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我国食糖企业面临减产危机
报告类别:分析报告
行业分类:饮食
调查机构:消费日报
报告来源:消费日报
报告内容:
记者日前从中国糖业协会获悉,2004/2005年制糖期开始以来,各地食糖生产基本正常。但由于干旱等原因,各产区,特别是广西甘蔗已出现减产趋势。面对食糖可能减产的形势,全国食糖市场已有所反应,产销区价格同步上涨。
2005年2月28日,中国糖业协会在北京召开了“部分大型制糖企业座谈会”,广西、云南、广东、新疆等产糖省区的糖业协会和部分大型制糖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据参加会议的大企业集团统计,全国食糖总产量可能会低于预计水平,减产的主要原因,一是本制糖期是霜冻后扩种的第三年,三年宿根甘蔗面积所占比重较大;二是连续两年干旱,导致甘蔗长势不好;三是各地均加大留种量,相应入榨量减少。
糖价的合理回升有利于农民增收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改善,也有利于糖料生产的稳定,但过高的糖价也会刺激替代品,特别是玉米糖浆过快发展,从而影响食糖消费量的增长。
糖价过高不仅影响市场稳定,刺激替代品发展,而且可能误导糖料盲目发展,导致前些年供大于求、糖价下跌、糖厂亏损局面再度出现。
业界普遍认为,糖价的升降固然有其客观的基础和特定的条件,但在各种复杂的市场因素作用下,也会出现非理性的情况。关于制糖企业,除对今年食糖供应情况要有清醒的认识外,也应意识到应保持合理价格、均衡销售,使产区、销区都有合理的利润和适当的库存,以保持食糖市场稳定、食糖物流畅通,进而扩大食糖消费,保持糖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面对目前食糖产销情况,部分销区糖商失去前期良好的采购机会,在当前较高价位的压力下已经减缓采购进度。
业内人士建议,国家补充国内食糖市场缺口时,应尽量保持糖价的合理稳定,保证工商企业的合理利益和糖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国家的调控价位应考虑进口糖进入中国市场的成本。
中国糖业协会理事长贾志忍表示,各制糖企业要正确认识当前的产销形势,正确认识国家对食糖市场的调控,要处理好农、工、商三者的关系,同时还要处理好产量与消费、食糖与替代品以及糖业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关系。
据介绍,除了糖价,当前一些糖业生产经营者面临许多其他问题。特别是云南的企业,一是食糖运输紧张,许多糖厂的成品运输不畅,为了争取运力,成品糖的运费提高到60-80元/吨;二是企业资金紧张,由于云南大部分地区糖业处于改制与整合时期,银行放贷非常谨慎,导致云南制糖企业的资金压力大于其他产区。
目前,我国对食糖需求量仍呈现上升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企业的统计,全国与食糖消费有关的主要食品产品和饮料产量连续5年呈现增长趋势。2004年产品产量增长幅度超过15%的食品有糕点、乳制品、罐头、果汁及果汁饮料、液体乳和冷冻饮品。截至2004年2月末,2004/2005年制糖期全国累计销售食糖394.6万吨,累计销糖率55.9%;另据海关统计,2005年度截至1月末,全国累计进口食糖0.98万吨,出口食糖0.99万吨。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