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GHz无线接入的市场变迁与走向
报告类别:分析报告
行业分类:通讯
研究机构:通信世界
报告来源:通信世界
报告内容:
4月14日信息产业部发布了我国3.5GHz频段地面固定无线接入系统使用频率(第三批)招标结果,引人注目的是五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囊括了27个省(区)近300个城市3.5GHz频段2×30MHz频率使用权,并获准经营相应的电信业务。与第一批和第二批招标结果相比较,不难发现中标企业的范围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越来越向实力雄厚的基础电信运营商倾斜,被寄于厚望的新兴专业电信运营商黯然退场。3.5GHz频率配置重点的转变,预示着宽带无线接入市场的主体发生了重大变迁。
一、三次3.5GHz频率招标结果的对比
1.从中标率分析3.5GHz频率
配置重点的变化
从2001年9月开始在南京、厦门、青岛、武汉、重庆5个城市试点的3.5GHz频段地面固定无线接入系统使用频率评选(招标),被认为是我国打破频率行政手段指配,使频率资源走向市场化配置的第一步。随后,在2003年2月采用同样的方式对包括所有省会城市和部分发达城市的32个城市进行了3.5GHz频率的第二次招标。今年4月是第三次,27个省(区)
近300个城市不再以单个城市为单位,而是以省份为单位打包进行。
三次3.5GHz频率招标中标企业的中标数量与中标率见表1及图1所示。
表1
图1
从表1和图1可见,基础电信运营商在第一次招标中仅有中国移动一家中标全部5个城市中广卫(中国卫通的前身)中标1个城市。第二次招标中6家基础电信运营商都进入中标者行列,而且首次入选的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分别拿到32个城市中的28%、53%和72%的中标率,中国移动的中标率也达到了31%,中国铁通和中国卫通分别以9%和3%成为第二次招标收获较少的基础电信运营商。刚刚落下帷幕的第三次招标被除中国卫通以外的五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全部包揽。反观新兴专业电信运营商在第一次招标中中电华通取得全部5个试点城市的3.5GHz频率及经营权,其他三个新兴专业电信运营商(厦门金桥、武汉三江和重庆普天)各中标1个城市。在第二次招标中,中电华通以78%的中标率独占鳌头,天津中信和厦门金桥各中标天津和福州,而武汉三江和重庆普天退出竟争。第三次招标专业新兴电信运营商和中国卫通全部退出,五大基础电信运营商一统天下。
从以上分析不难得出以下结论:3.5GHz频率评选(招标)的市场重点发生了重大转折,从第一次招标重点向新兴专业电信运营商倾斜,到第二次招标悉数吸纳基础电信运营商和扶持重点新兴专业电信运营商(中电华通)
并举,最终在第三次招标中完全排除新兴专业电信运营商,将27个省(区)近300个城市的3.5GHz频率及经营权都交给了五大基础电信运营商。
2.从中标城市数量分析3.5GHz
无线接入的市场分布
3.5GHz频率的第一和第二次招标包括了所有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副省级的计划单列城市,第三次招标则覆盖了所有地级城市。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2年)资料及三次招标结果,得出各中标企业所占据的城市数量。
经过三次招标后五大基础电信运营商都能平均得到全国开放3.5GHz频率城市42%以上的份额,而新兴专业电信运营商加上卫通只占有全国11%的城市份额。而且有媒体报道指出,新兴专业电信运营商可能通过转让方式最终全部放弃3.5GHz频率及其经营权。
通过三次招标后五大基础电信运营商所占城市比例基本均衡,即使新兴专业电信运营商和卫通将3.5GHz频率及其经营权转让也不会改变五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在3.5GHz领域的竞争格局,除非新兴专业电信运营商和卫通3.5GHz频率及其经营权被1~2家基础电信运营商收购。
二、新兴专业电信
运营商退出3.5GHz
市场原因探析
在第一次3.5GHz频率评选(招标)推介会上,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相关人士明确表示,通过3.5GHz频率的市场配置,达到扶植缺少地面接入资源的新兴专业电信运营商的目的,促进我国电信业的有效竞争。第一次招标结果也证明此言不虚,中标企业中除因没有地面接入资源的中国移动外,其他5家都是在电信业名不见经传的新兴企业。但是经过一年半的建设和经营后,到2003年3月第二次招标时,己有3家新兴专业电信运营商退出,今年的第三次招标更是全线黯然退场。对此结局,不论是新兴专业电信运营商,还是业内专家的一致结论是:单凭频率资源的配置无法弥补与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巨大实力差距。
首先在电信网络资源方面,新兴专业电信运营商除了建设的3.5GHz接入网外,既缺乏城域网和骨干网,更没有开展电信业务必需的业务支撑网,而任何一个新兴专业电信运营商都没有能力再建如此庞大的基础电信网络。在电信运营全程全网的要求面前,3.5GHz接入网资源无力支撑新兴专业电信运营商的良性运营。由于与基础电信运营商存在接入业务的同质竞争,同时缺乏制度保障,因此也得不到基础电信运营商的良好合作,租赁基础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成本太高。以中电华通为例,在第一批中标的5个城市中投资8000万元完成了3.5GHz接入网建设,而运营一年仅收入不足250万元,回报极不理想。
第二是新兴专业电信运营商缺乏电信运营和市场能力及经验,没有形成有效的商业盈利模式和产业链。新兴专业电信运营商的运营仅限于为用户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服务,基础电信运营商赖以生存的话音业务无权经营,蓬勃兴起的互联网增值业务又因既无增值业务平台,也不能与SP形成产业链只能望而兴叹,单凭接入服务的收入根本无法支持新兴专业电信运营商的运营。调查显示,即使是基础电信运营商,到2003年宽带业务收入仅占整个收入的5%,但它却需要占用其95%的网络资源,没有话音业务收入的支撑,没有数千亿元并历经多年建设的网络资源,基础电信运营商同样无法仅靠接入服务而运营。
政府主管部门对频率资源的经济属性及市场化配置缺乏认识和经验,也是新兴专业电信运营商退出3.5GHz市场的重要原因。频率是国家重要稀缺性的战略资源,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和公共安全。面对电信市场的开放和竞争,采取市场化的配置是提高频谱利用率和推动无线电业务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同时赋予它打破电信垄断承担电信改革的重任是不现实的。我国接入“最后一公里”的垄断局面固然有接入技术手段单一的原因,而更重要的是制度和政策的历史沉积而形成的;企图以3.5GHz频率资源配置的导向而打破基础电信运营商“最后一公里”的垄断,证明是一次不太成功的试验。
三、3.5GHz
无线接入的市场走向
1.3.5GHz无线接入成为五大基础电信运营商的角逐舞台
第三次招标后,实际上是将3.5GHz作为“最后一公里”的竞争资源交付给五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展开角逐。五大基础电信运营原来拥有的接入资源是极不均衡的,其中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分别占有南方21个省(市、区)和北方10个省(市、区)的有线接入资源,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铁通都缺乏地面固定接入资源,极大地限制了它们与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在“最后一公里”的有效竞争。正是为了平衡接入资源,经过三次3.5GHz招标后,五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在获得3.5GHz频率和经营权的总体趋势上是比较均衡的。
就占有获得3.5GHz频率和经营权的城市数量而言,中国网通以172个城市居于领先地位,中国移动和中国铁通以150个城市并列第二,紧随其后的是中国联通(143个城市)和中国电信(142个城市)。
由于电信发展水平的差异,我国东、中、西部的宽带业务也反映了东快西慢的规律,因此占有东部城市较多的运营商就会占据3.5GHz无线接入市场的主动位置。分析三次招标结果可见,中国网通占有东、中、西部城市分别为53个、63个和56个;中国移动占有东、中、西部城市分别为57个、74个和19个;中国铁通占有东、中、西部城市分别为57个、72个和21个;中国联通占有东、中、西部城市分别为54个、35个和54个;
中国电信占有东、中、西部城市分别为32个、80个和30个。
从绝对数量看,中国移动和中国铁通获得的东部城市3.5GHz资源最多,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次之,而中国电信获得的东部城市3.5GHz资源最少。这是因为中国电信本来就拥有绝大部分东部城市的有线接入资源,其他基础运营商只能依靠无线接入手段才可能同中国电信在东部城市竞争。开发西部城市3.5GHz资源的任务,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重任在身,中国移动和中国铁通承担任务较少。
从五大基础电信运营商经营3.5GHz东、中、西部城市所占比例分析,中国电信所占据的东部城市仅占总量的5.2%,而中国移动和中国铁通的东部城市占有率为62.6%,是中国电信的1.78倍,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的东部城市占有率也是中国电信的1.65~1.68倍,也就是说在东部发达地区城市中,中国移动和中国铁通等将以更多的投入发展3.5GHz无线接入业务,而中国电信在东部发达城市的3.5GHz无线接入业务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将更多地在东部发达城市扩展xDSL有线宽带接入业务。在中部城市中,中国电信以72.1%的占有率领先,中国移动和中国铁通以66.7%和64.9%的比例占据中部地区3.5GHz城市资源的半数以上,说明其在中部城市需用更大的努力去建设3.5GHz网络和拓展3.5GHz无线接入业务,尽量扩大优势地位;
中国联通中部城市比例仅为31.5%,中部城市不会成为其3.5GHz网络建设和竞争的重点地域。在西部地区,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分别以87.5%和84.4%的占有率处于竞争的领先地位,中国铁通以32.8%的占有率成为承担西部城市最少的运营商,但西部电信事业的相对落后,宽带业务市场的相对冷清,必然会限制3.5GHz网络建设和3.5GHz无线接入业务的拓展,其效益与东部城市相比将大打折扣。
2.3.5GHz无线接入市场
竞争力对比
五大基础电信运营商虽然在获得3.5GHz频率和经营权城市的数量上相差不大,但在东、中、西部城市所占比例方面却有相当大的差距;又因为不同地区的通信水平和互联网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所以会导致五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在3.5GHz无线接入市场竞争力上的差异。
为描述3.5GHz无线接入市场竞争力上的差异,引入竞争力指数的概念。竞争力指数由不同地区电话普及率及互联网普及率权重指数和五大基础电信运营商3.5GHz城市权重指数构成。
不同地区电话普及
经过三次招标,五大基础电信运营商3.5GHz竞争力中,除中国电信因在南方21个省(市、区)拥有明显的有线接入资源,故在3.5GHz竞争力较低外,其他四个基础电信运营商3.5GHz竞争力都在伯仲之间。可以看出,政府主管部门在平衡运营商利益及保障公平竞争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四、3.5GHz无线接入网络建设投资分析
3.5GHz无线接入网络建设投资因运营商及市场目标的不同,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中电华通建设第一次中标的5个城市3.5GHz网络共投资约8000万元,它在5个城市共获得12×3.5MHz频率资源,平均每个品目(3.5MHz)
投资670万元。第二次中标的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铁通的3.5GHz网络投资共约2亿元,五个运营商共获得64个城市3×3.5MHz频率资源,平均每个品目(3.5MHz)
投资105万元,平均每个城市3.5GHz网络建设投资315万元。3.5GHz网络建设单元成本,中电华通是基础电信运营商的6.4倍。
第二次中标的基础电信运营商3.5GHz网络建设投资大幅减少,固然有3.5GHz开放城市范围扩大,建设市场形成规模的原因,但更为重要的是基础电信运营商并不把3.5GHz无线接入作为自己的关键性业务和收入的主要来源,而是作为开展业务的一种补充手段和增值业务进行发展,同时有很大一部分是用来拓展其他业务,提供更多更灵活的接入手段,比如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就是利用3.5GHz提供了基站互联和数据接入。因此,它们无须为3.5GHz网络建设独立的运营支撑系统,也无须高价租赁城域网和骨干网。反之,以中电华通为代表的新兴专业电信运营商只能将3.5GHz无线接入作为唯一的业务和收入来源,为此它们需建设整套的运营支撑和市场营销系统,还要租赁城域网及骨干网等网络元素,只能付出高昂的网络建设投资。
第三次招标后3.5GHz无线接入市场的主体是五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因此可采用其第二次招标后的网络建设投资作为参考标准。
3.5GHz网络建设投资的上限是五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在一年内完成3.5GHz网络的全部建设,其投资规模为21.68亿元;3.5GHz网络建设投资的下限是五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在一年内仅按照信息产业部的最低要求,完成一半的网络建设投资。
从表6预测可见,由于3.5GHz主体市场的明确和应用模式的成熟,3.5GHz无线接入网络建设在2004年将迎来一个新高潮。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