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调研公司 培训会议 行业情报 付费报告 免费报告 调研文库 求职招聘 执行峰会 邮  箱 论  坛 搜  索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热点话题 | 行业动态 | 项目招标 | 咨询黄页 | 涉外调查
注册成会员
定性研究 | 服务评估 | SPSS专题 | 消费者研究 | 产品开发 | 品牌传播
汽车 | 通信 | 经济 | 房地产 | 互联网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 2008报告预订(|)
我的帐户 | 购买帮助 | 购物车 | 忘记密码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求职招聘区 | 委托代理区 | 行业讨论区 | 调研学习区 | 系统服务区

从贫富对比看如何促进山区农民增收问题

报告出处:广东省统计局  发布日期:2004年04月29日 08:35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经济
调查地点:广东
调查时间:2003年
样本数量:90
样本情况:农村住户
调查机构:广东省统计局
报告来源:广东省统计局

报告内容:

  2003年,广东省兴宁市各级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扶持弱势群体,大力提高农民内在素质,千方百计提高贫困农民收入,既缩小了贫富差距,又推动了全市农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据90户农村住户调查,2003年兴宁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950.01元,比上年的3830.38元增长3.12%。对农民人均纯收入按低、中低、中等、中高和高收入各占20%分成5组进行计算,低收入农户组农民人均纯收入2085.35元,比上年的1868.05元增长11.63%,增幅高出全市整体水平8.51个百分点;高收入农户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675.36元,是低收入农户组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2倍,比2002年的4.1倍缩小0.9倍。通过对贫富农民收入的对比分析,揭示产生贫富差异的内在原因,可寻找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对策。

一、高低收入农户组农民收入及其变化的主要差异

  1、工资性收入差异巨大,是产生高低收入农户收入差异的主要原因。高收入农户组农民人均工资性纯收入4415.26元,是低收入农户组750.2元的5.89倍,两者收入相差3665.06元,占纯收入差异总额4590.01元的79.85%。其中:①高收入农户组人均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844.48元,是低收入农户组136.14元的6.2倍;②高收入农户组人均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收入243.62元,是低收入农户组214.71元的1.14倍,这一收入差距不大;③高收入农户组人均外出劳动中得到收入3327.15元,是低收入农户组399.34元的8.33倍,两者收入相差近三千元。

  2、家庭经营一、二、三产业纯收入差距大。高收入农户组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1784.71元,是低收入农户组1160.07元的1.54倍。其中:①高收入农户组人均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1168.13元,是低收入农户组农民942.83元的1.24倍;②高收入农户组人均家庭经营第二产业纯收入250.13元,是低收入农户组108.62元的2.3倍;③高收入农户组人均家庭经营第三产业纯收入366.45元,是低收入农户组108.63元的3.37倍。

  3、在外人口寄带回和城市亲友赠送收入相差悬殊。高收入农户组农民人均非生产性纯收入475.4元,是低收入农户组175.08元的2.72倍。其中:①高收入农户组人均家庭非常住人口寄带回227.4元,是低收入农户组37.91元的6倍;②高收入农户组人均城市亲友赠送81.78元,是低收入农户组0.55元的148.69倍;③高收入农户组人均财产性纯收入3.75元,是低收入农户组0.16元的23.44倍。

  4、高收入农户组农民收入的含“金”量较高,低收入农户组农民的含“金”量较低。①高收入农户组农民的人均现金纯收入为5969.95元,占纯收入总额的89.43%,所占比重比低收入农户组67.3%高22.13个百分点;②高收入农户组农民人均现金纯收入是低收入农户组的4.25倍,人均实物纯收入是低收入农户组农户的1.03倍,实物纯收入基本相当;③高收入农户组农民人均现金总收入(扣除储蓄借贷)6724.01元,是低收入农户组农民2069.31元的3.25倍。

  5、低收入农户组农民收入快速增长,高收入农户组农民收入大幅下降,贫富收入差距缩小。①低收入农户组农民人均纯收入2085.35元,比上年的1868.05元增长11.63%,增幅高出全市整体水平8.51个百分点;②高收入农户组农民人均纯收入6675.36元,比上年的7652.67元下降12.77%;③高收入农户组农民纯收入是低收入农户组农民纯收入的3.2倍,比上年的4.1倍缩小0.9倍。

二、高低收入农户收入产生差异的内在原因

  据调查分析,影响农民收入的内在因素主要有:家庭人口、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从事行业、从业地点、拥有财产,以及在外人口、亲友的支持等。具体情况如下:

  1、低收入农户组农民家庭小孩多,劳动力少,负担重;高收入农户组农民家庭小孩少,劳动力多,负担轻。①低收入农户组共有常住人口91人,其中15周岁以下的34人;高收入农户组共有常住人口73人,其中15周岁以下的仅10人。②高收入农户组有劳动力51人,比低收入农户组的41人多10人;高收入农户组的劳动力占家庭常住人口的69.86%,比低收入农户组的45.06%高24.8个百分点。③低收入农户组农户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2.22人,高收入农户组农户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1.43人。

  2、高收入农户组农户劳动力素质较高,男劳动力多;低收入农户组农户劳动力素质较低,男劳动力少。①高收入农户组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力17人,比低收入农户组的8人多9人,其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6人,是低收入农户组1人的6倍。②高收入农户组受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22人,是低收入农户组6人的3.67倍;低收入农户组未受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35人,比高收入农户组29人多6人。③高收入农户组男劳动力27人,占劳动力的52.94%,而低收入农户组男劳动力仅有18人,占劳动力的43.9%,相差9.04个百分点。

  3、高收入农户组大部分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低收入农户组仍有过半劳动力从事农业。①在高收入农户组中,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有20人,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14人,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66.67%,而低收入农户组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仅占43.9%。②低收入农户组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有22人,比高收入农户组的16人多6人;低收入农户组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56.1%,高收入农户组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33.33%。

  4、高收入农户组农户外出劳动力多,工资水平高;低收入农户组农户外出劳动力少,工资水平低。①在高收入农户组中,外出劳动力有19人,占高收入农户组劳动力的37.26%;而低收入农户组农户外出劳动力只有4人,占低收入农户组劳动力的9.76%。②高收入农户组外出劳动力的平均月工资为1390.75元,低收入农户组外出劳动力的平均月工资为879.9元,比高收入农户组低510.85元。

  5、高收入农户家底较厚,债务较轻;低收入农户家底簿,债务重。①高收入农户组人均金融资产余额890.27元,是低收入农户组376.95元的2.36倍,其中:人均手存现金351.75元、人均存款余额517.81元,分别是低收入农户组农户120.9元、319.18元的2.91倍和1.62倍。②低收入农户组户均债务余额1888.89元,是高收入农户组866.67元的2.18倍。

三、有效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建议

  近年来,因各种原因,农民收入呈现低幅增长,甚至出现增速减缓的态势,这一状况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影响全面小康建设的进程。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年伊始,即以中央一号文件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农民增收良方,惠及9亿农民,引起了各级的关注。对此,我们根据造成高低收入农户收入差异的原因,结合本地实际,特提出如下建议:

  1、努力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据90户农村住户调查,当前农村劳动力素质仍然较低,影响了就业。主要表现在:①文化程度不高,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共188人,占劳动力总数247人的76.11%;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仅59人,只占劳动力总数的23.89%。去年返回的劳动力有3人,他们的文化程度都在初中以下。②劳动技能低下,未受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有194人,占劳动力总数的78.54%;受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只有53人,只占劳动力总数的21.46%。③有些农民不劳而获的思想较严重,据最近我们对90户农村住户的专题调查,有22%的农户购买了“六合彩”,平均每星期买一次的占25%,其中有6户购买额超过千元。因此,要采取相应措施:一是要实行并普及高中义务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水平;二是要加强和完善职业教育及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三是要加强法制宣传和思想教育,培养劳动者的吃苦精神,教育青年农民守法经营,勤劳致富。

  2、加快发展家庭二、三产业,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据90户农村住户调查,农民就业和家庭经营存在如下几个问题:①劳动力就业不充分,247人劳动力中有5个劳动力未就业,占2.02%。②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仍占较大比重,2003年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有108人,占就业劳动力242人的44.63%。③生产成本较重,生产电价高,目前农村工业电价为0.99元/千瓦时,每千瓦时比农村生活用电价0.79元/千瓦时贵0.2元,业主意见较大。因此,有关方面要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鼓励农民扩大家庭二、三产业投资,促进农民就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一是降低工业电价,取消联防费,降低成本;二是增加技术含量,提高产品质量,拓宽销售渠道;三是增加投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营效益。

  3、积极向外输出劳务。据90户农村住户调查,农民外出务工的盲目性较大,大部分外出劳动力都是靠亲属介绍或自发寻找工作,政府或单位组织的较少,给农民外出从业带来一定的困难。去年外出的70个劳动力中,政府或单位组织的只有8人,仅占11.43%;亲属介绍的有36人,占51.43%;自发外出的有26人,占37.14%,另外,转移速度缓慢,当年转移的外出劳动力不多,2003年90户调查户中外出劳动力总共才3人。因此,要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主渠道作用,积极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输出。一是深入调研,了解劳动力资源和就业需求等情况;二是成立外出劳动力协会,加强与外出务工人员的联系,定期或不定期地提供各种信息;三是做好培训和发证等工作,提高外出劳动力的就业竞争能力;四是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提供方便,减免或取消有关收费;五是积极提供法律服务,保护外出劳工的合法权益。

  4、支持贫困农民发展生产。①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实行信贷倾斜。农信社要取消对贫困农民要求抵押担保的限制,向低收入农户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因为贫困农民更需要资金扶持。②继续做好挂钩扶贫解困工作,用足、用准、用活扶贫资金,防止扶富不扶贫或资金被盗用。③以富带贫,以帮促富。鼓励高收入农户与低收入农户结对,帮助贫困农民解决就业、生产和生活等问题,实现共同富裕。

  5、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和救济制度。①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家庭人均年纯收入低于1000元的农村居民纳入低保范围,对纳入低保范围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应保尽保。其中对五保户给予全额补助,对其他贫困农民给予差额补助。②扩大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目前全市有28万多人加入了合作医疗,占农村人口的31.8%。据了解,覆盖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干部群众的思想顾虑较大,基层干部怕麻烦,农民群众有疑问。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解除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思想顾虑,让贫困农民有病能及时有效治疗。③建立农村老人生活保障制度,每年按实际生活困难情况,由政府发放一定数额的养老金,解决老人生活来源问题,使老有所养,老有所乐。④减免贫困农民子女中小学学杂费,发动社会捐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农民子女上大学深造。

  6、鼓励在外乡贤支持家乡建设。①发挥外地办事处的作用,广泛联络在外乡贤;②积极做好宣传工作,提高知名度;③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增进感情;④优化社会环境,吸引在外乡贤回乡投资。

  (全文结束)

行业分类

免费报告搜索
关键字:
广告服务 - 法律条款 - 注册指南 - 关于我们 - 企业客户
Copyright © 1999-2008 3s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信通四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069号
TEL:86-10-85863259  客服:service@3see.com 
投稿:contribute@3s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