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婚姻面面观——南昌人婚恋状况调查研究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调查
调查地点:南昌市
调查时间:2004年6月4日
样本数量:451
调查机构:经济晚报 江西方圆市场调研中心 调查热线
报告来源:江西方圆市场调研中心
报告内容:
写在篇首
“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人生三件大喜事,婚姻为人生之重由此可见。人的一生不过区区百年,婚姻却占据了三分之二的时间,美满的婚姻是人生幸福,事业成功的重要保障。而婚姻幸福的前提是恋爱时男女双方相互、充分的了解。有句俗话说“道不同则不相为谋”,婚姻的道理亦如此。在这其中,两性关系又是我国婚姻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开放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西方婚恋观念包括性观念传入我国,未婚同居、婚外恋、网恋、离婚率上升等现象逐一显现,新时代文化浪潮对现代人的家庭、婚姻和恋爱生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改革开放步伐日益加大,经营城市的理念日益成宠的英雄城南昌,人们对待婚姻和恋爱持什么样的态度呢?为了真实客观的反映南昌市民的婚恋心态,江西方圆市场调查研究中心与经济晚报共同策划了本次“南昌人婚恋状况研究”的社会调查,并发布调查报告以飨读者。
调查人手记
本次调查采用结构式问卷电话调查方式,共收集样本460个,有效样本451个,有效率98.04%。均严格按照标准的调查实施程序完成,以保证调查数据的科学与真实性,客观地反映南昌市民婚恋的心态,并采用SPSS专用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你的婚姻感觉如何
据中国相关机构的数据表明,中国这个自古以来重视婚姻的华夏民族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因为现在的离婚率,逐年上升。固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一世夫妻的中国人正在逐渐打破这一传统的观念。
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
对自己的婚姻很满意和较满意的人分别占20.8%和43.9%,对自己的婚姻现状反应平淡的人同时占到了21.3%,婚姻很不理想,家庭生活经常磕磕碰碰的人只有1.8%。由此可见,大部分人对自己目前的婚姻生活质量还是比较满意的。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还是现代婚姻生活的主流,家的感觉真好。
对现实世界中某些情景产生的联想,是人们心理活动真实状况的反映,这也是心理学情景测试法能够得以大规模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能够获得南昌人更加真实的婚恋观点和状况,我们出了一个这样的情景测试题,即“当你看到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相扶牵手,在黄昏的夕阳里漫步的时候,你有如何感想”测试的结果是,有76.5%的人认为这是美满婚姻的表现。认为这种情景很好,但非常少的回答占12.9%。不太相信的和没什么想法的人只占到了2.2%和4.7%。可见,目前南昌市大多数市民对美满的婚姻是人心所向,对于沐浴了5000年文明史的南昌儿女,连理并蒂,婚姻美满的观念在经历了现代地中海文明的侵淫之后,仍旧保持着自己不变的底色。
经济——婚姻质量的第一杀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人们喋喋不休的话题之一。所谓门当户对,八十年代结婚彩礼的小三件,九十年代的三大件,恋爱是天堂浪漫,结婚后是柴米油盐坟墓等都是反映经济对婚姻的影响,究竟物质的东西对爱情乃至婚姻的影响程度如何?我们的调查数据道出了真伪。
数据显示:
家庭经济问题是影响现代人家庭生活的主要因素,有37.2%的人选择了这个答案;同时认为双方缺乏沟通的人占到了31.5%,可见除了家庭经济问题之外,夫妻之间的有效的情感沟通也非常重要,现代人往往由于繁忙的工作等原因,对家庭中的另一半常无暇顾及,因此造就了婚姻破裂导火索,当你在外面出人头地,你的后院已经起火。
无独有偶,在和家庭收入交叉分析时,我们发现,家庭的收入与家庭婚姻生活的关系成正态分布,也就是说,收入越高的人对自己家庭生活婚姻质量的状况的满意度也越高。其中,家庭的月均收入在5001-8000元的人对自己婚姻生活质量的满意度高达了66.7%。而与此相反,家庭收入越低的人对自己的婚姻生活质量的满意度也越低,不知这是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天长地久VS曾经拥有
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海枯石烂,山盟海誓等词句反映着我国爱情婚姻的绝唱,但不知什么时候"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却在现代年轻人成为流行风尚,它自然受到所谓保守派人的强烈反对,世人对此也是众说纷纭。
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
持赞成观点的人占到了20.1%,持中立观点的人竟然高居榜首占到了33.9%。而持反对观点的人却只有29.2%。赞成的人与中立观点态度暧昧的人加起来的比例大大超过了持反对观点的人。
在与婚姻状况交叉分析时发现:已婚的人持中立观点的占到了33.8%,持赞成观点的人占到了17.1%,两者的比例之和超过了50%。未婚的人持中立观点的占到了34.9%,持赞成观点的人占到了24.8%,这部分被访者以年青人为主,超过已婚被访者8个百分点,这反映出年青人对这种思想更容易接受,而从总体分析,大部分的人对这种“但求曾经拥有”感情观,持暧昧的支持态度,人们的婚姻爱情观正在渐渐改变,是好是坏,个人自知。
未婚同居——大声说不
中国是个千年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在伦理观念里始终尊奉着一句话“万恶淫为首”。然而,现在未婚同居的现象在追求个性解放与张扬的年轻人中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时尚的年轻人把这种情况戏谑的称为把对方“搞掂”。一时间,试婚、同居等新的观念在年轻人中间流行起来,让我们来看看人们究竟对这种现象持何态度?
调查数据显示:
认为违背了中国传统,持坚决反对观点的人以39.2%的比例占绝对榜首;另外有29.5%的人认为说不清楚,应该视情况而定,态度暧昧!和年龄的交叉分析结果我们发现:以20—30岁的年龄段为分界点,30岁以上的人,年龄越大反对的态度越坚决,比例越大。这反映年青人对这种观念思想还不成熟,处于可塑时期,需要社会的有效引导。
为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人们婚姻观念,我们做了更直观的测试发现赞同“白头偕老”的人高达70.4%,占有绝对多数,为应该“顺其自然的人”也以22.9%的比例,位居其二。看来对于婚姻人们除了寄予了长相厮守的美好愿望之外,也更加理智的来看待这种情感,和则相守,异则分离也许是他们心中没有说出的言外之意。这与上述关于未婚同居的情况有所矛盾,但更可能是人们关于理想与现实感情真实心态的反映。
一见钟情——现代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FALL IN LOVE AT FIRST
SIGHT”(一见钟情)这个词语,在英语里同样存在,“一见钟情”到底可不可信,也是人们一直争论的话题。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现代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却被大多数的人所认可和艳羡,有30.8%的人完全相信这种“闪电式”的爱情方式,同时也有22.6%的人不相信这种爱情方式,现在盛行的快餐式网恋也是这种思维的反映。
与年龄做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在21—30岁之间的人完全相信的人最多,以39.3%比例,雄居榜首。20岁以下的人完全相信的人比较高,比例为33.8%。经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在不相信的人中占有的比例最高的竟然也是20岁以下的青少年!看来,20岁以下的青少年懵懵懂懂,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群体性观点!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塑造的最佳时机!
门当户对,郎“财”女貌
在70、80年代的农村里流行着找对象的三个年代的顺口溜:70年代当兵的,80年代做工(当工人)的,90年代经商的!如今生活在都市里的年轻人对自己婚姻伴侣的选择,又变换了什么标准呢?
我们的数据表明:
如今的年轻人选择婚姻伴侣主要注重的因素有三个依次为:对方性格、个人前途、经济状况,其比例分别为:34.2%、16%和10.5%。由此看来,现代人的择偶观,已经由过去的只看身份,变成了全方位的关注对方,先看双方的性格是否能合的来,再看个人是否有前途,最后看对方的家底子——财富。这种主流也许同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观察所得,并不是完全相符,但是,它至少说明,你未来的他或她,对你的选择将更加理性与实际,面包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面包是万万不能的。
离婚——两边天都说不出的痛
面对离婚率的逐年上升,社会学家大声疾呼,中国的人的婚姻观念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我们必须竭力遏止这种现象的继续蔓延。离婚究竟谁受到的伤害的最大,也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
无论已婚的双方有没有孩子,受到伤害最大的既不是男方,也不是女方,而是男女双方,这种比例在没孩子的时候高达了94.7%,而在有孩子的时候也达到了33.4%。看来,除了孩子受害之外,离婚的双方也是更直接更大的受害者,只是他们相比孩子来讲在人们的眼中坚强很多罢了。套用曹雪芹的话来说是,“谁言其中味,只有离者知”。离婚——满腹辛酸泪,是离婚的双方都说不出来的痛。如果,你正处在这样感情的漩涡之中,你一定要理智,前车之辙,后车之鉴,不到万不得已,应谨防让自己的天空都是说不出来的痛。
大学生结婚,红灯与绿灯
在我国新修订的《婚姻法》中,对在校大学生的结婚问题,首次亮起了绿灯。当时,立即引起全社会一片哗然。一时间,赞成者有之,诋毁者有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允许大学生结婚,一方面体现了对人权的尊重,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哲学发展的观点。因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体制的改革,高考已经对考生的年龄不再给予限制,所以,在以后的大学校园里,你肯定可以看到许多妈妈或爸爸大学生。接受教育是人天生的权利,因而允许大学生结婚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这是赞成者所持的理由。但是,大众究竟对此问题如何看待呢?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
表示赞成的人只占10%,持反对的被访者占到了45%的比例,大部分被访者难以接受这种观念。但是,在和身份职业进行交叉时我们发现:学生中竟然有42.0%的人持暧昧的中立态度,18.2%的人持赞成态度;和上述结果恰恰相反,看来不管外界如何众说纷纭,大学生们却自有自己的观点。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高于生活的艺术剧照
不久前,全国各地的电视台都在热播同一个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一时间,家庭暴力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引起了社会学家乃至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据中国妇女联合会与国内一家知名网站携手做的关于“中国婚姻家庭大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家庭发生暴力的比例并不是很低,但也绝对不象人们想象中那么高,而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我们的调查结果也证明。
回答家庭暴力存在现象的比例中,5.3%人认为很常见,认为从没有见到过或不常见的人为59.6%和27.1%。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电视剧是典型的艺术,是某一社会现象集中的反应。由于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个人素质的不断提高,家庭暴力这种现象也许终有一天会退出历史的舞台,退出人们的生活圈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也将永远成为高于生活的一张艺术剧照,被封存在历史的档案中。
对于导致家庭暴力的主要因素,我们的调查显示:双方的性格不和是最主要的原因占28.2%,其次是家庭经济因素占了18.9%,再次为双方的感情不牢靠占18.5%,心理不正常的人也占到了12.1%。这个结果与上文遥相呼应,也证明了现在的年轻人,择偶首要条件便是考虑对方性格的主要原因,因为性格不和是产生家庭暴力的源泉所在!
网恋——场游游戏,一场梦
有一条手机短信是这样调侃的,“农民对城里人的抱怨:俺们刚吃上肉你们又吃菜了,俺们刚娶上媳妇你们又独身了,俺们刚吃上糖你们又尿糖了,俺们刚能歇会儿不用擦汗你们又去健身房、桑拿房流汗了,俺们刚能吃饱穿暖你们又减肥露脐了,俺们刚能在电影院约会你们又改网恋了。”让人爆笑的同时也不禁令人深思。即,网恋已经悄无声息的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就象任何其他的新生事物一样总要引起人们的争论。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
有27.5%的人认为这是现代人的一种爱情游戏,有8.4%的人认为这是寻找爱情的一种方式,有38.1%的人不表任何态度,认为说不清楚
。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出对这种崭新的媒介人们保持着莫衷一是的态度。虽然,现实生活中以网络这种新兴事物为媒介而最终结为伉俪的,真有人在,但是人们仍然对这种寻求感情的方式,不置可否,大多数人认为只是一种游戏。
建议文章题目:《婚姻爱情——天堂坟墓》、《执子之手,与之偕老》、《爱情婚姻大写真》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