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报告:中国汽车今年销量将增长12%~14%
报告类别:分析报告
行业分类:交通
调查时间:2005年7月
样本情况:销量将增长12%~14%
调查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报告来源:北京青年报
报告内容:
慧聪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上半年分析报告预计———
上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发布了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分析报告,该报告分析指出,目前全国乘用车产量已经开始实现正增长,增速回升趋势明显,但供大于求的矛盾仍未根本缓解,库存总量有增加的趋势。预计下半年销量继续稳步增长,产量会有大幅度提升,车价降幅将大于上半年,并且将更多地体现结构性特征。
■10万元以下销售份额达到46%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今年上半年最新分析报告表明:由于燃油价格不断上涨,更多消费者在选购乘用车时倾向购买价格和油耗低的车型,这种趋势在上半年表现得尤为明显。
分析表明,与上年同期比,上半年价位在10万元以下和10万~15万元的乘用车市场销售份额有明显提高,达到46%和27%,分别增长5%和3%;而价位在15万~20万元和20万~30万元的乘用车销售份额有所降低,达到11%和13%,下滑了4%;价位在30万元以上的高档乘用车由于需求对使用成本的弹性较小,市场份额保持稳定。
■乘用车出口增幅达到180.97%
报告表明,上半年共出口乘用车1.27万辆,同比增幅达到180.97%。其中,二季度出口量和增速均较一季度翻一番。而进口乘用车上半年同比下降-31.06%,二季度进口数量月均增幅为-10.97%,虽仍为负增长,但与一季度相比有较大幅度回升,月均增幅提高近47个百分点。
主笔该报告的王青博士分析认为,导致上半年乘用车进口量大幅度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落地完税”政策改变了经销商的纳税程序、资金占用量和结算方式,经销商面临的风险成本增加使其进货时更加谨慎;二是由于进口车利润率下滑和《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的出台,使进口车经销商数量减少从而导致进口量的降低;三是年初取消配额后替代政策未能及时跟进,加之进口周期因素的影响,使上半年进口数量有所减少。
■上半年库存总量超过国际警戒水平
王青博士分析认为,尽管上半年各大厂商普遍下调了产量,并且一季度也已消化了部分经销商库存,但从二季度的实际情况来看,经销商库存又有回升的趋势。因此,即使考虑到单月销量有所回升的因素,目前库存总量仍明显超过月销量1~1.5倍这一国际通行的警戒水平,供大于求的矛盾没有得到明显缓解,供求压力依然存在,甚至有所加强。
从价格结构来看,6月末各价位乘用车价格较之年初都有所降低,但由于竞争状况、库存压力不同价格的走势也不尽相同。其中,10万元车型价格在年初有明显回升,直到5月都处于较为平稳的状态,但6月又有所下降;10万-15万元车型价格在一季度末二季度初出现明显下跌,但五六两月出现回升;15万-20万元车型价格经历了一季度的下跌后,在二季度保持平稳状态;而与其它类型乘用车相比,20万元以上车型价格在二季度的降幅较为明显。
■预计全年销量将保持12%~14%增长
王青认为,由于销量不断增长,并且厂商具有通过扩大产量增加市场份额和进一步降低成本的冲动,预计下半年产量会继续增加,库存总量估计不会减少,因此下半年供大于求的市场运行态势仍将保持,甚至可能出现供求矛盾加剧的局面。预计2005年全年乘用车厂商全年销量将保持12%~14%的增幅;产量将实现11%~13%的同比增速。
他预计,与上年车价整体性下降的情况不同,下半年汽车价格将更多地呈现结构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10万元以下的车型价格下降幅度会小于其它价位车型;10万~15万元的车型是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也是下半年新车投放较为集中的领域,其降幅会高于10万元以下车型;而15万元以上,特别是20万元以上的车型,由于需求被分流使得市场占有率急剧下降,其竞争也会日趋激烈,将成为下半年价格下降的主要领域。二是一些性价比较高、需求量较大的车型的价格会相对比较稳定,而更多的销售不畅的车型会有较大幅度的降价,不同品牌、不同车型在下半年甚至可能出现涨跌互见的局面。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