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大学生否定同居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调查
调查地点:全国
调查时间:2004年4月8日
样本情况:大学生
调查机构:北京性健康研究会
报告来源:中国妇女报
报告内容:
由北京性健康研究会新近完成的全国大学生性健康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同居现象持赞成态度的比例低于持否定态度者;不同性别对同居的认识也有一定差异。
赞成者:可以相互充分了解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同居现象持赞成态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处于第一位的是“这可以相互充分了解”。在他们看来,在双方共同生活中,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对方的思想、性格、习惯和身体状况,而且有助于培养心理感应。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原因是“同居不成再分开比将来离婚好得多”和“同居不成再分开可减少对子女和社会的损害”。这反映了大学生中出现的各种同居现象,大体是以此为理论根据的,为我们对青年学生进行性伦理道德教育找到切入口,更加有的放矢。
不同性别与赞成同居
调查发现,性别与赞成同居原因的关系没有大的差异。占第一位的男女生均是“这可以相互充分了解”,其中男生占7 5 . 4 %,女生占7 3 . 3
%。占第二位的,男生是“同居不成再分开,比将来离婚好得多”,占6 0 . 5 %;而女生是,“同居不成再分开,可减少对子女和社会的损害”,占5 8 . 7
%。占第三位的,男生是“同居不成再分开,可减少对子女和社会的损害”,占5 8 . 1 %;而女生是“同居不成再分开,比将来离婚好得多”,占5 8 . 4
%。占第四位的,男女生均是“同居不成再分开,有利于找到满意的终身伴侣”,男生5 7 . 4 %,女生4 8 . 8
%。占第五位的,男女生均是“这是国外流行的生活方式,一定有其可取之处”,男生1 9 . 8 %,女生1 8 . 6 %。
由此可见,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均认为同居“可以相互充分了解”,占的比例最大;而认为同居“这是国外流行的生活方式,一定有其可取之处”,占的比例最小。这说明性别对赞成同居的原因基本上是一致的。其差异主要表现在第二、三位,女生更侧重于对子女和社会的考虑,而男生侧重于对婚姻稳定的考虑。
反对者:使性关系更混乱
本次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对同居持否定看法的总体比例比赞成同居的比例要高。大多数大学生不赞成同居,其不赞成的原因,第一位的是“使社会上的性关系变得更加混乱”,男生达7
2 . 7 %,女生达7 6 . 8
%;第二位的是“同居只是一种不稳定的性结合”;第三、第四位的是“不符合我国的传统道德观”和“妇女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第五位是“逃避自己对子女、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这反映了我国当代大学生性观念主流意识的价值取向是健康的。
否定同居:女生呼声更高
不同性别与大学生否定同居有何关系呢?调查表明,在男生中,第一位是“使社会上的性关系变得更加混乱”,比例为7 2 . 7
%;第二位是“同居只是一种不稳定的性结合”,比例为6 9 . 5 %;第三位是“不符合我国的传统道德观”,比例为6 4 . 9
%;第四位是“逃避自己对子女、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比例为5 8 . 4 %;第五位是“妇女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比例为4 9
%。在女生中,第一位是“使社会上的性关系变得更加混乱”,比例为7 6 . 8 %;第二位是“同居只是一种不稳定的性结合”,比例为7 1 . 8
%;第三位是“妇女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比例为6 4 . 9 %;第四位是“逃避自己对子女、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比例为6 1
%;第五位是“不符合我国的传统道德观”,比例为6 0 . 3 %。
由此可见,总体不赞成的比例女生高于男生,且处于第三位的,男生是“不符合我国的传统道德观”,而女生是“妇女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反映出男女两性的差异。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