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小型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的分析研究
报告类别:分析报告
行业分类:经济
调查地点:四川
调查时间:2004-05-21
调查机构:中国统计信息网
报告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
报告内容:
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加入WTO后,企业面临着国际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市场竞争中,如何从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个性出发,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机制和增强企业自身实力,如扩大自主知识产权、创建自主名牌,扩大规模效益,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无形资产价值,抵御外来风险方面的能力,成为企业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拟对四川省规模以下中小型工业企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强中小型企业竞争力的建议。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形成能够创造客户价值的专门技能和技术,以企业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企业战略决策、系统控制、市场营销、组织管理以及企业文化的相互整合,促进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市场竞争优势基础上的使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核心竞争力对企业至关重要,是企业的生命线。美国密执根大学商学院的教授提出的“树型理论”生动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什么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他说:“企业好比一棵大树,核心能力就像树根,核心技术就像树干,产品就像树枝,果实和叶子才是树上的最终产品,没有根部的营养和水分,树干就会枯萎,果实和叶子荡然无存,正因为有了根部提供水分,维系生命,稳固树身,才确保了树干的体魄不断的强壮,叶子和果实才能生长或成熟丰润,因为枝繁叶茂大树参天,所以它能笑傲风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复杂和多元的系统,既可以来自企业业务流程中的某些特定环节,如营销环节、生产环节,各种辅助环节,也可以来源于所有环节的综合结果。如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的总裁夸口说:即使它的公司暂时突然垮掉,但是只要“可口可乐”牌子还在,一夜之间,又可以使他起始回生。因为“可口可乐”品牌的无形资产极具有竞争力。IBM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的创新能力;麦当劳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相同的标准化能力;奔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他的机器设计能力;微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的研发能力;美国安利公司,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的研发和营销方式的创新。国内,海尔集团核心竞争力是产品创新;攀钢集团核心竞争力靠拥有特殊稀缺资源占领市场;长虹集团核心竞争力靠的是建立在规模化生产成本低廉和庞大精细的营销环节―率先向农村进军。这些公司共同点都是抓住了机遇,创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核心竞争力,使公司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国内外知名企业。核心竞争力其主要表现形式有:
1、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
企业所需要的一些关键的、先进的技术很难从市场上买到,特别是在企业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具有最先进技术的企业不会在别人具有模仿能力之前轻易放弃丰厚利润的回报。一些常用的技术即使能买到,其交易费用也是很高的,尤其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企业竞争的需要,企业所需要的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和复杂,其价格也就高,企业要获得技术,企业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还有引进来的技术也不是马上就用得上,需要企业通过内部消化吸收,与本企业生产管理融洽后,才能取得实效,企业需要把触角伸向外部,不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在理解和消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所以,技术知识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只有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技术,知识积累,才能使别人难以模仿和超越,保持长久不衰的竞争优势。
2、不断创新的能力
以技术变化迅速和产品周期不断缩短为特色的商业竞争中,创新是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动力源泉,企业要取得核心竞争力,必须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和市场发展动态,制定相应创新战略,使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工艺创新等协调展开,要求企业的决策层、技术层、管理层要有敏锐的观察捕捉新事物的能力,根据市场和社会变化提出大胆新颖的推测和设想,进行认真周密的论证,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付诸实施,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整合人才、资本等资源,进行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和有效的组织生产,不断地创新和适应市场,实现企业既定目标。
3、将技术和发明创造成果转化为产品或生产力的能力
转化能力与企业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有很大的关系,转化的过程也即创新过程,转化不仅需要进一步的创新,还需要切实可行的方法步骤,创新只有转化为实际效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4、组织协调企业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生产的能力
面对激烈变化的市场,企业要有优势,必须始终保持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各部门,运转协调、统一、高效,特别是在改革创新方案、新产品方案、新工艺方案以及生产目标形成之后,要及时调动、组织企业所有资源,进行有效、有序运作。这种组织协调能力涉及到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战略目标运行机制、企业文化等多方面。突出表现在企业有坚强的团队精神和强大的凝聚力,即个人服从组织,局部服从全局,齐心协力,积极主动,密切配合,争取成功的精神;表现在能根据生产中不同阶段要求,有效组织资源,并使其在各自的位置上正常运转。
5、应变能力
客观环境时刻都在发生变化,企业决策者必须具有对客观环境敏锐的感应能力,与此同时,还必须保持经营战略随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即因时、因地,因竞争对手、因顾客消费心理的变化,尤其是今天的竞争环境会经常出现无法预料的事件。如某个国家或某一地区发生金融危机,某项技术的发明,政府政策的调整等。为把这种变化的条件对企业自身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企业就必须迅速、准确的拿出一套应变的措施和办法。应变能力表现在能在变化中产生应对的策略,随机应变,能在变化中把握方向和机遇,加快发展自己。
二、培育中小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企业必须加强对本企业核心能力的管理和培育
1、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占领市场的基础和成败的关键
市场经济中,市场就是企业的命根,占领市场,企业就有希望和前途,失掉市场,企业就面临悲哀。中小型企业要做大做强,在市场中不被吞掉,就必须占领市场,企业必须要有自身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我国青岛海尔集团原本是一家亏损面临倒闭的小厂,从1984年至今短短二十,成为家电行业的龙头老大,发展成为跨国企业集团,呈现急速发展的旺盛势头,根本原因在于它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海信集团近年成为IT业的一匹黑马,不是什么尖端技术,而是IT的前沿观念,把海信长期积累起来的研发、市场资源重新整合,局部收缩,突出重点,明确了战略主导方向,找到新的竞争突破口。企业事实证明,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占领市场的基础,是企业制胜的法宝。
2、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特色的体现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扩展和做大市场的发展能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它是企业的一笔无形资产,一方面不仅企业管理人员难以识别、实施,外部竞争者难以复制和模仿,从而,使得拥有某方面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长期保持与其他企业不同的个性特点,气质、品位,形成企业自身的特点。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的长期检验,它易于为消费者所识别,从而获得消费者的特殊青睐,因此会推动企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制造假冒伪劣商品的厂商,由于没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注定寿命不长就是这个道理。四川处于祖国的西部,四川中小型企业要走区域经济、特色经济发展之路,要找准自己的比较优势和领域,才能推动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3、企业拥有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
一种特殊的看不见摸不着“知识和能力”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在产品生命周期日渐缩短和企业经营日益国际化的今天,竞争成功不再被看作是转眼即是的产品开发和市场战略的结果,而是企业具有不断开发新产品和开拓市场的特殊能力的体现.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是单个企业拥有的比竞争对手能够更加卓越有成效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解决各种难题的能力,现实的经营战略、组织结构、技术水平优势只不过是企业发挥智力资本潜力的产物,作为企业长期竞争基础的核心能力必须具有如下特征:(1)价值优越性。核心能力应当有利于企业效率的提高,能够使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竞争对手更优秀.(2)异质性。一个企业拥有核心能力应该是该企业独一无二的,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核心能力的异质性决定了企业之间的差异、质量和效率。(3)不可仿制性。核心能力在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积累形成,深深地印上了企业特殊组成、特殊经历的烙印,其它企业难以复制。(4)不可交易性。核心能力与特定的企业相伴生,虽然可以为人们感受到,但无法像其它生产要素一样通过市场交易进行买卖。(5)难于替代性。和其它企业资源相比,核心能力受到替代品的威胁相对较小。
企业的某一产品或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不代表企业就一定具有较强的核心能力只有在这种产品和技术使竞争对手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难以超越而得以保持时,才是企业真正的核心能力的体现.因此企业的竞争优势并不在于产品,而在于支撑其产品的核心技术能力。
4、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效益优势
企业产品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结果,是企业竞争的载体。开发、利用科研成果,尤其要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扩散,生产出新产品,使其尽快走向市场取得经济优势和效益优势,企业才能具有竞争力。
三、四川省中小型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省中小型企业在省委、省政府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决定指导下,正在稳定快速的向前发展。但是,在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下,与大企业相比,与省外国外企业相比,竞争能力、竞争机制都还存在诸多问题,应当引起各级领导重视并加以引导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渡过难关,增强竞争,发展壮大,为我省经济上新台阶贡献力量。归纳起来有以下一些状况和问题:
1、引资与创新政策环境差异,限制企业创新能力发展,影响核心竞争力形成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在过去的改革开放期间,我省在吸引外来投资方面,作出了非常的努力,每一个市,每一个地区,为了吸引更多的外资都愿意去做。但是,据调查了解,各地的实际政策,给予当地的民营企业的创新大环境和小环境,却长期地和明显地次于给予外资施展身手的环境。因此,有真正科技含量的高、精、尖技术和产业创新机制属于当地企业的很少。
对于中小型企业微观经济来看,我省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一般规模较小,多属非公有企业,长期以来容易被忽视。如今,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决定出台后,各级政府虽然逐步重视其发展,不断制定政策加以鼓励、支持。但据今年我省54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走访调查情况看,目前在市场竞争中仍受到不公平待遇。比如,有的地方一味强调招商引资,给外面来的企业给予很多优惠,却忽视本地企业,客观上造成内外不公的现象,打击了一些本地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又如,在当前原燃材料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一些管理部门一般都尽量保证大中型企业,或重点企业的需求,而忽视小企业、个体的需求,从而形成“大小”有别的现象。由于这些政策的差别,限制了企业创新能力,从而影响核心竞争力形成。
2、基础差,产品档次低,科技含量不高,研发创新能力较弱
我省规模以下中小型工业企业多以农副产品加工、食品、饮料加工、砖瓦、沙石建材、矿产资源等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低端利润行业为主。大多立足当地资源,进行粗放型加工,形成以县、乡、村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工业经营单位规模较小,且较分散,普遍存在产品档次低、技术含量低,竞争力差的现象。许多企业还是靠模仿别人产品技术而生存。据绵阳市今年一季度走访调查,4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都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也没有与其他单位合作或委托其他单位开发新产品,产品技术都是靠模仿别人比较成熟成型的东西。全省一季度54家企业走访调查资料显示,有80%的中小型企业没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产品开发和研究机构,生产的产品大多数是人们日常生活用品和传统产品,主导产品多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据今年省企业调查队开展的企业竞争力和人力资源专项调查表明,150户企业中,投入研究与开发费用,76.6%的企业投入很少,只有2.67%的企业投入较多。开发新产品上,63.9%的企业没有或很少研发新产品,36%的企业较高程度研发了新产品。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企业创新能力较弱,产品档次低。造成产品档次低的主要因素是企业技术装备落后,多数企业认为当前企业开发创新产品,一缺人才,二缺资金,同时认为新产品风险大,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科技能力不足,管理落后,缺乏新产品开发管理系统和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150户专项调查资料表明,当问及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在未来两年着重采取措施的程度有多大时,有18.0%的企业在低程度上计划增加投资新设备,有25.3%的企业在低程度计划加大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有37.3%的企业在低程度上计划开发新产品或服务,有14.0%企业在低程度上对现存产品或服务创新。可以这样认为,绝大部分企业在未来两年内不能大量地投入新设备、新资金用于研究开发新产品。人才、资金和法律环境是制约企业新产品开发的瓶颈,外部环境中政策条件、风险担保是影响企业新产品开发的主要因素。除创新开发新产品外,对现有的一些有名的品牌,也保护不力,品牌商标被外省外国抢注的事例经常见诸于报端。
3、缺乏人才,无法进行技术、管理创新
人才使用上存在“三重三轻”。⑴重近亲繁殖,轻市场配置。据调查发现,许多规模以下中小型企业通过改制成为个体私营企业,这些企业大多是“夫妻厂”、“父子店”,他们把企业的重要岗位都交予自己的信得过的亲朋好友,即使他们履行不好职责,也不愿依靠人才市场寻找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⑵重薪金轻保障。只提“薪金多少多少”,轻视员工的生老病伤等保障事项。⑶重使用轻培养。不少老板明确表示,现在需要的就是“拿过来就能用的人才”,对员工进行培养、培训,不仅耽误时间还要投入资金,不能做“赔本买卖”。但是对于员工来说,不断参加学习和培训是保证能跟上发展需要的前提。据企业竞争力调查和人力资源专项调查表明,有50.67%的企业没有依企业战略计划配备所需管理人员,66.7%的企业没有正式的人力资源战略。对员工的培养、培训无从谈起。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业主自身素质还有待提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是从改革开放初期靠国家优惠政策发展起来的,主要是靠胆量和机遇,就文化程度而言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家还是初中水平或高中水平。特定传统文化造就了他们“靠先知和力气打天下”的思维定势,喜欢个人说了算,在经营环境不稳定或在企业初创时期,这种领导风格还具有一定优势。但企业进入成长、成熟期后,就特别需要依靠懂管理的人来从事企业战略目标管理。由于缺乏人才,无法进行创新,企业技术上、管理上则缺乏核心竞争力。
4、缺乏资金,投入创新资金少
企业成长除了人力资源外,如何获得资本资源十分重要。企业初创时很难获得外部资本,别人不相信你有发展能力,不会把钱投给你,只能靠自己起家。持续发展一段时间以后,别人已经知道你的能力,按理说,此时应该能获得社会资源了,但事实并不如愿。据绵阳市调查资料显示,2003年全市乡镇企业贷款余额5.6亿元,仅占全社会贷款余额的4.56%,可见对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资金投入更是少之甚少。资金的匮乏,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的升级换代。为何小企业融资难呢?原因之一:企业自身缺陷导致融资难。据调查,有的财务状况反映不真实,财务制度不健全,账表数据缺乏可信度,致使贷前调查难决策,承贷主体难确立,设备难抵押;有的企业是政府招商引资项目,以优惠政策把土地“奉送”给企业建厂房,而土地使用权仍属乡村集体所有,企业没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权和房屋产权证书,使得办理抵押贷款难以操作。原因之二:信贷体制不畅导致贷款难。一是银行实施的是企业化管理,其本质上使得银行慎贷。二是信贷权限上收,审贷时间长,体制上形成慎贷。三是贷款权责利分离,放贷热情低,机制上带来慎贷。原因之三:社会支持偏软导致贷款难。从调查情况来看,社会提供的硬件不硬、软件偏软,服务不到位现象,已经成为企业获得贷款的一个瓶颈。由于手续烦琐,门槛高,收费多,不可避免地抑制了企业创新资金贷款需求。
5、管理制度不健全,无法进行制度创新
细腻的管理风格是在竞争中取胜不可缺少的要素,但不少企业缺乏细微的监管体系、措施,导致企业的战略往往是“虎头蛇尾”,无法落实。组织内部缺少详细的职务分工,员工对自己的责、权、利经常搞不清楚。管理思想仍然是固定的以生产为中心,市场力度开发不能创新,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战场,对员工管理手段简陋粗放,缺乏知识型,企业文化内涵性引导。
四、培育中小型企业竞争力的建议和措施
无数事实证明,离开核心竞争力,没有核心竞争力,企业根本就不能做大做强。无论是从国际战略还是从经济安全的角度来考虑,大环境一旦发生不可预知的急剧变化,当地企业家创新机制,将会给国家的经济安全、战略安全和企业的跨国扩展以更坚实更牢靠的支持。所以想方设法鼓励当地企业创新,提高竞争力是各级党委、政府、部门、企业非常重大紧迫的战略任务。培养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本文特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供参考。
1、找出本企业现有的核心能力,加强管理和发展创新
要求企业决策层和各管理层要有共同的认识,本企业在那方面擅长,对本企业特定的技能和特色服务等要保密,加强管理,对一些群众认知的老品牌,要从知识产权、保护名牌的角度进行商标注册,并且不断挖掘、不断发展创新。
2、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选好竞争突破口
企业在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过程中,要结合和利用自身优势,在局部领域和有限目标上选好突破口和攻坚点,采取整合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关键是产品、技术,产品的选择,企业要根据市场状况,结合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工艺,实施技术和产品创新。
3、制定实施科学的人才战略,拥有优秀人才,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人才优势是企业建立核心技术的根本,企业必须制定科学的人才战略创新用人机制,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高人才待遇,充分发挥各级人才的社会作用。用好本地人,吸纳外地的,用好现有的,培养未来的,用感情留驻人才,用事业留驻人才,用适当的待遇留驻人才。可以肯定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核心技术,谁就有了竞争优势。
首先,加强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建立一套有利于人才成长和核心能力形成的机制。企业发展的根本在于智力资源的占有,而人才是智力资源的载体,建立一套选人、用人机制为人才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包括人才获取、培养、使用、激励机制,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大计。在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上要摒弃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用新的方式和培养和交流人才,用新的观念认识和选拔人才。不仅着眼于科学研究人才,技术开发人才,而且要着眼于管理人才。用新的模式高效率的使用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创造性。除选人、用人、培养人之外,在企业内某项能力或层次的人员经常聚会、研讨和交流想法和经验,培养一种团队精神。目的希望大家把自己看成是企业的资源,忠于企业,而不是忠于任何单个业务部门。第二,安排布置收集核心能力的研发任务。一是要求各部门经理或员工关注收集本行业前沿科学发展的新动向,使各部门经理想方设法使关键人才总是忙于真正具有挑战性的项目。二是组建专门的信息部门或确定专门负责收集信息的人才负责捕捉具有潜力的商机。第三,建立核心能力研发的激励机制,对企业内抓住商机的研发人员,适当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4、加大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投入,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
加大对研发的投入,是改造和升华传统产业,使之走向效益良性循环的关键措施。在市场全球化趋势下,一些非关键技术产品是可以买到的,而基础和能力是买不到的,它需要精心构造和持续积累。实践中可以采取的措施,在有研发人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在企业内设立专门的科研机构。增加对新项目和新产品、新技术的资金投入。投入多少,视企业效益情况而定,效益好的企业可在营业收入5%以上考虑,效益差一些的企业可在5%以下考虑。如果企业小没有能力进行研发,可与专业研究机构、大专院校挂钩投入一定资金定向研究项目,尤其是看准了有市场前景的项目,要迅速加大资金投入,加速积累,使科技投入达到较高的有利于知识经济形成的水平。
5、促进企业管理由生产管理型向创新管理、知识管理型转变
当前,我省大多数企业效益低,活力不足,除了有产品结构单一,技术含量低的原因外,管理上也是一个主要原因,过去那种固定的封闭的以生产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战场,企业管理必须向以人本管理为中心的创新管理,知识管理转变,这是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必由之路。
6、善和提高企业决策者素质,造就新型企业家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和成熟,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与企业的决策者的关键越来越大。因此,培养和造就适应市场经济竞争需要的企业家就更加紧迫和必要。政府要为企业家产生和成长创造适宜的环境。企业决策者也要注意自我激励和发展。一个高明的企业决策者应当具有全新的观念,竞争与合作观念,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观念,人才观念等。具有卓越的能力,包括决策能力,不断进行创造创新能力,组织协调和应变能力。具有不断超越自我的意识和健全的心理等。
7、重视培养企业文化优势,塑造企业灵魂
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群体意识是形成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风格的文化基础,是形成团队精神的思想根基。它所包含的企业目标,价值观,经营战略,企业精神,管理制度等内容均寄托企业员工的思想、希望和要求。当它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之后,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形成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企业员工关心支持企业发展,积极参与事业建设。成功的企业无不具有自己的特色的企业文化。因此,在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优势是建设和发展企业文化的良好基础和催化剂。过去,看一个企业的业绩仅仅看帐面,而现在,更多的要看企业的文化及产生的凝聚力。企业是否具有凝聚力,归属感,团队精神,反映企业的管理宗旨是否坚持以人为本。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二要建设优良的制度文化。包括设立合理、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严格遵守执行,培养企业良好的惯例、习俗与传统,建立必要的合理的文化礼仪,激励员工保持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员工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特点是企业文化的晴雨表。三要确立企业科学合理的价值观。主要包括:制定企业科学的远景发展目标和长期的经营战略思想,塑造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最高度的概括和最集中的体现,树立文化楷模,文化楷模是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化身。目前,有的只重视生产经营,忽视企业文化建设,拼命扩展市场,顾不上去补充思想,这是极其危险的,没有文化底蕴和根基的企业是不会有核心竞争力的。
企业文化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变化,随着企业改革与发展也需要不断的改进与重塑。这是因为管理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企业的进步而进步,因此应该遵循企业文化系统工程原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规范战略纳入总体企业发展战略当中才能把企业文化真正建立起来,也才能更好地促进整体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同时,每个企业特点不同,环境不同,市场定位不同,为此,应该重视几个关键点:
(1)企业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要有建树企业文化,增强企业文化里的坚定意志。尤其是企业的经营者、决策者认识到市场竞争的实质。
(2)所建立和所制定的企业文化战略必须使广大员工认同。
(3)重在建设,重在突出企业个性,要事实求是,重点推进,渐积大成。
(4)重在组织落实,要成立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或文化宣传部门,党政工团的代表都应参加。
总之,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企业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条件下,企业重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企业重视员工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积累,是生成核心技术的土壤和基础。企业必须建立相应的研究和开发机构,增强用于研究和开发的经费投入。高度重视并有发挥现有人员作用是立于市场不败之地。中小企业要培育自己的核心能力,要有适当的技术,降低成本,实行专业化经营,抓住主业做强做精。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