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理财选择百花齐放,基金逐渐崭露头角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金融
调查地点:北京、上海、广州
调查时间:2004年2月
样本数量:1138名
样本情况:18-60岁的当地居民
调查机构:零点调查与零点指标数据网
报告来源:零点调查与零点指标数据网
报告内容:
随着中国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均GDP值的稳步增高,城市居民手中的闲钱也多了起来。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通过积极的投资理财方式管理手中的资金。目前居民的投资理财方式更趋多样化,而基金也继定期储蓄、股票之后,成为居民投资理财的又一新宠。
该项调查结果来自零点调查与零点指标数据网合作于2004年2月完成的《中国京沪穗居民投资理财方式和基金投资行为调查研究报告报告》。该项调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利用零点调查具备快速调查能力的全国性城市快速电话调查系统(SuperCATI)针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市18-60岁的当地居民进行随机抽样电话访问;第二阶段根据基金投资群体的类型在三市进行配额抽样拦截访问,最终调查样本总计为1138名。调查数据根据第一阶段随机抽样调查中不同类型基金投资群体的分布比例及三市人口规模进行加权处理。
居民理财选择呈多样化趋势,定期储蓄,股票等成熟投资品种仍处主导地位
京、沪、穗三地,78.5%的居民都已经选择各种投资理财工具来管理资金,仅有21.5%的居民没有选择任何投资理财工具。居民选择理财工具的数量主要集中在1-3种,其中选择仅选择1种理财方式的比例为21.8%,同时选择2种,3种理财方式的比例分别为20.3%和15.5%。总体来说,京、沪、穗三地居民人均选择理财方式2.1种。
进一步分析居民选择的具体投资理财方式可以发现,目前市面上的各种理财方式众多,居民选择余地较大,而且居民实际选择的理财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选择回报率在10%以上的投资方式有7-8种。尽管传统的定期储蓄方式利率一再降低,但由于其风险低,收益稳定,仍然以50.1%的比例成为居民选择最多的投资理财方式。同时,虽然股票市场风险高,且大盘一度走低,仍有27.8%的居民陈迹其中。成熟的定期储蓄,股票吸引居民的同时,子女教育基金,收藏,房地产,基金等新兴投资理财工具也逐渐受到关注。
在居民选择比率较高的7种理财工具中,不同城市居民的选择有一定的差异。虽然各地用户选择比例最高的都是定期储蓄,但北京和广州居民的选择比例明显高于上海居民;在股票上,上海居民的选择比例为三城市的第一,其比例达到34.07%,上海居民购买基金的比例也是三市之首,这也反映出沪市交易市场对广大市民的影响。北京市民选择子女教育基金、收藏、和国债的比例明显高于上海和广州,而广州居民在子女教育基金,国债,基金方面的投入为三市最低。
基金产品小荷初露,渐受青睐
l.普通投资者看重风险与收益的平衡,拟加大基金投资额度
基金属于一种进入门槛低,风险相对低,收益较稳定的投资理财工具。从普通居民投资者对各类投资工具目前的实际收益满意情况来看,实际投资者对目前基金的收益满意比例为33.18%,低于国债,房地产,子女教育基金等更为稳定的投资工具,但收益满意比例高于居民投资选择最多的定期储蓄和股票。
同时从各类投资者对未来各类投资理财工具投入情况来看,对于子女教育基金,定期储蓄和国债等风险小,稳定的投资工具,其实际购买者计划在未来1年内加大投入量的比例仍然居于前列,而基金产品也正是因为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将近三分之一的购买者计划加大基金投入量,加大投入的投资者比例高于股票投资者。
2.普通潜在投资者信心十足,基金用户规模将逐步扩大
从三地居民未来1年内打算采用的投资理财方式来看,基金得到了最多居民的认可和选择,其潜在用户的增长比例达到10.3%。基金用户规模将在未来1年内有明显增加。进一步分析京、沪、穗三地居民未来对基金的选择情况,可以发现,北京居民未来1年内将购买基金的比例最高,比例为15.5%,其次为广州居民,比例为10.2%,上海居民中将在未来1年内投资基金的比例为三市最低,仅为6.4%。
相比较各种投资理财工具的潜在投资者对未来1年内的收益预期,国债和基金潜在投资者对未来收益的信心最高,63.2%的基金潜在投资者认为未来1年内基金会给自己带来很好的收益。潜在投资者对目前投入位于前两位的股票和定期储蓄投资收益并不十分看好。股票因为其高风险性,投资者对其的收益信心仅有44.8%,而定期储蓄的利率一再降低,投资者对其的收益信心也仅有44.0%。
在感受基金工具不断利好消息的同时,我们看到,居民对基金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因此也可以看出,居民对基金收益看好和投资有一定的盲目性。
3.新富群体对基金收益并不满足,基金难成个人钟爱
虽然城市普通居民对基金热情逐渐高涨,但基金并未成为占中国城市人口5%的新富人群的钟爱。从新富群体在2004年春季金葵花指数中可以发现他们对基金工具的投资价值估计有所上升,但基金仍然没有成为其主流个人投资工具。究其原因,新富群体由于拥有更为丰富的物质资源,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更强,在投资工具风险和收益的平衡中更倾向于高风险且高收益的产品。基金的低风险,稳定低收益并不能满足其需求,因此基金也难成新富群体的个人钟爱。
基金相关知识不足仍是基金市场进一步繁荣的瓶颈
虽然京、沪、穗三地78.5%的居民都选择了1种或多种投资工具进行理财,但居民对各类投资理财工具的相关知识仍然非常缺乏。在问及居民对各类投资工具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时发现,相对来说,居民对传统的定期储蓄的相关知识掌握最好,但认为自己已经掌握的比例也仅为23.7%;其他掌握相对较好的投资理财工具分别为股票,房地产,国债和基金。认为对基金相关知识掌握较好的居民比例仅为11.1%。
进一步对比基金加大投资者,基金实际投资者,基金潜在投资者和不打算投资基金的用户对基金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发现,随着居民对基金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增加,居民对基金的信心和对未来的预期有明显的增加,表现在基金的投资者和计划投资者对基金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基金未计划投资者;在基金投资者和计划投资者中,又表现为,基金加大投资者对基金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目前的实际投资者,而后者又显著高于基金计划投资者。同时我们也发现,对基金并不太看好的新富群体对基金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很低,甚至低于一般的居民,相关知识的不足很大程度的影响了新富群体对基金的投资信心和投资力度。
营销模式的单一和落后影响其在新富群体中的发展
基金工具发展缓慢和在新富群体中难成主流产品的这种市场境界与基金操作者的市场营销水平的滞后明显有关。这种滞后表现在3个主要方面:其一,基金产品的细分程度明显不够。所有的基金无论在其传播与服务模式上,并未凸现其针对人群的差异,在一般投资者的视野中基本上是雷同的、大众化的和无差异的,这一点会特别影响到基金价值对于高端个人投资者的投资选择。其二,基金产品的品牌形象薄弱。在新富阶层中,所有基金品牌没有一个的认知度超过15%,而美誉度方面得分最高的华夏基金也不过2.9%,其余均在1%左右。在投资信托极为迟疑的中国投资者中,如此低落的美誉度是不足动员投资者热切购买这类金融产品。其三,在一个新型投资产品市场上,投资者辅导的必要性和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似乎基金经营者都不作此想,或者仍然不能脱出“好产品必有好买家”的传统常规,很少发展出具创意的投资者辅导模式。由于垄断型机构和投机型机构的靡集,也是由于竞争模式的简单化,包括房地产、股票、保险等在内的所有的投资工具的经营者,其总体营销水平与象汽车、通讯、食品这样的行业比较,还是相对落后的,而基金运营者在所有的投资工具中更趋落后。因此,基金就难免落到“花好采者少”的境地。
总的来说,随着中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各种投资理财工具必将进一步走入中国居民的家庭,在居民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目前中国居民在各种理财工具所带来的风险和收益平衡关系上更加偏向于考虑所承担的风险的大小,但同时对收益的天生趋向又会使他们将目光不断投注在收益相对较高的投资工具上。基金作为可以同时平衡这两种需求的产物,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居民的关注。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作为最近几年才大步进入居民生活的投资理财工具来说,相关知识的普及程度还很低,限制了各类投资理财工具的发展速度。基金如果想进一步获得居民投入增量的增加和投资者规模的扩张,扩大基金产品宣传,普及基金相关知识势在必行,同时进一步加强基础营销的配合和支持,基金才能从投资工具的大花园中,活泼泼出墙而来。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