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月份河南国民经济发展良好 经济总量大幅增长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经济
调查地点:河南
调查时间:2004年1月-4月
调查机构:河南统计信息网
报告来源:河南统计信息网
报告内容:
今年以来,河南省积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转变增长方式,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大目标出发,积极谋发展,大力促发展。全省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形成了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是:
――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宏观经济景气上升
今年以来,我省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初步核算,一季度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726.98亿元,增长13.2%,增速比上年同期的12.1%提高1.1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5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排第12位。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3.50亿元,增长5.4%,增速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866.24亿元,增长17.0%,增速提高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597.24亿元,增长11.4%,增速提高1.2个百分点。
宏观经济景气继续攀升。全省1498家企业景气调查显示,一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1.7,同比上升8.8点;企业景气指数为131.3,同比提高8.0点,均为近年来的最高点。企业生产、盈利、用工景气指数同比都在上升。表明我省企业宏观走势看强,企业家对宏观经济持续看好,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较为稳固。
――农民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全省各级政府切实把“三农”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农民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预计2004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13448万亩,其中:夏粮7408万亩,比上年增加63万亩,优质小麦将达到2597万亩,增加292万亩;秋粮6040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双低”油菜面积将达到472万亩,比上年增加27万亩。棉花面积预计1453万亩,比上年增加63万亩。蔬菜、药材、花卉等面积将继续增加。
目前全省小麦长势普遍良好,4月27日卫星监测显示:全省小麦一二类苗比例为50.1%和33.9%,与上年同时期相比增加2.7个百分点。“五一”期间的降雨已使我省西部和北部部分地区小麦的旱情大为缓解,如果月内不出现严重灾害,预计全省小麦产量会比上年增产。近期的降雨还进一步改善了土壤墒情,有利于秋季作物的播种。目前,各地政府和群众都在抓紧作好夏收夏种的准备工作,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有序进行,粮食、金融、农机、农资等部门也都按省政府的要求制定了各项支持夏收夏种工作的措施,以确保夏收夏种顺利进行,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落到实处,促使农民增产增收。
各地继续以加快优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为重点,进一步优化畜牧业内部结构,加快畜牧产业化、优质化、规模化进程,全省畜牧业生产继续保持了稳定发展。一季度,全省肉类总产量215.9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4.9%;禽蛋产量73.87万吨,增长4.5%;牛奶产量10.14万吨,增长45.0%。
――工业生产快速发展,经济效益继续改善
1―4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57.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8%,增幅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为1996年以来同期最高增速。
工业生产的主要特点:一是重工业增长继续保持领先。1―4月份,重工业同比增长25.2%,轻工业增长17.2%。二是各种经济类型工业均保持快速增长。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339.68亿元,增长20.5%;股份制企业增加值302.35亿元,增长24.9%;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42.47亿元,增长22.1%;集体企业增加值69.25亿元,增长14.6%。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247.69亿元,增长28.1%。三是高技术产业生产增长加快。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7个百分点。四是能源、原材料产品生产继续快速增长,1―4月累计全省原煤增长19.4%、焦炭增长27.9%、水泥增长22.4%、钢材增长18.0%、发电量增长16.4%。
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改善。全省规模以上工业1―3月份综合经济效益指数133.2%,比上年同期提高12.4个百分点;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388.42亿元,增长32.3%;实现利润总额68.50亿元,增长45.4%;亏损企业亏损额10.61亿元,下降13.0%。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民间和外商投资增势强劲
1―4月份,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3.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7.8%,增速比1―3月份回落11.1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投资增长29.8%,港澳台商投资增长1.2倍,外商投资增长1.5倍,民间投资增长1.2倍。从行业看,农林牧渔业投资增长52.9%,工业投资增长78.1%,其中煤炭工业投资增长107.9%,电力工业投资增长51.0%,冶金工业投资增长97.7%,建材工业投资增长300.7%,机械工业投资增长152.6%,食品工业投资增长127.3%。1―4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9.9%,商品房销售良好。
全省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去年结转项目较多。去年新增大项目多,且绝大部分项目为三季度以后开工,其中1亿元以上项目386个,投资额186.60亿元,占总投资的43.0%。二是新建项目投资增长较快。1―4月份,新建项目投资283.94亿元,增长69.9%。三是在建项目主要资金来源到位情况较好,1―4月份在建项目累计到位资金568.00亿元,同比增长62.5%,其中国内贷款增长35.6%,自筹资金增长94.7%,利用外资增长109.8%,但国家预算内资金下降36.1%。此外,投资类产品价格明显上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投资的较高增速。
――消费品市场活跃,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1―4月份,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3.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9%,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城市零售额433.88亿元,增长14.6%,县和县以下零售额410.06亿元,增长11.2%。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86.30亿元,增长11.0%;餐饮业零售额130.80亿元,增长26.6%。
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据海关统计,全省一季度进出口总值12.8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6%。其中,出口总值7.80亿美元,增长25.5%;进口总值5.00亿美元,增长48.8%。
外商直接投资大幅增长。全省一季度合同利用外资5.76亿美元,增长4.0倍;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55亿美元,同比增长1.0倍。
――市场物价继续上涨,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
1―4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升5.0%,比1―3月份高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3.6%。前4个月当月消费价格环比分别为上涨1.5%、下降0.1%、持平和上涨0.4%。
生产领域价格涨势明显。1―4月份,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0.4%,前4个月当月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分别为上涨1.3%、1.5%、1.2%和1.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7.0%,前4个月当月环比分别为上涨2.4%、2.0%、0.9%和2.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6.4%,前4个月当月环比分别为上涨0.8%、1.3%、1.7%和1.0%。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价格同比上涨13.3%。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1―4月份,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0.45元,同比增长11.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18.28元,同比增长12.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4月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324.83亿元,比年初增加405.34亿元,同比多增20.88亿元。
――就业人员增加,企业用工景气上升
一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口16.6万人,实现再就业17.36万人,其中“4050”人员4.97万人。一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低于全年调控目标1.3个百分点。据企业景气调查,一季度,企业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为102.3,同比提高7.0点。其中工业和社会服务业劳动力需求指数分别为104.8和113.3,同比上升1.9点和19.2点。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金融机构贷款同比少增
1―4月份,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5.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8%。其中,增值税增长29.6%,营业税增长25.5%,企业所得税增长29.1%,个人所得税增长21.7%;一般预算支出180.03亿元,增长16.3%。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继续增加,但贷款增势同比明显放缓。4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116.88亿元,比年初增加498.56亿元,同比少增125.09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647.09亿元,比年初增加159.97亿元,同比少增292.16亿元。
总体上看,今年前4个月全省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三次产业增长全面加快,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上升,固定资产投资健康发展,利用外资继续增加。这是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引导全省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加快发展的结果,也是我省经济增长内在活力增强、整体经济健康发展的表现。但我省经济运行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煤、电、运和资金供应仍然紧张
全省原煤产量1-4月份虽然增长19.4%,但供需矛盾仍然突出,3月底全省18个重点电厂存煤仅41.7万吨,远低于90万吨的警戒线,4月份存煤又有所下降。华豫、开封、郑电、安阳等电厂出现缺煤停机。电力供应趋紧,一季度全省净购外省电量8.4亿千瓦时,同比增加58.2%,但仍不能满足需要,4月份全省最大限电达189万千瓦。进入二季度,供电形势不容乐观,夏季电力缺口将达200万千瓦。外购电力难度较大,5―9月份,三峡电全部支援华东,不再向河南供电,江西电也对我省停售。运输仍然紧张,据统计全国各铁路局均面临车皮紧张,各项重点物资运输相互“叠加”,日均车皮满足率还达不到40%,由于要求确保粮食和电煤运输,挤占了其他货物的发送,目前我省运力出现阶段性紧张。
信贷支持力度需进一步增强。3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仅相当于江苏的11.3%、山东的25.8%。近年来我国几个经济大省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大致相当或高于该省的GDP总量,2003年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与地区GDP之比,广东为1.35,浙江为1.31,我省为0.91,若信贷规模继续缩减,将会与我省经济加快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形成更大反差。
――工业经济效益水平有待继续提高
全省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一季度虽创本省历史最好水平,但比全国平均水平仍低21.5个百分点,在各省市区中仅排第24位。一季度全省工业产品销售成本同比增长33.9%,比产品销售收入增幅高1.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仍然较多,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亏损面较高。从一季度减亏指标看市与市之间很不平衡。产成品库存增加,3月末,全省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达305.08亿元,同比增长14.4%,比2月末上升2.3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上涨压力依然存在
前4个月,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产品价格均呈逐月上涨态势。我省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一季度涨幅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2和8.7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排在全国第4位,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排在全国第2位。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季度我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4.9%,高出全国2.1个百分点,在全国排第1位。到今年4月份,我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已连续6个月在4%以上,其中有4个月在5%以上。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季度实际增幅为9.8%,比上年同期加快1.4个百分点,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7%,比上年同期回落5.3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1个百分点。
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一季度实际增幅为9.2%,比上年同期加快1.7个百分点,我省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幅为7.1%,比上年同期回落1.4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1个百分点。
从我省目前经济运行情况看,夏粮有望获得较好收成,工业生产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有所回落,但仍会保持较快增长,市场销售将稳定增长,总体上看,预计上半年我省经济仍会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今年以来,中央根据全国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特别是从金融和土地两方面入手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中央宏观政策的调整和由此出现的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是经济工作必须面对的十分重要的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目前,我省同全国一样也处在经济发展的重要关口,今后一个时期,要保持我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关键是要深入学习和准确把握中央精神,全面科学地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重点是在中央政策指导下,实事求是地妥善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不搞“一刀切”,防止经济运行出现大起大落,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实现经济平稳协调较快发展。
――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央通知精神,坚持加快经济发展不动摇
国家近期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出台表明:要及时、有效、妥善解决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保持宏观经济良好发展势头。我们必须深入学习中央《关于当前经济形势问题的通知》,全面理解中央决策,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近期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部署上来,一定要抓住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努力加快我省经济发展。应当清醒看到,中央对金融、土地和投资政策的调整,会对我省工业、投资等经济运行各方面产生相当的影响,但同时也应看到,中央近期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不仅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和我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从近期看,也有很多有利于我省经济发展的内容。因此,全省上下一定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认清形势,全面科学地贯彻中央精神,认真研究制定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搞“一刀切”,实事求是地妥善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问题,防止大起大落,促进经济平稳协调较快发展。
――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更好发展
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等薄弱环节”的要求,切实把“三农”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作好农民增收和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工作,认真抓好农业和粮食生产。抓紧把夏收夏种的各项准备工作作扎实,确保夏粮收购顺利进行和农民增产增收。要认真落实降低农业税税率的政策,确保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资金真正发放到农民手中。要继续整顿农村市场经济秩序,稳定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按照稳定产量、提高质量、改善结构的要求,定期发布农作物种植、产量、资源供求、价格、进出口等信息,帮助和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搞好种植结构调整。加强防汛抗旱和农作物田间管理,加大科技指导力度。要强化农产品流通和服务意识,注重用市场推进结构调整,继续推进“两个基地”建设,支持农民和企业大力发展畜牧业。继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通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要切实处理好经济发展和保护耕地的关系,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继续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作用
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全面贯彻中央精神,保持我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较快发展的关键。去年下半年以来,我省投资出现了较快的增长势头,投资规模也迅速扩大,对此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一是适度的投资规模和较高的增速对河南经济发展是必要的。目前我省正处在向工业化迈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还比较低的阶段,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投入,不论是从这种需要看,还是与兄弟省份比,我省的投资规模都不大,而且远远不够,突出表现为投资总量小、投资率低。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份额多年徘徊在4%左右,低于我省人口占全国7.5%及经济总量占全国6%的水平。去年我省人均投资额为2397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6%,与其他省份相比,不仅大大低于浙江(10608元)、江苏(7217元)、山东(5851元)等发达地区,而且还低于江西(3256元)、湖北(3142元)等中部省份。去年我省投资率首次突破30%,为32.9%,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3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29位。我省经济外向度不高,出口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很小,而我省的产业结构又难以形成消费拉动型,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消费需求的拉动力有限,因此加快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要依靠投资需求的强力拉动,这是立足省情、全面推进小康建设、实现中原崛起的客观要求。二是我省投资结构合理。从行业投资结构看,主要投向制造业、运输业和高技术产业等行业,1―4月份,全省基础设施投资和工业投资占城镇投资的76.8%,其中能源工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38.8%,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这些投资不仅对于改善我省经济发展环境、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有利于缓解全国的能源紧缺矛盾。国家控制的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基本上为在建项目,新开工项目较少;而且房地产开发规模小,1―4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为39.9%,低于城镇投资增幅17.9个百分点。商品房产销衔接较好,空置面积在合理范围。三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增强。随着我省投资环境改善,私营、个体等民间资本日益活跃,以民间投资为主体的非国有单位投资比重不断提高,1―4月份已达42.0%。1―4月份,民间投资增长1.2倍。从资金来源看,多数来源于自筹,投资自主增长机制初步形成。1―4月份投资资金中,自筹资金占51.0%,构成了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因此,当前我省投资规模是适度的,结构是基本合理的,运行总体上是健康的。当然,也要认识到投资领域存在的问题。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地方急于求成,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却又缺乏投资的风险意识,致使有的地方出现了盲目发展,有的项目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这些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妥善解决,将影响当地经济的长期协调发展。
当前,要以国家宏观调控投资为契机,在继续优化环境,加大投资的同时,注重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做到松紧适度。抓紧中央加快中部地区发展的历史机遇,多争取一些国债项目和资金,加强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缓解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快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大中型项目建设,加强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建设,继续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作用。认真清理在建项目,对部分低水平、污染严重、耗能高、资金不落实的项目进行必要的限制与引导,防止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新的结构性问题和严重浪费。要按照中央政策的导向,继续作好项目准备,筛选好项目,准备好项目,确保投资增长的后劲。同时抓好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和项目管理工作,广开融资渠道,更多地吸引民间资金、社会资金和省外资金参加项目建设。要利用政策引导、信息发布、环境容量、价格等手段引导民间资本流向,确保投资健康快速发展。
――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协调,保持工业增长的良好势头
要进一步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预测预警,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密切关注国内外市场变化,积极研究解决生产要素供求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尤其要针对电力、运力、资金紧张等问题,加强调度,保证生产需要。根据电力增长的实际制定有序供电方案,优先保证城乡居民生活和重点单位用电,充分挖掘煤电油运企业的生产潜力,努力保证煤炭、粮食、石油、化肥等重要物资的运输。对于目前存在省辖市减亏指标完成不平衡,企业产成品库存增加要认真分析,采取措施遏制部分市亏损企业上升势头,亏损增加的市,更要努力作好减亏增效工作。加快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步伐,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存量结构调整,继续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大企业集团,加快电解铝、钢铁、水泥企业资产重组步伐,为促进资源向大企业、优势企业集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继续抓紧市场的开拓、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抓好治乱减负,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用好信贷政策,加强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
从我省产业结构看,资金投向是符合中央通知要求的,金融部门应继续以支持经济发展为主题,积极调整结构,保持信贷增量投放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今年以来我省新增贷款同比大幅减少,势必影响投资、工业等领域的持续稳定发展。要根据我省实际,按照产业政策和信贷条件适度增加信贷规模,用好用足信贷政策,注意保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对流动资金的正常需求,不搞简单化,不搞“一刀切”。
――加强宏观监测和调控,协调经济发展
要密切关注经济走向及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不确定因素对我省经济运行的影响,加强调控,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和预警预测。加快推进投资、金融、财税、价格、土地、粮食流通体制等方面的改革,更加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发挥县域经济的作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针对我省出现物价结构性上涨的情况,要进一步完善价格监测体系,加强价格调控和市场监管,加大价格信息发布力度,减少公众对价格的盲从和不合理预期,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新涨价项目的出台,保持物价稳定。对于危害市场秩序等非法行为要依法惩处。更加注意经济结构的改善和运行质量的提高,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努力提高社会保障能力。要更加关注城乡居民生活,做好国企下岗职工和城市居民保障工作,尤其是要高度重视在物价涨幅较高时期城乡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及时做好安排,保持社会稳定。要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监督,优化发展环境。对地区发展,要分类指导,努力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