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业仍处于高速增长通道
报告类别:分析报告
行业分类:经济
报告来源:中国报告大厅
报告内容:
2005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长23%,出口增长34.9%,进口增长12.2%。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8.74亿吨,同比增长16.5%,远低于2004年26%的增长幅度;集装箱吞吐量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为24%,2004年为26.9%,仍处于稳定高速增长的通道中。
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多年保持高速增长
2004年,我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5.38亿吨,同比增长23%,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160万TEU,同比增长26.6%,其中沿海完成5662万TEU,同比增长27.1%。截至2004年底,中国的上海港和深圳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达到了1455万TEU和1366万TEU,位居世界第三、第四位。中国已经成为带动世界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的主要力量。
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1、受重工业化进程推动,货物吞吐量长期仍将保持较快速度增长
2004年,原油、铁矿砂及精矿、煤炭、成品油、钢材等大宗货物的进口量就占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的一半左右,大宗货物进口金额占我国外贸额的比例也处于上升趋势,由2002年的5.11%上升到2004年6%。中国的重工业化进程还要持续10-15年,这将为我国的港口吞吐量提供充足吞吐货源。
2、世界制造业的梯度转移推动未来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
集装箱吞吐量和外贸额呈现较为明显的线性关系。我国集装箱吞吐量的高速增长是由世界制造业梯度转移所导致的对外贸易高速增长所推动的,这是我国集装箱吞吐量高速增长的根本和内在原因,中国幅员辽阔,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目前的制造业基地仅限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这就决定了制造业可以在国内进行转移,从而和其它国家相比,中国可以维持更长时间的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从而外贸可以保持更长时间的快速增长,这就决定了中国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可以保持很长时间的快速增长,预计这一过程将持续15年以上。
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放缓,主要出口国经济增长速度也将放缓;人民币的潜在升值因素,以及受宏观调控影响,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减速,对原材料、投资品的进口速度将降低,其价格也将下降。因此预计2005年中国的外贸增长速度将出现较大幅度的降低,增速在20%-25%之间。受此影响,2005中国大陆的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速度将继续回落,预计仍将超过20%,达到约7400万TEU,保持高速增长,且仍处于平稳增长的轨道上。
3、集装箱港口成长性更胜一筹
当前,集装箱化率仍处于提高之中,原来不适于集装箱运输的货物(如钢材)现在也可以通过集装箱运输。集装箱运输这一特点决定了未来集装箱港口仍是港口发展的重点方向。
和集装箱港口相比,干散货港口对资金和技术的要求要低得多,表现为竞争较为激烈,盈利能力也较差,其毛利率和资产净利率表现较差,把以散货为主的北方港口天津港、营口港和集装箱港口上港集箱、以集装箱吞吐为主的深赤湾相比,散货占比较大的港口表现较差。
集装箱吞吐量集中度提高,地区差异明显
集装箱吞吐量集中度提高的主要表现就是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南方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迅速,其集装箱吞吐量占全国比例不断上升,环渤海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不但基数较低,而且增长速度较慢,这是因为该地区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缺乏生成大量箱源的基础,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结构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箱源。
近年来,随着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其外贸额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2001年-2004年,其各年度的外贸增长速度远高于其它地区,其外贸额占全国外贸额的比重稳步上升,当前已经超过了35%,与此伴生的是长三角地区的集装箱吞吐量高速增长,2004年的集装箱吞吐量增长速度超过了珠三角的增长速度,尤其是长三角港口处于长江口,通过长江水道将其集装箱腹地延伸到广大中西部地区,未来无论是西部开发还是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都将生成数额庞大的箱源,从这个角度看,长三角港口、尤其是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发展前景是无与伦比的,其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速度和持续时间都将领先于其它港口,必将确立其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口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以来,珠三角地区的外贸增长速度低于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但是其集装箱吞吐量却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这是由于其工业化水平较高,外贸货物中适箱货物比重较高的缘故。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