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纸质包装特色产业的发展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其它
调查地点:上海包装造纸(集团)有限公司
样本情况:上海包装造纸(集团)有限公司
调查机构:中国纸业网
报告来源:中国报告大厅市场研究报告网
报告内容:
根据市委市府“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精神,上海包装造纸(集团)有限公司于2004年4月划转普陀。这与普陀区重点推进、正在建设的“一区一品、一业特强”的“纸质包装”产业正相吻合。因此,集团落户普陀,不仅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而且能给普陀“纸质包装”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
一、集团现状和所处的经济环境
1、集团概况。
上海包装造纸(集团)有限公司是一个以纸、塑和纸箱包装印刷为主,兼营印刷物资供应的加工型企业集团;是一个国资比重较高、国有企业较多、历史负担较重的债转股公司。集团拥有罗兰、海德堡五色六色胶印机和进口六色凹印机、九色柔印机、模切机、糊盒机等具有国际先进的印刷加工制作设备。集团所属企业产品涵盖了烟、酒、医药、食品、日化、文教、五金、电子电器等七大行业,其中许多是为著名跨国公司配套生产的包装产品。集团所属9家生产加工型企业和2家贸易型企业,都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曾获世界“杜邦奖”、“亚洲之星”、“科技进步奖”、“绿色包装”等荣誉称号,如上海人民印刷八厂、上海凹凸彩印总公司、上海人民塑料印刷厂、上海联合包装装潢有限公司、上海古林国际印务有限公司、上海永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等。集团总资产达10亿元以上,年销售收入10亿元左右,年利税近5000万元。
2、集团所处行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包装印刷行业是一个激烈竞争与快速成长相伴、在竞争中成长的行业,带有成长性、服务性、竞争性较强的特点。
一是成长性较强。中国包装工业2004年总产值2800亿元人民币,仅占世界总量4600亿美元的7.5%;中国包装印刷业2004年总产值1146亿元人民币,远低于日本2001年5600亿元人民币的水平。近十多年来,中国包装印刷业均以高于GDP增长的速度在增长,2002、2003年均达12%的增长,上海包装印刷业又比全国增幅高2个百分点。“一等产品、二等包装、三等价格”的历史已经淡出,越是经济发展,越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包装印刷业就发展越快。随着以吃饱穿暖为目的的生理性消费淡化,以追求品牌、体验感受为主的心理性消费强化,包装印刷业将有更快、更强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大市场、大物流的蓬勃发展,使包装印刷对提高商品“身价”的作用更加突出。特别是受到超市、卖场快速发展的拉动,几乎到了有产品,就有包装的程度,古老的包装印刷业“常青”、“不老”,加上污染少、吸纳劳力多等,在上海建设世界大都市进程中更是前景看好。
二是服务性较强。包装印刷企业本身没有产品,要说产品,也是附加在别人产品上的产品,属于“吃百家饭”、“为人作嫁衣”的行业。能否拥有大客户和稳定的客户群对企业尤为重要,已经成为企业的立身之本、发展之本。为有实力、有信誉、有知名度企业服务的批量业务较之“自然来、自然去”的“散户”业务,具有成本低、毛利高、回笼快等特点,甚至争取到一、二个大客户就能改善企业经营状况。2003年,“上海联合利华”业务占“永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全部业务的50%多,“上海联合利华”移地合肥生产后,“永新”公司就紧随其后,在距离其5公里的地方再办一家企业,为客户提供最便捷的专业配套服务。
三是竞争性较强。包装印刷行业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进入门槛低,几乎有一台印刷设备就能办一家包装企业,市场竞争相当激烈。每年都有一批新的加盟者进来,同样每年也有一批被淘汰者离去。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涌现出一大批起点高、规模大、配套齐、机制活的包装印刷企业。公司所属凹凸彩印厂、人印八厂等,曾经都有全国包装印刷行业“排头兵”的辉煌,当年企业销售利润率明显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均在35%以上,而近年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已经将包装印刷行业推入了一个低利或微利时代。
3、上海包装印刷行业面临诸多发展机遇。
一是中国、上海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带动包装印刷产业发展的机遇;
二是世界制造梯度转移和跨国公司、跨国采购长驱直入上海,带动包装印刷市场扩大的机遇;
三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带动以健康、环保为主,倡导“绿色包装”发展的机遇;
四是科教兴市战略,带动包装印刷业“光、电”技术应用和发展的机遇;
五是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带动会展业、广告业、服务业包装印刷需求发展的机遇;
六是生活和文化消费需求变化,以追求感觉、感受为特点的品牌消费、心理消费增多,带动消费类产品包装印刷发展的机遇;
七是上海大市场、大物流、大通关的建设,带动纸箱运输包装印刷发展的机遇;
八是上海国企改革深化和普陀包装特色产业发展环境,带动搞活企业、做强产业的机遇。
二、落地普陀为集团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广阔前景
1、集团划转普陀带来的变化。2004年对上海包装来说,不仅仅发生了一般意义上的变化,而且发生了非常意义上的变化,即从依附了几十年的上海轻工下放到普陀区。由此至少带来以下变化:
一是管理主体变化,即“父母官”变化了。从接受控股公司管理到接受普陀区区委、区府及区经委等各部门管理,发生了从“企业管企业”到“政府服务企业”的变化。普陀在上海9个中心城区中,财政收入连续2年排名第三,2004年税收收入总额和增收额分别超过50亿和10亿,创出历史新高,是个有实力的“父母官”。
二是发展空间变化,即从条到块的变化。普陀占地55平方公里,仅次于杨浦,在9个城区中位居第二,特别是地处上海西北门户,有陆路交通、辐射“长三角”的地理优势。特别是区政府将包装印刷业作为“一区一业、一区特强”的产业来发展,初步形成了一个产业集聚发展的区域空间。
三是管理氛围变化,即从一般经营管理为主向以“税收、资源管理”为主的变化。普陀管理企业的主要内容是服务,服务企业的政策资源丰富,对国企改革和包装印刷产业发展有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不少区领导都明确表示“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只要落地,政策全部可以到位。
四是工作要求变化,即对下放企业有不少特定的要求。作为首批下放普陀的几家集团之一。市有关部门和普陀对包装集团寄予很大的希望,明确“要发挥包装优势,依托普陀一业特强,结合工业区整体改造,推进纸质包装业的集聚发展,在桃浦工业区建立统一运作实体,通过市场化方式选择产业链紧密的企业入驻”。市委领导在一专报上批示:“在放小形式上,保持完整的资产链、产业链、管理链,行业不散,组织仍在,发展不停。这是成功的基础,也是稳定的关键,在以后的工作中应予推广”。区领导到集团调研,提了10个字要求,前6个字“改革、发展、稳定”对每个企业都适用,后4个字“盘合、落地”是具有特别意义的,是对集团下放普陀后的新要求。
2、适应划转普陀的变化,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山因势而变,水因时而变,市场经济唯一不变的法则是变。变化就是机遇,机遇就是挑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适应变化,把稍纵即逝的机遇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行为,这确是一次最实际的挑战。
无论怎样变化,“发展”这一硬道理不变。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更困难。辉煌不在于曾经拥有,发展才能天长地久。只要发展了,就能够想到原来难以想象的事情,能够解决原来难以解决的难题,能够实现原来难以实现的事业。
适应变化最有效的办法是:视变化为机遇,视机遇为挑战,进而抓住机遇,有所作为,走出一条“适者生存、发展自己”和“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新路来。
我们深信,在普陀这方改革发展的热土上,包装印刷企业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集团在以“市区联手、抓大放小、产权属地、走向市场”为举措的国资国企改革中,来到了充满生气、充满活力的普陀区,为做大做强普陀区包装特色产业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3、围绕“落户普陀,争取发展”基本导向的思考。
“战略导向”的思考。如何适应市场变化,适应属地要求,在新的环境和更大空间中争取新的发展?这不是“走过路过”的权宜之计,而是“安家落户”的战略目标。需要总体筹划,分步推进,把“鸡蛋”都放在普陀这一最安全的“篮子”里。
“问题导向”的思考。落户普陀有很多事要做,有很多问题要解决。需要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一个问题对应一个方案,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特别是以“趋优避劣”的方法破解难题,在破解难题中求突破。
一要充分发挥合资企业板块收益较好的优势,尽快破解国有企业历史负担重、耗用资源多的难题;
二要充分发挥集团经过公司制改造的优势,尽快破解所属“纯国有”企业发展动力和活力不足的难题;
三要充分发挥现有资产、资源的优势,尽快破解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和担保贷款、应收帐款、存货坏帐风险过大的难题;
四要充分发挥现有装备、技术、功能比较全面的优势,尽快破解主要企业、业务、客户结构趋同、内部竞争的难题;
五要充分发挥盘活存量解决历史问题的优势,尽快破解存量变现成本高、难度大的难题;
六要充分发挥集团整体属地以后能得到普陀区领导关心、能得到更多政策、信息、资源、人才和产业集聚效应支持的优势,尽快破解整体属地普陀以后,所属企业税费、运行要素配置、资产资源处置等仍处异区管理的难题。
“市场导向”的思考。在资产经营方面,一要进一步探索实践集团及企业的多元化改制;二要进一步探索实践各类资源的优质化整合;三要进一步探索实践用最小成本为企业减负、排障、化险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以构造一个国企与外企、民企公平竞争的“起点”,构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构造一个“逼进逼退”的竞争机制。
在生产经营方面,一要多一点差异发展,通过调整和优化企业结构、业务结构、客户结构等,实现业内企业的错位经营,将大企业做强,将小企业做专,各个企业都要着力培育自己的“拳头产品”、“看家本领”和“特色服务”,做比别人做不了的事,赚别人赚不了的钱。二要多一点紧贴客户,通过研究目标客户需求,加强客户关系管理,为占客户总数20%以内并占业务总量80%以上的大客户提供专业配套服务和定向优质服务,特别是瞄准发展前景看好的产业、企业的产品包装需求,为著名企业、知名品牌提供专业、便捷、全程服务,必要时,可采用“企业投一块、个人持一块、客户加一块”的合作方式,到大企业家门口去办厂,为大客户提供“直通式”服务。三要多一点开拓创新,重视光、电、数码技术的引进和应用,提高多色胶印、精细柔印、绿色塑印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业务比重,培育自己的核心业务;重视“毛利率”管理,逐步提高毛利率30%以上的业务比重,逐步收缩毛利率15%以下的业务比重,集中力量做好做大毛利高、回笼快、坏帐少的业务,降低经营风险;重视培育和发挥企业在“成本低、效率高、品质优、服务好”方面的优势,赢得客户和市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
“赛场导向”的思考。市场即赛场,在内部管理方面,要积极探索实践党政工作的“项目化”管理、企业内部的“市场化”管理、企业经营者的“契约化”管理,多做“搭桥铺路、打造舞台、提供机会、开放跑道”方面的事,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氛围,依靠团队,依靠众人,创造一流,实现目标。以实现对客户、对股东、对员工、对社会的回报和全体员工的自身价值。
三、加速融入普陀“一区一品、一业特强”特色产业发展的主要举措
1、尽快制定、完善和启动“改革、落地、发展”方案。根据区委区府关于“改革、发展、稳定、整合、落地”和发展特色产业的要求;本着有利于产权属地以后发展、有利于业内现存问题解决、有利于集团自身实力增强相一致的目标;本着“要做、能做、能做好”相一致的原则,筹划和推进集团及企业的改革、落地、发展。集聚自身资源落地,借助普陀资源优势,走出一条“大强”与“小专”并举,“纸印”与“塑印”齐飞的市场化发展之路。
2、集团本部率先搬至普陀区,已于今年3月搬至长寿路恒达大厦,为集团整体改制和落户普陀、再创辉煌开了好头,打下基础。
3、积极筹划和启动企业改革、落地、发展项目。按照“要做、有钱做、有人做”和“全新机制、力争增量、落地发展”的原则思路,筹划一批可行、有效的项目,成熟一个,启动一个,成功一个。所立项目力求“有增量资金,有增量业务,有发展包装印刷产业愿望”的合作伙伴,借外力激活内功,用存量激活流量;争取用一块资产来引进区外、市外或境外的一块资产,实现机制上的由死变活,经营上的化险为夷;统筹兼顾企业改制、动迁、落地、发展事项,以搞活企业、做强产业。
4、争取区委、区府及区各部委的领导和指导,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解决企业逐个落户普陀所需土地、房产和产业扶持等问题,建设集团在普陀区的生产基地,为普陀发展包装印刷产业作出贡献。
5、培育集团包装原创设计能力。与上海国际包装印刷城有限公司、上海雍和形象设计有限公司和刘维亚四方共同组建“上海刘维亚产品包装原创设计有限公司”。
6、集中资源,整合落地。打破单个企业的局限,对现有资产、人员、设备、业务、土地、厂房和债权债务等要素进行优化配置,针对资产归属、形态、收益的差异,研究采取不同的理顺、处置和管理对策。在整合中集中有效资源和优秀人才,服务普陀“一业特强”。
7、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可利用现有资源,包括“税收落地”后的新资源,向包装印刷产业链的两头延伸,积极培育一批专业化、服务型企业,作为公司整体发展的补充,并为部分经营者和职工提供发挥才能的新机会、新舞台。
8、加强与上海国际包装印刷城的合作。集团与普陀区包装印刷特色产业、配套产业,都有各自的优势与资源。通过合作和产业联动,力争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特别是在教育培训、信息资讯、会议展览、销售市场等方面应该有更多的合作与联动,共同打造普陀区特色产业的整体优势。
集团愿意在区特色产业规划的指导下,落户普陀,做强产业,使普陀区成为上海包装印刷产业的高地,使上海包装集团以及所属企业成为上海包装印刷行业的强手。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