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调研公司 培训会议 行业情报 付费报告 免费报告 调研文库 求职招聘 执行峰会 邮  箱 论  坛 搜  索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热点话题 | 行业动态 | 项目招标 | 咨询黄页 | 涉外调查
注册成会员
定性研究 | 服务评估 | SPSS专题 | 消费者研究 | 产品开发 | 品牌传播
汽车 | 通信 | 经济 | 房地产 | 互联网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 2008报告预订(|)
我的帐户 | 购买帮助 | 购物车 | 忘记密码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求职招聘区 | 委托代理区 | 行业讨论区 | 调研学习区 | 系统服务区

对当前河南省物价基本形势的评价和走势判断

报告出处:中国统计信息网  发布日期:2004年07月20日 08:41

报告类别:分析报告
行业分类:营销
调查地点:河南
研究机构:河南省统计信息网
报告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

报告内容:

  在历经了6年之久物价持续走低之后,河南省生产资料价格从2003年初,居民消费价格从2003年10月份开始,先后呈现明显上涨趋势,尤其是生产资料中的黑色金属材料、有色金属材料类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中的食品类价格,涨幅更为多年所没有。物价是国民经济运行的综合反映,其持续上涨折射出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物价上涨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一)、基本情况

  从2003年开始,在经济增长速度回升的带动下,我省市场物价也开始回暖,尤其是生产资料价格更为明显。只是由于遭遇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影响,这种回暖趋势受到暂时的压制。进入3季度后,随着“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回升势头加快,市场物价再次呈现涨势。从10月份开始,在农业生产严重受灾已成定局的情况下,我省粮食、油料、棉花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的趋势,并带动了一些副食品价格的上涨。与此同时,石油价格也频频攀高。在这些涨价因素的带动下,我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一改持续多年的低迷态势,呈现明显涨势。2003年第4季度,全省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升幅分别达到了7.3%、10.8%和4.6%。,三者全年分别比上年上升5.0%、7.8%和1.6%;。

  进入2004年,这种态势依然维持,而且部分商品的价格进一步上涨。元到6月份平均,全省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分别比上年同期上升16.9%、10.6%和5.6%。在生产资料价格中,上涨最为突出的是黑色金属材料类、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农副产品类,价格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32.3%、23.5%、22.2%;在居民消费价格中,上涨突出的是粮食、油脂、肉禽及制品、水产品,价格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31.1%、34.2%、21.4%、20.1%。从动态趋势来看,涨势也较为明显,截止到6月底和去年12月相比,全省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分别上升8.2%、5.7%和1.1%。其中在生产资料价格中,黑色金属材料类、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农副产品类价格分别上涨10.7%、8.0%、6.8%,在居民消费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11.6%。也就是说,今年以来,这些商品价格仍在上涨之中。

  (二)、变动特点

  这次物价上涨是在我国经济环境发生本质变化的情况下出现的,其所呈现出的特点更为复杂和特殊,而且和历史上前几次物价上涨也有较多不同。

  1、物价变动呈现一种有升有降的结构性态势

  在前几次物价上涨中,由于经济短缺局面的存在,基础产品价格一上涨,很快就会波及到其它商品,引起各类商品价格的全面上涨;而这次物价上涨情况则大不相同,结构性的有升有降态势比较明显,无论是上游工业产品价格,还是下游的居民消费品价格,均呈现这样一种特点。从上游产品看,资源性的产品价格上涨明显,如黑色金属材料类、石油化工类、煤炭类和农副产品类;而技术含量较高的电子产品、交通通讯设备、家用电器类、计算机及电子设备、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等价格依然下降。就下游的居民消费品价格看,消费弹性较小的食品类价格和部分垄断性商品价格上涨较多,食品类中又主要是粮食、猪肉、食用植物油价格上涨最为明显。据测算,在全省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升幅中,食品类价格上涨影响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4.8个百分点,占总水平升幅的85.7%,成为推动消费物价总水平上升的重要因素。而垄断性的水电燃料价格受政府调价的影响也有不同程度上涨,比上年同期上涨8.6%。与此相反,多数消费弹性较大的日用工业消费品价格仍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家电类、电子类、汽车类产品价格降幅更为明显。

  2、不同环节商品价格涨幅高低不一

  由于影响因素和商品用途的不同,导致这次物价上涨在不同环节涨幅差异较大。突出表现在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上涨幅度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又高于最终的商品零售环节的价格涨幅。到目前为止,上游产品价格涨幅已经持续一年多了,但很多下游商品价格依然没有上涨的迹象,上游产品涨价向下游的传导遇到较大阻力。这既是这次物价上涨的一个突出特点,也反映了在新的经济条件下,价格变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3、就2004年以来价格上涨的新老因素分析,上年涨价的后翘因素对今年同期比涨幅影响较大

  在今年元至6月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期比10.6%的涨幅中,上年涨价的后翘因素为4.9个百分点,占总升幅的46%;居民消费价格5.6%的涨幅中,上年涨价的后翘因素为4.2个百分点,占总升幅的75%。

二、物价上涨原因分析

  1、主要农产品减产导致粮油等商品价格上涨

  1998年来,我国粮食产量持续减少,连续4年产不足需。2003年又遭遇严重洪涝灾害,导致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全国粮食减产5.8%,我省减产15.2%,从而导致以粮食价格为主的主要食品价格从2003年10月份开始持续大幅上涨,这种涨价趋势到今年3、4月份又进一步增强。河南虽然是粮食大省,粮食产量相对于本省需求来说不成问题,但受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拉动,粮食价格同样大幅上涨;而且由于我省去年粮食价格偏低,上涨幅度更大一些。粮食价格的上涨,不仅带动了粮食制品价格的上升,也推动了猪肉、蛋类、鱼类等商品价格的上涨,并对油脂、鲜菜以及其他食品类价格的上涨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2、高投资对物价上升的拉动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投资推动型特征依然十分明显,而投资的持续高速增长又主要是靠信贷扩张的支持。200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7%,信贷规模增长21.4%,我省分别为26.9%和15.6%。2004年前5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8%,我省增长50.4%。这种投资的高增长速度,虽然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由于这种高速度是建立在高能耗的基础之上,从而引起经济环境的趋紧,直接导致了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上游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加大了下游商品价格的上涨压力。

  3、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

  近两年来,一方面由于国际政治局势的不稳定,导致石油价格的预期持续攀高;另一方面,随着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的复苏和一些发展中大国经济高速增长,对石油的需求大大增加。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了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在目前我国石油消费对外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带动我国燃料价格的上涨便成为必然趋势。

  4、政策性调价的影响

  目前,无论在生产领域还是在消费领域,都仍有一些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由政府调控,如医疗服务价格、自来水价格、房租价格、电力价格、邮电费、幼儿园收费等,这些品种价格的政策性调价,也推动了市场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当前,在物价总水平明显上升的局面下,仍有一些商品价格呈下降趋势,无论是出厂价格还是最终消费价格,都是如此。这些商品价格所以下降,从根本上看,主要是供大于求格局造成的。由于供给大于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就必然抑制这些商品价格的上涨,也使得上游产品涨价很难传导到下游产品。

三、对当前物价形势的评价和走势判断

  (一)、基本评价

  1、物价上涨是对前期价格持续走低的合理反弹

  从1998年开始,我国从生产资料到消费品价格进入持续低迷状态,很多商品价格纷纷跌入历史低谷,在经济中形成了通货紧缩趋势,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对一些基础性的原材料、能源生产和粮食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国家采取各种政策启动市场,促使物价合理回升,但效果甚微。因此,这次在投资快速增长和农产品减产的影响下,市场物价出现上涨态势,这既是多年来经济调控所追求的结果,也是持续价格低迷的合理反弹。通过国家对部分行业投资过热的有效调控,价格的适度上涨,对促进经济增长是有利的。

  2、到目前为止,物价上涨态势并没有对经济生活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

  由于此次物价上涨是一种结构性的,并非全面上涨,而且生产领域产品涨价幅度高,居民生活所涉及的多数商品价格上涨并不明显,因此,这种物价上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并不太大;相反,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主要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对加强基础产业和农业生产以及增加农民收入是有利的。不过,主要食品类价格的大幅上涨加大了城市低收入居民的生活负担,应该对此给予足够关注。

  3、从物价的走势来看,我们认为我国经济如果不能有效治理部分行业投资过热的问题,将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但目前这种物价上涨水平,特别是居民消费价格还是比较温和的,也是各方面可以接受的。当前,由于信贷规模和投资规模的膨胀导致的经济环境的趋紧,局部经济过热的惯性以及上游产品涨价对下游产品的压力等因素,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

  (二)、走势判断

  为了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抑制局部地区、局部行业出现的过热现象,2004年以来,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轻重有别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从这些政策对价格的作用情况看,其效果目前已经开始显现,多数生产资料价格和粮食价格迅猛上涨势头已基本得到控制。从5月份开始,原材料燃料购进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月环比涨势呈现趋缓,尤其是一些前期涨势较猛的生产资料价格,下降趋势更为明显;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则连续两个月出现小幅下降情况,分别比上月下降0.1%和0.6%,其中粮食价格分别下降0.9%和1.1%。这种情况说明,市场物价已在目前的高水平上趋于稳定。

  从下半年的走势看,因为当前经济生活中煤、电、油、运紧张的态势短期内很难得到缓解,其价格不但不会下降,还可能呈现小幅上涨趋势;而主要农产品价格由于受供求关系和国家支持农业的政策影响,将会维持在目前的价格水平上;但部分生产资料价格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半年将会继续回落。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将使下半年我省市场物价基本上维持在目前的水平上,因而也将使9月份以前同期比的价格涨幅仍保持在目前的幅度上。9月份以后,随着上年涨价后翘因素影响减弱,物价总水平同比涨幅才会出现明显回落。据此预计,2004年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在10.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5.0%左右。

  对于明后年的物价走势,既取决于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具体执行情况,也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还取决于上游产品涨价能否向下游的传导。

  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看,投资增长速度和信贷规模受到控制后,其对上游产品价格的拉力会减弱。而促进农业增长政策的实施,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对提高农民收入和启动农村市场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对消费品市场有所推动,是支撑价格上升的一个因素。

  从世界经济看,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应当是石油价格,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竞争形势的日益复杂和资源有限性制约,石油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将会在目前的高水平上波动,对未来我国的物价上涨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从上游产品涨价的传导因素看,由于以下原因,这种传导会遇到较大阻力。

  分析供给层面:一是经过2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我国的物质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消费品市场整体上处于供大于求的格局,这种格局将会是一种常态,供大于求必然是商品价格的下降。二是新技术在生产中大量应用和应用周期的缩短,给降低生产成本以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是促使价格降低的主要因素。三是本轮经济增长的重化工业化态势明显,重工业多数是生产生产资料的行业,这些行业产品的涨价多数属于生产领域,不是直接作用于消费品的生产,上游产品涨价向下游产品传导多了一个消化涨价因素的环节。四是我国劳动力严重供大于求,拟制劳动力价格上涨的空间。五是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参与国际市场范围的扩大,市场组织商品的能力大大增强,局部地区和领域商品短缺引起的价格上涨会很快得到平抑。六是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有较多不对称的地方。

  分析需求层面:一是收入差距扩大导致整体消费能力不高。这主要是由于高收入阶层消费倾向降低,而低收入阶层消费能力不足造成的。二是居民消费心理的成熟使消费品市场长期处于稳定状态。一方面经历了市场经济的洗礼,居民的消费心理逐步趋于成熟;另一方面随着收入差距的形成,居民消费的趋同性降低,选择性增强。三是居民的消费逐步由生活必需品向休闲、奢侈品迈进,而两者由于消费弹性的不同,对价格的影响也不相同。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我们认为,今后两年的市场物价不会出现大幅上涨的态势,多数商品价格将会保持在稳定状态,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升幅将会在3%左右的幅度徘徊。

四、对策建议

  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再次出现农业生产徘徊不前,投资规模膨胀,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足以说明我国经济中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性矛盾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只有从体制上去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从当前抑制投资过热、缓解潜在通胀趋势以及未来经济良性增长的角度,提出以下建议。

  1、统一认识,加强协调,确保中央各项调控经济的政策能够落到实处

  去年以来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地方政府的支持,因此,只有统一认识,加强协调,使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符合国家的全局利益,才能确保中央宏观政策的有效实施,避免过高投资带来的资源紧张和价格上涨。

  2、深化农村经济改革,促进农村经济长期有效的协调发展,保证主要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和供应能力

  我国发生的几次通货膨胀,可以说每次都与农业生产有关,都是由于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带动的。之所以形成这种规律,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忽视农业生产所造成的。

  3、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导致资源紧张和价格上涨的最大诱因,因此,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加大技改力度,实行能源、原材料节约优先的方针,提高能源、原材料的利用效率,降低成本,缓解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压力。

  4、加快金融体制和国有企业体制改革,规避金融风险

  采取各种手段完善信贷机制,促进良性投资,调整投资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

  5、在WTO框架下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调节国内市场价格,规避价格风险。

  (全文结束)

行业分类

免费报告搜索
关键字:
广告服务 - 法律条款 - 注册指南 - 关于我们 - 企业客户
Copyright © 1999-2008 3s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信通四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069号
TEL:86-10-85863259  客服:service@3see.com 
投稿:contribute@3s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