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小麦价格走势分析
报告类别:分析报告
行业分类:农业
调查时间:2005年7月
调查机构:中国粮油食品信息网
报告来源:中国粮油食品信息网
报告内容:
一、7月份市场状况简要回顾
自6月底以来,中储粮总公司在政府部署下以高于市场价格从农户手中收购650万吨新季小麦。7月初,经过充分准备之后,主要是资金、人力等方面,各地的中储粮分公司开始大规模收购。基于担心政策收购将提振麦价走强的预期,面粉厂变“零库存”收购策略为“低库存”策略,在6月底就开始提前入市采购,掀起了一轮收购小高潮,推动麦价逐渐向政策定价的位置靠拢,即冀鲁豫地区中等白小麦收购价接近0.72元/斤,江苏、安徽、湖北红小麦接近0.69元/斤。
然而,在7月上旬麦价普遍走高之后,未能引发市场收购主体的竞相收购。除了政策收购之外,其它的收购主体,包括国有粮食企业大多以少量收购为主,经营方式也从此前的“储粮增值”变为“快进快出”。这使得市场前景充满了变数,在夏粮再次增收的情况之下,小麦价格到底有多大的走高动力,令市场人士颇费猜测。在7月中旬对一些贸易商、面粉厂的采访中,他们也不约而同的表示了一个疑虑:如果中储粮停止以高于市场价格购入小麦,国内小麦价格会怎样呢?小麦上涨步伐停滞,抑或是出现回落趋势?
市场回答了上述疑问。自7月中旬开始,小麦价格的涨势就出现了停滞,而下旬则开始了逐级回落过程,这与期货市场的走势是相符和的。
据市场调查估计,中储粮各公司在7月20日左右就基本上完成了650万吨的收购任务。在其它主体未能完全投入收购市场的情况下,采购力度的减弱导致供应压力更加明显,从而使得小麦价格一路走低。从现货市场上得到的消息,自7月下旬开始,华北黄淮地区小麦收购价格、出库价格和面粉厂采购价格呈现出下跌局面,比中旬下跌幅度普遍为10-20元/吨(如图一所示),国储小麦收购对小麦现货价格的支撑作用正在减弱。除了小麦价格出现下跌以外,华北黄淮地区面粉出厂价格也在近期有所回落。
面对当前如此低迷的市况,许多市场人士开始动摇了以前的观点,怀疑小麦后市价格是不是将一蹶不振,步入长期的下降通道呢?它还能不能如市场前期所预测的那样,踏上“平稳上扬”的征程?对此,我们又要考虑哪些方面,作何分析?笔者认为,鉴于当前小麦市场总体供求状况并未出现供过于求,供求仍是一种“紧平衡”状态,供给量略有缺口,因此小麦价格即使出现下跌,其幅度也将较为有限。在秋粮上市之前的基调,应该是以稳为主。
二、市场供求状况分析及后市走势判断
在各级政府、各部门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中央、地方又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措施的情况下,今年的夏粮生产喜获丰收。国家统计局7月20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夏粮总产达到10627万吨,增产512万吨,同比增长5.1%。这样,我国夏粮已连续两年增产。其中,去年我国夏粮比2003年增长了4.8%。
估计今年的冬小麦产量达到9000万吨左右,比去年增长400万吨。从主产区各地的反映来看,小麦质量较去年普遍有所下降,这成为掣肘后市新麦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预计全年小麦需求量为1.1亿吨左右。若加上秋季收获春小麦500-600万吨,仍存在500万吨左右的供需缺口。不过,由于国家库存充裕,加上今年预期500万吨左右的进口量,市场供应是可以得到保障的。据海关总署统计,2005年上半年我国进口了275.4万吨小麦,同比上涨1.4%。由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下半年的进口成本将进一步下降,年底之前有可能出现大量进口的情况,这在缓解国内供应不足的同时,也将对麦价造成沉重压力。
8、9月份国内小麦价格预计将以平稳为主,很可能会出现年内高点。近期小麦价格小幅回落可以看作是对国储临时储备收购即将结束的反映,和上半年的持续低迷是两种状态,不能混为一谈。仔细观察目前的国内小麦市场,价格支撑的消息不少,市场具有一定的抗跌能力。比如供求形势、利好政策、国庆及中秋双节前需求增加等因素。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政策方面。在中储粮收购的利好退出之后,如果小麦价格依旧下跌,国家还会出台进一步的措施,稳定小麦价格,因为在秋播之前,必须得保护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否则,连续两年的增产形势可能难以为续,农民增收的政治任务也更加艰难。今年4月份以来,国家的扶农政策保持了的连续性,而中心就在维护粮食价格上面。具体出台了以下几个政策:
1.4月份,国家粮食局发布了《关于做好购销工作、稳定小麦价格的紧急通知》。
2.5月份,国家农发总行下发了《关于当前做好小麦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
3.6月上旬,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发出了《关于积极做好夏粮收购工作的通知》。
4.6月下旬,国家七部门联合召开了夏粮收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做好夏粮收购稳定粮食市场价格做出具体部署。
5.针对早稻低迷上市的情况,7月28日开始启动早稻收购保护价预案。
笔者认为,虽然目前即将或已经完成了临时储备收购任务,但相关政策会继续利好市场,对后期小麦价格形成支撑。至少这一调控周期得持续到今秋新小麦种植完毕,届时国内面粉市场也已进入消费旺季,面粉加工业会积极生产,可能会接过政策调控的“接力棒”,靠市场来支撑价格。
三、辩证看待人民币升值给小麦价格来的影响
七月份最让人意料之外的消息是在7月21日晚上,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自2005年7月21日19时起,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并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的升值之前的市场炒作一直没有停止,期货市场也为此大幅振荡过。但是就在人们开始淡忘这件事情的时候,央行却出乎意料以外的宣布加息。原本预想市场可能会出现巨大的恐慌,但是次日国内市场并没有出现我们想象中的混乱,多数品种期价是在跳空低开以后,随后出现了大幅拉升,市场对这个消息所引导的市场氛围好像达成空前的一致。小麦期货市场受到的影响较小,依然依照惯性继续原有的趋势。对小麦市场有什么影响呢?
国家对人民币升值做出这样的调整是比市场预期要低很多的,此次升值是向上浮动了2%,而此前市场保守派预期是3%-5%,激进派认为是6%-10%。从这个幅度上来讲,是低于市场预期的。摈弃其它因素的影响,小麦价格理论下跌幅度应该也是2%,按当前价格水平,每吨跌大约25元左右。7月份下旬麦价的下跌幅度也达到了这个水平,可以说,当前麦价已经符合了预期。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升值的影响有利空、利多两个方面,总体还是属于偏利空的。
利多方面:
主要是针对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影响而言。在我国提高人民币汇率之后,由于进口成本相对下降,而我国小麦存在大量的进口需求,从而将使得国际小麦市场寻找新的供需平衡点,在增加需求量的同时,有助于提高国际小麦价格。同时,在进口小麦的冲击之下,国内的生产方式也将可能将因此而加速变革,如进一步扩大规模化生产、改进生产品种、提高机械化程度等等。这对国内市场具有长远的利多影响。
利空方面:
主要是针对进出口格局的变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而言。人民币升值之后,我国的国际购买力相应增加,外国小麦的价格优势将进一步体现。从而将导致进口量更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国内现有的供求关系,对价格造成压力。
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来看,也对小麦价格有一定压力。去年以来,我国商品价格涨幅明显,特别是石油、钢铁、粮油、棉花、有色金属、天然胶的价格有较大幅度的上扬,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内外经济增长对商品需求增长有所拉动;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美元汇率持续走低导致人民币紧盯美元汇率而跟随贬值所致。因此,此次人民币升值必将直接缓解所有商品价格上涨压力。
整体上来讲,此次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对于我国小麦市场有着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在短期内影响进出口变化,但不能长期左右小麦价格的涨跌,最终的结果还是要由其自身的供求关系来决定。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