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汽车市场:长江后浪推前浪
报告类别:分析报告
行业分类:交通
报告来源:中国报告大厅
报告内容:
一、2004年重型汽车行业综述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国产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507.05万辆和507.11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4.11%和15.50%。载货汽车的产销量同比增长超过了25%;重型载货汽车产销同比增长超过40%,大大高于轿车市场和整个汽车市场的增幅,全年重型汽车产销突破了37万辆。
从2004年重型汽车市场的销售走势可以看出,尽管受到银根紧收、消费信贷、治理超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重型汽车在5月份销量下滑后,6、7、8月的销量又呈明显上升趋势,后4个月虽有小幅下降,但平均月产量仍然处于高位,是趋高扬后的小幅回落。
分析原因,主要是外部市场条件给重型汽车的需求增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一是中国经济已进入了重工业化时代,第二产业在较长时期内占有主导地位;二是包括公路、铁路、机场、港口、水利设施、电站、城市基础设施等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还将持续很长一个时期;三是中国人口众多、国土面积大和重型汽车运输效率高,决定了重型汽车市场有着广泛的前景;四是高速公路网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公路运输向重型化转化。
1.宏观经济形势决定基本需求
回首前几年重型汽车市场,可谓是大起大伏。2002年重型汽车销售增长71%;2003年增幅却不到5%;而2004年重型汽车的产量增幅又飙升到40.59%,销量增幅更是高达45.76%。这种起伏,远远超出了正常供需关系变化的幅度,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宏观经济形势。
2004年,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异常火爆,仅一季度全国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799亿元,同比增长43%;1~6月份尽管增速放缓,但同比增长也达到了31%,基础设施建设与房地产开发等众多工程直接拉动了建筑工程用车的需求。同时,2004年最为凸显的电、煤紧缺等能源问题,都对重型汽车市场有着利好的影响。
2.治理超载等政策法规的出台
2004年,《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汽车贷款管理办法》、全国范围内的统一治理超载超限等政策法规相继出台,都对重型汽车市场产生了影响。在这些政策的规范和扶持下,2004年重型汽车市场摆脱了上一年的阴霾,产生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
在影响2004年重型汽车市场的政策法规中,治理超载无疑是最能“呼风唤雨”的一个。2004年6月22日,由交通部牵头,七部委联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治理超载超限行动。随着治理超载工作的深入和持续,运价逐渐向合理水平回升,运输市场开始复苏,对新车的需求激增。同时,由于限制了超载,为了能够尽量取得单车最大利润,运输户在选择车型时也由中型汽车、准重型汽车向重型汽车转变。在这期间,企业适时地根据市场需要调整车型,不仅配合了治理超载政策,也取得了丰厚的回报。
3.新品频频闪亮登场
国家宏观政策对载货汽车市场的影响直接表现为2004年三季度重型汽车的热销及市场上的新品不断推出。治理超载行动和10月1日实施的《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制》法规限制了新产品申报公告“高标吨位”的可能。在新政策下,我国载货汽车的发展趋势是:自身质量轻的车型成为研发重点;割闭式厢式货车将得到政策的支持;多轴汽车成为国家鼓励发展的车型。
为了迎合新的政策法规,各厂家正在不断推陈出新:例如,济南重汽的“豪沃”、陕汽集团的330kW重型越野半挂牵引车、重庆红岩的“新大康”,一汽的“奥威”、福田欧曼的10x4系列BJ1459载货车、北方奔驰1724L商用重型货车等,这些新品一投入市场,立刻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8月15日,由一汽自主开发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重型汽车——解放“奥威”隆重上市。一汽解放正式加入15吨以上重型汽车市场的角逐,标志着国内重型汽车主力阵营靠加强8—15吨重型汽车承载能力打拼市场的“准重型汽车”时代宣告结束。而从内到外完全由国人主导开发的新型重型汽车的现身,也使我国重型汽车发展史从此翻开新的篇章。在众多重型汽车产品面前,“奥威”具有鹤立鸡群、抢先吸引用户眼球的视觉效果。这在我国重型汽车主力车型一二十年不变脸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可贵。从性价比上看,“奥威”投放市场的价格,只比市场同类产品高出2万元,最低配置的一款仅21万多元。这样一款全新概念的重型汽车,上市初期价位不高,却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从而具备极强的竞争力。因此,“重卡英雄”解放“奥威”上市后,半个月就销售400多辆,仅9月份的订单就达上千辆,在2004年的重型汽车市场掀起了购买高潮。
4.重型汽车市场抢滩登陆战竞争惨烈
近几年,我国重型汽车产销的高速增长和市场需求的快速扩容,使各个企业纷纷抓住机遇,上规模,扩大销售抢占市场。而原本不生产重型汽车的汽车厂和非汽车生产企业也纷纷加入重型汽车领域,成为竞争中的成员。近几年陆续进入重型汽车生产领域的有北汽福田、春兰、庆铃、江淮、安徽星马等,积极准备进入的有上汽集团等。这些产业新军的加盟,使重型汽车市场的竞争更趋激烈。而这些后来者都是原有生产经营领域中的强者,有良好的经营业绩支撑,有的已经成为或可能很快成为市场中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在原有厂家中,随着一汽大吨位重型汽车的快速发展,15吨以上的重型汽车产品将逐渐成为一汽重型汽车的主导产品。而目前东风商用车公司的大吨位系列车型的产销量已经占东风重型汽车的70%左右,东风大力神、东风天龙等新产品将成为东风重型汽车新的产品增长点;牵引、自卸等大吨位产品在东风重型载货车中的比重也将越来越大。“解放”、“东风”品牌重型汽车在国内依然有着较强的认知度。中国重汽集团在20-25吨重型汽车市场仍占有明显的优势。而这两年中国重汽集团的“斯太尔”、五十铃的“F系列重型车”、春兰重型汽车,尤其是北汽福田的“欧曼”和陕汽集团重型军用越野汽车等产品也在异军突起。随着重型汽车市场的扩大,国内重型车品牌将出现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的趋势。这意味着重型汽车市场的品牌营销、品牌服务已经升级。
国内新品的不断面世,不仅将带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也将带来高吨位、大功率、高技术性的产品,这对我国载货汽车市场的发展和规范无疑是好的信号。但是对于本土企业来说,面对国内、国际的竞争对手,如何继续扩大市场占有率,将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5.国外重型汽车巨头虎视中国市场
汽车行业内的说法是,看一个企业首先看它背后站的是谁。目前,奔驰、沃尔沃等重型汽车巨头分别在我国找到合作对象。世界各大重型汽车巨鳄在中国掀起了合资热的“圈地运动”。
在2004年北京国际车展上,国内五大重型汽车企业因场地等原因悉数缺席,正给国内重型汽车新军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令人称奇的是参展企业都是近年来重型汽车的新秀,北方奔驰公司、福田欧曼、江淮重卡、华菱汽车公司都以崭新的形象参加车展,着实也吸引子专家及用户的目光。细分析,这四支重型汽车新军均与国外重型汽车巨头联姻。与此同时,五大欧洲著名重型汽车制造商梅赛德斯·奔驰公司、沃尔沃公司、MAN公司、雷诺等公司也都以其最新车型参展。
2004年8月,德国MAN集团F2000豪华重型汽车在金华青年集团下线,拉开了其在中国布局的序幕;9月初,全球最大的重型汽车制造商之一雷诺公司宣布,将携曾亮相北京国际车展的几款新品进军华南市场,并表示将在3年内抢占10%的市场份额。国际载货汽车巨头带着技术的优势进入中国市场,无疑是对国内企业的威胁。因此对于本土企业来说,面对国内、国际的竞争对手,做大做强的紧迫性是愈来愈强。
二、2005年重型汽车市场发展形势预测
1.重型汽车企业市场格局分布
未来几年,我国重型汽车需求增长所依赖的经济、政策和消费环境等多种因素将继续存在并将进一步趋好。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需求总量方面,未来5年重型汽车将继续保持10%-15%的增长速度,预计2008年产销量将达到50-60万辆;另一方面,是结构性增长,随着消费者对运输成本意识和安全舒适性要求的日益增强,重型汽车将继续向大功率、高承载和高档化方向发展,15吨以上重型汽车作为我国“十五”规划中重型汽车的发展方向,将最具发展潜力,市场增长空间也将更加巨大。
正因为重型汽车市场有着巨大的成长性,也促使国内业内厂家加大研发和投入的力度,业外厂家纷纷涉足此领域,国内重型汽车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一汽集团和东风公司受历史因素的影响,无疑是目前中国重型汽车市场的第一集团,占据着中国目前载货量8吨及8吨以上汽车85%左右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在目前重型汽车的主体15吨以下的市场中占有绝对优势。两大集团挟市场、人力资源、技术开发、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在自主、合作开发及与国际知名公司合作的几个层面展开工作,积极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并向最有发展潜力的15吨级及以上吨级的市场拓展。
原重汽公司所属陕西重汽、济南重汽、重庆重汽,由于握有目前中国重型汽车市场的主流技术(STEYR91系列),在15吨及以上的重型汽车市场占有率超过80%,被认为是重型汽车的第二集团。然而,由于产品雷同,相互竞争异常激烈。北汽福田将挟其长期积蓄的力量和快速的市场反应理念及健全的销售网络昂首步入这一集团。
北方奔驰、春兰、重庆五十铃、上海汇众等被认为是第三集团,该集团成员或握有一定的技术,或具有灵活的機制,或具有资金的优势,发展潜力不容小视。
另据最新消息,跃进重型汽车年内将定点投放市场,于2005年3月批量生产,这标志着南汽开始进入重型汽车领域。2005年南汽公布的跃进重型汽车的产销计划是4000辆。湘火炬与重庆红岩花开两枝,据悉依维柯公司已经借助上汽之手扫清了与重庆红岩合资的障碍。在2005年的一季度,最迟在二季度前,会有一个明晰的构架。
可以预料,2005年将是重型汽车产能释放、品牌营销、晶牌服务竞争、新型重型汽车抢滩登陆的大决战之年。我们期待重型汽车厂家在竞争中优胜劣汰、进行重组,最终形成产业化、集团化的重型汽车巨鳄,与国外重型汽车巨头在平等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具有民族品牌的重型汽车,让用户充分享受到实惠,从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双赢。
2.重型汽车市场预测
专家预期,2005年中国GDP增长速度虽下调为8%,但仍是一个快速发展阶段,重型汽车市场增长仍具有稳健的经济基础。所以,2005年中国重型汽车市场将呈现利好局面,市场需求约40万辆,同比增长约10%。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汽车工业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龙头和先导产业,增长速度将仍然高于其他行业。而重型汽车是汽车产业的亮点和增长点。
受以下4大因素的影响,2005年的重型汽车市场将呈现利好。一是目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煤电油运形势紧张局面,受到中央高度关注,尽快打破运输瓶颈,将成为全国各地普遍采取的重要措施,这为重型汽车带来需求空间。二是交通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降低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的意见》,从2005年开始减收大型货车的通行费,这对重型汽车,尤其是大吨位重型汽车的产销是一大利好消息。三是燃油税有望年内推出,将不同程度地抑制小吨位货车的产销,推动重型汽车产销的增长。四是持续进行的治理超载超限将对重型汽车产品结构调整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
目前中国重型汽车市场拥有近150万辆重型汽车。专家估计,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面不断扩充,重型汽车的总容量应该达到200万辆。因此,未来5年国内重型汽车市场将继续保持10%-15%的增长速度,至2008年产销量将达到50-60万辆;牵引、自卸等专用汽车销量将快速增长;随着国家政策法规的日益完善、消费者对运输成本意识及对安全舒适性要求的日益增强,重型汽车继续向大功率、高承载、高档化方向发展。
3.15吨以上重型汽车将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15吨以上重型汽车的市场前景广阔,其原因在于:其一,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积极的财政政策、重大项目的延续以及国家对港口、道路建设、油田、电力、房地产等设施的继续投入,将进一步促进15吨以上重型汽车市场的发展。其二,由于自身特点及相对的经济性(比小吨位的油耗、运力及运费优势明显)适用于基础项目建设中的大吨位货物运输,加上国家对这些项目投资力度的加大,促进了15吨以上重型汽车市场的发展。其三,国内高速、高等级公路网络的系统化、规模化建设使得作为运输业的15吨以上重型汽车用户逐年成上升趋势。其四,全国范围开展治理超限运输活动,为15以上吨级产品带来增长空间。其五,燃油税的实施将使大吨位重型汽车的优势更加明显。其六,国家“十五”规划明确制定了重点发展适应高速公路需要的载货汽车和适用于高等级公路运输的各类重型专用车的产品方向,从而改善目前国内重型汽车市场的结构分布。
4.重型汽车将由“超载型”向“效率型”转变
我国重型汽车将由“超载型”向“效率型”转变,“超载型”货车的诞生是为了迎合用户的“大吨小标”的要求,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不仅破坏了公路,也降低了自身的运输效率。进入2005年,治理超载超限的行动开始由集中治理,转为长效的持续治理,能否保持前一阶段所取得的成果,将治理行动变成一种长期的制度性的规范,是这一阶段的关键。而在2004年由治理超载所带动的重型载货汽车增长,能否在2005年继续保持,也需要治理超载政策的长效机制来保障。企业的利益与治理超载的效果紧密相连,可以说,2005年重型汽车市场的好与坏将和政府的治理力度直接挂钩。如果治超工作出现反复,企业损失在所难免。同时,一旦“治超”名存实亡,运输市场的运力会因超载而翻倍地提高,对新增重型汽车市场将会带来难以想象的冲击。能否将治理超载工作长期行之有效地开展下去,不仅对2005年重型汽车市场的增长会产生重要影响,更会左右将来车型的走向。
沃尔沃卡车公司大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说,中国公路运输的发展模式必须从低吨位、低完好率、低速的中型汽车向高吨位、高完好率、高速的重型汽车发展;从散货式货车向集装箱式货车发展;从高比重的短距离运输(150公里)向高比重的长距离(300-500公里)或超长距离(500-3000公里)运输发展。快速、长途、重载是公路运输的核心。对中国物流业进行改造,引进高端货车,将公路运输的概念转向快速、长途、重载的需求已经迫在眉睫。所以发展“效率型”重型汽车是中国公路运输发展的必然。
5.重型汽车产品技术发展趋势
虽然目前国内重型汽车市场品牌不少,但真正意义上的重型汽车技术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引进的奥地利斯太尔91系列技术层面上。经过20年的消化和改进,目前斯太尔的整车和各大总成,特别是发动机、变速器、驱动桥、转向前轴等基础总成已经成为国内重型汽车的代表技术。重型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企业产品日趋同质化现象严重。大功率、高承载,高安全性、舒适性、可靠性,低排放标准,电气系统智能化等是未来我国重型汽车产品技术的发展方向。为此,国内重型汽车供应商均在加大研发和投入力度,并且在积极寻求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合作,以全面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从而满足市场不断进步的需求。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