软件市场规模为50.5亿元,所占比例约14.6%;IT服务市场规模为40.0亿元,所占比例为11.6%。
二、政府行业的IT市场机会呈现多元化特点
重点工程对IT厂商而言意味着机会,但机会并不仅限于此,十二金工程,金保、金盾、金质、金水、金财、金审和金税工程将成为重中之重;同时红盾(金信)工程;民政信息化;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应急指挥系统;视频会议;信息安全和基层信息化也孕育着更多的商机。
主要政府机构2004年IT建设重点预测
三、加强业务管理和公众服务成为政府机构信息化建设重点
2003年,政府机构的信息化建设重点变化明显,电子政务业务系统的受重视程度继续加强;而办公自动化、信息安全和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受重视程度显著加强;相对而言,网络建设的受重视程度开始下降。也就是说,政府信息化的建设重点向业务管理、公众服务等应用转移,而不再过分强调电子政务网络建设。
配合重点系统建设,2004年政府机构的重点IT投资产品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交换机、路由器、应用软件等。而笔记本电脑、台式PC等通用产品仍将保持较高的需求态势,随着资源整合和安全的需求增加,数据库和防火墙等设备的需求也将加大。
四、政府信息化建设趋向统一、主动、合作
2004年政府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更加明确,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IT开始逐步转入后台,业务走向前台,业务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由被动转向主动;
IT外包需求持续上升,政府选择合作伙伴更加严格;
随着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的深入开展,跨部门的资源整合,互联互通将提到议事日程,信息安全的建设将成为关键。
《2003~2004年中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研究》主要结论
一、2003年教育行业信息化投资市场虽然进入平稳增长期,但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行业市场
教育信息化建设在经历了连续几年的高速增后,2003年教育信息化投入已进入平稳增长期。但教育行业在整个行业用户市场中仍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教育信息化投资预测曲线图
2003年教育行业信息化总投资达到2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0%,其中硬件投资比例达到70%;软件投资比例达到22.4%;服务投资比例达到7.6%。
计世资讯预测2004年教育行业信息化投资将达到245亿元人民币;其中硬件投资比例达到67%;软件投资比例达到24.2%;服务投资比例达到8.8%。
二、中国教育信息化市场出现向“专业化、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的趋势。
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经历了个体经济模式、计划经济模式、市场经济模式三个阶段。由教师和学校自己开发教育软件的时代和采用计划经济、由政府组织开发教育软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市场经济、政府宏观指导下的专业化开发将是今后发展的必然方向。譬如浪潮公司所倡导的“行业PC”概念,推出针对教育行业的“希望系列教育专用电脑”,并提出中国个人电脑已进入以“专注行业应用,提供行业定制服务”为特征的细分市场时代。联想发布了面向教育的全线软硬件产品,提出服务教育的全新模式。清华同方、实达等厂商也及时跟进。硬件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前期的重点,今后教育信息化软件开发和咨询服务将成为各方厂商争夺的重点,各路信息化教育商家应提早做好准备。
三、面对不断变化的教学环境,需打造具有个性化的校园网解决方案
教育信息化建设不可能也不应该做到“千人一面”,而目前许多厂商向学校提供的是与标准商用电脑相当的硬件,在软件、网络安全等方面都没有针对教育的完整解决方案,在整个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学校会遇到硬件质量、软件使用、网络设计、资金短缺和人才匮乏等多方面的困难,这就特别需要厂商提供整套的解决方案,打造硬件(服务器、台式机)、软件、网络、培训、资金五位一体的模式,激活应用。
四、教育信息化建设重心将从城市转向农村
教育信息化建设初期是以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各级各类学校为中心,到目前为止,重点城市学校都建有不同程度的校园网,基本达到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和西部地区信息技术教学还是空白,为了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2003年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落后地区信息化教育奠定经济基础,也意味着教育信息化将从城市转向农村。
五、教育资源建设成为关注的热点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硬件设施、软件平台、教育资源、教师培训等要素),随着教育信息化工程的整体推进,要求教育资源建设也同步向前发展。教育资源建设包括资源建设模式、资源建设内容、资源管理方式、资源应用环境和资源建设的技术标准。
六、2004年万兆校园网技术及网格技术将成为最被关注的两大热点
2004年是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关键一年。随着教育行业市场日渐成熟,以两大热点应用为2004年的教育信息化开打了新的市场机会。
随着网络的第三次浪潮的到来,网络建设新的投资即将到来。为此,教育部将启动中国教育科研网格工程。该工程是迄今为止由政府推出的最宏大的网格工程,项目由12所大学联合推出;预计2005年一期项目将全面建成。
万兆校园网技术市场高速发展,机会不容错过。随着学生数量的快速增长,校园网的现有网络正在逼近其设计容量,从而影响到网络性能和可靠性。采用新一代万兆技术建设一个可靠和可扩展的校园网络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一项战略决策。
《2003~2004中国制造行业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主要结论
中国大型制造企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2003年实现了高额利润,在柔性制造、即时制造、定制生产和敏捷制造等先进生产技术的驱动下,在中国政府提供的十分宽松的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环境中,中国大型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呈现出一派蓬勃景象。2003年制造全行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投资规模约为243亿元,其中大型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投资规模约为112.5亿元,约占制造业行业整体投入的46.3%;2004年,制造全行业整体投资规模约为287亿元,其中大型制造企业投资规模增长至137.8亿元,约占制造业行业整体投入的47.9%。同比增长22.5%,比制造业全行业平均增长水平高4.3个百分点。
一、大型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凸显“滚雪球效应”
2003年,投入较大的企业已取得一定成效并带来了不菲的收入,进一步增强了企业信息化的信心和决心,由此造成企业信息化投入的再度增加。同时,石化、汽车、冶金等较早开始信息化建设的行业和轻工、纺织等启动较晚行业在投入状况方面的巨大差异也再次印证了滚雪球效应。
各细分制造行业大型企业未来1~2年内信息化建设投资规模(平均每家投入)
二、制造信息系统才是制造企业的根本,这一观念开始被企业接受
目前,大型制造企业的制造信息系统建设差强人意。拥有比率较高的仍只有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D),比例接近50%;而其他与生产制造息息相关的很多重要系统的建设比例均非常低,不足三成。2003年,这一现象有了明显的改观。
既然生产制造是制造企业的安身立命之道,那么生产制造信息化就成为了制造企业信息化的核心任务。信息化的生产工具是制造业信息化的核心,没有信息化的生产工具,生产流程的信息化难以实现;另一方面,没有生产流程的信息化,即使实现了生产管理的信息化,企业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技术进步,而只是有限提高了管理效率而已。制造业信息化的要害是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三位一体的“硬设备”的制造以及信息化生产工具的开发和研制,这才是制造业信息化的重中之重的观点在逐渐被接受。
2004年,众多制造企业开始将信息化的重点转向制造信息系统,主要集中在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系统(CAE)、制造资源计划系统(MRP
II)、高端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CAM)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D)。而在流程制造企业中,如冶金行业、化工行业和石化行业等对于计算机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DCS)和制造执行系统(MES)的需求也呈现出增长的态势。
三、管理信息系统从边缘应用向高端应用发展
目前,大型制造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主要集中在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MIS)、办公自动化系统(OA)等初级应用方面,远未达到与生产融合的高度。
2004年及未来的1~2年内,大型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转向全方位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建设,包括财务、物流、人力资源、办公自动化等方方面面,投资额将达到已投入额度的2.33倍。同时,企业纷纷加大力度进行数据仓库和决策支持系统(DSS)的建设。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