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运营商如何应对网络融合竞争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通讯
调查机构:网舟咨询
报告来源:网舟咨询
报告内容:
近期在中国电信市场上,各种猜测与判断观点纷纷出台,对于中国电信格局何去何从,仍无定论,然而有两个方面却是不争的讨论焦点。
其一:对3G牌照发放的各种方案设计
作为深化电信业改革关键一步棋的3G,直接关系着电信业竞争模式的选择。然而,3G牌照何时发放至今仍然是一大悬念。究其根源,业务需求、技术成熟度、资金投入、运营监管等问题固然是3G迟迟未启动的原因,但真正制约3G牌照发放的因素还在于电信业的改革。
其二:对中国几大运营商分拆合并的方案设计
业界也接连传出新闻,主张“分拆中国移动”,或者“将中国联通再次分拆”等等。人们已把3G牌照的发放与电信业竞争模式的选择联系了起来。想通过对几家运营商的拆分来重新改变目前中国电信业的局面。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争论的焦点,企业的业务选择为什么会引起不同专家或业内人士、甚至于老百姓的关注呢?究其原因,是关注中国电信业的变革方向。通过3G牌照的发放,目前的固网运营商可以名正言顺的进入期待已久的移动市场,通过技术的变化带来业务的变化。而移动运营商则可以通过电信格局的变化以全业务的形象为电信市场中的广大客户服务,提高自己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能力。简而言之,3G是移动固网融合的一种手段,大家关注3G,其实也是关注网络融合对于中国电信产业结构的影响,以及随之而来的产业结构调整。
因此运营商如何利用现有资源,面对将来的网络融合趋势进行自身策略的调整,将会极大的影响在未来电信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下面针对移动运营商,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目前移动运营商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
移动用户增长趋势放慢
现在中国移动通信市场日趋饱和,用户增长速度也逐级放缓。在移动通信市场上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的正面竞争也呈白热化,小灵通对移动低端市场的不断蚕食导致价格竞争不断激烈,各种地方资费套餐花样繁多,ARPU值的下降也让各家移动运营商头疼不已。
缺少宽带数据用户基础及相关业务运营经验
未来移动固网融合的主要推动力就是宽带数据业务的需求,运营商未来比拼的也是增值业务的服务能力。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等固网运营商都在大力推进宽带业务的发展,中国电信的“互联星空”以及中国网通的“宽带我世界”也逐步深入人心,已在未来的固定宽带数据业务市场上提前进行卡位。同时固网运营商在小灵通业务上积累了移动业务开展的用户基础、技术储备以及相关的业务运营经验。因此,对于网络融合的挑战,现有固网运营商会具有与移动运营商相比较而言的优势。
二、移动运营商如何面对网络融合的挑战
面对网络融合对整个通信行业所带来的变化,网舟咨询认为移动运营商应从网络规划,业务运营、新技术的采用几个方面来进行应对。
不断完善现有网络资源,弥补传输和固定接入网资源的短板。移动运营商目前在长途骨干网的传输资源上已经逐步减少了与固网运营商差距,各大城市城域网的建设也逐步完善,但在本地接入网的建设上仍然无法与固网运营商相提并论,差距仍然十分明显。无线宽带技术现在的发展仍无法与固定宽带接入的经济性与技术实现性相比较。因此,本地接入网的建设会增加移动运营商与固网运营商进行业务竞争的筹码。但由于本地接入网的建设投入成本巨大,在投入建设上可以尝试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不能投入过大的资源。目前可以考虑有如下的两种方式来进行:
自建本地接入网
用户需求大,投入成本相对较小,对移动运营商业务收入影响较大,在经济测算上能有效收回投资的地区,可以考虑采用此方式进行。
合作建设本地接入网
与其它具有本地接入资源的较小的固定网络运营商进行合作,利用自己的长途骨干网与城域网资源,相互补充,同时对合作者也有一定的约束力,通过收入分成比例的调整来决定各地本地接入网的建设力度。在较大的国内城市里,已经有类似蓝波宽带、长城宽带等较小的接入网运营商,移动运营商可以考虑通过与其合作来控制本地网资源,同时自身也能处于合作中主动的地位。目前,移动运营商已经有通过与广电合作来获取接入网资源的案例。
三、新技术给移动运营商带来的应对机遇
网络融合的动力来自于业务宽带化的推动,移动固网的融合也是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对于不同电信业务需求的解决。不断出现的新技术也会在其中起到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新技术的出现和使用也会影响通信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运营政策的变化。现在出现的WiMax、WLAN、Wi-Fi、LMDS等不同的无线宽带接入技术也给移动运营商通过无线资源切入固网业务提供了新的选择方式。现在关于WiMax的争论,WLAN在热点地区的应用,以及中国移动在某些省份进行LMDS的试验,中国联通CDMA1X提供各种行业的解决方案,也从侧面见证这一趋势。
因此,网舟咨询建议移动运营商应根据不同的技术特点,与各厂商一起制定基于相应技术发展方向的产业政策,使用户接受,市场接受,厂商受益,移动运营商也同时从其中获取与固网运营商相比较的竞争优势,从而从容面对网络融合竞争的挑战。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