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通电信交火小灵通市场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通讯
调查地点:北京
调查时间:2004年5月25日
调查机构:新京报
报告来源:新京报
报告内容:
北京电信对集团用户开通业务,网通称不具可比性
目前,在某些集团内部开始使用一种基于PAS技术的小灵通,其运营者是中国电信旗下的北京电信公司。
北京的小灵通运营市场一直是网通独霸,这种局面正在被打破。作为后来者的北京电信已抢进这一近年来国内电信业发展最快的领域,开始在集团用户市场开展小灵通业务,目前用户数量已经达到数万。"
类似无线固话
目前在全国的小灵通市场中,包括网通在北方市场以及电信在南方市场开通的业务,绝大多数都是基于PHS制式。但据北京电信的一位业务经理介绍,该公司目前开通的小灵通业务是基于PAS技术的,这种制式在核心技术方面与PHS有很大的不同,但在使用效果上基本相似,尤其在室内的穿透效果较好。用户自己采购终端设备,由于只有楼宇内部有信号,终端设备仅限于在内部移动使用,但是可以拨通和接听楼宇外的电话。
在这一层意义上,这种小灵通相当于无线固话。实际上,这些小灵通的号码都以58开头,而这正是北京电信在北京市场的固话号码。而在资费标准上,北京电信表示,目前这种小灵通按照固话的资费标准收费。
网通认为无可比性
北京电信方面表示,公司从2003年上半年就开始开展集团小灵通业务,目前业务开展良好。或许正是因为仅限于集团用户市场,以及终端局部范围使用的局限,北京电信进入小灵通市场整整一年,居然没有让作为竞争对手的网通旗下北京通信公司有丝毫察觉。这家公司的相关人员在接受采访时以为记者弄错了,得到确证后十分惊讶。
另一方面,这种局限性也让北京通信对竞争对手的动作不以为然。“没有可比性!”该公司的一位发言人称。而她也同时表示,北京通信的小灵通业务已臻于成熟,覆盖区域已经涵盖市区绝大部分,终端可以自由移动而不受区域限制,因此公司没有专门针对集团用户市场推出特别的业务。
室内覆盖:小灵通的宿命?
就仅仅发展集团用户的原因,北京电信方面表示,公司认为小灵通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是室内覆盖集团使用,而面向普通大众的市场终将萎缩。
该公司做出这番判断的依据是日本小灵通市场的前车之鉴。
日本是小灵通技术的发源地,也是最早推出相关业务的地区。但是小灵通业务在日本红火一时之后又迅速萎缩。北京电信的一位经理对此现象的看法是,投入资金过大,而低资费导致收益周期过长。他表示,现在日本的小灵通大都转向集团用户市场,采用室内覆盖局部移动使用,显然该公司认为国内小灵通也将走向这一步。
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存在也是一大诱因。集团办公机构楼宇内部对移动通讯存在巨大的需求,然而普通手机的终端和费用过高,对控制成本极为不利。而普通小灵通在室内的效果不尽人意,且缺乏个性化服务。北京电信的业务显然找到了一个较好的平衡点而得以切入这一市场。
抢食固话市场
实际上,北京电信没有提到另一个关键的因素。目前北京通信已在北京市区架设了上万个基站,用户超过50万,而这些业绩都是建立在巨额的投资基础上。北京电信相对处于弱势,作为一个市场的后来者,再建这样一张网显然是不可能也是不明智的。与此同时,集团用户市场的利润却更高也更稳定,其要求的个性化服务也是北京电信更擅长的。
据业内人士分析,北京电信如果与对手硬碰硬竞争,将占不到任何优势。而这家公司从进入北京市场以来就一直奉行大客户集团市场的路线,从固话到宽带接入莫不如此。后来者趋利避害,而处于主导地位的北京通信也不会因此受到过大威胁,所以市场竞争一直波澜不惊,小灵通市场仅仅是个缩影。
另有分析人士却指出,北京电信的这一业务有可能超出小灵通市场范畴。使用了北京电信小灵通的集团用户楼宇中已经没有了固定电话。北京电信在北京市场没有成型的固定电话网,这是其发展固话市场的最大软肋,现在则完全可以利用这种小灵通技术与对手争夺固定电话客户群体。
一直被视作移动通讯市场的威胁的小灵通,此次扮演的角色却可能是固定电话的抢食者,而这才是网通方面最应该注意的。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