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陕西省粮食高产稳产的出路及对策研究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农业
调查地点:陕西
调查时间:2004-05-25
调查机构:中国统计信息网
报告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
报告内容: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生产又是这个基础中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伟大成就,就是基于大力解放和发展农村劳动生产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健康发展的结果。而在农业中,粮食生产作为最特殊、最基本的农产品生产,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尤其具有核心的稳定、支撑作用。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始终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头等大事。无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水平,无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下降到什么程度,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会变,粮食生产的重要性不会变。对于陕西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内陆省份来说,更是如此。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稳步健康发展,社会稳定,主要得益于农业产业的稳步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相对稳定。
2004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1号文件),第一条就是“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并提出了加强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支持主产区进行粮食转化和加工、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三项具体措施。党中央、国务院把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作为第一条提出来,决不是偶然的。这既与近一时期种粮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有关,更与当前粮食生产、库存、销售形势有关,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深刻的政治意义。我们要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和我省粮食生产、销售、库存形势及其发展趋势,研究、制定和落实好我省的粮食发展政策,走出符合我省省情的粮食稳产高产之路,同时实现种粮农民收入的稳定、有效增长,切实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要求。
――现状、未来
一、近几年国际国内粮食生产、储备、销售中出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变化,形势很不乐观。首先是世界性的粮食产量下降,我国出现了自1999年以来的连续下降趋势,2003年全国粮食产量8613亿斤,比1998年的10246亿斤下降1633亿斤,减少15.94%。国家粮食储备因粮食减产挖库存和经营体制改革,储备量减少。粮食产量和储备量的下降,反映到销售上,出现了2003年以来的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扬。
其次是我省不在国家确定的粮食主产区范围,属产销基本平衡省份,不能享受国家对粮食主产区(省份)的支持、优惠政策,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要靠自己努力。尽管我省粮食储备充裕,市场供应有保障,粮食生产总体上保持了“基本自给,丰年有余,品种调剂”的格局,但从全省近几年的情况看,粮食生产的形势也存在许多隐患。随着全省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增多,一定时期内耕地刚性减少和人口刚性增加是必然趋势;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过去的一些坡地已退出粮食生产;近年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有些人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认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压缩粮食面积,片面追求“粮经比”,甚至提出搞“无粮县”、“无粮乡”,等等。诸多因素导致我省粮食生产出现了播种面积、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三个下降”。
第一、播种面积连续5年处于下降趋势。从我省粮食种植面积变动情况看,历史高峰相对集中在1957-1965年之间,粮食播种面积围绕7200万亩波动。在1965年-1978年的13年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了600万亩左右,逐步下降到6732万亩,年均减少45万亩。在1978年-1998年的20年时间里,粮食播种面积由6732万亩下降到6045万亩,减少687万亩,年均减少34.3万亩。而从1998年以来的5年时间里,粮食播种面积由6045万亩下降到4736万亩,减少1309万亩,年均减少261.9万亩,呈现加速下降趋势。
第二、粮食总产量波动下降。我省粮食产量变化可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从新中国建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粮食产量徘徊在800万吨(160亿斤)以下。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粮食产量快速增长并实现历史性突破。其中分别于1989年达到1049.2万吨(209.8亿斤)、1993年达到1215.6万吨(243.1亿斤)、1998年达到1303.1万吨(260.6亿斤),连续实现历史性突破。1999年以来呈现波动下降。1999-2003年间,年度最高产量为2000年的1089.1万吨(217.8亿斤),年度最低产量为2003年的968.7万吨(193.7亿斤),年平均粮食总产量为204.9亿斤,较上一个五年平均产量减少12.05亿斤,累计少产粮食60.2亿斤。其中:夏粮平均产量为87.68亿斤,较上一个五年平均产量减少10.63亿斤,秋粮平均产量为117.19亿斤,较上一个五年平均产量减少1.41亿斤。2001年、2003年粮食产量已低于1000万吨,年际间波动下降的趋势很明显。
第三、人均粮食占有量下降。受粮食产量下降和人口增加的双重影响,我省人均粮食占有量也呈现连续、快速下降。1999-2003年人均粮食占有量分别为300.0、299.9、267.5、274.3、262.6公斤。5年平均为280.9公斤,较前一个5年平均307.3公斤减少26.4公斤,下降8.6%。2003年与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333.3公斤相比,低70公斤。
我们还应该看到,在进入WTO和我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进程中,我省的粮食安全已不仅仅取决自身的状况,还要受到国际的、全国的和相邻省区粮食生产、供给状况的影响,平衡更难把握,调控更难实施,确保粮食安全的成本更高。因此保持我省粮食高产稳产的局面,就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了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二、据分析,未来20年我省粮食需求量持续增加,2025年前后达到1500万吨高峰,可以预期的较高粮食生产量在1250-1350万吨左右,产销差距将由目前的不到10%扩大到15-20%,确保粮食产消衔接任务艰巨。要解决好我省的粮食问题,不仅要分析好目前的粮食生产与消费现状,更重要的是分析和预测未来粮食需求走势,花大力气推进我省粮食高产稳产,尽可能地做好粮食产消衔接工作。
第一、人口增加对粮食需求量刚性增长,2025年到达783万吨顶峰。根据陕西省第五次人口普查《21世纪的陕西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我们选择陕西总人口发展趋势“中中方案”○注预测的陕西人口数量测算口粮消费需求如下:
年份 |
中中方案万人 |
按目前人均消费测算的需要量(万吨) |
饲料用粮按年均5%增长预测(万吨) |
工业用粮按年均10%增长预测(万吨) |
合计需求(种子用粮43万吨不变化) |
2000 |
3605 |
694 |
345 |
109 |
1191 |
2005 |
3724 |
717 |
362 |
120 |
1242 |
2010 |
3808 |
733 |
380 |
132 |
1288 |
2015 |
3915 |
754 |
399 |
145 |
1341 |
2020 |
4018 |
774 |
419 |
160 |
1396 |
2025 |
4066 |
783 |
440 |
176 |
1442 |
按照预测,到2025年,我省人口将由2000年的3605万人(实际人口3644万人)增加到4066万人,净增人口461万人,增长12.8%。相应的对粮食消费需求量由694万吨增加到783万吨,净增加89万吨。同时,畜牧业发展、酿造化工工业用粮(不包括加工)对粮食产量需求增长162万吨。共使我省粮食消费需要量由2000年的1191万吨增加到1442万吨,增长21%。
第二、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隐形消费需求增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隐形消费需求增长从目前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保证食品安全增加的隐形消费需求增长。过去超期存放的食品,今后将不再允许出售,形成对城镇居民和流动人口的粮食消费需求增长5-10万吨,5-10%左右(纯粹估计)。其次是食用品质提高和对营养、热量的保证,使加工精量增长对城乡居民的粮食消费需求增长在25-40万吨左右。合计需求增量30-50万吨。
第三、我省粮食品种结构不尽合理,精细品种缺口增加。从我省粮食产需品种结构看,玉米自给有余,小麦和大米短缺严重,小杂粮基本平衡。正常年景小麦缺口74万吨,水稻缺口67万吨,玉米富裕55万吨。今后,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对粮食需求量119万吨-149万吨也主要集中在小麦和水稻上。使精细品种缺口增加到260-290万吨,也是我省粮食产消衔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另外,我省粮食产量还存在地区不平衡问题。2000年以前地区之间粮食不平衡表现为宝鸡、咸阳、渭南、汉中、安康、延安粮食富裕,其他各市粮食短缺。近两年由于农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等因素,安康已进入粮食短缺行列,汉中、延安临近粮食短缺。
――要素、潜力
一、决定粮食产量高低的因素虽然可以细化到播种面积的多少、播种质量的高低、良种化水平、作物管理水平、病虫害防治、灌溉施肥投入、气候条件等诸多因素,但归根结底只有粮食种植面积的多少和单产的高低。因此,实现我省粮食稳产高产的出路最终要从稳定、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稳定、提高粮食单产入手。
第一、我省粮食生产的历史最好水平与峰值单产能力。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努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就是说我们增加粮食产量,决不能像过去那样靠开垦增加耕地面积来实现,更多的是要在稳定播种面积的基础上,提高粮食单产来实现。为了适应绿色、有机、环保的要求,也不能过多地使用农药。粮食产量增加的限制性因素明显增加。回顾我省近20年来的粮食生产情况,自1980年开始,陕西省粮食总产量总体呈现为上升趋势,1989年跃上1049.2万吨,1998年又上升到1303.1万吨,达到陕西省历史最高水平。分夏秋看,夏粮总产最高的是1997年的584.9万吨;秋粮总产最高的是1996年的783.3万吨。夏秋粮食最高产量之和1367.9万吨,可视为目前我省粮食总产的最高水平,或者说生产能力峰值水平。与此同时,1997年夏粮亩产达到215.3公斤,1998年秋粮亩产达到234.5公斤,可视为夏秋粮食单产最好水平,或者说单产峰值水平。由夏秋最高产量测算的粮食综合单产为225公斤,由夏秋最高单产测算的粮食综合单产为226公斤,二者基本一致。可见,在现有条件下我省的最高粮食综合亩产在225公斤左右。
第二、我省粮食播种面积的增长潜力。粮食播种面积的多少,取决于可供种植粮食耕地面积的多少和复种率的高低。从目前可供种植粮食耕地面积的现实看,一方面2003年我省常用耕地面积已下降到2795.8千公顷(4193.74万亩),是建国后最少的耕地面积,增加种粮耕地面积几乎没有可能性。另一方面近年来我省积极进行农业内部结构调整,逐步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特别是果业、药材、茶叶产业的发展、壮大和蔬菜及特种农作物种植,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这些调整绝大部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走回头路。包括1998年以来开展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都是不可复耕的建设行为,比较可行的途径是稳定粮食占用耕地面积,进一步提高粮食耕地复种指数。
经过测算,自1996年以来,我省粮食复种指数最高为136.4%,最低为126.5%,粮食平均复种指数为132.2%。目前的粮食复种指数水平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只提高了大约5个百分点。结合我省实际,粮食耕地只有在陕北黄土高原区应该保持单季生产,陕南应力争两季,关中应达到一季半、局部两季的复种水平。据此可以测算出我省合理的粮食耕地复种指数应该在146-155%之间,按照2003年粮食占用耕地面积计算,粮食播种面积可以达到5234
-5557万亩。
农作物及粮食复种指数测算表
年份 |
常用耕地千公顷 |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千公顷 |
综合复种指数(%) |
粮食作物(千公顷) |
复种指数(%) |
|
播种面积 |
占用耕地 |
133.70 |
||||
1996 |
3358.98 |
4777.32 |
140.78 |
4052.85 |
3031.2 |
|
1997 |
3325.01 |
4504.04 |
134.09 |
3811.46 |
3012.7 |
126.51 |
1998 |
3302.47 |
4697.17 |
141.27 |
4030.12 |
2991.5 |
134.72 |
1999 |
3238.28 |
4726.34 |
143.12 |
4026.97 |
2952.8 |
136.38 |
2000 |
3113.96 |
4555.49 |
140.68 |
3821.59 |
2871.3 |
133.09 |
2001 |
2965.83 |
4264.84 |
136.96 |
3517.63 |
2740.4 |
128.36 |
第三、粮食单产的光能利用潜力。我省的太阳辐射年总量较为丰富,陕西省农调队在研究我省粮食生产能力时○注,测算出我省十年平均亩产光能利用率为1.74%,最高亩产的光能利用率为2.05%,最低亩产的光能利用率为1.47%。并在我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500万亩的前提下,按照亩产的光能利用率2%、2.5%和3%估计我省粮食产量如下:
平均光能利用率(%) |
平均亩产(公斤/亩) |
粮食生产潜力(万吨) |
2.0 |
208.6 |
1147.6 |
2.5 |
260.8 |
1434.3 |
3.0 |
313.0 |
1721.4 |
结合这一研究成果,利用好我省的光能对提高粮食单产作用巨大。只要因地制宜,认真搞好耕作改制和运用先进技术,努力改善水、肥条件,创造良好的植物群体结构,使粮食作物发育、生长在较理想的环境状态,粮食单产实现一定幅度的提高并不困难。实际上,我省一直是全国少数几个粮食单产水平较低的省份。2000年以来粮食单产略高于甘肃省,介于青海省、山西省之间。即使把粮食单产从现有的水平提高20%,仍然处于中低水平。
――目标定位
根据对我省粮食生产要素及潜力分析我们认为,我省粮食高产稳产目标应继续定位在“基本自给,丰年有余,品种调剂”上,粮食播种面积底线应不低于5000万亩,力争达到5500万亩。近期正常年景粮食亩产目标为210公斤,力争逐步稳定跨上230公斤和250公斤两个台阶。使粮食总产量近期稳定在1050万吨以上,中期达到1200万吨(2015年,人均306公斤),最高目标为1350万吨(2025年,人均332公斤,相当2003年全国人均水平),并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全省人民生活消费需求基本适应。
――出路及对策
要实现粮食高产稳产,看似只要稳定、增加播种面积,稳定、提高单产水平就行,通过论证我们也看到增加播种面积、提高单产都有一定潜力。但是在简单道理的背后,我们需要解决农民的积极性问题,没有农民的积极性,一切都是空谈。过去,我们在粮食生产上几经反复,没有走出稳定发展的道路,从根本上看就是不能长期保持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而这个积极性,说到底就是一个“钱”字,种粮效益好,能增加收入,致富奔小康,农民自然在粮食生产上舍得投入,稳定种植。因此,从围绕长期稳定地保持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出发,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稳定和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扶持粮食主产省(区)、建立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降低农业税税率、取消农业特产税,对购买良种、农机给予补贴,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促进粮食转化增殖,鼓励建设粮食产销基础设施,发展粮食加工营销企业和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等十项措施。研究影响种粮效益的各种因素,优化粮食生产、储存、销售环境,防止孤立地看待和发展粮食生产,改善粮食生产与其它农业生产的协调性,增强产业、效益互动,通过市场配置粮食生产资源,提高生产效率,我省粮食高产稳产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第一、深化对粮食高产稳产重要意义的认识,努力保护和改善粮食生产条件。过去,我们靠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支持了我省经济、社会的稳步健康发展。在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今天,粮食高产稳产依然是支撑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没有稳定增加的粮食生产这个基础条件,不仅我省的农业结构调整会失去依托,我省的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进程受到严重制约,更会影响全省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就会受到冲击,就会影响大局。因此,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省委、省政府制定的“稳粮、优果、兴牧”的发展战略,认真保护农业和粮食生产条件,切实守护好我省有限的耕地面积,努力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并做好以下工作。
发挥水利作用。我省农田水利建设历史悠久。秦汉时期就修建了郑国渠、槽渠、龙首渠等水利灌溉系统。至解放初,我省已有灌溉农田353(也有研究资料使用336万亩数据)万亩。新中国建立后,我省加快了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建设,在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时,改造、建设了交口抽渭灌区、宝鸡峡引渭灌区、泾惠灌区、洛惠灌区、东雷抽黄灌溉工程、黑惠灌区、沣惠灌区等灌溉系统。2003年末,全省建有水库1023座,有效库容40.6亿立方米,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271.86千公顷。在陕南、陕北、关中都有大量的大中型水利灌溉系统。但是,我省的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效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一是部分水利灌溉工程建设标准低,旱灌涝排的能力有限。二是大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主干完备,配套设施很不完善,使其设计能力不能得到发挥。三是管理机制不健全,用者不管,管者不用。没有形成合理的利益机制。四是由客观原因导致管理投入不足,农田水利灌溉设施毁坏、病险严重。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重新研究我省粮食高产稳产出路的今天,很好解决上述这些问题,充分发挥我省的已经建成农田水利灌溉系统的作用,同时进一步加强新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增加农田水利设施的覆盖面,意义重大。在农田水利建设上,更大程度上要由各级政府加强投入,首先要使已建骨干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运行起来,其次要抓好延伸配套建设,使农田水利工程真正服务于农作物生产,服务于千家万户。其次要针对农田水利工程覆盖不均的问题,因地制宜,稳步发展一批塘、窖、井灌区。最后要建立协调有效的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利用机制,把用与管的关系处理好。
坚持不懈改造中低产田。根据农业区划、陕西土地资源研究成果,我省的农田质量差异很大,从1997年土地祥查耕地面积结构看,真正的平地(I级、Ⅱ级,坡度≤6度)数量为2536万亩和841万亩,分别占29.4%和9.7%,合计3377万亩,占39.1%。缓坡地(Ⅲ级,6度≤坡度≤15度)1547万亩,占17.9%。斜坡地(Ⅳ级,15度≤坡度≤25度)1714万亩,占19.9%。陡坡地(Ⅴ级,坡度≥25度)1999万亩,占23.1%。改造中低产田,主要是改造占耕地面积37.8%的缓坡地、斜坡地。过去我省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成功改造了渭北旱原区中低产田,对一批小流域进行了治理。今后虽然集中连片的中低产田少了,但以县域为单位的中低产田还有不少。改造规模可以适当放小一些,比如2010年以前首选10万亩以上的连片区域改造,2010年以后对5-10万亩的中低产田改造。全省能够再真正改造好500万亩中低产田,使农作物(特别是粮食)单产提高50%,就可拉动全省粮食单产提高产5—7个百分点,效果非常显著。
第二、加强粮食生产科研和推广应用。在我省粮食发展历史进程中,粮食单产、总产稳步提高的时期,总是与新品种、新种植方法相联系、相促进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省粮食产量连创历史新高,就是大力推广应用新品种和小麦地膜、秸秆覆盖、玉米“三项”增产技术、水稻“两段育秧”技术等等的结果。粮食生产的历史实践,为我省积累了大量的、成熟的种植技术和规范,培育了许多适宜高效的粮食骨干品种。在党和政府大力扶持粮食生产的环境下,要利用我省得天独厚的杨凌农业科技优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农业重大科研项目的攻关,增强农业科技储备能力。完善粮食优良品种实验引进推广机制,缩短优良品种培育到实际推广周期。
虽然近年来谷贱伤农,农民在粮食生产中疏于科技应用投入,但我省的粮食生产科研、推广基础条件依然保持完好,恢复我们的优良传统有很好的条件,我们要继续走科技稳粮增粮之路。
第三、扶持粮食规模生产。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粮食主产省份实行补贴,我省确定对32个粮食生产大县(商品化程度高)实行粮食种植直补,都是大力扶持粮食规模生产。据2003年统计,我省确定粮食种植直补的32个生产大县(区),粮食播种面积1585.1千公顷,占我省粮食播种面积的50.2%,粮食产量616.9万吨,占63.7%。这充分说明抓住了粮食主产县(区),就抓住了我省粮食生产的大头,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和核心。从社会进步和长期、稳定地发展我省粮食生产看,扶持粮食规模生产要把扶持区域(主产县、区)和种植大户结合起来,由单扶发展为双扶。我们的观点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生产分工会越来越严密,粮食生产应该由小规模户生产向大规模户生产转变。在长远的政策取向上,不能诱导家家户户都来从事粮食生产。同时,我省的粮食生产仅靠主产县、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给予非主产县、区种粮大户公平待遇,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扶持粮食规模生产还要积极引导加快宜粮耕地向种粮大户的流转、集中,这将有一个过程,需要妥善解决政策问题、利益问题、社会问题,稳步推进。
第四、坚决落实党和国家促进粮食生产的各项措施,稳定地保持较高的粮食生产相对收益。在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稳定和促进粮食生产十项措施的基础上,要根据我省实现粮食高产稳产的实际需要,把地膜覆盖补贴建立起来,重点保证地膜玉米、地膜洋芋和部分地区的地膜小麦生产补贴。发展和完善种粮补贴机制,建立对种粮大户的补贴,把对粮食主产县、区的补贴和对种粮大户的补贴结合起来。同时要研究实施长期、稳步地把粮食生产投入费用降低的措施,特别是在种粮用水、用电、用肥方面给予鼓励优惠,切实减轻种粮农民的投入负担,更多地让利于农民,以保证种植粮食能够取得相对稳定、相对合理的收益。
第五、加速推进粮食产业化建设,稳定地解决粮食转化问题。促进粮食高产稳产,必须有效防止低水平过剩带来的谷贱伤农。一定要吸取过去在粮食生产上几经反复,走不出稳定发展道路的教训,对粮食主产县、区、生产大户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粮食产量的增加要有预见性,采取措施,加速推进粮食产业化建设,在集中连片的粮食主产县、区发展粮食储存、加工、销售企业,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群,稳定提高粮食转化能力、品种调剂能力。要促进产业互动,合理粮畜产业布局,把以玉米为主的粮食主产县、区同时建设成畜牧业生产大县、大区,大力发展肉、奶、蛋畜产业,形成配套的增产饲料粮消化吸收能力。在渭北旱塬优果区,要对农民消费粮食给予优惠政策,不仅为增产粮食找出路,也支持果业的健康发展。从而使“稳粮、优果、兴牧”产业政策实现联动,产业发展相互支持,最终实现稳步提高种粮农民的经济效益,为粮食高产稳产找到出路。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