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前4个月摩托车产销形势浅析
报告类别:分析报告
行业分类:交通
研究机构:中国摩托车网
报告来源:中国摩托车网
报告内容:
今年以来,国内外摩托车市场竞争逐月升温,销售形势更加火爆。1—4月,全行业共销售摩托车559.52万辆,比上年多出118.33万辆,其中内销467.10万辆,比上年同期多出88.28万辆,同比增长23.30%,外贸出口92.43万辆,比上年同期多出30.06万辆,同比增长48.20%。产销率为100.27%(为前4个月最低)。
通过对2004年4月《全国摩托车生产、销售、库存综合报表》中数据的比较分析,并结合前三个月的市场运行情况,找出了其运行规律和主要特征:
一、产销加速增长,外贸节节攀升
从当月产销看,今年4月比上年同期产量高出41.40万辆,同比增长39.39%;销量高出41.66万辆,同比增长40.10%。从1—4月累计产销量看,今年4月比上年同期产量高出117.25万辆,同比增长26.60%;销量高出118.33万辆,同比增长26.82%。前4个月产销增长均呈正比且有逐月加速之势,如销量增速由1月11.38%、升至2月20.50%、再升至3月22.83%,直至上升到4月26.82%的阶梯式增长态势。
摩托车出口亦呈逐月上升态势:1月出口19.33万辆,2月升至19.43万辆,3月升至24.60万辆,4月高达29.15万辆,平均增幅达50%以上。创汇33276万美元,平均增幅略低于产品出口,但也达到50%。出口创汇企业数也在逐月增加:1月46户,2月53户,3月54户,4月增至56户。
二、优势企业高速发展,集中度仍持续提高
前4个月数据显示,居头10位企业产销平均增长分别为45.65%和44.09%,均高出全行业产销增幅十多二十个百分点。前10家企业中,9家为正增长,最高为大长江,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19.65%和119.00%;其次为建设集团,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08.05%和90.40%;除1家产量增幅为1位数外,其余产销均达两位数以上。前10家企业中,1家产销为负增长,分别为-8.25%和-8.17%。
1-4月,产销集中度分别为59.80%和59.76%。生产集中度比上年底高出2.83个百分点,其间为逐月增高之势:1月58.22%,2月59.19%,3月59.60%;销售集中度比上年底高出2.71个百分点,同为逐月增高态势:1月为57.16%,2月为58.82%,3月为59.69%.这种发展趋势必将拉动整个行业的资源整合与优化重组,形成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两极分化状态。
三、主排量演绎变化,库存车月月下降
≤50ml、100ml、110ml、125ml和150ml等五大排量车,共生产524.71万辆,占行业总量94.02%,其中125ml车298.33万辆,占总量53.46%,其比重呈逐月下滑之势:1月为55.62%,2月为55.46%,3月为55.49%;100ml车91.42万辆,占总量16.38%,其比重亦呈降低趋势;110ml车62.23万辆,占总量11.15%,是近年来持续快速增长的排量车;150ml车38.89万辆,占总量6.97%,其比重呈逐月上升势头:1月为6.11%,2月为6.32%,3月为6.67%;≤50ml车33.84万辆,占总量6.06%,其比重亦呈逐月上升之势:1月5.18%,2月5.47%,3月5.90%。以上清晰可见,在这五大排量车中有三升两降,即110ml、150ml和≤50ml车的比重上升,125ml和100ml车比重下降。
截至4月底止,全行业库存量达53.47万辆,比上年同期减少8.51万辆,同比下降13.74%。前4个月每月同比均为下降,最多下降24.62%,最少下降即4月份的13.74%,下降幅度逐月走低。
四、龙头老大遥遥领先,骨干企业你赶我超
大长江自去年创造百万辆级辉煌成就,成为行业当之无愧老大以来,今年更是加大了马力,铆足了劲,盖压群雄,月月超10万,月月攀新高:1月销售11.59万辆,2月销售12.67万辆,3月13.38万辆,4月达13.60万辆。1—4月共计销售51.25万辆,位列第一,比第二位高出14万余辆,接近于五羊-本田前4个月之总和。恰似一路豪气,一路风光,一路凯歌,真无愧过关斩将的英雄“豪爵”。其它企业,尤其是骨干企业的竞争,显得异常激烈和惊心动魄:销量位次之间紧紧靠拢,数量相差极其微少。除二位与三位,即嘉陵与力帆相差达3万辆外,其后相邻位次企业间销量数相差多则万余辆,少则数千辆,甚则只有几百辆。从表格“方阵”看,一个庞大而浩瀚的摩托车争斗场狼烟滚滚,刀光剑影,你争我夺,弱肉强食尽显其中。此情此景,怎不令人忧心忡忡,叫人胆寒后怕。危机之感益发显现:一不留神,稍有不慎,就会名落孙山,败下阵来。
前4个月,只是今年前三分之一时间全行业竞争态势的一个缩影、一个雏形。事态的发展变化将会随着各企业,特别是主要骨干企业战略的不断调整而跟进。若想在以后的竞争中有所作为或更上一层楼,必须紧密结合市场发展变化实际,及时作出重大战略调整与布局,乘势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其市场目标的实现,是为上策。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