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模手机”类业务满足需求尚待时日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通讯
调查地点:北京、上海、广州、太原、成都、长沙
调查时间:004年4月
样本数量:997位
样本情况:18-60岁的手机用户
调查机构:零点调查与零点指标数据网
报告来源:零点指标数据网
报告内容:
近期小灵通漫游被叫停后延伸出异地不同号码的变相漫游,联通网络扩容提前完成其双模手机将于7月中旬上市,移动将于近期在北京推出“一卡双号”乃至“一卡多号”业务等。这些表明:面对手机用户不断变化与发展的需求,各大运营商在“套餐”之战后,纷纷通过推出“双模手机”类业务来更好地服务与争取用户。所谓“双模手机”类业务,指能通过选择相应选项,通过菜单即可在不关机、不换卡的情况下实现两个手机号码间的软切换,能够将不同的资费优惠进行叠加,创造出较高的性价组合。
根据零点调查与零点指标数据网近期合作的调查结果显示,用户对“双模手机”类业务存在现实需求,这种业务可以在资费和不同用途等方面为用户带来实际的价值。但“双模手机”类业务的推广除来自费用(终端设备和资费)和网络两个方面的障碍以外,还来自于用户理想中的网络搭配方式与运营商能提供的服务间存在明显差异。
该项调查结果来自零点调查与零点指标数据网合作,于2004年4月使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针对北京、上海、广州、太原、成都、长沙等6个城市18-60岁的997位手机用户进行的入户访问。数据结果已根据各地实际人口规模进行加权处理,在95%的置信度下本次调查的抽样误差为±1.78%。
近6成用户对双模手机类业务感兴趣或不反感,尤其是高端手机用户群体
调查结果表明,在“双模手机”业务还未推出前,在所访问6个城市的手机用户中,已有近一成(占8.7%)的手机用户目前使用2个及以上的手机号码。
而当问及是否对双模手机感兴趣时,有59.2%的手机用户表示有兴趣或一般,明确表示没有兴趣的占40.8%。
进一步分析发现,使用话费较高(100元以上)、年龄较轻(23-32岁)、学历较高(本科及以上)、收入较高(个人月均收入在2001-3000元之间)的高端手机用户对“双模手机”业务的兴趣度更高一些。
用户对双模手机的网络选择跨越不同运营商的特征明显
调查数据显示,对“双模手机”业务感兴趣的手机用户(样本量为353个)来说,最可能选择的两种手机网络搭配跨越不同运营商的特征明显。其中,排在前3位的网络搭配分别是“中国移动和联通CDMA”占34.9%,“中国移动和小灵通”占28.9%和“中国移动和联通G网”占14.2%等。我们发现,用户实际需求中的网络搭配,明显体现出“取长补短”的特点,一般都是“网络质量好”搭配“资费便宜”或“绿色环保”等方式的组合。而这与联通和移动运营商将要推出的“双模手机”类业务的网络搭配存在较大差距。
双模手机吸引用户的利益点主要是能用于不同用途、资费降低和随意切换网络
调查发现,双模手机吸引用户的利益点主要有:“区分个人和工作号码,不要带两个手机”50.4%、“可降低资费”48.5%、“可随意切换不同网络”38.0%等。而同时我们发现,对目前使用2个及以上号码的手机用户来说,主要原因有:“常用资费较低的号码接听电话,降低资费”(占46.3%)、“工作号码和私人号码有所区分”(占41.3%)、“在网络状况不好时可以互补”(占29.6%)等。可见:手机用户对“双模手机”类业务的实际需求均是出于对不同用途、资费及网络等方面的考虑。其中,“可用于工作和私人两个用途”是该业务可以大力宣传的一个亮点。
双模手机业务推广主要面临费用和网络方面的障碍
调查数据显示,用户对使用双模手机最担心的是“双模手机比普通手机贵”(33.3%),比较担心的还有“不同网络之间切换,是否会掉线”(23.0%)、“使用两个号码,月租费贵”(22.9%)、“计费会造成误差”(20.2%)等。可以看出,费用方面的障碍包括终端设备费和资费,而网络方面的障碍主要指网络切换是否掉线和计费误差。
从用户调查情况来看,双模手机类业务因其在资费、网络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便利性,因而受到用户的欢迎,市场前景较为看好。从联通的“双模手机”到移动的“一卡双号”(或多号),表面上双方在竞争号码服务,但实质上双方的竞争焦点还是资费和网络。联通希望通过双模手机,打通自己的GSM网和CDMA网,完善网络覆盖,还可以抢夺中国移动的“全球通”高端用户;而移动推出“一卡双号”(或多号)将为用户资费提供进一步优惠可能,同时这一服务还将为经常异地出差的用户提供切换号码和节省漫游费之便。
但无论是联通将于7月中旬推出的“世界风”双模手机业务,还是移动表示将推出“一卡双号”乃至“一卡多号”业务,均是在运营商自身网络内部的覆盖,(尽管从技术上来看,现有双模手机不仅支持联通GSM和CDMA号码,中国移动的GSM号码也在支持之列。)而这些与用户希望能跨越不同运营商网络来使用双模手机业务的实际需求还存在差异。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