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消灭了孩子们的吃苦精神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文体
调查地点:全国
调查时间:2005-8-18
样本数量:958人
报告内容:
吃苦耐劳,被认为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曾在战争时期和拓荒年代对国家的兴旺发展贡献巨大。但是在eDataPower在线调查8月份的调查中,父母们普遍认为,现在的孩子与他们那个时代的年轻人相比,不再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了。
数据来源:www.edatapower.com
全国共有958人参与了此次调查,在探讨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吃苦耐劳精神在当代青少年中渐渐遗失时,半数以上的参与者认为与时代发展有关,即56%的人觉得时代背景不同了,导致当代人的价值观改变,吃苦耐劳不再是青少年必备的美德;也有31%的参与者认为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无苦可吃是导致吃苦精神被遗忘的主要因素。
现在青少年怕吃苦的现象十分普遍。很多大城市的学生家里比较富裕,条件比较优越,教育界一再要求减负,学校倡导“愉快教学”,这在不少学生心目中形成了误解,认为学习应该是轻轻松松,愉愉快快,没有负担,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在玩耍中就学有所成,却忽略了自身意志品质等心理素质的锻炼。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人们对青少年的态度是比较宽容的,将精神世界的改变更多的归咎于社会的进步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这种外因主要还是来自于本土,而非外来文化的影响。尽管国内的舆论一再强调传承艰苦朴素的良好风尚,但是在青少年成长的环境中,总会让他们看到社会上挥霍、奢侈、享乐的现象,以致于在他们中间形成了“勤俭节约遭人耻笑”的怪现象。
时代在进步,虽然物质丰富了,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却不应当随着时代的改变而遗失。青少年的行为习惯尚未形成,可塑性大,他们价值观的形成,不仅与学校教育息息相关,也与社会舆论、家庭榜样作用紧密相连。人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各种素质的基础,对人的成功和成才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当今的青少年,是参与未来国际竞争的主力军,丢失的传统也许恰恰是未来竞争中的王牌,因此,如何将这一消逝中的精神财富抢救回来,是在未来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所在,也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