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调研公司 培训会议 行业情报 付费报告 免费报告 调研文库 求职招聘 执行峰会 邮  箱 论  坛 搜  索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热点话题 | 行业动态 | 项目招标 | 咨询黄页 | 涉外调查
注册成会员
定性研究 | 服务评估 | SPSS专题 | 消费者研究 | 产品开发 | 品牌传播
汽车 | 通信 | 经济 | 房地产 | 互联网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 2008报告预订(|)
我的帐户 | 购买帮助 | 购物车 | 忘记密码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求职招聘区 | 委托代理区 | 行业讨论区 | 调研学习区 | 系统服务区

2004年福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步、协调

报告出处:中国统计信息网  发布日期:2005年02月06日 09:07

报告类别:分析报告
行业分类:经济
研究机构:福建统计信息网
报告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

报告内容:

  2004年,是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第一年,也是不寻常的一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七届七次、八次全会部署,立足福建,围绕发展,积极应对国内外宏观环境的新变化,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经济运行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规模进一步壮大,实力不断增强,增长速度保持良好的上升趋势,创造近6年来的最高水平。三次产业全面发展,三大需求有力拉动,三项收入较快增长,社会事业稳步推进,实现了速度、质量、效益的同步提高,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经济总量跃上新高,发展空间不断突破

  2004年,我省面临的困难比预料的还要大,自然灾害、经济环境等都给我省的经济发展带来压力,这种压力来自于持续的干旱少雨,来自于“艾利”强台风的多次登陆,来自于煤电油运的紧张加剧。面对困难和压力,全省上下万众一心,奋力拼搏,战胜灾害,克服困难,保持了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省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预计达到6053亿元,增长12.1%,是1998年以来最好的年份,实现了生产总值从五千亿到六千亿大关的跨越,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经济发展踏上了新的征程。

  全省经济经过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持续高速增长,自1998年起,经济增长出现放缓迹象,当年GDP增长11.1%,增速比上年减慢3.5个百分点。此后,经济增长放缓格局一直延续到2001年,达到谷底,当年GDP仅增长9.0%。2002年,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鼓励民营资本参与经济建设,极大调动了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全省经济增长改变了自1998年以来逐年趋缓的态势,增幅达10.5%,高出上年1.5个百分点。2003年,全省经济围绕构建三条战略通道,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继续加速,增长11.6%,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2004年,全省经济按照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发展县域经济、推出加快产业集聚、壮大中心城市等举措,经济发展速度持续加快,全年增长12.1%,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以上,经济增长继续在上行通道中攀升。

二、三次产业全面增长,农业显现重要转机

  2004年,中央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号文件”,省里相应出台了一系列的扶农政策,农业等薄弱基础产业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继续抓好项目带动和县域经济,推进产业集聚和壮大中心城市等举措,在推动工业继续快速增长的同时服务业发展项目也明显加快。全年一、二、三产业分别比上年增长4.5%、15.5%和10.8%,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增速均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继续保持高位增长。

  农业生产全面加强。2004年,在“政策好、价格高、人努力、天帮忙”的作用下,全省农村经济总体向好,预计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07亿元,比上年增长5.0%,这是近5年来的最高增速,比上年快1.3个百分点。粮食生产实现增产,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223.52万亩,比上年增加16.9万亩,增长0.8%;粮食总产量736.45万吨,增加23.3万吨,增长3.3%,扭转了6年来下降的局面。粮食与非粮作物种植面积比,由上年的58.4:41.6调整为59.0:41.0,粮食播种面积上升0.6个百分点。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入,扶持非公有制造林优惠政策出台,激发了全省尤其是个私的造林积极性,全年造林更新总面积104.39万亩,个私造林面积增长77.4%;全省森林覆盖率已达62.9%,为全国之最。受畜产品价格上扬、畜禽饲养效益提高的带动,畜牧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预计全年肉蛋奶总产量247.05万吨,增长5.8%;养猪效益进一步提高,猪粮比价达到6.1:1,为近年的最高点。水产业在优化养殖结构、加快生态渔业发展的推动下保持平稳增长,预计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91.21万吨,增长3.2%;淡水产量增长4.7%,海洋捕捞增长1.0%,海水养殖增长4.6%。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六千”水利工程加快建设,全年任务基本完成;由于各地农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较高,修建公路掀起了小高潮,“年万里路网工程”将较大幅度超过预期目标。

  工业支撑作用突出。2004年,全省工业努力克服煤电油运紧张带来的困难,克服工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大幅上涨带来的影响,科学调度、合理安排,战胜干旱以及电力供应不足的困难,对全省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重点企业、大型项目用电优先供应,尽力化解和减小了供电与用电差距对工业造成的影响,确保全省工业快速发展。在出口扩大、市场需求增加的双重拉动下,工业经济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支撑经济的主导地位更加巩固,1990年第二产业占全省GDP的比重仅33.4%,2004年达到48.7%,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工业化程度进一步提升。预计全年工业实现增加值2532.68亿元,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3%。主导产业进一步壮大,电子、机械、石化三大主导产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接近一半,成为拉动全省工业增长的主力军。骨干企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规模以上产值前百家工业企业完成的产值、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35%以上。

  第三产业发展加快。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环境的明显改善,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增强,住房、汽车、通讯、娱乐等消费成为消费结构升级中新的一轮的消费热点,拉动了房地产业、交通运输制造业、通讯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金融保险业以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2004年的春节、五一、国庆黄金周,旅游景点火爆,宾馆入住率高,运输繁忙,餐馆爆满,百货商店人头攒动,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预计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324.94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增幅提高1.2个百分点,呈加快发展态势。

三、三大需求拉动有力,项目带动成效显著

  2004年,全省上下围绕发展这一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以项目促发展,以项目带发展,项目带动的成效进一步显现。

  投资需求在调整优化中保持健康发展。前几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较为低迷,2001年和2002年全省投资仅分别比上年增长4.8%和8.5%,比全国平均增幅分别低8.2个和8.4个百分点。2003年,省委、省政府以项目带动战略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抓手,加强投资环境治理,加大引资力度,全力以赴抓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呈现恢复性的增长势头,总规模达到1507.87亿元,比上年增长22.5%,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2004年,我省投资继续以项目带动为抓手,抓好项目落地工作,加大集聚力度,确保投资保持稳步发展,投资率明显提高,结构进一步改善,为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实现奠定坚实基础,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99.1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加快3.4个百分点,增幅没有出现大的起落,比较平稳,与全国趋势一致。当前投资率已超过30%,投资投向电力、城市基础设施、水利管理等国民经济重要行业;房地产投资更加理性,产供销基本实现平衡;投资资金来源以自筹为主,占资金来源总额的近一半;私营企业投资增长迅猛,增长幅度居各类投资增幅之首。

  消费需求在结构升级中保持稳步攀升。连续多年实施扩大内需政策效应逐步释放,经济增长呈现良性互动格局,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增强。2004年,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在汽车和住房的热销中不断加快,汽车销售在激烈的竞争中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商品房销售在房价攀高以及居民买涨不买落的心理共同作用下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商品房空置一年以上面积下降幅度较大,市场物价的温和上涨,进一步促进了市场交易的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95.82亿元,增长14.7%,增幅比上年加快1.9个百分点,实现了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004年消费结构升级与消费热点主要集中在与住房装修相关的消费,如家具、五金电料等成倍增长;与住房条件改善相关的消费,如空调器、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设备的更新换代;与生活质量的提高相关的消费,如对数码相机、摄像机、家用电脑以及移动电话机等高档产品的需求显著增多。同时,城市道路的不断拥挤,更是家用汽车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的重要标志。

  出口需求在政策环境驱动下持续高速增长。近年来欧盟、日本、美国等一些国家和地区以环保、安全为借口的技术型贸易壁垒进一步加剧,这对外向经济成份较大的我省影响很大。但是,2004年以来,我省出口企业认真应对,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同时随着出口退税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清欠工作全面完成,企业出口的信心增强,出口规模屡创新高。全年出口总额达到293.97亿美元,增长39.1%,创历年最好水平。2004年下半年后月出口额基本保持在25亿美元左右、增幅均在40%以上,2004年1-9月的出口总额已超过2003年全年总额。新增出口企业和龙头出口企业成为全省出口增长的重要支柱,冠捷、戴尔、华闽、建发、灿坤、柯达等23家出口龙头企业出口增量约占全省出口增量近一半,对全省出口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同时,传统出口商品逐步恢复活力,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增长势头;机电、高新技术出口增势强劲,分别增长43.2%和47.3%。

四、三项收入同步提高,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企业收入保持较高水平。随着企业改制进程加快,国有企业发展活力重现,创造效益的同时收入平稳增长;非国有企业发展充满生机,股份制、私营和外商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55,较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353亿元,增长27%。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工业品产销率达97.5%。1-11月企业实现利润达到316.57亿元,超过2003年全年314.4亿元。

  财政收入增长明显。2004年,全省各级财税部门认真做好征收入库工作,加大收入检查、对账力度,确保税收和非税收入及时入库,做好重点税种、行业和企业的税收征管,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对年初预算收入任务细化分解,落实责任制和考核奖罚制度,加强考核评比,从薄弱环节寻找税源,努力挖掘新财源,完善协税护税网络,实行全方位监控,加强税源动态管理,强化非税收入的管理,有力地促进了增收。全年财政总收入超过600亿元大关,达到622.76亿元,可比增长18.5%;地方级收入333.36亿元,可比增长20.0%。税性收入增幅比去年提高较明显。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四个主体税种完成较好,占地方级税性收入近八成,四税增收占地方级增收超过60%。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2004年,随着全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工资性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同时,居民经营意识增强,经营净收入明显增长;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加大了转移支付力度,增加了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保障了离退休人员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投资意识不断增强,收入渠道不断拓宽,财产性收入不断增加。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75.37元,同比增长11.8%,高于去年2.8个百分点。从收入构成看,工薪收入仍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城镇居民人均工薪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最大。

  城镇居民增收的同时,农民收入也实现了近年来最好水平。今年农民增收是在我国农业发展处于重要关口时,中央于2004年初出台了“高含金量”的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特别是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制度,保证农民种粮受益;降低农业税税率,减轻农民负担;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给农民更多的实惠。农民外出务工的就业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农民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大幅增加,同时政策驱动效应显现,种粮补贴到位,粮价上涨进一步推高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在农业生产得到加强,农村经济形势向好的同时,农民收入出现实实在在增长的良好势头。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大关,达到4089元,增长9.5%,是1997年以来最好水平。

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事业不断加强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新增加3所本科院校,调整组建15所高职高专院校,省内外普通高校在我省招生15.4万人,比上年增加4.9万人,高考录取率达70.6%,比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投入省级以上资金1.5亿元,改造中小学D级危房51.5万平方米。重点扶持一批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高中阶段升学率达57%。民办教育发展加快,年末各类民办学校达2000多所,其中民办高校24所。

  文化卫生等其它社会事业继续加强。全省新建一批公益性文化设施,县级“两馆一站”馆舍条件进一步改善。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136个子项目已建成62个。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人口自然增长率5.96‰,连续14年完成国家下达的人口计划指标。全民体育运动蓬勃开展,社区体育设施进一步加强,在第18届夏季奥运会上我省体育健儿奋力拼搏,取得1金2银1铜的历史最好成绩,在第12届残奥会上夺得4牧金牌。

  就业、社会保障积极推进。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全年新增就业51万人,比上年增长8.7%;2004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全省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提高,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47.5万人。社会保障得到加强。全省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29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270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285万人。城镇近20万人享受低保,全省农村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1000元的75.5万贫困人口均纳入低保范围。

  总的看,今年以来全省经济运行总体态势良好,但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困难,需要加以关注与重视。主要有:一是干旱、台风等自然灾害对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持续的干旱对全省造成的影响很大,与常年相比,全省大部分县市降雨偏少2-4成,南部和中部沿海局部县市偏少5成左右,全省主要江河径流量比常年少五成以上,比去年少1/3。干旱严重的时候,全省大、中型水库蓄水量只占正常蓄水量的65%和60%,水力发电大幅下降约1/3,117座水库干涸、约40万人饮水困难、105万亩农经作物受旱。8月底的第18号台风“艾利”对我省的正面多次袭击,造成6个设区市、48个县(市、区)、421个乡(镇)、348万人受灾,倒塌房屋1.01万间,农作物受灾74.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二是煤电油运紧张状况没有根本好转。目前我省虽然实行有序放开用电,但2004年全省工业缺电近19亿千瓦时,影响工业产值约300亿元左右,影响GDP约1.5个百分点。运力和成品油也存在一些缺口,部分物资运输还难以保证。三是粮食、原材料、农资等价格涨幅较大。全省粮食价格上涨了25.7%,农资价格上涨12.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3.3%,而同期工业品出厂价格仅上升2.6%,工业品价格“高进低出”加大了企业生产压力;同时企业“两金”占用继续增加,产成品资金和应收帐款由年初的884.7亿元增加到1000多亿元。四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加剧。近来欧盟、日本、美国等一些国家和地区以环保、安全为借口的技术型贸易壁垒正日趋成为限制我省出口的主要障碍。我省出口额中约一半商品涉及技术性壁垒,其中的机电产品、纺织品等均为我省主要出口创汇产品。五是就业结构中熟练工人较紧缺。近年来我省就业压力逐步增大,出现“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状况。一方面,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退转业军人及农村富余劳动力急需安置就业。另一方面,我省沿海地区,特别是泉州、莆田却出现缺工现象。这种局面的产生,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的用工环境还有待改善,相当部分企业社会保障工作未落实到位,同时技术工人的培养还满足不了需求,等等,这些都将影响全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展望2005年,国际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比较有利,但不确定因素也不少;国内经济发展有利条件较多,但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不少。总的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因此中央强调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些都将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宽松的外围环境。从我省经济发展趋势看,2004年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2005年的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经济指标的良好增势仍将得以延续:工业将保持较快增长,继续成为拉动明年全省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强劲推动下,明年消费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投资增幅也将保持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将保持平稳增长的格局。

  (全文结束)

行业分类

免费报告搜索
关键字:
广告服务 - 法律条款 - 注册指南 - 关于我们 - 企业客户
Copyright © 1999-2008 3s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信通四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069号
TEL:86-10-85863259  客服:service@3see.com 
投稿:contribute@3s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