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调研公司 培训会议 行业情报 付费报告 免费报告 调研文库 求职招聘 执行峰会 邮  箱 论  坛 搜  索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热点话题 | 行业动态 | 项目招标 | 咨询黄页 | 涉外调查
注册成会员
定性研究 | 服务评估 | SPSS专题 | 消费者研究 | 产品开发 | 品牌传播
汽车 | 通信 | 经济 | 房地产 | 互联网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 2008报告预订(|)
我的帐户 | 购买帮助 | 购物车 | 忘记密码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求职招聘区 | 委托代理区 | 行业讨论区 | 调研学习区 | 系统服务区

近年来贵阳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情况的分析研究

报告出处:中国统计信息网  发布日期:2004年09月28日 08:52

报告类别:分析报告
行业分类:调查
研究机构:贵州统计信息网
报告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

报告内容:

  消费结构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所消费的生活资料和劳务在种类和数量上的比例关系。消费结构及其变化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反映了居民的消费特征及消费趋势,反映了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程度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近年来,贵阳市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消费结构逐步优化。但是,消费结构的某些环节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加以引导,使消费结构更加协调

一、贵阳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及特点

  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呈逐年上升态势。1999年,城市居民家庭消费支出5327元,2003年达到6324元,五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加近250元,年均增长4.4%;1999年,农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为1418元,2003年达到1704元,年均增长4.7%,高城市居民0.3个百分点。

  (一)食品支出比重(恩格尔系数)呈下降态势

  2003年城市居民人均购买食品支出2447元,比1999年增加233元,年均增长2.5%,但是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却下降了2.9个百分点。农民人均食品支出805元,比1999年减少78元,年均下降2.3%,农民食品支出比重下降了15.0个百分点,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城市居民。

  食品消费水平由过去简单地吃饱吃好,转变为品种更加丰富,营养更加全面。在城市居民食品消费中,粮食类、蛋类和烟草类消费呈下降态势,人均分别为161元、46元和161元,分别比1999年减少了43元、19元和11元,年均下降5.7%、8.3%和1.6%;油脂类、肉禽及制品类、水产品类、酒和饮料类基本持平,人均分别为77元、505元、65元、119元;菜类、干鲜瓜果类、奶及制品类呈增长态势,人均分别为263元、168元、116元,分别比1999年增加了24元、29元、34元,年均增长2.4%、4.9%、9.1%。城市居民食品消费的最大变化是:在外用餐成倍增长,2003年,城市居民人均在外用餐490元,比1999年增长1.5倍,其占食品支出的比重从1999年的14.8%上升到25.0%。

  (二)衣着消费比重下降

  五年来,城乡居民用于衣着方面的消费逐年增加。2003年,人均衣着消费,城市居民和农民分别为547元、85元,比1999年增长35元、12元,年均增长1.7%、3.9%;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分别下降了0.9、0.2个百分点。说明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的衣着消费质量在不断提高,但相对于其他消费的重要程度却在降低,这是消费结构优化的重要标志。

  (三)医疗保健支出快速增长

  2003年,城乡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分别为475元、54元,比1999年增长264元、16元,年均增长22.5%、9.5%,其消费比重分别由4.0%、2.7%上升到7.5%、3.2%。城市居民医疗保健支出上升主要是因为:医药费(即医疗费和药品费)的大幅上升。2003年,城市居民人均医药费支出达到442元,占医疗保健支出比重的93.1%。

  (四)交通通信消费增长迅猛

  2003年,城乡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为770元、154元,比1999年增长444元、72元,年均增长24.0%、17.1%,其消费比重分别由6.1%、5.8%上升到12.2%、9.0%。资料显示,1999年,贵阳市城乡居民拥有电话和移动电话37.51万部和18.29万部,2003年,分别达到了89.46万部和114.94万部。通信工具拥有量的快速增加,带来了通信费用的大幅上升,2003年城市居民人均电信费用支出为334元,比1999年增长182元,年均增长21.8%。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移动电话、互联网、宽带接入等各种先进的通信设施不断步入居民家庭,由此造成部分高收入、高消费家庭电信费用节节攀升。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准的提高,通信费用还将持续上升。

  (五)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呈增长态势

  五年间,城乡居民用于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年均分别增长14.2%、13.7%,其消费比重分别由11.4%、7.8%上升到16.4%、10.8%。调查资料表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愿意花更多的钱投入子女教育支出。2003年,城市居民人均教育支出562元,比1999年增加了218元,年均增长13.1%。

  (六)城市居住消费呈下降态势、农村住房消费增长迅猛

  五年来,城市居民用于居住的消费逐年减少,2003年人均为487元,比1999年减少119元,年均下降5.3%,其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也由11.4%下降到7.7%。农民人均住房由1999年的135元增长到2003年的319元,增长了1.4倍;其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也由9.5%上升到18.7%。由于绝大多数农民有钱以后,其消费重心也是首选建房,可以预测,住房消费仍是今后农民消费的重要部分,住房消费将会挤占农民其它消费份额。

  (七)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呈下降态势、农村消费比重持平

  五年来,城市居民用于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消费逐年减少,2003年,人均为326元,比1999年减少了215元,年均下降11.9%。我市农民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从1999年的59元增加到2003年的72元,增长13元,年均增长5.1%;其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持平,为4.2%。

二、从消费结构看城乡居民消费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逐年扩大

  从总体上看,农民生活有所改善,但是,与城市居民相比,消费差距已越来越大。五年来,虽然贵阳市农民与城市居民消费支出的比值没有多大变化,一直在3.7~3.8之间徘徊,但是他们的消费水平差距已越来越大。五年间,城乡居民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差距已经从1999年的3909元,扩大到了2003年的4620元。那么,究竟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扩大的原因是什么呢?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导致城乡消费差距进一步扩大。2003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7985元和2510元,分别比1999年增加1903元、500元,年均增长7.0%、5.7%;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由3.0倍扩大到3.2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由原来的4072元,扩大到5475元。近年来,农民收入受到几个方面的影响:A.城市下岗职工增多,农民外出务工挣钱机会相应减少;B.机械化作业程度不断提高,使得劳动力市场需求减少,而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增加了创收的难度。

  2、城乡居民消费环境的差异,扩大了城乡消费的差距。农村消费环境欠佳,农民的消费受到抑制。主要表现在:A.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不能适应新时期消费的需要,大功率多功能的家电设施用不上,洗衣机因无自来水只能当摆设。B.服务网络少,农民无法享受到售后服务。由于受地域条件的限制,生产厂家承诺的售后服务由于网络没有延伸到农村,农民购买的商品一般不能享受到售后服务,有时为了一种耐用消费品,必须往返城市多次,花费许多精力。C.受假冒伪劣和过期商品的侵害。农村是城市打假的避难所,大量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在个体商贩手中,常常让农民深受其害。

  3.城乡居民消费观念的不同,扩大了城乡消费的差距。城市居民的信息来源较广,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城市居民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假日旅游和购物消费等娱乐活动已成为消费热点。信贷消费也逐渐成为城市居民超前消费,提前享受的一种时尚。而大部分农村居民仍然保持着比较传统的消费观念。

  (二)食品、衣着消费比重偏高

  从贵阳市城乡居民1999年至2003年消费结构可以看出,居民食品、衣着方面的消费比重虽有下降,但两项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仍近二分之一,比重依然偏高。在1995年,日本、英国居民的两项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28.6%和30.0%,美国只有20.8%,亚洲的泰国、新加坡分别为37.4%和28.7%,均大大低于我市,表明我市消费结构中食品、衣着消费比重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三)不健康消费依然存在

  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城乡居民,由于观念意识转变上的滞后,加之消费者素质不高,在现阶段,不健康消费还随处可见,比如迷信消费、盲目崇拜消费仍有一定市场,算命、相面盛行,结婚、丧葬等铺张性红白消费,迎来送往等高额人情消费,这些都是不健康消费的具体表现。

  (四)消费结构的优化与发展掩盖了其内部结构的不合理

  从整体上看,全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优化趋势明显:教育、医疗保健等消费支出大幅增长,比重提高,但也要看到,在这些消费中,有些增长是不尽合理的,比如食品消费中的烟酒消费,其占食品消费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吸烟对人身体健康有害,酿酒浪费大量粮食,过量饮酒损害身体健康。教育消费中学杂费、医疗保健消费中医药费大幅增长,抑制城乡居民的消费,城市低收入居民和农民承受着支付家庭医疗和子女教育费用的负担,特别是非义务教育的收费大大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虽然这两项消费支出增长有教育、医疗制度改革的原因,但高收费、乱收费等违规收费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三、优化消费结构、拓宽居民消费领域的建议

  (一)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启动消费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提高农民和城市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是扩大内需,启动消费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增加就业岗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推动城乡居民消费增长,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措施。经济的持续发展,终究要依赖于消费,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比诸如降低利率、增加投资等启动消费的措施更直接,效果更明显。

  (二)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消费环境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城乡居民对服务消费的需求、信息产品消费的需求明显增加,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必须加快信息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深化对信息产业、第三产业经济功能的认识。着重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邮电、教育、医疗、金融、保险、房地产、商业、家庭服务、咨询等服务行业及计算机网络、软件等高科技信息产品产业的发展。加强对信息产业、第三产业的总体规划和管理,使之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满足城乡居民物质生活需要,为他们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提供条件。

  (三)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努力营造一个好的消费氛围

  商业服务部门应不断改变服务方式,在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上下功夫,挖潜力。政府部门要加大治理农村市场的力度、重点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对农村造成的伤害,优化市场环境,完善市场管理。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水、电、路、通讯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提高消费者素质,促进消费结构优化

  消费者素质是特指人作为消费主体在消费行为上所具备的修养和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包括审美鉴赏能力、识别挑选能力、质量监督能力和适度消费能力。提高消费者素质,是优化消费结构的关键。提高消费者素质,建立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念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当前,要积极运用舆论工具,宣传消费知识,引导富裕起来的城乡居民以提高精神生活质量为重点,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消费氛围,提倡科学型消费,减少愚昧型消费,从而优化消费结构,拓宽消费领域,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全文结束)

行业分类

免费报告搜索
关键字:
广告服务 - 法律条款 - 注册指南 - 关于我们 - 企业客户
Copyright © 1999-2008 3s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信通四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069号
TEL:86-10-85863259  客服:service@3see.com 
投稿:contribute@3s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