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是基础,国际合作和科技发展是根本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能源
调查地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沈阳、西安
调查时间:2004年5月20—5月23日
样本数量:2211
样本情况:16-60岁当地居民
调查机构:零点研究集团公布了与美国莱斯大学和日本UFJ研究所
报告来源:零点指标数据网
报告内容:
在6月31日于美国召开的亚洲能源合作研讨会上,零点研究集团公布了与美国莱斯大学和日本UFJ研究所最新合作完成的《中国城市居民对中国环境与能源问题的看法》课题研究中的主要研究结果。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居民有一定的能源紧缺意识,但节能行为普遍不足;在家用能源定价上,城市居民希望建立高公众参与度的能源定价机制,特别是高学历、高收入群体;城市居民认同能源问题的国际性,支持政府在能源问题上采取灵活的多边合作政策;中央政府被认为是国内能源开发和储运的主要责任者,能源产业私有化并未取得城市居民的信任和认可。
该项调查结果来自于零点指标数据网2004年5月20—5月23日使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沈阳、西安7个城市的2211名16-60岁当地居民进行的入户访问。数据结果根据各市实际人口规模进行了加权处理,在95%的置信度下抽样误差为±1.34%。
城市居民有一定能源紧缺意识 但节能行为普遍不足
从长三角的“电荒”到涉及东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的“煤荒”、“缺油”现象都昭示了中国的能源紧缺问题,城市居民对此感同身受。超过7成(70.4%)的城市居民认为中国的能源紧缺问题严重,认为不严重者比例不足2成(16.7%)。进一步分析表明:高学历、高收入的年轻男性能源危机意识更强。
虽然有了一定的能源危机意识,但城市居民的节能行为普遍不足:对于与自己利益直接相关并且简便易行的环保和节能行为,城市居民做的较好,但对于会给生活带来不便或者是需要一定经济投入的环保或节能行为则普遍做的不够。此次调查中,分别有88.1%和81.7%的受访居民表示他们在平时比较注意节约用水和节约用电,但是,仅有34.2%者表示他们会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如一次性筷子等;仅有19.7%者会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仅有8.0%者使用清洁或可再生能源。为了促进城市居民节能行为,利益约束是一方面,而加强科技研发以提高节能技术、降低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成本是另一重要方面。
城市居民期望建立高参与度的能源定价机制,特别是高学历、高收入群体
稳定透明的能源定价机制对于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次调查表明:在家用能源定价问题上,城市居民期望建立高公众参与度的定价机制,特别是对于家用电力、天然气和家用燃煤等与普通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能源。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能源定价问题上,学历越高、收入越高者越认同公共听证会,而低学历、低收入者相对来说更信任中央政府。低学历、低收入群体作为弱势群体,所掌握的信息有限,所能支配的社会资源不足,因而在能源定价这一问题上“相信权威机构”成为他们的主要意见。在能源价格改革中,如何采取措施减缓价格调整对低收入居民的影响是政府有关部门需要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中央政府被认为是能源开发和设备维护的主要责任者,私营企业信任度很低
城市居民一致认为国内各种能源资源的开发、国内储运和设备维护的主要责任者是中央政府,特别是对于核电站建设和战略性原油储备两个方面,分别有63.9%和51.2%城市居民认为应该由中央政府来负责。但是,在一些能源进口管道建设和船运运输等问题上,跨国企业被认为可以和中央政府一起发挥重要作用。
历史上能源产业属垄断产业,并且是有高技术要求的资金密集型产业,城市居民对于私营企业在能源开发、储运和设备维护中的信任度很低。随着政治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能源产业的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国有企业、跨国企业甚至是私营企业在能源开发和设备维护上应该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微观上讲,能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宏观上来讲,能源问题不再是单纯的国内经济和生产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国际安全、国际政治、国际外交甚至军事的国际性问题。在资源日趋枯竭而世界格局日趋复杂的今天,中国能源问题的解决,对内需要中央政府站在战略的高度统筹规划,对外则离不开多边的、全方位的国际合作。对此城市居民有着清晰的认识:城市居民认为美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国对于中国解决能源问题均有着重要作用,并且中国可与之合作或借鉴之处各不相同。美国被认为在提供基础设施建设援助(30.4%)、能源运输(27.7%)和能源问题国际谈判经验(35.4%)等方面对中国有重要作用。日本的能源教育(33.3%)、汽车尾气清洁技术(30.5%)和家用能源存储技术(31.5%)被认为值得中国学习和引用。而俄罗斯被认为是中国最为重要的战略性能源储备基地(29.4%)。
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能源不足的情况下维持国家实力的增长,资源不足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在中国已经开始凸显。随着能源需求越来越大而自然资源的日渐减少,能源问题的解决从过去的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越来越快地转向了对科学技术的依赖。从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资源的开采利用,到风能、水能、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到如何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到能源使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技术问题始终是关键。中国与日本地域紧邻并且同为石油依赖国,在能源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共同性。中国城市居民认为日本的能源教育经验值得学习,能源技术值得引进,特别是空气污染清洁技术、汽车尾气清洁技术、家用能源存储技术以及能源再循环利用技术。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的资源。若以“人均拥有量”来衡量,中国是世界名列前茅的贫油国。国际能源署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04年第一季度全球石油日需求量较上年同期增长180万桶,其中中国的需求增加了100万桶,超过增长总量的一半。一边是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一边是资源的日益枯竭,中国的能源紧缺问题日益加剧。据世界银行研究表明:由于节能具有公共事务性质,市场力量对实现节能潜力的贡献率只有20%,政府必须在节能中起到主导作用。加强能源教育,提高全民能源危机意识和节约能源的行为习惯是缓解能源危机的基础,而加强多边全方位的国际合作、引进和发展先进能源技术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根本。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