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禁放到限放:给传统一个延续的理由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其它
调查地点:5个城市与5个城镇
调查时间:2005年8月
样本数量:3785份
样本情况: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
调查机构:零点调查与指标数据
报告来源:零点指示数据网
报告内容: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烟花爆竹的火光和喧闹中辞旧迎新,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习俗,而这一传统民俗在近10年来却遇到了“禁放令”的强大冲击。时值岁末,“是否应该对烟花爆竹开禁”这一问题又成为媒体和坊间百姓讨论的热点。一项来自零点调查与指标数据的最新调查结果表明:61.6%的居民认为春节期间应该允许居民在限定的时间和地点内燃放烟花爆竹;接近25%的居民认为应该对燃放烟花爆竹完全解禁;而赞成完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居民比例为12.4%。综合考虑安全、环境等因素,在春节期间对燃放烟花爆竹实行有限度的解禁,成为居民普遍的呼声。
本次调查于2005年8月在北京、上海、广州、洛阳、绵阳5个城市以及浙江诸暨绍兴、辽宁锦州北宁、湖南岳阳临湘、四川成都彭州、陕西咸阳兴平等5个小城镇及其下属的农村地区展开,城镇地区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农村地区采用整群抽样方式,共获得有效样本3785份。数据结果已根据各地人口规模进行了加权处理,在95%置信度下本次调查的抽样误差为+1.09%
立法难题:左手是传统,右手是现实
燃放烟花爆竹作为一种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习俗,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一种强硬的存在,而评价一种传统,是很难用客观理性的标准的。从民意的角度来看,对烟花爆竹的有限开禁已然成为主流的声音。超过6成受访者(61.6%)赞成确定禁放区域和时间,实行定时定点限放;而赞成完全解禁和完全禁放的受访者比例分别为24%和12.4%。
古人用竹爆声来避邪驱鬼,后来演化为迎神和辞旧迎新的标志,并表达民众祈福、祥和、喜庆的心理。在本次调查中,受访者赞成在春节期间可以燃放鞭炮最主要的理由就是“没有鞭炮,就缺少节日气氛”,而燃放鞭炮最初的用意“避邪祛鬼/去除晦气”已经退到了十分次要的地位。普通市民认为过年没有烟花爆竹的火光和声音,就缺少了年味。民俗学、社会学等不同领域的多位专家也纷纷指出,禁放烟花爆竹,是以牺牲传统文化为代价的。
反对燃放鞭炮者所持的理由同样十分明确。在本次调查中,反对在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受访者所持的理由主要集中在污染环境、造成人身伤亡、火灾隐患等几个方面(应答比例分别为55.6%,49.7%和42.7%)。烟花爆竹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不容小觑,根据山西某城市的环境报告,该市在今年元宵节一轮烟花爆竹燃放的高潮中,空气质量在短时间内由良变为轻度污染,进而直奔重度污染。燃放烟花爆竹可能造成的人身伤亡和火灾隐患,更是令医护人员和消防官兵在举国同庆、合家欢聚的时候反而需要更加严阵以待。同样有专家学者从学理的角度来反对燃放烟花爆竹,认为这是燃放者集体对四邻施加的一场声音暴力。
执法难点:成本高,效果差,禁而不绝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都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燃放烟花爆竹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而与此同时,“禁放令”在实际执行中却遇到了不小的难题。
在本次调查所涉及到的地区,在2003、2004和2005年三年春节期间燃放过烟花爆竹者比例分别为63.1%,67.6%和70%,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所居住地区不允许燃放烟花爆竹的受访者中,有相当比例的人在这三年中燃放过烟花爆竹(分别为11.7%、16.0%和16.8%),并且三年来这一比例同样呈上升趋势。高执法成本和低执法效果的矛盾,也促使越来越多的专家、职能部门和普通市民开始考虑“禁放令”存在的价值。
疏堵结合:让传统风俗与现代生活和谐共存
虽然每年春节期间都会有出现因燃放烟花爆竹而造成人身伤害的报道,因这样的原因就强行禁止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行为,不免有些因噎废食的色彩。
从燃放的时间来看,各地居民燃放烟花爆竹最集中的时段为除夕及年初一(应答比例分别为98.7%和80.8%),其次为元宵节(47.3%)和年初五(24.2%),其余的时间燃放烟花爆竹的比例都非常低。可以说,这为实行有限开禁,集中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有专家指出,在除中国大陆外的华人聚居地区,如香港、新加坡等地,除夕夜都会举行由政府或各种社会团体组织的焰火晚会等,既烘托了喜庆热闹的节日气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居民分散燃放的不安全因素,这不失为一种值得借鉴的方式。
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随着恢复春节燃放鞭炮以增加节日气氛的呼声越来越高,全国有106个实施禁放令的城市重新开禁。而一直以来实行“禁放”尺度最为严格的北京市,今年也走出了从“禁放”到“限放”的实质性一步。2005年9月,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这标志着被禁止13年的烟花爆竹将重回京城百姓的节日生活。这一新方法广泛收集并充分吸纳了民意,被普遍评价为“兼顾了各方不同利益的需求”。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