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调研公司 培训会议 行业情报 付费报告 免费报告 调研文库 求职招聘 执行峰会 邮  箱 论  坛 搜  索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热点话题 | 行业动态 | 项目招标 | 咨询黄页 | 涉外调查
注册成会员
定性研究 | 服务评估 | SPSS专题 | 消费者研究 | 产品开发 | 品牌传播
汽车 | 通信 | 经济 | 房地产 | 互联网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 2008报告预订(|)
我的帐户 | 购买帮助 | 购物车 | 忘记密码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求职招聘区 | 委托代理区 | 行业讨论区 | 调研学习区 | 系统服务区

我国玉米市场供求关系转变及其影响分析

报告出处:中国报告在线  发布日期:2005年09月27日 09:30

报告类别:分析报告
行业分类:农业
调查时间:2005年9月
调查机构:中国报告在线
报告来源:中国报告在线

报告内容: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5年6月预计,2004/2005年度(2004年7月—2005年6月)全球谷物库存消费比为23.1%,这是近年来全球谷物库存消费比首次出现增长。众所周知,在谷物市场中,玉米产量占着非常大的比重。作为世界玉米主产国,我国玉米供求关系的变化,对于世界玉米价格影响重大。究竟目前我国玉米市场供求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这种供求关系是否发生改变?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种可能的供求关系的改变,对于全球玉米市场到底会产生什么影响?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历史上我国玉米市场供求关系变化,2000年以前和以后库存消费比变化明显不同,1993年—2000年库存消费比维持在非常高的位置,超过80%,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据。2000年以后库存消费比逐年下降,目前大概为30%左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

  这主要是因为2000年以前我国玉米产量大多年份远远大于消费,库存积压严重,1985年以前,我国基本不出口玉米,从而导致最终的库存消费比大幅提高。之后,我国玉米大量出口,玉米库存消费比没有进一步增加。而自2000年之后,由于自然灾害和政府政策的调整,玉米产量连续四年减少,但需求却呈现刚性稳步增加态势,出口仍然继续强劲,结果导致近几年来库存消费比大幅下降。2004/2005年度,受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措施(减免农业税、建立直接补贴制度)的影响,农民开始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我国2005年玉米产量倾向于丰产,可能超过1.2亿吨,产量和消费基本持平。但由于2004/2005年度我国继续出口玉米,导致库存消费比依然下降,不过下降幅度在减缓。因此我们认为,我国长期以来玉米年度供大于求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不过供求缺口正在下降。

  通过产量、消费和出口等指标我们分析了我国玉米历史库存消费比的变化。对于投资者来说,可能更加关注2000年以后的库存消费比变化。2000年之后,玉米出现了产不足消的情况,但国家仍然大量出口玉米(类似的情况同样出现在小麦市场),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探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对于我们分析未来供求关系变化是有帮助的。

  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虽然有借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之机大量出口这一可能,但根本的原因却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也在进一步深化。2001年,有关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意见的出台,尤其是2004年国务院提出全面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意味着我国粮食市场交易主体和交易行为将会发生变化。国有控股粮食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也会不断出售陈粮,市场上原有的政府库存大量得到释放。与此同时,国际粮食价格的上涨,也为库存的释放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这种由粮食体制改革带来的玉米大量出口,影响着全球玉米的供求关系。中国和美国不仅是全球主要的玉米生产国,而且库存比重非常大,几乎占据了世界库存比重的80%左右。

  我国玉米库存的下降带动着世界库存消费比不断下降——由1999年的38%下降到2005年的20%左右。而美国,则由于中国的出口竞争和产量恢复,玉米库存经历了先下降后回升的过程。美国玉米近两年库存明显增加,这也就是为什么CBOT玉米市场价格始终处于低位的根本原因。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美国玉米现货价格和CBOT期货价格存在着非常好的相关性,而CBOT期货价格同时与美国库存消费比存在着较好的相关性,与全球库存消费比相关性较差,这种情况同样出现在美国大豆市场上。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发现,在全球玉米市场中,美国和中国的库存变化对于全球库存消费比影响重大,直接影响全球玉米的供求关系。这个市场目前来说是个双寡头市场结构,两个大国的行为影响着全球玉米市场价格的走势。目前,我国的粮食体制改革形成新的市场格局,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农政策影响着农民的预期。在这种新的市场背景下,我国未来供求关系的变动,将更直接地决定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同时通过库存的变化和进出口影响着全球玉米市场价格。

  笔者认为,从全球角度考虑,如果中国和美国的玉米库存消费比降到10%以下,全球谷物库存消费比降到15%以下,全球玉米市场价格将变得难以想象,玉米现货和期货市场价格极有可能出现大幅上涨行情。不过,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较小,除非中国和美国这两个玉米主产国减产10%左右。只有两国同时发生重大的自然灾害(中国和美国处于相似的积温带上)或者其中一国连续几年出现自然灾害,才有可能出现玉米大幅度减产的情况。这又涉及到全球气候问题,据美国与菲律宾农业研究部门联合研究的资料显示,由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使水分循环加强,长期来说,出现旱涝灾害天气的频率将增加。有关资料显示,气温每上升1摄氏度,粮食产量将减少10%。1970年以来,地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6摄氏度,其中四个最高的气温记录,均出现在过去四年谷物减产的三年之中。

  笔者认为,未来两年内,我国玉米供求关系出现重大转变的可能性非常小(因为气候也有自身规律性),库存消费比不可能回到以前的水平。未来十年内,如果全球出现非常恶劣的天气,则库存消费比有可能出现大幅度下降,从而导致我国供求关系发生大的转变,带动国内和全球玉米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大幅飙升。

  我国2004/2005年度玉米产量增加,主要是由于单产和种植面积有所增加,而种植面积的变化,显然是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从2004年开始,农民一直在对国家出台的惠农政策进行消化和吸收,不断增加种植面积。目前出台的惠农措施,对我国玉米消费没有产生直接影响。我国玉米的消费量一直处于平稳增长态势,工业消费(尤其是燃料酒精)增加明显,比例持续增加。但由于工业消费的玉米和小麦存在替换关系,这种消费只不过是在谷物内部发生了转移,对于总谷物的消费量影响不大。另外,占玉米消费很大比例的饲料消费的需求则缺乏弹性。因此我们认为,在没有出现重大科技进步的情况下,玉米消费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增长。

  以上我们分析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对我国玉米市场的影响,这种改革导致玉米供求可以直接决定市场价格。随着粮食流通政策的变化,粮食收购和销售渠道在放开,国家政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储对玉米的吸收和投放上,以及国家对玉米进出口配额的发放控制(随着时间推移,作用也在减弱)和出口补贴上。

  包括玉米在内的农产品,具有自身的属性,农产品种植周期一般为一年,因此农产品产量对价格反映敏感,而需求却对价格缺乏弹性,这就决定了农产品价格大涨之后必然大跌,价格波动较大。有人认为,农产品的产量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受到种植面积的约束,很难再大幅度增长。美国由于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目前美国的玉米耕地利用率要比我国小很多,玉米价格一旦大幅度上涨,美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就会进行相应的调整。

  笔者认为,粮食体制改革引起的新市场体系和农产品的自身属性,决定了今后我国和全球玉米价格波动幅度会加大,玉米产业链上的各利益主体极有可能受到较大损失,此时,期货市场就成为企业规避风险的一种好工具。

  未来一段时间,影响玉米市场供求关系的因素主要是天气变化和可能出台的农业政策调整上,笔者认为,一旦中国和美国两个玉米主产国库存消费比降到10%以下,全球谷物库存消费比降到15%以下,则玉米现货和期货市场价格将会出现大幅上涨行情。

  (全文结束)

行业分类

免费报告搜索
关键字:
广告服务 - 法律条款 - 注册指南 - 关于我们 - 企业客户
Copyright © 1999-2008 3s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信通四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069号
TEL:86-10-85863259  客服:service@3see.com 
投稿:contribute@3s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