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调研公司 培训会议 行业情报 付费报告 免费报告 调研文库 求职招聘 执行峰会 邮  箱 论  坛 搜  索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热点话题 | 行业动态 | 项目招标 | 咨询黄页 | 涉外调查
注册成会员
定性研究 | 服务评估 | SPSS专题 | 消费者研究 | 产品开发 | 品牌传播
汽车 | 通信 | 经济 | 房地产 | 互联网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 2008报告预订(|)
我的帐户 | 购买帮助 | 购物车 | 忘记密码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求职招聘区 | 委托代理区 | 行业讨论区 | 调研学习区 | 系统服务区

领悟2005中国汽车市场;领舞2005汽 车市场研究(上篇)

报告出处:北京环亚市场研究社(PAMRI)  发布日期:2005年04月30日 09:12

报告类别:分析报告
行业分类:交通
研究机构:北京环亚市场研究社(PAMRI)与中国汽车工程协会
报告来源:北京环亚市场研究社(PAMRI)

报告内容:

“领悟2005中国汽车市场;领舞2005汽 车市场研究”
“环亚2005全新汽车研究成果发布会”成功召开
 

  2005年4月22日,北京环亚市场研究社(PAMRI)与中国汽车工程协会联合主办的“领悟2005中国汽车市场;领舞2005汽 车市场研究” 技术讲座暨交流会于上午9点30分至12点30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顺利召开。北京环亚市场研究社总经理张文平先生、副总经理刘新先生和汽车行业专家及媒体记者就讲座中提及的中国乘用车和商用车2005年市场发展趋势,以及环亚最新汽车研究技术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与会专家和媒体记者对本次发布会观点在营销各环节中的实用意义做出了充分肯定。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汽车市场研究的专业机构,环亚(PAMRI)自1995年以来始终致力于帮助国内外汽车企业掌握最翔实、充分的市场信息,把握本土汽车产品的市场需求及用户期望,为汽车企业发展战略、战术的制订以及生产经营各环节的良性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环亚汽车事业部(PAMRI Auto Research Dept.)在汽车行业内享有较高知名度,并拥有数百个涉及轿车和商用车产品、服务及产业链等各类成功的定性定量项目经验,为世界/本土自有产权汽车企业提供专项研究咨询服务和市场营销解决方案。

环亚(PAMRI)技术讲座主要内容如下:

上篇—“领悟2005中国汽车市场”

  2004年国内汽车产销突破了500万辆,成为继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的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2004年中国汽车产销507.05万辆和507.1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11%和15.50%, 其中轿车累计产销231.63万辆和232.65万辆,同比分别只增长了11.99%和15.17%。

  环亚认为:经过2001-2003年“井喷”式快速发展期后(年增长50%以上),中国汽车市场从此进入理性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市场  发展以产品/服务的档次升级为显著特征。消费者逐步成熟,对车辆需求更加务实,从“我想买车”向“我就想买这辆车?”发展。

I.2005年乘用车市场需求总量和细分市场发展趋势

  (乘用车概念: 乘用车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的汽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

  2004年乘用车累计产销231.63万辆和232.65万辆,同比分别只增长了11.99%和15.17%。总量增长,涨幅下挫。环亚副总经理刘新指出,2004年乘用车市场增幅下挫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1. 宏观调控影响。2004年4月下旬开始,中央相继出台了以控制贷款规模、暂缓土地审批为代表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使信贷规模、投资等对汽车影响敏感的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明显下降

  2. 轿车价格长时间、频繁、无规则地下降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产生了等待观望现象。(2004在被统计的67款轿车车型中,共有44款车型厂家宣布降价,占总车型的66%。同时,经销商普遍以低于厂家指导价的价格销售,整个车市价格体系呈现混乱和无序。

 

  A0、A和B级车是2004年乘用车主要车型(50%以上的市场份额)。

  对于2005年乘用车市场发展趋势,环亚应用“乘用车资源配置模型”和“国内外对比研究模型”分析认为中国乘用车市场将进入理性调整期,近期市场将以10-15%速度增长,预计2005年中国乘用车市场需求量将达260万辆。私人购车比例将进一步增长(占总需求量的70-75%)。

  “乘用车资源配置模型”研究发现:

  
1. 私家乘用车(特别是轿车)当前使用效率偏低,乘用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拥有乘用车的收支平衡里程为15,000公里/月;当前私家车用户的实际行驶里程不到10,000公里/月)。

  2. 乘用车需求量的增长不仅仅取决于消费者购买力的增长,更受社会整体资源配置的制约。其中社会配套资源包括:能源、交通、环保等。

图1.“乘用车资源配置模型”

 

  3. 社会整体资源配置的降低将制约中国乘用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虽然未来消费者可支配收入增长,但考虑到汽车消费贷款的收缩,除汽车外,其他消费的高速增长(住房/教育等),今后消费者汽车购买力的增长并不十分明显。同时,随着油价、停车费、保险的增长造成消费者使用成本增加。随着过去几年汽车的高速增长,城市道路和停车场建设落后于汽车保有量的增长。日益紧张的交通状况,严重降低了车辆使用效率和效益。

“国内外对比研究模型”发现:(需求量:千辆)

 

  综合比较汽车消费大国乘用车发展可以发现:乘用车市场发展具有普遍规律性,呈现出波动性螺旋式发展。

  1.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购买力增长,汽车市场开始高速增长

  2. 伴随着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汽车社会资源出现不足(能源、交通、环境等)。汽车市场进入相对平稳下降的发展时期。

II.2005年商用车市场需求总量和细分市场发展趋势

  (商用车概念: 除乘用车以外,主要用于运载人员、货物、及牵引挂车的汽车;所有的商用车又分为客车和货车两大类)
中国中重型载货车市场需求分布构成中:鄂、鲁、冀、粤、豫、皖、沪、苏、晋、浙、吉、京、辽、陕、湘、川等16个省市场需求量占总市场需求量的80%以上。

  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为中心,作为原材料和能源(煤、油、电等)目的地和产成品的出发地,拉动运输需求。华北、华东、华中、华南构成中国最活跃的运输带。

 

  2005年中重型卡车需求量 45 万辆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比较研究发现,中国中重型卡车市场同样具有阶段性发展特征,每个发展阶段大约10年时间。每经历一个阶段,中重型卡车销量上升到一个新的平台;档次也上升到一个新水平。中国中重卡发展呈现以下阶段:阶段1—1982-1992年;阶段2—1993-2002年;阶段3—2003-2012年;阶段4—2013-2022年。大约10年卡车档次进行换代升级。这种档次升级是以新驾驶室和新技术发动机的应用为标志的。

 

  (全文结束)

行业分类

免费报告搜索
关键字:
广告服务 - 法律条款 - 注册指南 - 关于我们 - 企业客户
Copyright © 1999-2008 3s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信通四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069号
TEL:86-10-85863259  客服:service@3see.com 
投稿:contribute@3s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