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湖北黄石市就业形势整体看好
报告类别:分析报告
行业分类:综合
调查机构:湖北统计信息网
报告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
报告内容:
2004年,湖北黄石市在突破工业增加值100亿大关的同时,城镇单位劳动就业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和关心下,精心打造就业与再就业服务平台,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万人,已完成全年目标。登记失业率为4.3%,低于控制目标4.4%。其中: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净增万人,在岗职工工资预计增长5%左右,年人均工资可达万元。
一、增长的主要特点
2004年,市委、市政府以“三个代表”为中心,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劳动就业与再就业工作,精心部署全面开展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为内容落实扶持政策,完善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加快“三条保障线”并轨,大力开发就业岗位的再就业援助活动,全市就业再就业各项指标进展情况良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已超过4万人,扣除自然减员人数1万多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万人。其中: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万多人员,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以及灵活就业形式就业新增人员2万多人。
1、扶持再就业政策进一步落实。
根据国家扶持政策对新增就业岗位招用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企业,并与之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财政部门还将为企业招用的这部分人员提供社会保险补贴。对具备一定劳动技能,想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或合伙经营与组织起来就业的,自筹资金不足部分,可以向市担保公司申请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再就业扶持政策原定执行到2005年,现顺延至2008年。全市下岗失业人员在国家政策的倾斜下,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万多人,其中:安置“4050”人员近6千人,进行再就业上岗培训达1.6万人次。在核对28类工种和226个企事业单位工资收入的同时,发布黄石市2004年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较真实地反映了黄石市职工当前的工资水平,防止高岗低薪、低岗高薪现象,以利于供求双方工资待遇的透明度,以吸引、引导和调动就业与再就业人员的积极性。
2、企业改制效益提高职工工资上升
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多元化的就业渠道不断拓宽。随着城镇国有企业新一轮改组、改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就业人员开始转向其他经济类型。在企业改革机制调整后,起用新的经济类型企业单位达200多个,一些国有企业冗员,逐步进入再就业行列,使集体、其他经济类型单位从业人员增加,增幅分别在6%、8%左右。第二产业在岗职工工资水平继续提高。大江集团有限公司就是改制后产生的民营企业,由原先9个大小单位1500多名职工组建的实业公司,依附在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的下属单位,部分人员年人均工资不足7千元,包括部分集体职工,工资不能按正常标准、时间发放,该公司改制后,经过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采取严格的规章制度运作,奖惩分明,对不完成工作量的人员按全市最低工资标准发给最低生活费等,层层承包,分配灵活,激活了每个职工的积极性,同时今年工业形势转好,产品价格上扬,产销两旺,大江集团有限公司人年均工资达1.1万元,与上年同比增长8.7%。
随着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不断扩充和劳动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职工劳动报酬随着企业效益的增长而提高。冶钢集团,以产品量质化生产来定劳动报酬,平均在岗职工月劳动报酬超过千元,同期比增长30%左右;城市公交集团改变机制,不断以新亮美的公交特点,采取买断线路分段承包,将600多人进行剥离承包,人均工资较去年同期增长22%。黄石市第二产业在岗职工月人均工资在9千元左右,比上年同期增长14.71%,其中:国有企业在岗职工月人均工资近千元,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在岗职工月人均工资在800元左右,集体企业700元左右,预计增长4%左右。
3、三产业新增就业岗位增多
黄石市第三产业随着国民经济行业的不断发展日俱壮大,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其他经济类型为开发的单位人数增幅较大。新增就业人员工资收入一般高于劳动保障规定的月人均工资310元。
2004年,在国家经济调控下,产业结构的深化调整加快了从业人员的行业转移,市场配置资源机制的逐步形成。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多元化的就渠道不断拓宽,国策倾斜,加速滞后行业发展。
4、第一产业就业形式转好。
多年来,第一产业受市人的冷落,农业经济发展处于低谷,使部分农场解体转产,劳动力流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大量减少,劳动报酬年人均在3千元左右,在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贯彻执行以后,农业经济发展得到进一步调整,党的扶农政策再一次倾斜,农、林、牧、渔产业和园林绿化等,在各级政府的引导重视和人们在对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下,农、林、牧、渔产品全面受到人们青睐,城市环保意识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从黄石市城镇集体企业单位反映第一产业就业人数较上年同期上升幅度明显,年人均工资增长4%左右,
5、建筑业发放劳动报酬有望与各行业一样稳定
长期以来,黄石市建筑业企业与工业企业以及各行业一样,受经济发展调控的影响,许多建筑业改制、职工算断工龄、行业之间合并转轨,随之而来的私营、民营企业应允而生,在整个建筑业运行中大量招用农村农民工,所给的劳动报酬标准不一,所发放报酬的时间不定,给部分不法之人有机可逞,视党纪国法不顾,将农民工的劳动报酬随意少发,甚至不发,这一严重不法行为,较大的打击和损伤了广大农民用工积极性,使黄石市建筑业得不到全面发展。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成立了清查专班,对全市83家建筑企业、24家外来建筑队伍、3家中央建筑企业、77家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摸底调查统计,全市累计拖欠341个工程项目工程额3.25亿元,拖欠发放农民用工劳动报酬3206万元,从去年12月至今年11月底止,在政府强制手段监督下,目前已清偿比例86.21%,清偿拖欠农民工报酬2764万元。并明确规定明年春节前必须解决剩下的拖欠款,同时出台一个倾情与农民用工的政策,从2005年1月起建筑业农民用工工资必须按月发放。对于少于一个月劳动时间的工作日,还可实行日、小时、周工资制或按有关协议合同的规定,在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支付工资。工资必须以法定货币支付,严禁以购物券、饭票的形式抵农民用的工资。随着国家社会和劳动保障政策的落实,部分大中型企业兑现拖欠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标准。
6、减员增效精兵简政机构人员减少
2004年,黄石市在不断加快改革机制的步伐,国有企业、事业、机关单位人员精简工作继续,从国有企业、事业、机关单位人员分组数据表明,除部分事业单位还没有改革到位外,国有企业、机关单位就业人员都在减少,国有企业、机关下降1%左右。
二、存在的现状与建议
1、完善服务机制广开就业门路
黄石市是一个老工业原料基地,具有悠久的历史,老企业较多,在改革的演变中,虽有较多的冗员虽然已向社会释放,但这部分人员还没有与企业脱离关系,存在着有离开本单位仍然保留关系,企业还要在不同程度上负责这部分人员的保险费,医疗费,养老费、住房公积金、生育保险费等,这意味着已断奶的孩子还要支付抚养费,企业仍旧挑着这副担子负荷着,没有使企业减负。各企业在经过一年的改革、改制买断工龄,正常退休的运作后,全市离开本单位仍然保留关系人员6万多人,其中:内退养职工1.3万人,离开本单位仍然保留关系人员的生活费全年需24213.8万元,月人均生活费200多元。建议市政府有关部门能否建立相应服务平台这个服务平台可建立在每个社区,而每个社区又可多几个便民网点,安置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就业,政府将安置补贴倾斜部分,既体现政府的关心又为企业和离开本单位仍然保留关系人员分忧,就好比读书一样读完了小学读初中级级上升,好处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可解脱企业的不必要的负担,一心一意轻松抓好生产与管理。其二,可解决离开本单位仍然保留关系人员的后顾之忧,不是将这部分人员推向社会不管,而是管到底。其三,多建立了公益性服务便民网点。其四,增加了固定就业岗位,全市近300多个社区,如果按人口密集分布多少来设置社区网点,一个点安置3?5个人员,增加岗位就可安置千余人。全市网络连通,就好比是景上添花。
2、加速生产提高效益要使效益与收益同步进行
2004年,黄石市国民经济各个行业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市委市政府首先想到的是退居在家安居晚年的老同志们,在2004年底以前按不同规定予以加新,时间从今年7月起算,争取在年底签发到位,而与此相比的有省文件规定的事业、机关单位从2003年出台的增资政策和2004年出台的移动通信补贴全市均没有兑现。行业之间工资差距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如:第一产业全部职工人年均工资水平虽与上年相比增长幅度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但第一产业基数较低,仍然低于第二、三产业月人均工资300元左右,低于电力煤气水生产供应业40%多。仅次于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建议:政府对热衷于农业扶持开发并共建就业的志士,倾斜政策,向支援边远山区一样,发放全市水平工资或按全市平均工资水平上浮比例,奖励就业人员。给与投资者,向实行外商政策一样在有限的时间内,采取减、免、缓的纳税政策,一劳永逸、一是,黄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了党的扶农政策并落实到位,或许是开创新局面的典型,二是,是就业领域的又一个新转移。三是,减少对城镇就业的压力等。
3、居民在消费水准上不会盲目出手,预计影响不会很大。
居民关注的是衣、食、住、行市场物价,居民特别敏感的是食品价格,由于上半年受禽流感的影响水产品价格上涨较快,截至11月底居民消费价格与去年同期比上涨3.3%,涨幅比上月又减少了2.5个百分点,并且环比也略降1个百分点。11月份黄石市粮油、肉禽蛋等价格从高位回落,使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自上月起涨幅进入下行通道。食品类商品价格回落。水产品价格连续5个月逐月下降,居民对短暂的几个月价格上涨,冲击不太大,虽季节换服装价格上2.2%,但居民不受商机广告所诱惑,以冷静的态度观察一切该出手时就出手。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