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5年中国消费品市场分析与预测
报告类别:分析报告
行业分类:调查
研究机构:中国经济时报
报告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报告内容:
2004年我国消费品市场保持了稳步快速的发展势头,贯穿全年的价格上涨推动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速成长。1—10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384.5亿元,同比增长13.1%,远远超过2002年和2003年9%左右的增速。
中国消费品市场需求状况分析
总体而言,我国消费品市场的需求状况在2004年并无本质性改善。具体而言,消费需求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
1、居民收入水平
在国民经济和消费品市场保持稳定快速发展背景下,2004年国家继续深化了一系列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政策,为消费需求的拓展奠定了坚实的收入基础。
2、居民消费倾向
我国最终消费率最近10年平均为58.5%,低于发达国家近20%。当然,低消费率的长期存在,与我国勤劳俭朴的传统不无关系,但更为重要的原因还要到经济体系中寻找。
①政府政策因素。一方面,随着财政支出项目的下放,居民的未来支出预期和预防性货币需求迅速膨胀,导致了储蓄倾向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随着国家扩张性财政政策持续实施,财政支出的取向由公共服务购买向基础设施投资倾斜,挤出了大量消费需求。
②经济发展因素。一方面,重化工业的发展过程具有行业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加工度高、中间产品多等特性,高投资率和低消费率是其必然结果;另一方面,随着重化工业过程的推进,资金和技术对劳动的替代程度加深,由此引发的要素市场失衡将直接影响居民收入的水平和预期,消费率走低不可避免。
③收入分配因素。根据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富裕阶层存在明显的高储蓄和低消费倾向,低收入阶层虽具有高消费倾向,但缺乏购买力。2004年财政部科研所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基尼系数已高达0.458,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成为当前消费率持续走低的重要诱因。
④消费需求因素。我国当前正处于消费闯关、商品结构升级的重要过渡时期。占社会主导地位的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能力处于“买上不足,买下有余”的阶段,增加储蓄、扩大积累、降低消费率在所难免。
⑤商品供给因素。依据发达国家经验,后工业社会消费率的稳定和提高主要依赖于第三产业的持续扩张和消费热点的不断创造。而我国第三产业的经济比重迟迟难以提升,消费热点又总是处于质次价高状态,消费率的提升严重缺乏商品供给的支持。
基于上述因素,居高不下的储蓄倾向和投资倾向严重分流了潜在的消费支出。相关研究表明,一方面,从2003年10月开始我国出现了罕见的“超储蓄”现象;另一方面,在国家连续7年的扩张性政策拉动下,2004年上半年投资同比增幅高达35.1%。在上述两大力量的共同作用之下,最终消费率下降到55.4%,达到197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严重抑制了消费需求的有效扩张。
从未来走势看,经济体系中存在着诸多有利于居民消费需求的利好因素。一是消费环境改善。国务院明确规定了今后五年整顿与规范市场秩序的目标,要求初步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完善与市场秩序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二是以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为标志的中产阶层在我国正处于成长和扩大期,由其主导的住房、汽车、旅游、教育等消费热点,将带动消费闯关成功和消费需求增长。三是国家的税制改革酝酿多时,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这一政策有利于提升工薪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扩大消费。四是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城市化水平如能保持每年1—1.5%的高增长速度,必将促进农村消费向城市消费的转变,拉动消费率提升。
综上所述,推动消费率走低和提升的因素基本处于并存状态。若能充分发挥两大因素作用,相信2005年消费率不会再持续下跌,较稳妥地估计是稳定在57—58%之间。
中国消费品市场供给状况分析
商务部和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600种主要消费品中约74.3%供大于求,25.7%供求基本平衡,与2003年供求平衡率相比有了长足进步,为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奠定了供求基础。但局部供求关系出现的较大差异,为结构性价格上涨创造了条件。
1、消费品市场供给。
2003年10月份以来供应偏紧、价格持续上涨的涉农产品,在2004年夏粮增产、秋季丰收的情况下实现了稳定供给,价格也趋于稳定和回落。需要特别指出的是,2004年餐饮业营业额超过7000亿元,比2003年增长18%以上,成为消费品市场最活跃的供给因素。
2、中间产品市场供给。虽然在紧缩政策的驱动下,部分行业投资大幅度回落,但中间产品市场供给年内没有出现明显起伏,只引起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增速明显回落。煤炭、钢材、电解铝、汽车等能源、建材、机电类产品供给与需求达到总体平衡,但价格高位运行的态势仍在延续。
3、商品库存及资金占压。
商品库存的增加全面提高了产成品资金占用和经营成本。
4、流通企业整体竞争力。
流通企业整体集约化程度低、管理水平落后,这些因素在2004年仍然制约着流通业竞争力的提高。2004年12月11日,我国全面取消零售业对外开放的数量、地域和股权限制,流通产业正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5、支柱产业供给。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以住、行为代表的消费结构加速升级阶段,而住房、汽车等支柱产业却出现不同的发展路径。
①房地产业供给日趋升温。实实在在的需求拉动当前房地产的快速增长;住房制度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居民消费支出结构,拉动了房地产供给;2005年继续深化的住房消费信贷政策,会刺激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由此可预计2005年房地产投资将增长20%左右。
②商品房销售的高速增长带动家居市场的活跃。家居市场将成为今后几年内新的消费热点。
③汽车销售出现下行拐点。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4月信贷紧缩政策的出台控制了投资流量和消费扩张,连续3年超过50%增幅的汽车市场由“爆发性增长”转向“一般性增长”。汽车行业成长的拐点正在形成之中。
与国产车供给相比,进口车供给却逆势上扬。入世三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第一次深刻感受到进口车的直接冲击;未来几年内,伴随关税继续减让及国际厂商服务体系完善,冲击还会升级。
值得庆幸的是,政府仍将汽车工业视为国家重点扶植的支柱产业。从2004年5月起,汽车产业9大新政策相继出台,政府对汽车工业的支持手段更理智、更灵活。
④通讯、娱乐、旅游及节庆商品销售明显增加。
6、第三产业供给。
经济高增长的主要动力已实现由第二产业“单拉动”向二、三产业“双拉动”的转变。第三产业发展仍具有提速潜力。
此外,在消费品市场供给层面,还需特别指出两点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因素。
第一是地区封锁问题。地区封锁问题在2004年仍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并集中体现在国家重点扶植和对消费品市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支柱性产业,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同时也是造成地域结构性供求失衡的重要诱因。
第二是食品安全问题。2004年禽流感、“大头婴”等食品安全问题造成的食品消费恐慌,不仅影响了市场秩序,更致使市场失信于民,对消费品市场具有深远的消极影响。
中国消费品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2004年1—10月,在供求大致平衡的市场格局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去年同期上涨4.1%,是1997年以来涨幅最高的一年。
2004年的价格上涨是结构性的,因为价格上涨制约机制使生产资料到工业消费品的价格传导出现断路,导致各类商品价格的冷热不均。进一步地,由于城乡消费结构的差异(尤其是对食品类消费品依赖度的差异)和农村市场发育的滞后,使需求增长并不迅速的农村反而承受了更大的价格上涨影响。至于2004年价格上涨的区域性差异,则应更多地归因于不同区域的产品结构差异:中西部是我国能源、重化工业集中的区域,这类产品上下游价格上涨虽然存在时滞但传导机制畅通,因而中西部成为了2004年拉动价格上涨的力量;而东部是我国消费品工业集中的区域,这类产品上下游价格传导相对阻塞,于是东部成为了2004年稳定价格的力量。
遵循这个思路,可以对我国2005年CPI的发展趋势进行全面预测:
1、从推动CPI上攻的因素看
①2005年成本推动性价格上涨压力加大,2004年明显阻塞的生产资料到工业消费品的价格传导渠道,2005年将得以疏通。
②2005年公共事业和服务的提价继续升温,将全面提升居民的生活成本,成为明年工资提升要求的主要依据。
③2005年房地产价格将稳中趋升:一是随着住房消费闯关成功,购房自住需求逐渐增大,加之房屋出租的投资需求和房屋倒卖的投机需求增大,短期内住房需求的快速膨胀势必抬高房价;二是宏观调控对土地和信贷的控制将引发商品房供给减少、房价上升的预期,推升住房价格;三是土地价格持续上涨直接推动房价上涨;四是2004年建材价格的大幅上涨,2005年将蔓延到房地产业,激发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
2、从压制CPI下行的因素看
①在2004年以提息为代表的紧缩性政策驱动下,2005年我国经济增速预计将回落至8.5%左右,经济体系将在潜在经济水平之下运行,需求拉动型物价上涨仍然缺乏现实基础。
②持续多年的粮食供不应求的局面将得到缓解,食品类产品价格趋于高位稳定。具体而言:一是保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仍会是200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二是国家整顿市场秩序,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市场炒做因素减弱。三是国家粮食储备充足,尚有较大的调节余地。四是粮食价格翘尾因素在2004年已基本释放完毕。五是2004年世界粮食丰收,世界粮食价格将呈下降趋势。
③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趋缓。在2004年紧缩性政策调控下,2005年投资增长将全面减速,生产资料需求有所收敛;同时,前期规模庞大的投资将形成较大的产能增量,从而全面提升生产资料供给。
综合上述,如果所有因素全部兑现,预计2005年CPI升幅可能突破3%的上限,但概率约为30%。CPI升幅更有可能处于2.5%—3%,形成温和涨势。这种适度的价格上扬有利于经济资源向有需求、有效益的产业和产品转移,发挥价格信号的作用,实现消费品市场的供求平衡和良性发展。
中国消费品市场发展政策建议
1、培育和扩大新型消费领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2005年政府应对新型消费领域的发展继续给予高度关注和政策支持:一要尽快制定和完善新型消费领域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政策;二要适度放开对消费金融的政策压制,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消费信贷支持;三要加强对新型消费领域的市场监测和分析,合理引导市场供给。
2、加快消费品市场建设,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消费便利
2005年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消费品市场发展和建设的总体规划,为消费品市场发展提供明确的政策导向。一是要采取措施,继续鼓励连锁经营企业和全社会投资主体采取多种投资方式,推进新型流通组织和业态形式的发展;二是围绕小城镇和新兴市镇的开发,积极培育多元化的商品经营主体和多样化的商品经营形式,逐步替代农村传统的集贸市场形式。
3、继续加大力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消费者信心
2005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工作重点,应是针对整治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建章立制。一是要继续有针对性地重点开展专项整治,特别要针对事关人民切身利益及消费安全的商品和服务领域,如食品、药品、农资、住房、旅游等;二是继续完善相关的法律和行业规章,特别是针对新型消费以及基本生活消费,从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质量保障和违法责任方面强化现有的法律法规;三是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和机制,提高行政执法的效率;四是从商品流通领域入手,加快建设商贸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和监管系统,提升消费信心。
4、同时警惕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切实关注低收入阶层生活水平
2005年政府应将经济工作的重点从投资拉动转向消费引导,将低收入阶层视为未来数年内重点扶助的对象,加强对通货膨胀的紧缩调控和对该阶层的消费性转移支付,在提升最终消费率的同时,稳定物价,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当前价格上涨很大程度来自于投资的高增长,投资又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汽车等少数几个行业。用发展的眼光看,一方面,中国目前对住房、汽车的消费需求本质上属于“存量需求”,前期具有高速释放性,后期缺乏有效延续性;另一方面,投资具有“两面性”:在建设阶段,属于需求范畴,是价格的拉上动力,到了投产阶段,就转化为供给范畴,成为了价格的压制因素。所以,2005年政府还应将短期内对通货膨胀的控制与对通货紧缩的长期防治协调并行,从长期看,当前紧缩银根的政策举措其实也是在反通货紧缩。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