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调研公司 培训会议 行业情报 付费报告 免费报告 调研文库 求职招聘 执行峰会 邮  箱 论  坛 搜  索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热点话题 | 行业动态 | 项目招标 | 咨询黄页 | 涉外调查
注册成会员
定性研究 | 服务评估 | SPSS专题 | 消费者研究 | 产品开发 | 品牌传播
汽车 | 通信 | 经济 | 房地产 | 互联网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 2008报告预订(|)
我的帐户 | 购买帮助 | 购物车 | 忘记密码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求职招聘区 | 委托代理区 | 行业讨论区 | 调研学习区 | 系统服务区

一个在膨胀中被隐形的群体

报告出处:中华工商时报  发布日期:2004年04月13日 08:57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调查
调查时间:2004年3月19日
调查机构:中华工商时报
报告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报告内容:

  中国的蓝领群体人口规模正在迅猛壮大,这几乎已经是一个无须论证的事实。实际上,尽管国有制造业就业人数的下降幅度较大,但非国有制造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增幅明显。而且电脑、空调、彩电、冰箱、手机等大量新型工业最终产品的涌现,蓝领就业的范围已经从“生产线”延伸到了消费过程的售后服务领域。此外,蓝领的就业领域已经超越了制造行业、交通运输、建筑以及农机等领域中所需的技术工人人数在过去几年中是增长最快的

谁将蓝领隐形

  毫无疑问,城市中从事蓝领职业的群体规模在迅速膨胀。但非常值得留意的是,同样是在膨胀中的一个社会群体,而且人口规模远远超过白领与中产阶层的蓝领,其社会形象却在被有意无意地隐没了。蓝领的社会形象却仿佛是一个“大隐隐于市”的“隐士阶层”,城市人看不到也听不见近在咫尺且日常生活一刻也离不了的蓝领群体。人们不讨论蓝领话题,媒体上没有蓝领话语,各级政府的工作话语体系中也都基本上不出现蓝领的字眼,最要紧的是蓝领群体自身也羞于提及自己的蓝领身份。在目前的中国,绝大多数人心目当中的蓝领是谁?从乡下刚进城还不懂城市规范的民工,以及人行桥上摆地摊的下岗工人。显然,这是一种社会偏见。

  一方面是对在中国人口总量中占据相对少数的中产阶层与白领社会形象的崇拜和放大,另一方面是对蓝领社会形象的漠视与人为隐形。这个过程究竟是如何发生的?这是在什么标准下的社会选择结果?零点研究集团和深圳飞亚达最新联合发布的《中国新蓝领:一个传统新阶级和他们的消费文化调查报告》,对这样一种存在悬殊对比的社会现象背后的社会意涵,展开了有相当深度的剖析与探究。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蓝领群体在规模膨胀中被隐形?具体分析一下,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社会结构的改变与社会群体的阶层分化造成了蓝领与弱势群体的联想,以及蓝领与无领界线的混淆。

  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社会结构调整的结果越来越明朗。与中国社会利益格局的打破和重建相伴随的是中国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在这个持续的社会阶层分化过程当中,以产业工人为主体的蓝领群体,其社会角色在误解与偏见当中不断地被人为地忽视、淡化和低调处理。

  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蓝领与社会弱势群体的天然联想。由于原本蓝领是随着产业工人的兴起而形成的,因而尽管当前的蓝领群体的主体构成已经不局限于产业工人,但社会对蓝领的刻板印象仍然是产业工人。而中国社会过去20多年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产生了较大数量产业工人的失业与下岗。因而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蓝领被天然地与失业、下岗联系起来,成为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的典型构成。二是社会对蓝领与无领群体的界线认识非常模糊。蓝领最大特点是一个组织化管理的、身份认同明确的有机社会群体,而无领的特点恰恰在于其无组织管理、松散的机械社会群体。由于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迅猛发展带来数以亿计的农民从无领到蓝领,而且这个过程的进展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人们一时间甚至模糊了蓝领与无领之间辨识界线。

  蓝领与社会弱势群体的联想,以及与底层平民无领之间界线的模糊,二者的直接后果是,蓝领成为人们在谈论社会福利、平等和社会保障等话题时主要的道义援助对象,转移了人们注意力,而高级技术工人、服务行业工人等新兴蓝领形象则成为了人们的集体视觉盲区。

  二、国家教育资源投放中畸形的高等教育偏向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从“国家干部”到“城市白领”的错位。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中国的高等教育基本上都以培养国家干部后备队伍为目标的,大学生一毕业就是国家干部。向市场经济转型之后,官本位意识的衰弱和经济本位思想的流行使大学生的就业目标很快从“国家干部”转向了“城市白领”。尤其是90年代中后期,高校扩招政策的推广实行,一方面在政策上使国家教育资源的更具合法性地偏向高等教育,另一方面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的理解进一步错位,高校成为“城市白领后备队伍的培养所”。国家政策作为宏观环境与家长孩子作为行为主体从两个不同的方面不约而同地合谋强化了高等教育目标的“白领职业幻影”。

  实际上,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国内的政府部门不缺干部,公司企业不缺白领,社会也不缺靠简单出卖体力的民工,最缺乏的是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技术工人。而过去的十几年来,与国家教育资源高等教育偏向和人们职业观念中从“国家干部”到“城市白领”职业幻影形成映衬的,是国内职业技术教育的衰落,以及由此导致的蓝领职业后备人才的枯竭与整个蓝领群体专业素养的止步不前。这点与经济全球化带来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世界工厂”中国转移的历史事实形成悬殊反差。

  同时,国人的职业观念也出现了严重偏向,从零点研究集团历年的职业声望排行来看,城市白领是最被年轻人偏爱的职业,而蓝领则始终在职业排行榜中低走。这种状况多年沉积下来,造成了目前中国社会七成以上是蓝领的就业机会,而以后高校扩招时代毕业生为典型的绝对大多数新生劳动力却在纷纷争夺数量相当有限的城市白领就业机会。对高等教育与白领职业的盲目崇拜错误地协同编织了人们对城市白领的“职业幻影”。
 
  根据国家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中国约一亿进城农民工只有大概9%的人受过技术培训,在制造业中新开工企业不得不只用至少1/3未经过培训而在岗位上学习的不熟练工人。中国已经计划在2010年前培训两亿农民工,在上海、黑龙江等至少8个省市发展蓝领技术工人群体被放在突出位置。其他很多地区的跟进只是时间问题。

  三、中国大众媒体的媒体偏见造成白领话语的泛滥和蓝领群体声音的埋没。

  随便看看目前中国各大城市的报摊,尽管不缺乏包含蓝领在内的大众化报刊,但几乎90%以上的报刊杂志在社会群体细分报道中缺乏对蓝领群体职业与生活状态的自觉报道。绝大多数报刊,尤其是杂志,谈论的是白领话题,讲述的是写字楼里白领故事和商务成功人士的话语,没有一个媒体声称自己是聚焦蓝领读者和蓝领面对的社会问题的。与“年轻白领”相比,“青年工人”似乎是一个遥远、荒芜和缥缈的话题。规模膨胀中的蓝领群体于是成为中国媒体上的“沉默大多数”。媒体上的白领话语崇拜把蓝领群体的阅读空间挤缩成为地摊上的“法制报道”和“纪实文学”,蓝领群体形象与社会角色在主流媒体上被人为地隐形与消失。

  目前,国内很多城市虽然给自己制造虚幻的白领和商务形象,实际上依然是典型的蓝领城市。一个规模很大的城市,如果没有四个完全办公用的甲级写字楼,而只是一些所谓商住楼或者单位办公楼,那么这种城市就只是蓝领城市。实际上超过以上标准的中国城市不超过10座。

究竟谁是蓝领

  尽管蓝领群体的人口规模庞大,但究竟谁是蓝领却是一个答案模糊的问题。

  此次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绍兴、福州等15个城市3023名居民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发现,蓝领群体主要的人口社会学特征有:①性别特征:蓝领群体中男性比例(52.8%)略高于女性(47.2%);②年龄特征:蓝领群体呈现年轻化的趋势,35岁以下者占蓝领人群的55.0%,整个蓝领群体的平均年龄为35岁;③学历特征:蓝领群体呈现中等学历的特征,49.6%的蓝领具有高中、中专、技校学历;5收入特征:蓝领群体具有中等收入水平,42.4%的蓝领个人月均收入在1001-2000元之间;⑤行业特征:制造业是蓝领群体最大的“摇篮”(18.6%),其次是教育和科研机构(12.3%),再次是社会服务业(11.8%);⑥工作单位性质特征:蓝领群体主要存在于国营企事业单位和机关(59.7%),17.8%存在于民营、私营企业,余下的两成大致均衡地分布在集体企业和三资企业之中。

  另外,研究人员注意到,蓝领给人的第一联想是普通职工、职员和各类服务人员,人们对蓝领的总体印象基本上是正面的;“劳模”被人们认为是蓝领的代表人物,李素丽则是蓝领的最典型代表。此外,这项研究还发现,建筑队技工、钢铁工人、纺织女工、家电制造厂工人、水电管道维修工、装修工人、卡车司机等10个职业被认为是蓝领的典型职业。

  从这个研究结果也可以看出,当前人们心目中的蓝领还是传统的产业工人。事实上,蓝领的本质特征在于具有统一的生产技能和职业规范,具有一定的组织化水平。当前在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中,均存在一定规模的蓝领群体,比如高级技术工人、受过专门训练的推销员与售货员、服务规范化的出租司机与物流运输工人、现代保安公司中的安全人员、具有高标准卫生条件约束下的厨艺人员、具备现代农技知识进行机械化作业的农民,等等,他们也都是现代蓝领。

  很显然,蓝领群体也不是一个板结的高度同质化的单一群体,而是内部细分明显的异化多元成员构成的复杂群体。对照“蓝领群体特征的多元对应图”,可以发现同样是蓝领群体,但其内部存在两个不同的收入水平。零点研究集团的研究人员认为,可以将蓝领群体进一步分为以下几个细分群体:

  以上是从社会分层的角度来看蓝领。但是,有不能忽略的一个事实,就是蓝领的概念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分层的社会学概念,蓝领同样还是一个行为与心理的概念。也就是说,蓝领的社会符号意义不局限在蓝领群体身上,因为蓝领的行为特征与价值观念不仅仅呈现在蓝领群体身上,它同样也呈现在部分城市白领身上。形象地说,就是城市白领当中存在大量的“收入与地位白领,行为与观念蓝领”的人群。

蓝领化的白领

  “蓝领化的白领”其实是两个不同的群体,因为“收入与地位白领,行为与观念蓝领”的人群其实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源自蓝领但已符号化的蓝领物品或蓝领行为模式有偏好的白领。这类“蓝领化的白领”其实与真实蓝领的距离很远。他们通常有良好的收入、社会地位。比如他们喜欢穿原本是蓝领工作服的牛仔服,开车则是越野车,家具是手工的自制家具,话语也通常选择蓝领表达方式中的直率和爽朗。读书会比较偏爱哲学与史学,但也经常翻阅金庸的武侠,不过更多是会从人文的角度来解读,而不是寻求谈资和猎奇。另一种“蓝领化的白领”则与真实的蓝领在行为与心理上都保持有更近的距离,他们往往是刚刚获得了社会阶层上行流动的机会,跨越了白领门槛,白领位置尚未坐热的新科白领,年龄结构偏于年轻。在这个年轻的白领群体中,有一个突出特点是收入增长与行为模式滞后的不协调,造成年轻白领群体中的成员保留了蓝领的行为模式,仍旧保留着以往的习惯。这个群体在目前国内的白领群体中有相当庞大的数量。这拨人通常是出生在二十世纪60-70年代,他们成长过程中,勤劳节俭、朴素生活等具有明显蓝领色彩(工农)的主流意识形态呈压倒性强势,他们深受其影响。

  目前,正是由于后一种“蓝领化的白领”其人口基数庞大,因而实际上具有蓝领行为与心理特征的人群远远不只是蓝领。这也告诉我们,如果理解了蓝领的心理与行为模式,实际上我们理解的将不仅仅是蓝领群体,同样还包括大量“蓝领化”的城市白领。

  当然,分析到这里,究竟谁是蓝领?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越发显得模棱两可了。事实上,对于这个问题,如果简单的就是从经济与社会分层的角度来回答,那么答案是清晰的。但如果从行为、价值观念与心理的角度来回答,则回答的范围就显然不仅仅是社会阶层分化意义上的蓝领了。而目前中国社会对蓝领问题的理解恰恰只是从经济与社会分层的单一角度出发的。规模庞大的蓝领群体被隐形、白领崇拜、蓝领群体的社会贡献不被尊重等很多问题的源头都在于理解蓝领的角度单一。

  当人们讨论白领的时候,它不可能是空中楼阁:如果没有中产阶级,白领就没有了动力;而如果没有蓝领,白领则失去了基础。所以,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是保持白领与蓝领两种价值观念的平衡,应该是蓝领与白领两种社会角色保持良性的互动。调查发现,人们在判别蓝领与白领的性别特征的时候,蓝领具有明显的男性化,而白领则被倾向于女性化。有12.2%的城镇居民认为“蓝领是偏男性的,白领是偏女性的”。如果我们对比一下,人们印象中蓝领与白领的特征,则可以发现,蓝领的特征表现为奋斗、阳刚、粗犷、豪放、进取等,而白领则体现为柔婉、情调、典雅、精致、享受。从其特征素描来看,和此次调查的结果是吻合的。因此,简而言之,从社会角色的形象特征来看,蓝领是属于“如关西大汉,执铜琶铁板,高唱大江东去”的豪放派,而白领则是“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婉约派。

  因此,从此次调查的结果来看,目前中国社会的白领话语崇拜,其实从根本上说是一个白领社会角色被畸形推崇的结果,是对白领柔婉风格的非理性放大,是一种病态的社会现象。因而,规模庞大的蓝领群体被隐形,蓝领群体的社会贡献不被尊重,对蓝领行为模式与价值观念的冷漠,不仅仅是一个蓝领群体的问题,而更重要还是中国国民社会角色与社会形象病态发展的社会问题。

  片面的白领化,或者片面的蓝领化,都不是一种健康的社会价值倡导。目前的白领话语崇拜尤其是成问题的。因此,倡导白领与蓝领两种社会角色的互动与互补,而对目前这个阶段来说,重新挖掘和认识蓝领的价值观念、形象特征等等,就是尤为要紧的事了。

  消费生力军的暂时性沉默

  蓝领实际上的消费能量并不低,却一直被媒体和社会舆论忽视。从消费的角度来说,蓝领群体同样非常值得关注。目前中国蓝领阶层所拥有的消费资源及其消费文化几乎是中国绝大多数消费品企业的集体盲点。

  人口流动催生新消费模式的形成,而目前中国蓝领是人口流动中最为庞大的一个群体之一。20多年来的社会改革已经使中国的社会流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社会阶层流动与人口区域流动均处在历史空前的水准。中国的城市化运动创造了数以千万计的人口区域流动,而民营经济地位的改观以及国家政策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则使中国的社会阶层流动进一步深化。

  流动频繁的商业社会与安土重迁的传统社会相比最大差异就在于,流动社会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人们一方面通常通过所消费的物品、服务以及所消费物品、服务的方式来寻求社会认同,另一方面也正是通过消费来区分社会人群。因而消费从来就是人们寻求社会认同的工具,同时也是社会区分的工具。社会阶层流动与人口区域流动都给社会创造了新的消费机会。

  无论是从社会阶层流动,还是从人口区域流动的角度来看,新蓝领群体都是与当前中国社会流动最为紧密关联的社会群体之一。处在社会阶层的上升之中的产业技术工人和正在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新一代城市移民是新蓝领的两个核心构成群体。社会阶层的上升与城镇农村移民在生活方式上的城市化转型都意味着身份和社会角色的转变,同时也意味着消费模式的转变。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以及陌生人社会“以貌取人”的价值观念促使新蓝领群体更加注意个人的消费表达,尽管普通人未必是在心理上浅意识地明确这点。

  蓝领有相当的消费资源,但缺乏对应的专门为蓝领塑造的品牌。也正是因为厂家缺乏品牌与营销的针对性,使得有良好消费能力的蓝领在具体消费的时候呈现出保守的特征。

  从人口规模和消费能力来说,蓝领群体都是目前及未来中国市场中居于相对主导地位的重要消费群体之一。根据零点研究集团与深圳飞亚达的蓝领专项研究,蓝领群体中接近八成左右的人其个人人均月收入是在1000元以上,同时七成以上蓝领的家庭月均收入是在3000元左右。如果以200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等收入家庭年人均收入一般在5000到25000元之间为对照的话,可以发现多数中国蓝领家庭的经济状况是已经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因而,单从经济收入的指标来看,蓝领群体其实总体上已经是一个具备相当支付能力的群体。

  另外,从蓝领的消费总量来看,我们也会发现蓝领的消费能力总量远超过城市白领。根据零点研究集团与深圳飞亚达合作的蓝领专项研究,我们注意到,即使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国内主要的白领城市,白领的消费能力总量也不到蓝领消费能力总量的一半。而且事实上,国内绝大多数城市都还是典型的蓝领型城市,城市白领的消费能力总量不到蓝领消费能力总量的10%。

  目前媒体在消费领域对白领消费文化取向非常刻板的放大与渲染,使整个社会处在一种理性的无知状态中。整个社会都处在一个对白领消费话语的盲目崇拜当中。当前很多制造业和市场营销业内人士都把品牌建设与营销资源放在了城市白领群体,而对新蓝领群体的人口规模与支付能力置若罔闻。尽管从消费行为学的角度来说,人们理想的消费行为模式是取法比自己实际支付能力高出一到两个等级的人群。但是在实际消费当中,超越个人支付能力的消费行为毕竟是少数。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市场细分的时代,重新关注蓝领群体的消费文化显然具有重要价值。

  从产品与服务的价格定位来说,目前国内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企业事实上也不存在有意回避蓝领群体的问题。因为事实上市场面覆盖最大,占据最大量消费者的品牌还是区域性为主的中小品牌。但是,从品牌传播中价值传播的角度来看,目前无论是市场上的主流品牌,还是区域性的中小品牌,以白领价值为导向进行品牌传播,实际上在价格上却以蓝领价格销售的产品与服务很多,这点在家电领域的表现尤为突出。这里面显然存在明显的错位。正如我们在前文提到的一样,蓝领所代表的价值观也是一种高端价值观,尤其是偏男性化的价值观。实际上,今天美国中产阶级中的至少一半是蓝领。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白领与蓝领差异主要不体现为社会地位和收入的区别,而更多地体现为社会分工的区别。
 

  (全文结束)

行业分类

免费报告搜索
关键字:
广告服务 - 法律条款 - 注册指南 - 关于我们 - 企业客户
Copyright © 1999-2008 3s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信通四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069号
TEL:86-10-85863259  客服:service@3see.com 
投稿:contribute@3s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