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机市场情况透视手机产业发展态势
报告类别:分析报告
行业分类:通讯
研究机构:天津统计信息网
报告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
报告内容:
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的重要产品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最为便捷的移动通讯工具。从最早每部万元,到现在每部几千元甚至几百元,从粗大笨重、色彩单一,到小巧精致、色彩绚丽,手机无论是从品牌、价位、还是从款式、色彩、尤其功能等各方面均有了突破性飞跃。手机市场的起步与发展推动着手机产业由小到大,由弱渐强;同时,手机产业的不断成熟又加速了手机市场的丰富与繁荣。随着手机市场与手机产业的互动发展,手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发重要、发挥的作用也越发突出。
一、天津市手机市场与手机产业现状
1、政府采取措施,招商引资,加快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一直受到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被确定为我市六大支柱产业之一。由于政策支持、措施得力,使得我市在电子信息特别是在移动通信产品制造方面,实力日渐雄厚。继摩托罗拉将其全球手机制造基地落户天津后,韩国三星、日本三洋等全球领先的手机厂商也相继在天津投资建厂。良好的投资环境、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得我市在手机产业及相关产业配套方面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2、手机产量攀升、产值扩大,成为国内产销量最大增速最快的制造中心之一
天津市在手机产业方面的实力确实卓尔不群,不仅产品生产门类齐全,而且技术水平和研发实力相当突出,跨国公司在我市配套本土化、人才本土化比例逐年提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市已成为国内手机产销总量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制造中心之一。2000年我市手机产量为1316万部,2001年为1498万部,2002年为2851万部,2003年达3140万部,2004年上半年为2466万部。
做为高新技术产业,手机产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发突出和明显。若以每部手机1300元计算,2003年我市手机产业至少形成408.2亿元的产值,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的比重为46.1%,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0.1%;若仍以每部手机1300元计算,2004年上半年,我市手机产业产值达320.6亿元,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的贡献率为52.8%,对全市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将近13个百分点。
3、手机价格下降、普及率提高,通讯消费成为一亮点
和其它电子产品一样,多年来手机价格一直呈下滑之势,手机出厂价格指数始终在低位徘徊。与上一年相比,2000年手机出厂价格指数为82.9,2001年为78.7,2002年为82,2003年为79.9,2004年上半年手机出厂价格指数仅为71.5。
与价格降势相反,手机普及率每年都以较大幅度上升。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居民用于通讯方面的支出呈逐年上升之势:2000年人均支出215.17元,2001年为274.58元,2002年为328.68元,2003年达到425.18元,2004年上半年人均支出231.15元。从移动电话的普及率来看,平均每百户居民拥有移动电话:2000年为8.8部,2001年为21.2部,2002年为45.2部,2003年达77.8部,今年上半年突破百部,为102.9部。
二、对手机市场发展状况的分析
从起步到壮大,手机市场发展之快,业内外人士有目共睹。在这个快速的发展过程中,或来自企业内部或来自市场外部的种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推动了手机产业的快速发展。
1、消费水平提高,促使产品更新速度加快
在发挥移动通讯作用的同时,手机正在逐渐演变成一种时尚产品。除了基本的通讯需求,消费者还产生了求新求异的个性化消费倾向。在这种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伴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不断缩短。国内外手机品牌为了抢占市场,纷纷通过采用新技术增强手机功能、改变手机外观、缩短新品开发周期。目前手机市场越发细分化,各类高、中、低端手机一应俱全。新品及高端手机,如彩屏和弦、带摄像功能或商务功能的手机,市场价位普遍较高,而那些款式陈旧、机型落后、功能单一以及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手机不得不降低价格面对市场。据统计,2003年1~6月份全国手机入网测试的机型就高达310种,而2002年全年只有240种。据悉,大部分国产手机厂商宣称,2004年推出新机型均将超过30种。
2、供需总量增长不同步,导致市场相对失衡
在手机行业较高利润和巨大市场需求的双重吸引下,出于对手机市场的乐观估计,手机厂商不断扩大产能,增加产品生产线,加快新品推出速度,部分企业还加大整机和重要部件的进口力度,2003年全国手机市场供给量迅速增长,增速在30%以上。
从需求角度来看,有专家分析指出,目前我国手机市场还没有步入以更新用户需求为主的发展阶段,新增用户需求仍然是构成市场容量的主体。同时由于国产手机厂商海外市场拓展有限、部分厂商产品策略失误造成库存积压,再加上小灵通市场急剧膨胀抢走了部分低端用户等不利因素影响,2003年国内需求仅为6000万部,若加上出口,市场总需求量也不足2亿部,而2003年全国产量约为2.5亿部,虽然国内市场仍有部分拓展空间,但供给量与有效需求之间的缺口依然较大,这种供需总量失衡的结果便是价格战不断升级。
3、国内品牌异军突起,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利润空间缩小
1999年以前,我国手机市场为国外品牌所垄断,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三足鼎立,占据95%的市场份额。在手机生产牌照和入网许可证等进入壁垒的保护下,国内手机企业凭借产品设计和成本优势,迅速扩张市场份额。波导、TCL、康佳、夏新等国产品牌迅速崛起,改变了手机市场传统的垄断格局。1999年国产品牌手机销量只占全国市场的2%左右,2000年升至8%,2001年达到15%,2002年突破30%,2003年跃至60%。市场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
目前经信息产业部颁发牌照的手机生产企业共有49家,随着企业在产品规格和技术参数上差异的不断缩小,产品同质化现象越发明显。产品越趋同,价格竞争就会越激烈,企业利润空间也就随之缩小。
4、手机生产企业提高本土化采购比例,降低了生产成本,带动了相关企业的发展
手机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生产日益规模化、经济化,促使单位产品成本下降;二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芯片和移动通信软件技术日臻成熟和完善,从而使得技术成本不断降低;三是由于手机零配件采购日益本土化,使得企业物流成本大幅度降低。
在零配件本土化方面,据业内专家透露,我国手机元器件本土采购率已超过50%,而且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从我市的情况来看,三家跨国公司越来越重视本土化采购。如我市某公司,在早以前,都以国外采购为主,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也在调整自己的供应商布局,尝试加大本土化采购比例。2003年,该公司本地采购率达60%。另外,该公司还在天津港保税区成立了物流配送中心,强化本地采购,并将这里集中采购的元器件发往美洲的生产厂。再如我市另一家公司,2003年其手机产品在我国本地采购配套率为40%,该公司宣称,2004年,本地采购配套比例将提升至65%。
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策略对于我市的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移动通信产品制造方面,我市已形成了明显的产业聚集效应,目前,有上百家本地企业在与摩托罗拉、三星和三洋公司的合作中受益。由此,本土化策略无论是对跨国公司还是对我市经济发展均可谓是一项积极的双赢举措。
三、手机市场存在的问题
手机产业现已成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中的龙头产业,由于它是新兴的高科技产业,更由于它起步较晚,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在手机市场上,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质量问题成为投诉焦点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2003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共接受5.1万多件关于手机的投诉,比2002年增长了60.3%,位居所有商品投诉的首位。而在所有手机投诉中,质量问题投诉占80%以上。消费者投诉的质量问题,集中反映在显示屏黑屏、主板故障等几个方面。从被投诉的手机品牌来看,70%左右的投诉矛头直指国产手机。
几年来,部分国产手机凭借外观设计和渠道优势迅速崛起,但在核心技术方面却无法与国外品牌抗衡。一些国内手机厂商或是购买关键模块,自己设计生产部分电路和外壳,或是直接从半导体厂商购买芯片生产贴牌手机。所谓贴牌手机,是指国内厂商由台湾、韩国、日本等企业进行代工,做好后,贴上大陆企业的牌子。由此,部分国产手机实际上是舶来品。一些国产手机厂商由于一味追求推出新款,更由于研发实力跟不上,不得不缩短手机测试时间,这样一来,很多机型一上市,便成为投诉热点。通常质量要求严格的公司,一般会把返修率控制在4%以内,但是许多国产手机的返修率却高达30%。
2、经销商市场行为不规范
大大小小、多如牛毛的手机经销商之间的竞争要比手机厂商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一些不法商户为了追求销售业绩,采取一些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欺瞒消费者。这些不规范的市场竞争行为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广告欺诈。在一些热销的报纸上做虚假广告。消费者通常会看到一些诸如“手机特惠酬宾“、“店庆酬宾“等广告,待光顾经销店后,得到的答复却是“价格刚刚做过调整“,或者“报纸上登的是裸机价格“。(2)、做假。随着手机购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不法商家的造假水平也越发高超,从换壳、包装、配说明书,到打标、销售,可谓是一条龙的造假流水线。某些商家在收得二手机后,只需30分钟就能将一部二手机变成一部“新“手机,其货色之簇新、包装之精美让消费者看不出丝毫破绽。(3)、水货手机屡禁不绝。由于水货价格要比行货价格低很多,消费者图便宜,商家图利益,所以水货一直很有市场。水货并非假货,但由于没有在国内注册登记机身号,所以也就没有国内厂商的保修许可。
3、售后服务不到位
售后服务不到位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消费者购买了假货、水货手机,因而无法得到正常的维修服务;二是虽然购买的是真品行货手机,出现问题后却依然得不到及时解决。很多消费者表示,售后服务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维修网点少。这种情况大多集中在国产手机品牌,某些品牌在某些地区设立的维修站过少,从而给消费者带来不便。(2)、维修价位难料。在手机维修过程中,很多消费者无法知道自己手机真正的损坏程度,因此也就无法预知应有的维修费用。个别不规范的维修企业就利用这一点欺骗消费者。(3)、维修质量不高。一些维修企业并不具备安全的手机维修水平和资格,送交他们维修的手机经常是旧毛病没有解决,又产生新问题,从而带来更多纠纷。另外,还存在部分商家与维修中心相互推卸责任,使得问题手机迟迟得不到解决的现象。
四、完善手机市场、强化手机产业的对策建议
手机市场与手机产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市场的繁荣带动了产业的发展,同时市场出现的问题,也常常是产业问题的真实写照。要实现手机市场与手机产业的良性互动,推助手机产业由“大“到“强“,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规范市场行为,加大打击走私造假的力度
手机市场与手机产业在我市发展很快。目前,我市拥有三家外资和两家国有手机生产企业。三家外企的长期落户,说明我市为手机产业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空间。近年来,由于一些不法商家市场行为不规范,致使假货、水货充斥市场,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制约了手机产业的发展。因此建议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最好是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来约束和惩治走私、造假等不规范的市场行为,从而保护消费者和企业的双重利益不受侵害。
2、构筑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据国家质量管理研究中心2003年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对售后服务不满意的人数达42%,极为不满意的占21.9%,这表明用户需求和手机服务现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是由于手机产品市场急剧膨胀、而手机售后服务体系相对滞后造成的。
服务是用户需求的核心内容之一,用户对手机的需求不仅表现在使用的需求、更包含对手机服务的需求,特别是在手机市场产品同质化倾向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服务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制胜的有力武器,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将成为手机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企业可通过增设维修网点、配备技术良好的维修人员、缩短维修时间并提供备用手机等措施来提升服务水准。
目前,全国手机用户已达3亿部,而且每年又以6000万部以上的速度在递增,由此衍生的手机维修服务造就了一个新的大市场。据业内人士估算,以年维修率10%、每部手机维修费用70元计算,全国手机维修服务市场预计在18个亿以上。相信每个企业也不愿因服务缺陷而丢失这么巨大的市场。
3、加速电信资费市场化改革进程
随着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手机越来越成为大众消费品,人们对于手机资费的高低自然也就越发关注。新浪网在今年电信日之际的调查表明,消费者最关注的电信政策中,电信资费以69.6%的比例高居第一位,远远高于互联互通15.6%的关注程度。
长久以来,消费者一直期盼单向收费政策能够早日出台。其实,人们对于单向收费的期盼不过是最终消费支出的降低。近年来,随着移动网络运营商之间竞争格局的不断变化,移动业务逐步成熟,资费结构也在不断调整。资费套餐、积分奖励等各项措施的频出,表明移动通信的服务层次在逐步提高、价格体系及价格形成机制也在不断变革。但是,现阶段的资费水平相对于居民收入而言依然有较大的降低空间。因此,加速电信资费市场化改革进程,不仅能够实现让利于民,还能够提高手机普及率,促进手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4、加速3G产品研发,抢占市场先机
3G产品是指第三代移动通信产品。有专家指出虽然我国手机用户已达世界第一,但是未来几年内我国手机市场容量仍然很大。目前主要是2G(第二代)手机产品市场,3G产品预计要到2005年以后才逐渐会从2G产品中分离出来,再经过若干年的发展,预计将于2010年形成独立的市场,届时,2G产品会逐步被淘汰。因此,手机厂商和移动运营商在继续扩大2G产品生产的同时,还应居安思危,加速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与产品的研发,因为它是未来手机产业的发展方向。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科技产品更是越新越具有竞争力,谁拥有和掌握了最尖端的技术,谁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市拥有三家外资、两家内资手机生产企业,和上百家手机配套企业,无论是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还是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在全国均属于领先地位,因此在3G产品的研究和发展上,我市应该走在全国的前列。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