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调研公司 培训会议 行业情报 付费报告 免费报告 调研文库 求职招聘 执行峰会 邮  箱 论  坛 搜  索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热点话题 | 行业动态 | 项目招标 | 咨询黄页 | 涉外调查
注册成会员
定性研究 | 服务评估 | SPSS专题 | 消费者研究 | 产品开发 | 品牌传播
汽车 | 通信 | 经济 | 房地产 | 互联网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 2008报告预订(|)
我的帐户 | 购买帮助 | 购物车 | 忘记密码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求职招聘区 | 委托代理区 | 行业讨论区 | 调研学习区 | 系统服务区

跨国医械企业在中国的现状与分析

报告出处:中国医药报  发布日期:2004年09月28日 08:53

报告类别:分析报告
行业分类:医药
研究机构:中国医药报
报告来源:中国医药报

报告内容: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医疗设备需求庞大,是世界上最大的普及型医疗器械市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端医疗设备市场之一。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额为548亿元,其中高技术医疗设备约100亿元,并且在以每年14%左右的速度增长。此外,目前中国的医疗市场上,医疗器械与药品的销售额比例为1∶8,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因此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炙手可热的市场,吸引了众多跨国医疗器械企业进入,其中最有份量的是美国GE、德国西门子、荷兰飞利浦、日本岛津、东芝等著名跨国企业。跨国企业目前在中国市场表现如何呢?前不久,精诚泰和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刚刚完成的一项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行业研究揭开了这一谜底。

三驾马车分享市场

  研究显示,GE与西门子发展势态强劲,GE已经占领了中国CT机、核磁共振设备等高端医疗设备市场的半壁江山,西门子紧随其后,飞利浦则正在迎头赶上,而岛津与东芝在中国占有的市场份额却在逐步下滑。

  在整个中国高端医疗设备领域,GE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50%~60%,是该市场中的绝对领导者。在拓展中国市场的同时,GE也逐步把中国放在其全球发展的核心位置。GE在中国生产的医疗设备不只供给中国市场,还要向全球供应。目前,GE在全世界CT销售量的30%以及中国普及型CT 市场上超过50%的装机量来自北京GE医疗研发制造基地。其在中国生产的CT70%用于出口。GE医疗未来的目标是,2005年不仅要在中国实现50 亿元的销售额,同时其全球市场从中国的采购额也要达到50亿元。

  西门子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占据的份额仅次于GE。西门子医疗集团 1999年开始在上海投产CT机,20 01年10月“欢星”型CT机进入市场,销量很好,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销往海外市场。2003年2月,西门子医疗 系统集团又在上海浦东建成一个新的CT生产工厂。西门子表示,全中文界面的CT机不久也将推出。

  相比GE、西门子这两个竞争者,飞利浦在中国设立医疗设备生产研发基地则足足迟了十多年。2004年2月9日,飞利浦电子集团与中国东软集团旗下的东软数字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了东软飞利浦医疗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将为中国和全球市场提供CT机、X线机、超声设备等。飞利浦医疗设备方面领先的技术产品优势和丰富的国际市场销售经验,再结合东软与国内研究和医疗服务机构的广泛联系,可以提高东软在数字医疗领域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迅速推动中国医疗产业的国际化。这一合作同时也是飞利浦加速发展在中国业务的重要战略。

  东芝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走过了30余年的风雨历程,但一直到2003年 2月,东芝才在大连投资建厂生产医疗器械,至今在中国尚未设立科技研发基地,其中国市场上的产品技术水平明显落后于GE和西门子,这使得东芝的高科技医疗产品落后于高端市场的总体水平,已不能满足中国市场的需要。

  岛津创立至今已有120余年的历史,但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上的表现与最初的辉煌相比,也已经呈现出下滑趋势。

深度合作实现双赢

  在引进医疗设备方面,中国政府很早就定下“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向,并下定决心,中国绝不做落后医疗设备的集散地。这个决心从中国坚决禁止进口二手医疗设备就可以看出。同时,虽然中国经济发展并不均衡,但巨大的人口基数和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令国内高端医疗器械需求与任何发达国家相比都并不逊色。“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在这样的背景下,谁能及时把最先进的技术带到中国,为中国医疗市场提供最先进的产品,并有良好的耐心对中国市场进行长期、稳定的投入,谁才可能在竞争中获胜。

  研究显示,GE在中国最重要的成功经验,是它并没有将所有精力集中在如何片面提高销售额上,而是投资在中国进行生产和研发,为中国市场提供一流的医疗器械。GE现任CEO杰夫·伊梅尔特认为,只有依靠技术创新,企业才能获得长久的增长。在这种思路下,GE在中国大量投资建厂:2000年6月6日,GE中国研究中心在上海高科技园成立;2003年 10月,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GE(中国)医疗系统集团全面竣工,这使得其在中国的生产能力提高了两倍,出口能力也提高了两倍。在这样的基础上,GE在中国的研发基地能提供世界一流的科技产品,适应了中国目前高端市场发展的需要,受到中国广大客户的接纳。随着医疗投资的增长和投资主体多元化,部分地区县级医院已开始购买GE或西门子产品。反之,东芝和岛津的产品逐渐受到中国市场冷落,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没有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中国的医疗器械市场,而是在很久以前将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定格为低端市场,没有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进行相应的调整。

  当然,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需求也有不同的层次。在刚刚举行的第五届全国医疗器械西部博览会上,记者就看到不少医疗机构对一些高端设备虽然钟爱,但却囊中羞涩。这意味着企业要为不同层次的市场提供相应的优质产品,而绝非一味地将技术过时的产品拿到中国来销售。更何况在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医院对高端医疗设备的需求是与世界先 进水平同步的。目前岛津已经意识到在中国进行科技研发和销售高新水平产品的重要性。据该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其最新推出的血管造影设备就是目前国际上非常先进的产品。

  同时,如果在中国设立医疗器械研发中心进行产品研发,就必须在中国进行临床试验和临床评价,这种临床试验会加大中国医院高端客户的深度参与,对新研发的医疗器械获得更详尽的了解,并在参与研发的过程中对产品建立起深厚感情。这种亲近感对于在研医疗器械在中国的长期推广会产生深远影响。同时,跨国企业在中国建立研发基地,将得到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可提升企业产品科技水平,加快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事实证明,抢先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是GE的成功之处。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最先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的企业,也是在市场中领先的企业。一个真正全球化的公司,绝不会仅仅把中国看成单纯销售产品的市场,而是会把中国看作创造更大客户价值的“风水宝地”。过去两三年间,GE在中国生产的医疗仪器在美国最大的展览会里展示得非常多,而且得到美国FDA批准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人们甚至开始感到,GE是美国的,也是中国的;GE在中国的研发与生产是服务于中国的,更是面向世界的。医疗器械行业以外的一些著名的跨国企业,如摩托罗拉、微软、诺基亚、朗讯等都在中国设有研发中心,大多是面向全球的研发,而不仅仅是针对中国的客户化改造。但是,一些日本企业在这方面则相对落后。

人才本土化有利发展

  跨国企业在中国,吸收和使用中国本地人才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一方面,本土人才更了解国情,更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为企业在中国开拓市场减少很多障碍。另一方面,本土人才也更加了解中国市场。

  对中国本土人才的大量吸纳和培养,为GE与西门子在中国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辅助作用。GE近几年吸纳了很多本土科技和管理人才,既可以看到有美国人在领导、管理中国人,同时也可以看到中国人在领导、管理美国人,他们在合作中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培育强大的本地员工队伍,也是西门子非常重视的管理理念之一,甚至成为西门子在中国成 功的秘诀之一。相比之下,东芝和岛津在中国的发展遇到了一定的阻力。

  精诚泰和公司总经理武海波指出,调查表明,在中国当今环境下,中国市场为跨国医疗器械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广阔空间。但跨国医疗器械企业也必须做到:不只是单纯扩大市场,而是要在中国投资建厂或设立研发中心,为中国创造就业机会,吸纳与培养中国本土研发、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只有这样,跨国企业才能真正融入中国社会, 并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全文结束)

行业分类

免费报告搜索
关键字:
广告服务 - 法律条款 - 注册指南 - 关于我们 - 企业客户
Copyright © 1999-2008 3s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信通四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069号
TEL:86-10-85863259  客服:service@3see.com 
投稿:contribute@3s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