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调研公司 培训会议 行业情报 付费报告 免费报告 调研文库 求职招聘 执行峰会 邮  箱 论  坛 搜  索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热点话题 | 行业动态 | 项目招标 | 咨询黄页 | 涉外调查
注册成会员
定性研究 | 服务评估 | SPSS专题 | 消费者研究 | 产品开发 | 品牌传播
汽车 | 通信 | 经济 | 房地产 | 互联网
我的帐户 |会员登陆 |会员注册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 2008报告预订(|)
我的帐户 | 购买帮助 | 购物车 | 忘记密码
              
IT、液晶 | 电信增值 | 网络无线 | 饮食烟酒 | 家电、3C | 电子电工
求职招聘区 | 委托代理区 | 行业讨论区 | 调研学习区 | 系统服务区

群雄逐鹿,“乱战”中国 ——中国通讯产业事件简评

报告出处:eDataPower在线  发布日期:2006年02月07日 09:27

报告类别:调查报告
行业分类:通讯
调查时间:
2006-1-23
样本情况:通讯产业的发展
调查机构:eDataPower特约撰稿人:无语苍穹
报告来源:eDataPower在线

报告内容:

    根据WTO承诺要求,到2003年底,我国增值电信业务已经全面取消地域限制,外商投资比例可以达到50%;到2004年12月11日,移动话音和数据业务市场也将取消地域限制,外商投资比例不超过49%;此外,2004年在固定通信领域的国内和国际业务方面开放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允许外商投资比例不超过25%。2006年,我国电信业将全部对外开放。在中国通讯产业保护期最后一年结束之际,我们仅从消费者所关注角度来评价一下中国的通讯产业的发展。

    一、电信垄断没有打破,服务堪忧

    在中国市场上活跃着五大电信服务商,固网服务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铁通;移动服务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这是中国政府开始在通讯领域中引入竞争机制,分拆中国邮电,而后又经历了两次分拆中国电信以后形成的市场格局。虽然初衷是要形成相互良性竞争的局面,但是结果并不让人满意,由于最大的股东依然是国有资本,所以真正的良性竞争是很难出现。由原来的单一的寡头垄断,转变为现在的多个寡头垄断,原中国电信虽然被分拆成了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但是区域内寡头垄断地位是短时间无法改变的,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移动业务里的双寡头垄断亦是不争的事实,而这一切的起因,导致了电信资费居高不下,服务质量不高,效率低下。

    我们就“2004年河南省质监部门该省几大电信运营商计费话单的差错率抽检结果,竟达到12.2%,超出国家标准(0.01%)上千倍,一年多收的费用,就超过1亿元人民币。”事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选择不关心此事件的只有4.0%,表明电信资费问题依然是民众关注的焦点,但是居然有34.0%的被访者选择了没有办法解决,显示了消费者对电信改革的绝望情绪在加重,如果这种情绪蔓延开,将对中国的电信产业产生致命的影响。而有61.6%的被访者选择了加强政府的监管,寄希望于政府监管,说明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还是很高的,但是政府正在透支这种公信力,电信产业的黑洞正在吞噬着政府的公信力。

    电信研究院根据信息产业部有关部门的统计,总结出二00五年电信业十大投诉热点,其中电信运营商主观故意的行为,占了绝大多数,垄断经营的危害在不断凸现。消费者对这十大投诉热点的关注度见下表: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电信企业主观故意的竟然高达8项,分别是短信乱收费、运营商单方面修改价格约定、企业不履行承诺、网间通话受阻、代理商违规经营、电信企业经营不规范、企业不提供话费详单、电信企业和小区物业签订排他性协议、电话卡余额作废和不能使用,只有宽带接入质量不好、小灵通通话质量不高可以勉强归入技术范畴。而前8项受关注度高达88%,可见只有垄断市场中的企业才敢如此的不尊重消费者。

    “短信乱收费”以28.4%位居榜首,而第二名“运营商单方面修改价格约定”也达到了16.4%,都是和电信产品的价格有关的,合计达到了44.8%,电信的收费计费问题确实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问题,消费者在为电信服务付出了高昂的价格,还要为更高的乱收费买单。电信企业每推出一项新业务,都会出现这种乱收费的现象,长此下去,企业的信誉度缺失,必然会导致消费者不敢尝试新业务,增加企业新业务市场开发难度,加大开发成本。同时通过这种计费收费的混乱,我们也可以看到电信企业内部管理的混乱,必然会孳生会腐败,最终伤害到企业的根本利益。

    二、政府助力,竞争逐步显现

    中央政府对于电信产业一直持倾斜政策的,但是经过这么多年发展以后,政府也同样清醒地认识到,这种一支独秀的产业政策所带来的危害,所以才有了以后的打破垄断的分拆行动和各大基础电信运营商的海外上市,一方面是由于加入WTO承诺开放电信市场兑现的压力,另一方面是民众对电信服务不满的呼声,所以政府在悄悄的对电信企业进行布局,期望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从电信市场引入竞争机制以来,发生了很多事情,我们不一一回顾,但是从近期发生的几件事件来看,政府引导下的竞争已经初步显现,尤其在新业务竞争方面。但是这种竞争,更多的表现在给政府看的层面,各运营商为了争取到更多的利益,而表现出来的竞争行为,而政府也在利用运营商的这种心态,引导其向良性竞争方向发展。

    1.移动运营商围剿固网,WiFi双模手机成为利器

    现在除了类似SKYPE这样的网络电话正在抢食固定电话市场,移动电话正在分流固定电话收入的时候,移动运营商正在研究一种可以把固定电话置于死地的商业模式,通过固定电话运营商提供、或者自己建设的无线宽带网络,提供廉价的固定电话服务。


    在这种业务还没有推出,就已经有46.5%的被访者选择使用,可见消费者的热情之高。我们回想到当初的IP电话业务,经过了民间推广使用,封杀,然后开禁,大规模应用,很容易得出像SKYPE和WiFi双模手机业务也会经历这样的历程,但是事实上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尤其是WiFi双模手机业务根本没有发展前途,不是因为技术的原因,而是因为该业务是由移动运营商主导的,国家不会允许移动运营商围剿固网,移动运营商与固定运营商系出同门,也不是真的要逼死固网运营商。从该技术出现各运营方的低调行为可以看出,这是一次逼宫行为,都在等待信息产业部如何解读这次事件,这将影响到3G牌照的发放。移动运营商方面是在“示强”:表现出如果得不到3G牌照,将用WiFi双模手机业务终结固网运营商。固网运营商方面是“示弱”:表现出移动运营商已经对固网虎视眈眈,如果得不到3G牌照,随时都会崩盘,其实都在等待信息产业部的3G决断。

    2.中国电信将要着力宽带等三大非话音业务

    2006年,我国最大的固定电话运营商中国电信将着眼于宽带、增值业务、中小企业信息化三大非话音业务。


    受到移动电话的持续打压,固定电话运营商也在寻求应变之道,这次中国电信将2006年的业务重点放在非语音业务上,可以看出固话网络运营商已经看到了危机,并着力规避风险,经过快速的发展,固定电话发展明显的放缓,没有新的业务支撑点,再庞大的企业也会走向没落,合计有63.7%的被访者支持中国电信的做法,也说明了固网的危机真的将要到来了。

    3.中国联通董事副总裁李正茂表示电信突围必须走媒体+娱乐之路


    中国联通是五大电信运营商中唯一具有电信全业务运营牌照的企业,但是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作为电信行业打破垄断的先行者,坚持到如今,能够比其他企业更能感受到竞争的压力,但是现在的联通已经完全没有初创的时的锐气,甚至于有时比它的竞争对手还要僵化,抛出的概念越来越没有了新意,这次“媒体+娱乐”的概念匆匆的抛出,被访者支持与反对基本上是各占一半,如果付诸于市场行动,联通依然还是不温不火。

    4.联通推出双模手机 首次实现G/C两网同时在线。

    中国联通是全球唯一的同时商业运营GSM和CDMA两张移动网络,原本希望GSM主攻低端,CDMA主攻高端,但是商业运营中并不理想,完全抵挡不住中国移动的GSM网,甚至出现了左手打右手的局面,而高昂的固定成本投资,更使得中国联通不堪重负,若以后取得了3G牌照,那么3张网同时运营,其难度可想而知,如果双模手机可及将GSM和CDMA两张网以最低的成本融合在一起,无疑解决了联通最大的难题,因此我们着重对此事件进行了调查。


    我们发现竟然有56.2%的被访者选择了观望的态度,毕竟中国联通目前的客户群以中低端消费者为主,两张卡的资费很难让人接受,而且重复覆盖的两张网络,在使用上也不会有明显的好处,所以大多数人采取了观望的态度。


    在各个收入类别的消费者者中,选择“因双网合一”而使用都超过了50%,而且除了2001-3000元和4001-6000元收入的消费者以外,选择理由比率差别并不大,可见消费者更趋于理性,更注重功能性,而与经济收入关联不很明显。

    中国联通要想要走出今天的困境,还是要在技术上多下功夫,单靠通讯终端融合,并向消费者转嫁融合成本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如果强行推广,只能是导致客户大规模流失。

    三、国产手机,前路漫漫

    国产手机经历了雪崩一样的大规模投资发展,到落入低谷,全面萧条,再到艰难复苏,中国的产业经历过太多相似的情节,盲目的投资扩张,导致整个产业的萎缩,再从新缓慢复苏,虽然这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改革必然要付出的代价,但是这种代价未免太沉重了一些,也太频繁了一些。

    1.国产手机份额略回升,前10个月市场占有率43%

    在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国际知名手机品牌“高端占利润、低端抢市场”的全面挤压中,部分国产手机在技术实力、市场环境等方面加大适应力度,今年前10个月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3%,比上半年的38%有所回升。


    消费者对于这种利好的消息采用了谨慎的欢迎态度,有63.2%消费者选择评价国产手机为什么会取得这样的成绩,只有26.0%的消费者持乐观态度,认为会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同时只有8.3%的消费者认为可以和国外的知名品牌抗衡。可见国产手机质量不高的阴影依然笼罩在消费者的心中。

    当年国产手机携天时、地利、人和进入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也才将将与国外品牌打了个平手,我们当年所强调的所谓了解消费者、服务完善等等理由,并不能包治百病,谁也不希望自己的手机总出毛病,总在售后的返修路途中,再好的服务也会让人厌烦,何况广大的国产手机厂商服务做的并不好。

    3G网络很快就要付出水面了,给一向在技术开发和产品质量落伍的国产手机的时间并不多了,如果再跟不上脚步,只能是被淘汰出局。

    2.将手机卖给运营商是国产手机今后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吗?

    近日,联通公司负责人表示,2006年将加大联通对CDMA终端产业链上的主导作用,将由联通为主导,彻底改变CDMA终端方面的发展瓶颈。而联通华盛副总经理于英涛表示,2006年联通集团预计采购300万部C网手机,采购金额超过人民币30亿元。


    这种由运营商提供通讯终端的形式,虽然在国外已经大行其道,但是对于国内的消费者还是比较陌生,虽然在移动通讯刚开始的时候,甚至于小灵通刚开始的时候,都是消费者获得通讯终端的主要形式。但是在垄断经营的前提下,并没有给消费者留下什么好的印象。近期虽然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都有种形式的促销行动,但是由于设置的门槛过高,市场反应平平。消费者的态度是各占1/3,这说明了一点,消费者对于这种形式并不热心。

    四、大浪淘沙,谁主沉浮

    2005年有太多的国产手机品牌在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曾经风光无限的南方高科、科健、熊猫等国内知名品牌相继倒闭,手机产业,这个曾经吸引无数眼球和投资的新兴产业,早早进入了寒冬。通讯行业中,47家重点企业全面亏损,而且一些跨行业的多元化企业,也因为手机业务的亏损,导致整体亏损,如“海尔”、“TCL”等。

    1.迪比特手机黯然退出国内市场

    迪比特的退市,并不是偶发事件,从多米诺的第一块骨牌“上海易美”倒下后,手机市场的洗牌大幕就已经拉开了,先后倒下了熊猫移动、中科键、南方高科,现在是迪比特。上海易美的倒闭始终笼罩重重迷雾,熊猫移动倒闭的直接导火索是“马志平事件”,直接原因是违规大额担保和巨大的应收账款,中科键的诱因是巨额欠款,南方高科是由于2000千万欠款导致的“查封事件”,虽然理由各有不同,情况也千差万别,总的来说都是由于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完全退出市场,最后都归罪于市场营销不利。而单纯从产品的市场表现来看,很难分析出其“市场营销不利”的原因,他们的退出并不能完全都是市场原因,更多的是由于自身的经营管理问题,这也是国内企业的通病。相比较来说,“迪比特”的主动退出,更能够看出市场竞争的原因。一个走向成熟的市场,必然会最先淘汰经营管理混乱的企业,然后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中国的手机市场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成熟,行业内的企业,必须有长远的打算,任何短期的行为都会导致最终的出局。


    消费者对于手机生产企业的退出已经有了一个比较理性的认识,认可了这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25.6%),更希望这些退出企业的教训能够被还活跃在市场中的生产企业以警示(36.8%),悲观和乐观的情绪选项比例都很小,说明消费者没有因为一两个企业的退出而否定所有的国产手机,但是那种采用一两款明星手机打市场,配合广告轰炸、新闻炒作、人海战术、放量压货、超低价格、花样促销等手段,忽略了产品研发、技术升级等基础问题的企业,只重视短期利润,没有长远打算的企业必然会被淘汰。

    2.日系手机兵败中国

    据日本媒体报道,NEC将放弃约占其在华手机销售额近四成的中低档次机种,专攻2000元以上的高性能机种;2006年度其在华销售机种将由2004年度最高时的约30种下降到15种左右。12月9日,松下宣布关闭其在菲律宾和捷克的两家手机制造工厂,以及在美国和英国的手机研发中心,这意味着松下手机退出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海外2.5G移动通讯市场。在8个月以前,也就是今年3月底,在扭亏无望的前提下,东芝宣布撤出由其与南京普天通信和香港王氏国际合资成立的南京普天王芝公司,标志着东芝彻底撤离中国的手机市场。而在今年五六月份,日系手机代表之一的三菱欲退出中国手机市场的消息也有传闻,虽然事后三菱再三否认,但其这两年来推出的新品寥寥,市场上也少见其身影,与退出并无大异。京瓷和三洋销售皆欠佳,日系手机在中国市场几乎“全军覆没”。


    NEC的没落,反映出了日系手机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尴尬局面,面对国际品牌的强力打压,国内品牌的蚕食,节节败退,日系手机不是没有技术,没有特点,但是到了今天的地步,确实应该好好反省一下了,日本的岛国寡民心态,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日本企业的海外发展,NEC和大多数的日系企业一样,早早的进入了中国市场,但是对中国市场一直不是十分重视,以短期获利的心态经营其在中国的业务,当反应过来的时候,欧美企业早已经重兵布防了,国内企业也奋起反击,留给他们的市场生存空间已经很少了,因此消费者对日系手机的退出反应是淡漠的,高达60.4%的被访者认为他们的退出是必然的。


    以市场原因来分析日系手机的在中国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日系手机在中国的失败最大的原因在于宏观战略的失误,其次是品牌技术和市场营销水平,这在对被访者的调查中反映得十分明显。

    以NEC为例:做市场营销的人都十分的了解,在现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产品的特色是生存的根本,每一个成功的品牌都有一个明确的产品特色定位,不论是摩托罗拉的技术至上,诺基亚的商务实用,还是索尼爱立信极强的娱乐性,都鲜明的表现出来,辅之以相应的市场营销活动,形成独特的产品性格,而NEC却一直没有自己的产品特色定位,市场上流行什么就喊什么,典型的“搂草打兔子”的做法, “服务大战”,NEC喊出了“知心你我”;贵族风行之际,NEC推出了8888元天价的“铂爵”,在“百万像素大战”中N8xx系列冲到前线……到了最后,落下了个“跳水大王”的称号,完全没有了国际大企业的沉稳与执着。

    日系手机企业就是在这种严重的短期利益战略的驱使下,盲目的组织产品和市场营销活动,最终导致了集体的沉沦,而另一个被大家所忽视的原因是政治原因,日本政府对中国不友好的态度,所产生的影响已经显现,中国民众抵制日货的情绪在逐渐加强,首当其冲的便是与民众密切相关的消费电子产品,多数人在同等条件下,不会考虑日系企业的产品。如果日本政府再不努力改善中日双边关系,极有可能对其他行业的日系企业产生同样不利的影响。

    3.盛大宣布进军手机行业

    市场经济的魅力就在于在任何一个市场中都有人可以看到商机,在任何机会面前,都有人会失之交臂。在中国的手机产业进入低谷的情况下,仍然有国内与国际的企业进入,盛大就是其中的一例,由游戏产业进入制造产业中,这两个产业有着本质的差别,盛大虽然在游戏产业中风光无限,但是在手机产业中却未必如愿。这并不是一个盛大所熟悉的市场,我们的调研数据中也可以看出,消费者对盛大的做法并不认同。


    但是盛大为什么要进入这个不被人看好的市场呢,“盛大”恐怕是另有深意,在2005年网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盛大的几款支柱游戏“传奇世界”、“热血传奇”和“梦幻国度”都以显老态,而新款游戏却又难当重任,面对华尔街的诘责,虽然陈天桥放言“华尔街不了解盛大”,但是盛大还是不敢掉以轻心,频做惊人之举,先是旗下游戏免费,接着“盛大盒子”(IPTV)开路,易宝销售,又宣布进入手机行业,短时间将盛大转型的架构:网络游戏、TPTV和无线娱乐展示出来,“梦做得美丽也是可以卖钱的”这是华尔街的规则,盛大非常了解。

    盛大进入手机产业是其3C融合战略的一步棋,他们不直接生产也不直接申请牌照,只是主要利用自己的渠道在1亿多用户中进行推广和销售,虽然盛大称其渠道优势以及品牌和内容资源应该对其进军手机行业大有裨益。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盛大在网络游戏上积累的品牌效应很难过渡到手机市场上,要利用自己的渠道,在1亿多用户中进行推广和销售的渠道政策,也是一厢情愿的想法,盛大自己的渠道因在手机销售方面缺乏经验,对其手机销售作用并不大。

    盛大的真正意图是在“手机游戏”市场,以盛大丰富的游戏资源和运营经验,怎么可能放弃这么诱人的市场呢。早在2004年盛大以闪电方式收购了移动设备开发商数位红公司,当时看中的就是数位红在手机平台游戏中的地位。盛大的布局早已经开始了,2005年年中的时候盛大宣布牵手英特尔,联合摩托罗拉共同发布的game-V无线娱乐平台,现在盛大就缺手机平台软件提供商了,微软看来是个不错的选择,更何况微软已经表态愿意合作了。

    据国外媒体报道,微软寻求与一家智能手机厂商合作生产低价的移动产品,该产品将使用Windows移动操作系统,微软此举的目的也是为了增加Windows在移动设备操作系统市场中的份额。


    消费者对微软的产品并不迷信,肯定态度与否定态度基本持平,相信微软也是很清楚这一点,但是如果这部手机里装了英特尔的处理器、盛大的游戏,由摩托罗拉代工生产的,无论贴谁的牌子,消费者还能抵挡吗?盛大进入手机业确实是深谋远虑,也许奇迹就会在这里发生。

    4.惠普进军手机产业,联想挑战“MSN”

    IT巨头惠普要做手机了!12月中旬,惠普的面向中国市场推出的第一款手机是高端智能产品,体现了该公司深厚的IT传统,新品型号为iPAQ GPS hw6515,售价为6499元,目前已经在全国主要城市上架销售。

    高端智能手机成了手机产业的最后的救命稻草,各大手机生产商都加大了对智能手机的投入,不论是老牌子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多普达,还是即将入市盛大手机和新军惠普,或是逆市而上的联想,都在打智能手机牌。

    惠普的首款新机上市比较匆忙,惠普至今还没有获得信息产业部手机牌照,为了避免借牌上市对惠普品牌的损伤,惠普采用了非常规上市政策,新品使用的是“入网试用证”,是谁在逼迫惠普如此匆忙?是市场的压力还是内部的资源整合的要求,还是对盛大入市的顾忌,这些只能等待市场的进一步验证了,但是我们隐约看到3C融合的影子隐藏在惠普新业务中。

    3C融合已经喊了许多年,至今仍没有看到有什么实际的成果,但是没有人可以否认这种必然趋势,而3C融合中通讯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功能,在第一轮浪潮中,将海尔、海信、TCL等家电企业推入了手机市场,现在IT大鳄惠普又进来了,游戏巨头盛大也虎视眈眈,手机产业成了3C的前端跳板,竞争会更加激烈,分化也会更加严重,业内企业如果仍旧固守通讯及其附加功能,恐怕日后生存不易。


    消费者对于惠普的进入是持乐观的态度的,只有18.8%的被访者认为惠普会失败,这与惠普在IT领域中多年积累的美誉相关,高达13.8%的被访者甚至认为惠普会三分天下,与消费者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惠普的市场战略,新机是脱胎于PDA的老路,主要卖点是内置GPS接收器,具备GPS定位功能,再加上灵图天行者GPS导航地图,则能实现道路导航等功能。其他功能都是主流配置,没有什么新意,售价却高达6000多元,没有入网许可证,渠道采用曾经在在手机分销中败北的“神州数码”,很难说惠普是对中国手机市场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且惠普对CDMA和3G手机也并未表现出热情。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惠普的进入,其志并不在于手机市场,而是进行3C融合战略的试探性动作.

    联想移动从明年开始,将集中全国市场20%左右的资源强攻上海市场,联想移动的中区总部也可能转移上海。这是联想移动挑战“MSN”(摩托罗拉、三星和诺基亚)的必经之路。在国产手机今年几乎全军覆没的大背景下,联想移动逆市上扬,第二财季(2005年7月至9月),联想移动销量同比增长139%,实现盈利9400万港元。这也是联想手机连续9个月以40%以上的增长率高速增长,联想一举杀入全国手机四强。


    这两年,联想可谓好事不断,分拆联想后,按计划形成了新联想和神州数码两大企业集团,吞并IBM的PC部门,还没有表现出消化不良,联想移动又逆市上扬,可谓锦上添花。现在又要立志挑战MSN,消费者也是一片赞许之声,高达44.1%,我们当然也希望中国的手机产业也像当年的家电产业一样,一举取得市场的领先地位,成为国人购买首选,但是联想这种雄心壮志会不会成为盲目扩张的开始呢,退市企业的豪言壮语还未在耳边消失,多少企业都到在对自身实力和市场环境的错误估计上了。

    五、围城之战,运筹胜负

    中国的通讯市场风云变幻,进来的想出去,没进来的想进来,原本退出的,又有想回来,在市场经济杠杆的调节下,全球企业在这个舞台上演出了一出出大戏。

    1.爱立信酝酿在华收购,UT、港湾或成首选目标

    在2G时代,爱立信是中国通讯市场上家喻户晓的品牌,不仅在移动通讯基础设备上拥有巨大的领先优势,在通讯终端上也是位于三甲之内的品牌,爱立信以突然死亡的形式退出全球的2G手机市场,成就了“索爱”这个当今市场的领先品牌。

    现在看来当年爱立信的退出实为明智之举,在市场衰退还没有显现的时候,带着丰厚的市场第一桶金,急流勇退,这确实是需要勇气和魄力,现在爱立信又要重返中国的手机市场了,难道是为在3G时代再现2G时代的雄风,永远赚取市场的第一桶金?还是另有图谋?

    回想起爱立信进入中国市场的旅程,我们很容易看到,在2G时代,爱立信进入中国就是借移动通讯终端之道,完成其在华的移动通讯设备销售,爱立信作为全球最大移动通讯设备制造商,移动通讯设备市场才是其关注的重点,也是其利润的主要支撑点。看来爱立信又要故技从演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在爱立信拼掉华为,收购马可尼后,又开始酝酿在华收购。


    调查表明,爱立信收购的首选目标是UT斯达康和港湾网络,总计83.8%的被访者赞同这种观点,爱立信收购的目的在于3G的移动通讯设备,而不是通讯终端,在收购马尼可的时候,这种意图已经十分明显了,这一次爱立信想要取悦的是固网运营商,因为在移动运营商方面其凭借2G时代的积累,已经拥有广泛的人脉关系和口碑,而爱立信在在固网方面不论是技术还是人脉都尚有欠缺,收购马尼可就是为了这方面的补充。港湾网络数据产品业务能力恰好补充了爱立信在数据传输方面的欠缺,同时港湾网络本土背景,对与中国的固网运营商沟通十分有力。

    爱立信所看重的另一家公司UT斯达康也有同样的理由,由于“小灵通”的原因,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都和UT斯达康的关系密切,借力攀上中国两大固网运营商,又获得UT斯达康比较健全的市场分销体系,何乐而不为呢。而且在未来的3G牌照中,中国的固网运营商至少会获得一个牌照,不容小视。爱立信双手牵着中国的移动运营商和固网运营商,只要中国上马3G网络,爱立信就是最大的赢家。
但是UT斯达康会卖吗?

    2.您怎么看待UT斯达康彻底放弃WCDMA?

    UT斯达康彻底放弃欧版3G,十多亿投资打水漂。在中国3G(第三代移动通信)牌照仍然无果的情况下,靠小灵通发家的UT斯达康公司全面收缩3G战线,放弃欧洲版本的3G技术WCDMA,转投炙手可热的IPTV(网络电视)。


    凭借小灵通发家的UT斯达康,现在正处于十年之痛,经过了持续亏损,全球裁员,业务缩减,出售子公司和业务部门,UT斯达康的押宝3G政策已经让其不堪重负了,在小灵通风光无限的时候,UT斯达康就已经意识道了风险的存在,所以启动了3G战略,可惜这个战略方向实在是难以让人恭维,为3G的到来铺路,UT斯达康通过自行研发WCDMA产品,收购CommWorks的 CDMA2000数据产品,并与大唐合作支持TD-SCDMA标准,在3G的3个标准中都布下棋子。这种最保险的战略,也是风险最大的战略,一个公司究竟有多少资源可以如此的挥霍。现在UT斯达康,放弃了WCDMA,不失为明智之举,但是这并不表示UT斯达康退出了3G的竞争,UT斯达康放弃了业界看好的WCDMA和TD-CDMA,而把重点放在CDMA的延续技术CDMA2000上,这样的做法,应该是赌国家的产业扶植政策上,赌国家不会让中国联通同时运营三张网络,为了保证联通的CDMA网络利用和投资回收,国家可能会支持CDMA2000,或者是批准两个3G标准,这样的做法或许也没有错,但是有点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的意味,UT斯达康的3G战略依然风险极高。

    小灵通在UT斯达康的业务比重持续下降,2005年将下降到50%以下,这个曾经支撑起UT斯达康的核心业务,因为产业政策的原因,前途一片黯淡,在2005年以后小灵通的用户发展将持续放缓,当固网运营商获得3G牌照以后,小灵通的历史使命也就终结了,会像寻呼机一样走向衰亡,UT斯达康推动的小灵通QBOX业务正在试用,但是总量不大,前途未卜。

    但是UT斯达康的业务并不都是一无是处的,他的IPTV项目已经初显曙光,目前在中国电信方面,UT斯达康已经拿下了上海、浙江、福建、广东、云南五地的IPTV试点项目。UT斯达康中国公司首席科学家杨景称,目前网通在哈尔滨的IPTV项目已有4万用户,中国电信在上海闵行的IPTV试验网也已开通,两者采用的都是UT斯达康的设备。在已经完成招标的陕西电信IPTV项目中,UT斯达康有可能重新入围,而同样已经完成招标的江苏电信项目也可能有好消息传出。虽然IPTV本身有诸多的争议和压力,但是远比当年的小灵通小得多,更何况有了小灵通的磨练,UT斯达康早已经熟悉了这种状况。

    3.您认为UT斯达康放弃3G押宝IPTV的策略是否明智?


    消费者普遍对UT斯达康押宝IPTV持乐观的态度,有43.4%的人认为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两大固网运营商的合力支持,IPTV的前途应该是比较光明的,UT斯达康凭借和固网运营商长期的合作关系,搭上这班车,应该是不错的选择,在2006年,IPTV的收入虽然还不能成为UT斯达康的主要支柱,但是机会要比小灵通大得多。现在UT斯达康拥有50亿元现金和80亿元信用额度,和一个非常有前景的IPTV业务,谁想要吃掉他,都不是那么容易的。

    六、行业交叉,鹿死谁手

    谁动了谁的蛋糕?在互联融合的时代,行业交叉不可避免,但是为了各自的既得利益,各个利益集团白脸、红脸轮番变脸,前有广电接入互联网之争,电信大呼广电违规,尚未有结果,今天又出现了IPTV,触动广电利益,急速喊停,其实各个利益集团都很明白,科技进步的车轮是不可阻挡的,但是却可以延缓,以便给自己争取时间,获得更多的利益。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这次争端的主角-“IPTV”.

    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用户在家中可以使用普通电视机+网络机顶盒或使用计算机享受IPTV服务。它能够很好地适应当今网络飞速发展的趋势,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IPTV既不同于传统的模拟式有线电视,也不同于数字电视。因为,模拟电视和数字电视都具有频分制、定时、单向广播等特点;尽管一般意义上的数字电视相对于模拟电视有许多技术革新,但只是信号形式的改变,而没有触及媒体内容的传播方式。

    IPTV的编码形式有两种,分别是MPEG4标准和H.264标准。主张采用MPEG4标准的广电一方指出,MPEG4目前已经技术成熟,并且成本较低,因此有效降低了IPTV的推广成本,是目前最有可能诞生成熟商业模式的技术标准。而电信方面则明确指出H.264标准不仅比MPEG4节约了50%的码率,而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更容易获得平稳的图像质量。因此H.264才是代表了发展趋势的先进的视频编码技术。电信部门只要配合该标准的先进功能,就能使得IPTV充分分挥网络的优势,产生出网络游戏、IP电话、信息浏览等一系列的增值业务,从而逐步达到整个IPTV产业链的主导地位。

    可见IPTV与互动电视其实是一个东西,只是采用了不同的标准,和3G的标准之争一样,不同的标准触动了不同的利益集团,广电的互动电视(MPEG4标准)实现了互动点播定制的功能,却屏蔽了电信的优势,IPTV加强了电信的优势,却将广电边缘化了,所以才会出现“上海文广”得到了全国运营牌照,却在浙江被地方广电叫停的事件。

    1.您认为央视的互动电视和电信运营商的IPTV谁能获得成功?


    消费者还是比较看好央视的互动电视,互动电视领先IPTV达15个百分点,毕竟广电系统手握牌照和节目资源,而IPTV的网络游戏、IP电话、信息浏览等一系列的功能并没有推出,但是这些增值功能,正是广电系统所惧怕的,广电系统其实也是一个垄断的行业,虽然因为地方广电的股本结构复杂,让外界忽视了他的垄断行为,可是在一个区域内,所有的有线电视节目都是由一家广电的企业提供的,消费者没有选择权,这是不争的事实,形成了事实上的区域垄断。现在放电信进来,广电怎么能不奋起反击,这可不是当年广电要接入互联网的事件了,该广电扮演阻挡新技术者的角色了。

    但是IPTV并没有因为广电的阻挡而停下脚步,各地IPTV依然风风火火地开展着,中国电信的IPTV试点工作依旧进行着,上海文广正在积极寻找变通之路,中国网通的IPTV招标也已经开始,网通在黑龙江省内的齐齐哈尔、佳木斯即将进行扩容,辽宁省也将在阴历年后有所动作。此外,天津、山东、河北、河南均不同程度的开展了试验,有些已经发展了少量测试用户。

    2.雅虎涉足VOIP领域

    在电信去抢占广电蛋糕的时候,也有人来触及他们的传统利益市场,“skype被封”的风波刚刚平息,雅虎公司又挤进一个异常拥挤的领域,通过即时通讯服务提供与Skype类似的功能,让用户通过计算机拨打传统电话号码或者接听来自普通电话机的电话,消费者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总体来说,2005年的中国通讯产业是个乱战的市场,围绕着3G标准、3C融合和三网合一,国家、电信运营商、设备供应商、终端供应商和相关行业之间,以及内部各企业之间,都在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博弈,许多问题在2006年都会尘埃落定,所以2005年是关键的一年,在大变革,大融合的前夜,谁准备的越充分,谁胜利的机会就越大,但是不论谁是最后的胜利者,其结果必然是使消费者受益,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全文结束)

行业分类

免费报告搜索
关键字:
广告服务 - 法律条款 - 注册指南 - 关于我们 - 企业客户
Copyright © 1999-2008 3s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信通四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069号
TEL:86-10-85863259  客服:service@3see.com 
投稿:contribute@3see.com